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胰腺炎的液体治疗:复苏时机、液体种类及监测方法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东 钱家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胰腺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是急性胰腺炎起病阶段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器官灌注不足是该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入院后最初12~24 h液体复苏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最重要的内科治疗方法,及时而合理地补液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关于液体种类、输液速... 胰腺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是急性胰腺炎起病阶段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器官灌注不足是该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入院后最初12~24 h液体复苏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最重要的内科治疗方法,及时而合理地补液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关于液体种类、输液速度及监测手段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有待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液体治疗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7
2
作者 钱家鸣 王淑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22-725,共4页
药物性胰腺炎(DIP)是药源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可引起DIP的药物逐年增加。DIP缺乏特异的临床检测指标及诊治流程,易漏诊。阐述DI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引起DIP的药物及分类,强调在诊断过程中收集患者用药史,及时停用... 药物性胰腺炎(DIP)是药源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可引起DIP的药物逐年增加。DIP缺乏特异的临床检测指标及诊治流程,易漏诊。阐述DI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引起DIP的药物及分类,强调在诊断过程中收集患者用药史,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是诊治的关键,并告知患者引起DIP的相应药物,预防DIP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药物毒性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不同分型及其诊治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赵一晓 吕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1-734,共4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是由自身免疫介导,伴有胰腺肿大及胰管不规则狭窄,病理特征主要为胰管纤维化及伴有Ig G4阳性的淋巴浆细胞浸润。不同分型的AIP病情特征不尽相同,对其认识尚在起步阶段。本文主要综述...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是由自身免疫介导,伴有胰腺肿大及胰管不规则狭窄,病理特征主要为胰管纤维化及伴有Ig G4阳性的淋巴浆细胞浸润。不同分型的AIP病情特征不尽相同,对其认识尚在起步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不同分型AIP的历史、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相关治疗等进展,为诊治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分型 诊治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相关紫色尿袋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路 崔欣 +3 位作者 王瑶 张小江 李玥 秦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紫色尿袋综合征是指在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中出现尿袋呈紫色的现象,已知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无乳链球菌等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可与紫色尿袋综合征相关。国外已有较多报道,但国内对该综合征的报道不多... 紫色尿袋综合征是指在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中出现尿袋呈紫色的现象,已知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无乳链球菌等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可与紫色尿袋综合征相关。国外已有较多报道,但国内对该综合征的报道不多,目前仅发现3例,且均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相关,本文报道了国内第1例肺炎克雷伯菌相关紫色尿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尿袋综合征 泌尿系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与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红 钱家鸣 +5 位作者 杨爱明 郭涛 麦灿荣 陆星华 王健 王鑫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过去14年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以提高对胰腺癌影像学检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0月至2009年10月414例胰腺癌患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过去14年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以提高对胰腺癌影像学检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0月至2009年10月414例胰腺癌患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诊断胰腺癌最敏感的影像学手段;(2)1995至2003年与2004至2009年比较,以B超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显著下降(90.3%vs.74.5%,P=0.000),而以CT做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在增加(9.0%vs.24.6%,P=0.000);(3)ERCP对胆管及胰管病变检出率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符合率分别为86.7%和75.0%,MRCP与B超、CT、EUS比较是检测胰胆管病变最敏感的检测手段(P<0.05);(4)CT血管重建对脾动静脉、门静脉和肠系膜血管浸润的检出率达80%、80%和60%。结论了解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胰腺癌诊断的特点,对胰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诊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对于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爱玲 汪红英 +1 位作者 吕红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研究衰老对于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青年(6~8周)和老年(56周)各10只,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共4组,每组5只),实验组予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水,对照组予自由饮用水7 d,第8天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研究衰老对于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青年(6~8周)和老年(56周)各10只,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共4组,每组5只),实验组予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水,对照组予自由饮用水7 d,第8天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mRNA相对表达量,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电泳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DSS小鼠体质量下降更明显(t=3. 679,P=0. 006),疾病活动指数更高(t=2. 496,P=0. 037),病理表现更严重(U=0. 000,P=0. 008)及IL-6表达增加(U=4. 000,P=0. 191)。电镜观察老年对照组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结构不连续,老年和青年DSS小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模糊,破坏明显。老年实验组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 (t=0. 184,P=0. 863)和occludin表达(t=0. 399,P=0. 710)低于青年实验组。结论衰老会加重DSS诱发的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与衰老相关的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黏附连接损伤,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炎症性肠病 紧密连接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东 杨爱明 +8 位作者 郭涛 吴晰 姚方 李琳 张明 陆秋香 刘沙 王海燕 钱家鸣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诊疗价值。方法报告1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患者的ERCP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临床表现类似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经ERCP确... 目的研究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诊疗价值。方法报告1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患者的ERCP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临床表现类似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经ERCP确诊,且治疗后好转。结论肝包虫病患者突发急性胆系感染,应怀疑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围手术期ERCP对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旁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卓然 曹迪 +7 位作者 李娟 杨红 韩显林 薛华丹 游燕 周炜洵 吴东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胰腺炎(PP)的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5例和国内1988年以来报道的31例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的PP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PP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数有长期饮酒史,常见症状为上腹痛、呕吐、...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胰腺炎(PP)的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5例和国内1988年以来报道的31例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的PP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PP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数有长期饮酒史,常见症状为上腹痛、呕吐、体质量减少和波动性黄疸,血清胰酶正常或升高。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存在十二指肠肠壁增厚及管腔狭窄(88.9%,32/36),约半数可见十二指肠壁及沟槽区域囊肿(47.2%,17/36),少数存在胆管(36.1%,13/36)或胰管扩张(16.7%,6/36)。病理表现主要为慢性胰腺炎,局部可伴急性炎症,炎症局限在胰沟-十二指肠。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病情,少数需要手术。结论 PP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十分重要,多数患者首选内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旁胰腺炎 沟槽状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壁囊肿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