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至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血液科非移植病房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璐 杨辰 +15 位作者 张倩 韩冰 庄俊玲 陈苗 邹农 李剑 段明辉 张薇 朱铁楠 许莹 王书杰 周道斌 赵永强 张辉 王澎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9-445,共7页
目的探讨近3年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患者细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病房所有送检的标本中具有阳性细菌培养结果的患者的资料,了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部位、疾病状态、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 目的探讨近3年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患者细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病房所有送检的标本中具有阳性细菌培养结果的患者的资料,了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部位、疾病状态、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共检出阳性致病细菌388例次,占所有送检标本的5.8%。其中社区感染占8.4%,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5%),无耐药菌出现。院内感染占91.6%,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49.4%)、血流(32.6%)、皮肤软组织(10.4%)及泌尿系(3.7%),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6.9%),最多见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13.8%)、铜绿假单胞菌(12.1%)及肺炎克雷伯菌(12.1%),最多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4%)、屎肠球菌(7.0%)及表皮葡萄球菌(5.1%)。呼吸道、血流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皮肤创面及肛周软组织感染则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中,均出现了较高比例的耐药菌。多数患者(68.1%)处于粒细胞缺乏及免疫抑制状态。22例(71.9%)患者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相关死亡者42例(13.6%)。共检出定植菌61例次,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多见。结论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部感染及血流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种类分布不同,目前抗感染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较高的感染相关死亡率,非发酵菌需鉴别定植菌及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 院内感染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