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诊疗现状 被引量:15
1
作者 史丽丽 赵晓晖 +5 位作者 姜忆南 向阳 朱丽明 方秀才 高山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神经科、消化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诊治现状和患者的治疗意愿。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621例患者进行调查,对医院焦虑...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神经科、消化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诊治现状和患者的治疗意愿。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621例患者进行调查,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8分者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确定诊断,并调查患者的治疗意愿。结果 经过校正,抑郁和/或焦虑障碍发生率神经科为33.4%、消化内科为18.8%、心内科为12.4%、妇科为25.5%,总发生率约为22.5%,门诊医生的识别率为18.9%。被调查者多愿意服用药物,其次选择心理咨询,再次选择精神科就诊。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和/或焦虑障碍发生率,门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率不高,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现况调查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 被引量:77
2
作者 魏俊吉 康德智 +10 位作者 赵元立 胡锦 江荣才 石广志 柴文昭 王宁 高亮 孙世中 彭斌 林元相 郭树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36-448,共13页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专家 管理 重症医学 诊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加权成像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冯逢 有慧 +3 位作者 王含 郑福玲 金征宇 崔丽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评价相位加权成像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多系统萎缩、2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2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行常规头部磁共振成像后行相位加权成像,成像范围覆盖整个纹状体。在不知... 目的评价相位加权成像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多系统萎缩、2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2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行常规头部磁共振成像后行相位加权成像,成像范围覆盖整个纹状体。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诊断的情况下在后处理得到的相位图像上确定测量的感兴趣区并测量记录双侧壳核、苍白球及尾状核头的平均相位位移值。结果多系统萎缩患者双侧壳核的相位位移值显著低于帕金森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5),其他各部位的相位位移值差异无显著性,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在各观察区域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相位加权成像是一个评价运动障碍疾病脑内铁异常沉积的有价值的序列,定量评价铁沉积程度有助于更好地鉴别多系统萎缩与特发性帕金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帕金森病 相位加权成像 相位位移值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含 崔丽英 +3 位作者 杜华 李本红 刘明生 管宇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ASEMG)、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对多系统萎缩(MS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我院ASEMG数据库,分别以头晕患者(MSA组和非MSA组)、卧立位血压不达标患者(MSA组和非MSA组)以及很可能MSA患者(卧立位血压达标组和不达...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ASEMG)、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对多系统萎缩(MS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我院ASEMG数据库,分别以头晕患者(MSA组和非MSA组)、卧立位血压不达标患者(MSA组和非MSA组)以及很可能MSA患者(卧立位血压达标组和不达标组)为目标人群,比较ASEMG和卧立位血压的特点。结果476例患者曾行ASEMG检查,其中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69例,MSA组(33例)和非MSA组(36例)的平均时限[(14.6±2.1)和(12.8±2.0)ms,P<0.01]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2.7±11.8)%和(12.2±8.9)%,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卧立位血压达标率(84.6%和55.2%)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162例有头晕症状的患者中,MSA组(90例)和非MSA组(72例)的平均时限[(15.3±2.7)和(12.8±1.9)ms,P<0.001]、卫星电位出现率[(25.4±12.8)%和(13.5±10.4)%,P<0.001]和舒张压差[(18.5±17.0)和(11.7±12.7)mmHg,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卧立位血压达标率(60%和41.9%)和收缩压的差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46例卧立位血压未达到标准,MSA组(61例)和非MSA组(85例)的平均时限[(15.0±2.4)和(12.8±1.7)ms,P<0.001]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2.0±12.2)%和(10.6±8.5)%,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125例很可能MSA患者中,卧立位血压达标组(44例)与未达标组(36例)的平均时限[(15.5±2.4)和(15.9±2.2)ms]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4.3±12.6)%和(22.7±12.4)%]差异无显著性。达标组出现头晕的比例和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比例分别为93.2%(41例)和52.3%(23例),未达标组分别为44.4%(16例)和8.3%(3例)。结论当怀疑头晕患者为MSA时,ASEMG的诊断价值优于体位性低血压。无论MSA患者的卧立位血压是否达到标准,ASEMG均可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有助于MS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体位性低血压 头晕 多系统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总负荷评分认知正常中老年人脑灰质体积的差异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晓倩 刘思睿 +6 位作者 范晓媛 侯波 有慧 朱以诚 马超 左真涛 冯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脑小血管病(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简称总负荷评分)的认知功能正常中老年人脑灰质体积(GMV)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14名认知功能正常[经受教育年限校正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且年龄>55岁中老年志愿... 目的观察不同脑小血管病(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简称总负荷评分)的认知功能正常中老年人脑灰质体积(GMV)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14名认知功能正常[经受教育年限校正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且年龄>55岁中老年志愿者头部MRI所示CSVD总负荷评分相关标志物,进行总负荷评分,将0~2分判定为轻中度负荷组,3~4分为重度负荷组,比较组间脑区GMV的差异。结果214名志愿者CSVD总负荷评分结果为0分64名,1分77名,2分34名,3分24名,4分15名;轻中度负荷组175名,重度负荷组39名。相比轻中度负荷组,CSVD重度负荷组双侧梭状回、右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及左侧顶叶下外侧GMV缩小,双侧纹状体(尾状核、壳核及苍白球)GMV增大(Padj均<0.05)。结论认知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中,相比CSVD轻中度负荷者,重度负荷者部分脑区皮层GMV缩小,而双侧纹状体GMV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灰质 认知 影像学总负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和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双抗体阳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立羚 关鸿志 +13 位作者 黄颜 郝红琳 牛婧雯 柳青 卢强 徐丹 张君怡 周立新 金丽日 任海涛 朱以诚 彭斌 崔丽英 周祥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和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psr2)双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例血清抗LGI1和抗Caspr2双抗体阳性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血清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和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psr2)双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例血清抗LGI1和抗Caspr2双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抗LGI1和抗Capsr2双抗体阳性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7例患者均存在中枢、周围和自主神经受累。在临床症状中,出现率最高的是失眠、肌肉颤搐、疼痛和多汗(100%);71%(5/7)伴有记忆下降或精神行为异常,57%(4/7)伴有尿便障碍,43%(3/7)伴有癫痫发作。在实验室检查中,100%(6//6)肌电图显示M波后发放电位和/或安静状态下异常自发放电;71%(5/7)脑电图显示慢波增多或基本节律变慢;71%(5/7)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偏转、QT间期延长。1例在免疫治疗前因心律失常死亡,1例在治疗后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诊1~2年,均未复发。结论抗LGI1和抗Caspr2双抗体阳性疾病的神经系统受累广泛,全面累及中枢、周围和自主神经。对于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神经精神症状,尤其是伴有失眠、肌肉颤搐和多汗者,需要考虑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抗体 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影像特征及其病因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立新 倪俊 +2 位作者 张遥 彭斌 崔丽英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研究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cortic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SA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病因,旨在增加对cSA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8例诊断为cSA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 目的研究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cortic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SA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病因,旨在增加对cSA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8例诊断为cSA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并分析病因。结果 8例cSAH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21~78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75%),头痛少见(12.5%)。8例cSAH患者头颅CT均表现为沿大脑凸面皮层沟回分布的线样高信号,顶叶中央沟内最为多见(5例)。7例cSAH患者进行动脉血管影像检查,均未见动脉瘤。5例患者病因明确,分别为皮层静脉血栓2例,静脉窦血栓1例,淀粉样脑血管病1例,血管炎1例。结论 cSAH是一类具有特征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特殊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对于病因诊断,青年患者需重点除外皮层静脉血栓,老年患者应重点考虑淀粉样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 皮层静脉血栓 淀粉样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一例报道及诊治思路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丹 张昀 +2 位作者 周宝桐 关鸿志 曾学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4006-4010,共5页
为增加临床医师对感染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现报道1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诊治情况。经多学科讨论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规范性抗结核治疗同时,在抗NMDA受体脑炎前驱期... 为增加临床医师对感染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现报道1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诊治情况。经多学科讨论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规范性抗结核治疗同时,在抗NMDA受体脑炎前驱期积极予人免疫球蛋白及甲泼尼龙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抗NMDA受体脑炎病程得以控制在前驱期。本例为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情变化迅速,诊治曲折,获益于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结核性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头痛 感染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微栓子信号与临床表现及梗死灶关系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洁 高山 胡英环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7期531-536,共6页
目的分析烟雾病患者的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MES)与临床表现及梗死灶的关系。方法总结了6例在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中出现MES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目的分析烟雾病患者的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MES)与临床表现及梗死灶的关系。方法总结了6例在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中出现MES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影像资料,分析MES与患者临床表现及DWI上梗死灶之间的关系。结果 6例患者的MES均出现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3例(50%)闭塞,3例(50%)狭窄。6例中5例(83.33%)患者一个月内出现过缺血性症状,其中3例(50%)症状发生在无MES侧MCA供血区域;1例(1 6.67%)症状交替发生在MES同侧或对侧MCA供血区;1例(1 6.67%)为后循环缺血。5例(83.33%)患者DWI上出现梗死灶,在MES同侧McA供血区内出现梗死灶的共有4(66.67%)例,无MES侧MCA供血区内出现梗死灶的共有5例(83.33%)。均为(100%)多发性梗死,皮层梗死为最常见梗死类型。结论无论近期是否出现过缺血症状,烟雾病患者狭窄或闭塞的McA均可发现MES。这些MES的存在与临床症状及梗死灶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栓塞 微栓子信号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肌肉组织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在肌营养不良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冬燕 陈琳 +8 位作者 赵燕环 任海涛 关鸿志 魏妍平 刘智 钱敏 郭玉璞 崔丽英 焦劲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5-710,共6页
目的通过改进肌肉组织蛋白的提取方法,利用微量组织进行Western blot(WB)方法诊断肌营养不良。方法比较不同的样品缓冲液和处理方式对鼠骨骼肌蛋白提取量的影响,采用筛选出的最佳方法对待检病例的微量肌肉组织进行蛋白提取和蛋白分析。... 目的通过改进肌肉组织蛋白的提取方法,利用微量组织进行Western blot(WB)方法诊断肌营养不良。方法比较不同的样品缓冲液和处理方式对鼠骨骼肌蛋白提取量的影响,采用筛选出的最佳方法对待检病例的微量肌肉组织进行蛋白提取和蛋白分析。结果将筛选出的样品缓冲液加入冰冻切片肌肉组织,通过振荡溶解,提取蛋白量多且损失小。从62例疑似肌营养不良病例的肌肉组织中提取足量蛋白,WB结果显示所检蛋白带清晰,部分病例存在蛋白带的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ys-R、Dys-C、Dys-N均重度表达异常的标本中,WB检测均未发现相应的目标蛋白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ys轻度表达异常的标本中,WB检测显示目标蛋白带位置异常、带浅或正常。结论应用改进的蛋白提取方法可以节省组织标本用量,并进行蛋白分析诊断肌营养不良。临床高度疑诊疑似抗肌萎缩蛋白病的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轻度缺失或正常,需要进一步行WB检测抗肌萎缩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肌营养不良 微量肌肉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的分型—从原始TOAST到ASCO分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培豪 高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5期416-422,共7页
卒中分型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缺血性卒中诊断与治疗的基础,对于卒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分型系统就是急性卒中OrgL10172台疗试验(trial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随着... 卒中分型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缺血性卒中诊断与治疗的基础,对于卒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分型系统就是急性卒中OrgL10172台疗试验(trial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与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为了更精确的卒中分型,学者陆续提出修订TOAST的版本,因而有基于停止卒中研究(stop strokestudy,SSS)提出的SSS-TOAST与韩国改良-TOAST的产生。而新发展出的ASCO分型系统,在决定最可能卒中分型的同时,也同时保留了其他较不可能病因的信息,因此可能对于卒中复发的预防与研究是很好的工具。迄今仍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缺血性卒中分型系统,本研究探讨各个卒中分型系统的特性,分析其在诊断卒中时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希望未来能发展出适合中国人的缺血性卒中分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分型系统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评估及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斌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颁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新定义:由于脑、脊髓及视网膜缺血导致的短暂神经功能缺... 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颁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新定义:由于脑、脊髓及视网膜缺血导致的短暂神经功能缺损,未引起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嗅球体积测量
13
作者 有慧 牛富生 +5 位作者 王剑 郑福玲 孟春玲 张振馨 倪道凤 冯逢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嗅球体积变化。方法对14例AD患者及25名正常老年志愿者行高分辨嗅球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嗅球体积。结果 AD患者较大侧嗅球体积为(32·2±7·7)...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嗅球体积变化。方法对14例AD患者及25名正常老年志愿者行高分辨嗅球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嗅球体积。结果 AD患者较大侧嗅球体积为(32·2±7·7)mm3,小于正常老年志愿者的(40·6±6·6)mm3(P=0·002)。AD患者嗅球体积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205)。结论 AD患者嗅球体积减小,符合神经病理学表现。MRI可以发现AD患者嗅球体积改变,可能为AD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嗅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在内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幸小亮 沙龙泽 +3 位作者 张丹 沈岩 吴立文 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9-662,I0015-I0016,共6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与内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海人酸诱导建立内侧颞叶癫痫小鼠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鼠和模型鼠海马中β-catenin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非海马硬化内侧颞叶癫痫与海... 目的探讨β-catenin与内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海人酸诱导建立内侧颞叶癫痫小鼠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鼠和模型鼠海马中β-catenin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非海马硬化内侧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海马中β-catenin表达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模型鼠海马硬化与内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相似,模型建立成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鼠与模型鼠海马的β-catenin表达无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海马硬化患者的星型胶质细胞明显增多,β-catenin的表达量在非海马硬化颞叶癫痫和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间不存在差异。结论β-catenin可能未参与内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颞叶癫痫 海马硬化 Β-CATENIN 海人酸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间皮瘤患者诊治中并发Wernicke脑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伽 陈丹 +3 位作者 李玥 沈航 李骥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3,共5页
Wernicke脑病(WE)是一种因维生素B1 (Vit B1)缺乏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脑病,临床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意识障碍"三主征"为典型表现。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了1名青年男性患者,以腹痛、发热起病,长期营养不良,... Wernicke脑病(WE)是一种因维生素B1 (Vit B1)缺乏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脑病,临床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意识障碍"三主征"为典型表现。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了1名青年男性患者,以腹痛、发热起病,长期营养不良,诊治后期并发WE,主要表现为四肢抽搐、共济失调、谵妄等精神神经症状,给予Vit B1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基本消失。初期患者原发病诊断未明,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腹膜间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RNICKE脑病 维生素B1 腹膜间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标准——第二部分:临床适应证及预期结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洁 高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2期979-987,共9页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超声检查。影像检查在显示血管结构的同时亦可描绘颅内血流状况,但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TCCD)和传统TCD最终是通过频谱波形...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超声检查。影像检查在显示血管结构的同时亦可描绘颅内血流状况,但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TCCD)和传统TCD最终是通过频谱波形分析来评估血流的生理学特征。多学科专家小组制定的TCD临床适应证包括:镰状细胞疾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s,RLS)、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死亡、围手术期及术中监测。住院及门诊的临床实践中需遵循的TCD规程为:部分或完整的TCD检查,以探查颅内血管是否存在狭窄、闭塞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完善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无创血管影像结果;血管舒缩反应性检测识别首发或复发卒中的高危患者;栓子监测实时发现、定位及量化栓塞形成;对可疑反常性栓塞及拟采用封堵术治疗的患者进行RLS检测;溶栓中监测以促进血管再通及发现再闭塞;血管内支架置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心脏手术中监测能发现围手术期栓塞、血栓形成、灌注不足及过度灌注。上述标准规定了TCD的应用范围,可作为医生或第三方开据检查、评估及应用检查结果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适应证 临床应用 预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建 李强 +1 位作者 李延峰 王洪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7-49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神经元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该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因此,探索A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是源自丹参的主要水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神经元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该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因此,探索A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是源自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活性天然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SAB对AD具有改善作用。该研究旨在回顾SAB对AD治疗的实验研究,并阐述总结SAB对AD治疗的潜在分子机制,以期对后续研究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天然化合物 丹酚酸B 神经疾病防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