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专业领导力课程设置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林枝 原铭贞 +11 位作者 赵峻 管远志 龙笑 黄晓明 邴钟兴 张晖 余可谊 王储 吴南 刘继海 周欣 潘慧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现代医学发展阶段,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医学的广泛渗透,正在给医学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医生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无论面对社区... 现代医学发展阶段,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医学的广泛渗透,正在给医学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医生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无论面对社区管理、病区管理或是医疗团队管理,都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领导力,从而在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育 领导力课程 北京协和医院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和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情况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婵 曾学军 +3 位作者 甘佳 方卫纲 陈嘉林 白连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2010年和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的概况和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资料,比较其性别、年龄、输血时所在科室、第1次红细胞输注前的血红蛋白值等临床信息。... 目的初步了解2010年和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的概况和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资料,比较其性别、年龄、输血时所在科室、第1次红细胞输注前的血红蛋白值等临床信息。结果本研究纳入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2010年为174例,2013年为500例。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前平均血红蛋白2010年非手术科室为(67.71±11.31)g/L,手术科室为(78.68±15.64)g/L;2013年非手术科室为(63.75±12.41)g/L,手术科室为(81.53±17.09)g/L;2010年和2013年非手术科室患者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检测率均为100%;手术科室患者2013年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检测率为68.6%,较2010年的47.7%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和手术科室启动红细胞输注的血红蛋白阈值均符合我国与国际输血指南所推荐的范围,体现本院对红细胞输注一贯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用血行为合理,并不断完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输注 限制性输血策略 合理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推荐阈值患者的临床特点
3
作者 孟婵 甘佳 +4 位作者 曾学军 方卫纲 朱卫国 陈嘉林 白连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输血指南推荐阈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随机抽样1000例,筛选出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值≥70 g/L的非手术科室患者的... 目的探讨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输血指南推荐阈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随机抽样1000例,筛选出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值≥70 g/L的非手术科室患者的资料,对其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在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患者中所占比例、输血前与贫血相关的症状及体征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住院期间接受红细胞输注的非手术科室患者270例,红细胞输注前平均血红蛋白(63.7±11.5)g/L,其中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70 g/L者74例(27.4%),包括血红蛋白≥70 g/L且<80 g/L者60例(22.2%),血红蛋白≥80 g/L且<90 g/L者10例(3.7%)和血红蛋白≥90 g/L者4例(1.5%)。74例患者中,59例(79.7%)在病程记录中描述了与输血相关的症状、体征及红细胞输注临床决策,未描述的15例(20.3%)均为原发病较重、合并症多、可能伴有多系统受累和临床状况不稳定、对血红蛋白下降耐受较差的患者。结论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阈值基本符合国际输血指南和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所推荐范围。结合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高于指南推荐阈值患者的具体病情,其输血具有临床合理性,但在今后的临床记录中应对临床输血决策进一步给予详细的描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阈值 合理用血 非手术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峻 陈未 +10 位作者 叶葳 彭敏 黄晓明 严雪敏 范洪伟 梁乃新 阮侠 杨萍 高小惠 潘慧 王仲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于1963年创设,目前在国内外医学院校中已被广泛用于对医学生和医生临床能力的教学、评估及职业素养培育等领域,如美国执业医师考试、香港外科学院住院医师第三阶段考试,以及本院的诊断学教学和毕业考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医学教育 质量控制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7
5
作者 刘炜 薛华丹 +6 位作者 曾学军 孙昊 王萱 陈钰 张云庆 徐凯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5-648,719,共5页
目的评价双能量CT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进行双手腕、双肘、双膝及双足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0例非痛风患者。双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两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 目的评价双能量CT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进行双手腕、双肘、双膝及双足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0例非痛风患者。双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两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双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病例组17(46%)、6(16%)、10(27%)、33(89%)例患者分别在双手腕、双肘、双膝及双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双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P=0.000)。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7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297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2.25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132处)(P=0.000)。结论双能量CT可以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包括一些亚临床部位,但其检测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淑芬 李源杰 +6 位作者 黄程锦 王琦 秦薇 盖小荣 沈瑛 邱玲 曾学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诊治。方法对2008年本院2074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描述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在健康体检人群的患病率,通过双变量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高...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诊治。方法对2008年本院2074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描述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在健康体检人群的患病率,通过双变量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结果本组人群总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27%,男性为21.36%,女性为11.48%;其他各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肥胖12.07%,高血压24.70%,空腹高血糖19.46%,高总胆固醇血症36.38%,高甘油三酯血症28.68%,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33.80%,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35.25%,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22.59%,脂肪肝40.28%;高尿酸血症组其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均较非高尿酸血症组高,调整年龄、性别后两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值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脂肪肝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尿酸水平与肥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脂肪肝独立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脂肪肝等代谢异常独立相关,其可能增加上述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肥胖 高血压 高血糖 血脂紊乱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感染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晓芳 焦洋 +1 位作者 范洪伟 黄晓明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总结寄生虫感染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变化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明确诊断为寄生虫感染的患者8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感染寄生虫种类及临床受累系统的相关情... 目的总结寄生虫感染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变化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明确诊断为寄生虫感染的患者8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感染寄生虫种类及临床受累系统的相关情况。结果 87例寄生虫感染患者中,33.3%(29/87)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升高,14.9%(13/87)的患者绝对计数明显升高(>1.5×109/L)。卫氏并殖吸虫(100%)、血吸虫(83.3%)及华支睾吸虫(57.1%)是引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最常见三种寄生虫。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受累后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最为常见,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患者分别占85.7%及50.0%,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升高的患者分别占28.6%及33.3%。结论寄生虫感染患者中,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比例随感染寄生虫种类或主要受累脏器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当遇到高嗜酸细胞血症患者时,应注意寄生虫感染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一例报道及诊治思路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丹 张昀 +2 位作者 周宝桐 关鸿志 曾学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4006-4010,共5页
为增加临床医师对感染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现报道1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诊治情况。经多学科讨论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规范性抗结核治疗同时,在抗NMDA受体脑炎前驱期... 为增加临床医师对感染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现报道1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诊治情况。经多学科讨论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规范性抗结核治疗同时,在抗NMDA受体脑炎前驱期积极予人免疫球蛋白及甲泼尼龙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抗NMDA受体脑炎病程得以控制在前驱期。本例为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情变化迅速,诊治曲折,获益于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结核性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头痛 感染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实景模拟训练:有效提高标准化病人反馈能力的新方式 被引量:4
9
作者 沈敏 黄晓明 +8 位作者 彭敏 陈未 叶葳 严雪敏 沙悦 焦洋 潘慧 杨萍 缪建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21-224,共4页
1963年霍华德&#183;博若斯( Howard Barrows )博士在心理学教学中,首次应用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 SP)训练学生的问诊、查体,并由SP对学生的检查进行评估和反馈。此后, SP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开始逐步进入医... 1963年霍华德&#183;博若斯( Howard Barrows )博士在心理学教学中,首次应用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 SP)训练学生的问诊、查体,并由SP对学生的检查进行评估和反馈。此后, SP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开始逐步进入医学教育领域,并被广泛应用[1-3]。 SP指经过特别培训后,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的症状,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和评估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充当教师向学生提出反馈意见的人员。 SP能够帮助医学生掌握问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医学生也能够从SP的反馈中收获如何增强交流技巧和人文关怀的宝贵经验。因此, SP反馈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教育的水平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反馈 培训 小组 实景模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临床合理用血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青 黄宇光 +10 位作者 韩丁 白连军 沈建雄 曾学军 李春厚 齐辰玲 董俐俐 邵育莉 刘卓辉 王文芳 李娅芳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前, 我国血源供需矛盾突出, 区域性季节性"血荒"[1]常态化.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3 月, 北京地区 "O" 型血持续供应不足, 大医院面临着随时"叫停" 手术的困境. 此前, 全国多组调查数据显示,临床用血欠合理现象普遍存在[2-4]. 因... 目前, 我国血源供需矛盾突出, 区域性季节性"血荒"[1]常态化.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3 月, 北京地区 "O" 型血持续供应不足, 大医院面临着随时"叫停" 手术的困境. 此前, 全国多组调查数据显示,临床用血欠合理现象普遍存在[2-4]. 因此, 继续加强医疗机构合理用血管理仍是当务之急, 也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血 认知 安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瘤相关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昀 沈敏 +2 位作者 庄俊玲 刘暴 曾学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合并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ortic aneurysm-associat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AA-D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74例主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主动...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合并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ortic aneurysm-associat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AA-D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74例主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DIC分为AA-DIC组和non-DIC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174例主动脉瘤患者中,合并慢性DIC共37例(21.3%),其中典型DIC4例(2.3%),不典型DIC33例(19.0%)。AA-DIC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non-DIC组(P=0.041)。AA-DIC和non-DIC组患者动脉瘤分布部位和类型均以腹主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最为常见。AA-DIC组出现附壁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on-DIC组(P均<0.01)。不典型DIC者同样存在不同程度凝血指标异常。接受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的AA-DIC患者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主动脉瘤尤其是腹主动脉瘤无论其本身或围术期均可发生慢性DIC或出现DIC样表现。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形成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慢性DIC。对于以慢性DIC表现就诊的患者,需考虑主动脉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10例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娜 焦洋 +1 位作者 曾学军 张奉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共10例,占同期PM住院患者的2.4%(1... 目的总结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共10例,占同期PM住院患者的2.4%(10/424)。其中男3例,女7例,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有四肢近端肌无力;抬头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各1例。出现肺间质病变5例、呼吸肌受累2例、心脏受累6例。肿瘤类型以淋巴瘤和肺癌常见(各3例),其他包括食管癌、胃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7例患者在PM诊断前后1年内发现肿瘤,肿瘤首发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咳嗽气短、吞咽困难、肉眼血尿、绝经后阴道流血,3例无症状患者筛查发现便潜血阳性或肺占位。9例接受足量激素治疗,5例PM在1个月内完全缓解;4例仅部分缓解,其中3例在肿瘤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由于合并恶性肿瘤可影响PM的治疗反应和预后,临床应高度警惕。对于PM合并肿瘤患者,应及早进行肿瘤治疗以更好地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进展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曾学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前,随着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剧增,规范治疗迫在眉睫。200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推出痛风管理的最新指南。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规范治疗 新指南 风湿病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治疗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丽 陈嘉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1-653,共3页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是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预后较差。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改善该病预后,但只适用于少数患者。目前多采用姑息性治疗措施,如雄激素、羟基脲等,疗效并不满意。沙利度胺兼具抗血管新生和抑制细胞因子的特性,在特发性骨髓...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是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预后较差。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改善该病预后,但只适用于少数患者。目前多采用姑息性治疗措施,如雄激素、羟基脲等,疗效并不满意。沙利度胺兼具抗血管新生和抑制细胞因子的特性,在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沙利度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咯血首发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羽冠 沙悦 +3 位作者 程午樱 毕亚兰 孔令燕 曾学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咯血作为呼吸内科常见症状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并不罕见。咯血多由呼吸系统原发疾病所致,其伴随症状往往能够提示原发疾病的器官及部位。本文报道1例以咯血为首发症状的心脏血管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关键词 血管肉瘤 心脏肿瘤 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皮疹、肺部病变、骨破坏
16
作者 朱卫国 沙悦 +5 位作者 王玉 王澎 杨缇 李书纲 王林杰 曾学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是北京协和医院建院几十年坚持不断、难能可贵的传统学术活动,是发挥协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协作诊治疑难复杂重症"临床特色"的重要体现。几十年持之以恒在全院... "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是北京协和医院建院几十年坚持不断、难能可贵的传统学术活动,是发挥协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协作诊治疑难复杂重症"临床特色"的重要体现。几十年持之以恒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对涉及多学科的疑难复杂重症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这种活动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基础。CPC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由对患者进行诊治的相关科室对CPC患者生前所经历的多个科室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复习、重新审视和全面分析。在CPC讨论中各科室根据临床资料引经据典,从本学科专业角度对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与会者可持以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第二,由病理科报告患者尸检结果,明确患病的疾病种类及患者的死亡原因。面对与临床有时并不完全一致的诊断,尸检报告的全面病理分析是对某种罕见及疑难复杂疾病的重新认识和思考,是对临床诊断思路正确与否的重新验证。最后,相关科室专家就病理确诊的某种罕见及疑难复杂疾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结合本例患者的救治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教训,获得今后临床诊治同类疾病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的启示。CPC这种学术交流形式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极其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的临床医学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正是协和人能够坚持至今,并十分珍惜的重要原因。CPC这种在临床实践中的学习总结,是临床医生提高分析思维能力、改进临床救治水平的最佳课堂;也是临床医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进步、发展、提高的最佳范例;更是对患者将生命贡献给医学发展的最高崇敬。每次的协和CPC都是全院最受关注、参加人数最多的学术活动。近年来由于尸检数量的急剧下降,CPC的次数也在急剧减少。但是医务处仍组织了不少有价值的CPC;此外,还创新性地组织了依靠活体标本进行的CPC,为在新的社会情况下继续保持协和优良的学术传统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期刊登的CPC即为此创新性范例,医务处孙阳处长专门撰文点评,介绍协和CPC学术活动的新模式和新方法。CPC是协和的传统和优势,CPC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本刊今后将继续组织更多的具有指导意义和创新性的CPC,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内菲青霉菌 发热 皮疹 肺部病变 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合并淋巴结结核1例
17
作者 郭梦妮 沙悦 曾学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胸腺瘤和淋巴结结核均为常见病,而胸腺瘤并发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胸腺瘤合并淋巴结结核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右腋下肿物伴疼痛、憋气2个月,干咳、发热1月余"入住本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 胸腺瘤和淋巴结结核均为常见病,而胸腺瘤并发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胸腺瘤合并淋巴结结核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右腋下肿物伴疼痛、憋气2个月,干咳、发热1月余"入住本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腋下针刺样疼痛,触摸发现一约3cm×3cm肿物,质地较硬,有压痛。同时略感憋气,与活动无关,无胸痛、心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肿物 前纵隔肿物 胸腺瘤 淋巴结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瘦、乏力5个月,多饮、多尿2个月
18
作者 乐偲 焦洋 曾学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病例摘要 患者,男,46岁,因“消瘦、乏力5个月,多饮、多尿2个月”于2012年3月23日人住本院。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心力衰竭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佳女 沙悦 郭树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3-846,共4页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大数据分析是新兴的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心力衰竭研究,能够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目前心力衰竭的大数据研究主要涉及诊断、分类、预测预后等方面。本文回顾总结了相关文献...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大数据分析是新兴的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心力衰竭研究,能够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目前心力衰竭的大数据研究主要涉及诊断、分类、预测预后等方面。本文回顾总结了相关文献,显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心力衰竭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诊断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心脏损害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晶晶 焦洋 +1 位作者 徐娜 曾学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21-223,共3页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是一种以侵犯横纹肌为主的全身性炎症性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肌肉无力及疼痛,病理表现为骨骼肌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心脏受累是PM/DM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PM/DM患者死亡的常...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是一种以侵犯横纹肌为主的全身性炎症性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肌肉无力及疼痛,病理表现为骨骼肌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心脏受累是PM/DM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PM/DM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1],但PM/DM临床表现隐匿,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治疗也较为困难,为此本文就PM/DM心脏受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心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