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侧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郝冉 吴志宏 韩江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脊柱侧弯是引起儿童脊柱和胸廓畸形的常见疾病,不但影响患儿的外形,还能引发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本文回顾了脊柱侧弯对呼吸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认为脊柱侧弯对呼吸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影响肺脏生长发育,限制胸廓运动... 脊柱侧弯是引起儿童脊柱和胸廓畸形的常见疾病,不但影响患儿的外形,还能引发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本文回顾了脊柱侧弯对呼吸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认为脊柱侧弯对呼吸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影响肺脏生长发育,限制胸廓运动,导致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发型或妊娠后期的侧弯患者。手术可以矫正畸形并阻止侧弯的进展,但经胸腔手术对肺功能有一定损害。未经胸腔的手术阻止了肺功能的恶化,但不能促进肺脏的生长发育。因此,手术矫形时应尽量保护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呼吸功能 手术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和睡眠呼吸疾病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金梅 肖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8,共4页
随着肥胖发生率的增高,肥胖已成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肥胖还与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特别是睡眠呼吸疾病,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和重叠综合征。本文总结了肥胖与这三种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肥胖 阻塞性呼吸暂停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卡铂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治疗不宜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一项来自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静 张晓彤 +7 位作者 胡克 王汉萍 徐燕 斯晓燕 钟巍 黄霞 张力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1-73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同步放化疗是推荐的标准治疗。理想的化疗方案并未确立。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紫杉醇/卡铂(paclitaxel/carboplatin,PC)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 背景与目的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同步放化疗是推荐的标准治疗。理想的化疗方案并未确立。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紫杉醇/卡铂(paclitaxel/carboplatin,PC)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标准的依托泊苷/顺铂(cisplatin/etoposide,PE)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共43例,其中15例接受PC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28例接受PE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1.9%,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0.7%,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0.6个月(95%CI:7.4-13.8),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9.2个月(95%CI:15.3-23.1)。PC组和PE组在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ORR:33.3%vs 46.4%,DCR:86.7%vs 92.9%,P=0.638;PFS:6.6个月vs 12.2个月,P=0.389;OS:16.1个月vs 22.1个月,P=0.555)。不良反应可处理,两组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PC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与标准PE方案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可接受,在临床中可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局部晚期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 被引量:11
4
作者 郝冉 吴志宏 +5 位作者 韩江娜 孟淑珍 朱元珏 于斌 王以朋 邱贵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及影响肺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方法采用配对研究的方法,将78例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以性别和年龄1:1配对。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和侧凸患者的脊柱胸廓畸形影像学指标。结果脊柱...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及影响肺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方法采用配对研究的方法,将78例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以性别和年龄1:1配对。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和侧凸患者的脊柱胸廓畸形影像学指标。结果脊柱侧凸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成比例下降,肺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呈现以肺容积下降为特征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相应降低,单位肺泡弥散量正常或略偏高。气道阻力和气道传导未受累。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除了上述改变外,还出现了气道阻力和残气量的异常。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累胸椎数、胸腰椎高度、侧凸度数是肺容积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肺容积下降的40%-51%。结论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量降低。累及胸椎数越多、胸腰椎高度越低、侧凸度数越大,肺容积损害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侧凸 肺功能 脊柱胸廓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丹 田国庆 +7 位作者 王景 孙青 马青山 张力 王孟昭 李龙芸 李单青 韩少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07-361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结合北京协和医院名老中医郭赛珊教授的临床经验拟定肺癌辨证分型标准...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结合北京协和医院名老中医郭赛珊教授的临床经验拟定肺癌辨证分型标准,采用问卷及计算机统一辨证的方法对152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单一证:血瘀证、阴虚证、气滞证、湿热证、气虚证、痰热证、痰湿证、阳虚证、火旺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单一证脏病中,肺脏受累占32.1%,其次为肝、心,各占22.6%和22.0%。(2)证型的出现率:单一证型为31.6%(48/152)、两证相兼型33.6%(51/152),三证及三证以上相兼型为32.9%(50/152),无证可辨型2.0%(3/152)。(3)临床分期分别与9个单一证出现的例次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在临床各期患者中的出现率:Ⅰ期61.5%(16/26)、Ⅱ期60.0%(6/10)、Ⅲ期74.5%(38/51)、Ⅳ期80.0%(52/65)。(4)原发性肺癌吸烟与不吸烟患者中医证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证中以血瘀证最为多见,单一证脏病受累最多者为肺。临床分期与中医证之间有正相关,血瘀证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各期均最为多见,在肺癌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吸烟的肺癌患者以痰热证、湿热证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证候 血瘀 肿瘤分期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肺量测定在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江宏 韩江娜 +1 位作者 许文兵 朱元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93,共6页
目的评价动态肺量测定在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完成动态肺量测定检查的1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天清晨、下午、入睡前3个时间段对症状和情绪进行自我评估,同时用动态肺量测定仪测定肺功... 目的评价动态肺量测定在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完成动态肺量测定检查的1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天清晨、下午、入睡前3个时间段对症状和情绪进行自我评估,同时用动态肺量测定仪测定肺功能,连续监测14d。除以上3个规定时间外,患者可根据病情,在任何时间、地点对症状的发作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进入分析的145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94例,平均年龄(39.1±13.0)岁(10~65岁);平均病程(6.7±9.9)年。得到动态肺量测定证实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占87%。误诊14例(9.7%),过度诊断5例(3.4%)。结论动态肺量监测通过多时点测定,能够捕捉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变异性,弥补了单次时点肺功能检查的缺陷,在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量测定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血清脂代谢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妍 田欣伦 +7 位作者 桂耀松 马爱平 李雪 曾妮 张芃 詹永忠 李果珍 徐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脂在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PAP)诊断与监测中的意义。方法连续收集APAP患者血清脂代谢资料,分析32例非糖尿病APAP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用ELISA法测定APAP患者血清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体... 目的探讨血脂在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PAP)诊断与监测中的意义。方法连续收集APAP患者血清脂代谢资料,分析32例非糖尿病APAP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用ELISA法测定APAP患者血清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体水平。分析血脂与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抗GM-CSF抗体、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PAP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5.54±0.99)及(3.73±0.83)m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05±0.97)及(3.17±0.89)mmol/L(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10±0.18)比1.22(1.05-1.41)mmol/L,P均<0.05]。APAP组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分别为3.47±0.90及5.14±1.1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3±0.87及4.18±1.12(P均<0.05)。APAP组的甘油三酯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呈负相关(r=-0.436,P<0.05),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r=0.459,P<0.05)。血脂指标与抗GM-CSF抗体无线性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APAP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血脂异常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在APAP患者的评估与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脂代谢 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体 乳酸脱氢酶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葛莉 冯瑞娥 +7 位作者 田欣伦 施举红 柳涛 徐作军 许文兵 宋伟 刘鸿瑞 朱元珏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肺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及总结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经肺活检病理诊断的5例肺血管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活检标... 目的探讨肺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及总结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经肺活检病理诊断的5例肺血管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活检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例肺血管内淋巴瘤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6~59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5/5)、体重减轻(5/5)、咳嗽(4/5)、乏力(3/5)和气短(2/5)等;5例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316~1025U/L)。肺功能以弥漫性功能障碍为主。肺部CT:3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及实变影,1例为多发结节影、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例表现为右肺下叶实变影。病理组织学:肺血管内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小簇淋巴瘤细胞分布于狭小的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保留肺泡结构,伴有肺泡上皮增生,其病变微小,易漏诊。1例肿瘤细胞形成瘤栓伴肺梗死。免疫组化显示3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随访20d~6个月(平均3.17个月),3例B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患者均行R-CHOP方案化疗,2例化疗后病情平稳存活,1例化疗6程后病情进展,更换Hyper-CVAD方案化疗后病情平稳存活;2例T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患者,1例失访,1例经CHOP方案化疗效果不佳,于诊断后20d死于消化道出血和呼吸衰竭。结论肺血管内淋巴瘤非常少见,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部CT常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病理组织学显示,淋巴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狭小的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其病变微小、易漏诊,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0例:临床表现气短、双下肢水肿、杵状指趾 被引量:2
9
作者 苟丽娟 方理刚 +5 位作者 林雪 许文兵 曾学军 单渊东 朱文玲 方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患者女性,56岁,因气短、双下肢水肿,杵状指趾近2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活动后气短、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偶带有血丝,渐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杵状指趾。1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
关键词 双下肢水肿 杵状指趾 气短 临床表现 不能平卧 泡沫样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吸入治疗重症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詹永忠 田欣伦 徐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8-630,共3页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a PAP)是一种罕见的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异常沉积于肺泡腔内,从而影响肺泡换气功能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从无明显临床症状到危及生命的严重呼吸衰竭不等。PAP分...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a PAP)是一种罕见的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异常沉积于肺泡腔内,从而影响肺泡换气功能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从无明显临床症状到危及生命的严重呼吸衰竭不等。PAP分为自身免疫性、继发性和遗传性3型,其中以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utoimmune PAP,aPAP)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诺卡菌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7例:临床表现间断发热
11
作者 方理刚 田欣伦 +3 位作者 马国涛 朱燕林 杨静 方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4期312-313,共2页
患者男性,37岁。因间断发热6个月余于2010年8月31日入院。患者发热无规律,偶伴寒战、畏寒,最高体温39.9℃应用多种抗生素无确切疗效。
关键词 间断发热 临床表现 抗生素 高体温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0例:临床表现咳嗽、憋气、不能平卧
12
作者 张丽华 刘昕超 +3 位作者 张红 吴庆军 赵静 方理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4期291-292,共2页
患者女性,21岁。因"咳嗽1月余,憋气、不能平卧20 d"于2011年2月21日入院。患者2011年1月10日受凉后出现频繁干咳、乏力,无发热,1月20日胸部X线片提示"双下肺多发斑片影,心影向左下增大"(图1),诊为"肺炎",予口服头孢替安等抗菌药... 患者女性,21岁。因"咳嗽1月余,憋气、不能平卧20 d"于2011年2月21日入院。患者2011年1月10日受凉后出现频繁干咳、乏力,无发热,1月20日胸部X线片提示"双下肺多发斑片影,心影向左下增大"(图1),诊为"肺炎",予口服头孢替安等抗菌药10 d,干咳较前好转,1月27日复查胸片提示肺部斑片影有吸收。但此后患者出现活动后气短、不能平卧、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TAKAYASU动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