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136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詝 李久荣 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总结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增进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高分辨CT确诊的13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6例患者中,男61例(44.9%),女75例(55.1%),平... 目的总结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增进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高分辨CT确诊的13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6例患者中,男61例(44.9%),女75例(55.1%),平均年龄(57.7±16.3)岁,平均病程(17.2±15.8)年。77.2%(105/136)的患者未能明确病因;既往感染为最主要病因,占14.7%(20/136),其中多为结核感染。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类型为柱状37.8%(37/98)、囊柱状40.8%(40/98)、囊状21.4%(21/98)。多为多肺叶受累,占77.2%(105/136);以左肺下叶受累最多,为76.5%(104/136)。77例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其中61.0%(47/77)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各类型支气管扩张症间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0.918)、用力肺活量(FVC)(P=0.982)及FEV1/FVC(P=0.21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痰培养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最多,药敏提示对多数广谱抗生素均敏感。囊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现症感染比例高,易闻及湿罗音。结论本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多。既往感染,特别是结核感染可能是主要病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肺功能常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分布多为双肺弥漫性,双下肺为著,特别是左下肺受累最多。囊状支气管扩张可能为病情较重类型,影像学发现此类支气管扩张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 高分辨CT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成年人不安腿综合征调查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健华 黄蓉 +3 位作者 罗金梅 肖毅 钟旭 刘秀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成年人不安腿综合征(RLS)患者的患病情况、疲劳严重度、睡眠质量、日间嗜睡、病情严重度及焦虑抑郁情况。方法连续入组有睡眠相关症状主诉的门诊患者4739例,年龄小于18岁者排除在外。所有受试者回答RLS量表,满足4...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成年人不安腿综合征(RLS)患者的患病情况、疲劳严重度、睡眠质量、日间嗜睡、病情严重度及焦虑抑郁情况。方法连续入组有睡眠相关症状主诉的门诊患者4739例,年龄小于18岁者排除在外。所有受试者回答RLS量表,满足4个条件的患者将接受随访以及进一步检查。RLS症状严重度使用中国国际RLS量表(IRLS-C)评估。收集同时期年龄性别匹配的无睡眠障碍或肢体不适、未服用任何药物的健康者和连续门诊就诊的失眠而非RLS的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42)和非RLS失眠对照组(n=42)。采用皮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原发性RL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及非RLS失眠对照组患者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4739例有睡眠相关症状主诉的门诊患者中,有162例(3.42%)满足4条标准,其中,24例因为临床资料不完整或失访归为原因不明分类不清的RLS,42例(0.89%)为原发性RLS,63例(1.33%)为继发性RLS,33例(0.70%)为RLS样疾病。42例原发性RLS患者中,41例(97.6%)睡眠质量差,13例(31.0%)存在焦虑,4例(9.5%)有抑郁。原发性RLS患者的PSQI(q=11.69,P=0.000)、HADA(q=8.02,P=0.000)和HADD(q=6.60,P=0.000)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SS(q=3.74,P=0.001)、ESS(q=2.97,P=0.012)和HADD(q=4.15,P=0.000)得分明显低于非RLS失眠对照组患者。HADA和HADD评分与PSQI评分(r=0.340,P=0.028;r=0.383,P=0.012)、FSS评分(r=0.445,P=0.003;r=0.511,P=0.001)及IRLS评分(r=0.477,P=0.001;r=0.578,P=0.00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对因为失眠和/或肢体不适感而就诊的患者应考虑RLS的可能。原发性RLS患者睡眠质量差,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临床医生需要对原发性和继发性RLS进行鉴别诊断,同时除外RLS样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腿综合征 睡眠 疲劳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35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娄丽丽 巩海红 +1 位作者 张明强 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4-729,共6页
目的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DPB的临床特点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的35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DPB诊断符合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2次修订的DP... 目的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DPB的临床特点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的35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DPB诊断符合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2次修订的DPB临床诊断标准或组织病理学标准。结果 35例DPB患者中,男性20例(57.1%)、女性15例(42.9%),男女比例为1.33∶1;平均年龄(42.2±15.6)岁,主要分布在40~49岁;平均病史(8.4±8.5)年。35例(100%)均出现慢性咳嗽,31例(88.6%)有较多脓痰,24例(68.6%)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28例(80.0%)肺部可闻及吸气末爆裂音,26例(74.3%)有鼻窦炎病史,15例检测血凝集素实验者均为阴性,22例(73.3%)痰培养中可见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G-细菌,26例(83.9%)血气分析出现低氧血症,患者的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50%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的均值分别为60.5%、53.8%、25.9%、31.2%,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弥漫性小叶中心性微结节和支气管扩张,29例(82.9%)曾被误诊为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结论国内的DPB与日本有不一样的特征:血凝集素实验多为阴性,且痰病原体构成谱不一致。DPB常被误诊,对于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且合并鼻窦炎的患者,应高度警惕D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临床特征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77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明强 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总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ABPA的临床特点认识,以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的77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ABPA患者中,男38例,女39例,平均年龄(41.8&#... 目的总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ABPA的临床特点认识,以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的77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ABPA患者中,男38例,女39例,平均年龄(41.8±18.3)岁。74例(96%)合并支气管哮喘,3例(4%)合并肺囊性纤维化。主要症状有咳嗽(100%)、咳痰(97%)、喘息(86%)、痰栓(25%)、痰中带血(18%)、咯血(9%)、胸痛(9%)、发热(47%)、体重下降(30%)、盗汗(12%)。实验检查主要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87%)、抗曲菌特异性Ig E升高(89%)、特异性Ig G升高(57%)、曲菌抗原皮试阳性(88%)。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6%)、弥散功能障碍(65%)、舒张试验阳性(60%)。胸部CT 72例,中心型支气管扩张(81%)、斑片条索影(79%)、胸膜增厚(49%)、纵隔及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35%)、结节影(25%)、痰栓征(21%)、游走斑片影(35%)。44例(58%)患者诊断ABPA前误诊为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癌、自身免疫性等疾病。结论 ABPA极易误诊,当支气管哮喘或肺囊性纤维化患者出现喘息、痰栓、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中心型支气管扩张、肺内游走斑片影时,应高度警惕合并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临床特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28
5
作者 赵峻 陈未 +10 位作者 叶葳 彭敏 黄晓明 严雪敏 范洪伟 梁乃新 阮侠 杨萍 高小惠 潘慧 王仲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于1963年创设,目前在国内外医学院校中已被广泛用于对医学生和医生临床能力的教学、评估及职业素养培育等领域,如美国执业医师考试、香港外科学院住院医师第三阶段考试,以及本院的诊断学教学和毕业考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医学教育 质量控制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及瘦素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蓉 肖毅 +2 位作者 钟旭 黎明 黄席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及瘦素的关系,初步探讨睡眠呼吸紊乱及瘦素在OSAHS并发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0例OSAHS及40例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对照组睡前及醒后血压(BP)、醒后心率(HR),血清瘦...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及瘦素的关系,初步探讨睡眠呼吸紊乱及瘦素在OSAHS并发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0例OSAHS及40例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对照组睡前及醒后血压(BP)、醒后心率(HR),血清瘦素(Lep)水平,同时测定BMI、颈围(NC)、腰臀比(WHR)、血清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空腹真胰岛素(TI)水平。对比两组睡前、醒后BP变化;分析睡眠呼吸紊乱参数及瘦素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睡前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醒后血压尤其是舒张压(89.75±2.04)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1.91)mmHg并独立于年龄和肥胖(P<0.01);OSAHS组DBP与瘦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282,P<0.05;r=0.318,P<0.01);BMI(P=0.029)、醒后HR(P=0.030)及瘦素(P=0.049)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睡眠呼吸紊乱可能对醒后血压,尤其是醒后舒张压产生独立的效应;而BMI、醒后HR和瘦素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调制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钟旭 肖毅 黄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调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无创压力传感装置连续记录OSAHS患者及肥胖对照者心电图及桡动脉的每搏血压波形。采用动脉增加指数(AAI)评价血管内皮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调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无创压力传感装置连续记录OSAHS患者及肥胖对照者心电图及桡动脉的每搏血压波形。采用动脉增加指数(AAI)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心率变异(HRV)及血压变异(BPV)评价自主神经调制。结果 OSAHS组的基础AAI、BPV低频成分(LF)较肥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睡眠前的基础值相比,OSAHS组在经过整夜睡眠后,其收缩压、舒张压、HRVLF、HRVLF/高频成分及BPVLF均显著升高(P<0.001),而HRV高频成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基础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自主神经调制紊乱,这种损害与OSAHS本身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内皮功能 自主神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12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桂耀松 邸庆国 徐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肺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围手术期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罗金梅 张冬梅 +4 位作者 肖毅 黄蓉 朱惠娟 于健春 赵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7-624,共8页
目的总结减重手术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肥胖症至北京协和医院行腹腔镜下减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打鼾、疲乏、呼吸暂停、嗜睡、合并... 目的总结减重手术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肥胖症至北京协和医院行腹腔镜下减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打鼾、疲乏、呼吸暂停、嗜睡、合并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术前气道正压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和AHI≥15次/h为阈值分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OSA的临床情况,行相关分析明确AHI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有完整睡眠呼吸监测结果的42例减重手术患者中,30例(71. 4%)合并OSA,14例(33. 3%)为中重度OSA,11例(26. 2%)为重度OSA。25例(83. 3%,25/30)在因减重手术就诊前未诊断OSA。AHI≥5次/h组患者的平均年龄(t=2. 869,P=0. 007)、目击呼吸暂停的发生比例(P=0. 035)、AHI (z=-4. 592,P=0. 000)和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低于90%的比例(z=-2. 746,P=0. 006)明显高于AHI <5次/h组,平均SpO_2(t=-2. 071,P=0. 046)和最低SpO_2(t=-3. 914,P=0. 000)明显低于AHI <5次/h组。AHI≥15次/h组的BMI (t=2. 281,P=0. 043)、男性(P=0. 005)、高血压(P=0. 011)、目击的呼吸暂停(P=0. 001)、吸烟史的比例(P=0. 017)、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t=3. 478,P=0. 002)、AHI (z=-4. 592,P=0. 000)、夜间SpO_2低于90%的比例(z=-4. 530,P=0. 000)均明显高于AHI <15次/h组;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t=-3. 377,P=0. 002)、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的比例(t=-2. 342,P=0. 026)、夜间平均SpO_2(t=-3. 392,P=0. 007)、最低SpO_2(t=-5. 535,P=0. 000)均较AHI <15次/h组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PaCO_2正常的人群(n=36)中,AHI与年龄(r=0. 450,P=0. 006)、BMI (r=0. 384,P=0. 021)呈正相关,与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r=-0. 457,P=0. 008)、FVC占预计值的比例呈负相关(r=-0. 432,P=0. 013)。进一步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和BMI后,AHI与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r=-0. 287,P=0. 125)和FVC占预计值的比例(r=-0. 241,P=0. 200)无相关性。结论在减重手术人群中,OSA的发病率和漏诊率高。应该在减重人群中常规筛查OSA,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减重手术 气道正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金梅 肖毅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经典的睡眠呼吸紊乱主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陈-施呼吸(Chey-stokes respiration,CSR)和... 经典的睡眠呼吸紊乱主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陈-施呼吸(Chey-stokes respiration,CSR)和睡眠低通气综合征(sleep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SH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5例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肖 王孟昭 +2 位作者 张力 李龙芸 钟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 SAiL(MO19390)研究是一项开放性、国际多中心、单组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价一线使用贝伐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疗效。本文25例患者来自本研究中心入组SAiL试验的患者。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 背景与目的 SAiL(MO19390)研究是一项开放性、国际多中心、单组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价一线使用贝伐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疗效。本文25例患者来自本研究中心入组SAiL试验的患者。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25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贝伐珠单抗剂量15mg/kg。评价不良反应、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P)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为脱发、外周神经病变、皮疹、蛋白尿、恶心/呕吐、乏力、肌肉酸痛、鼻粘膜出血和高血压。17例(68%)评估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7例(28%)评估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例(4%)评估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中位P为11.2个月,中位OS为19.3个月。结论中国晚期NSNSCLC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耐受性好,可明显延长TTP和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贝伐珠单抗 不良反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1
12
作者 沈捷 王绿化 +2 位作者 张福泉 王孟昭 张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采用不同综合治疗方式的171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1例患者中,同步放化疗组55例,序贯放化疗组66例,单纯化...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采用不同综合治疗方式的171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1例患者中,同步放化疗组55例,序贯放化疗组66例,单纯化疗组50例。全组治疗有效率为73.1%,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5.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30.4%、16.3%。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3%、71.2%、60.0%,中位OS分别为30.6、23.1、19.1个月,中位PFS分别为19.7、13.3、11.5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28.7%、13.6%、9.4%,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92.7%、89.4%和92.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Ⅰ~Ⅱ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4.5%和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Ⅰ度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7.2%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性别、ECOG评分、TNM分期、是否胸部放疗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同步放化疗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优选方案,可延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OS和PFS,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其大多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总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及其合并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子建 于健春 +10 位作者 康维明 马志强 叶欣 朱惠娟 于康 陈伟 刘燕萍 李涛 肖毅 罗金梅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616,共7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的长期减重效果及合并症改善情况,评估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行LSG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长期有效率即减重效果[多余体质量减轻百分... 目的总结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的长期减重效果及合并症改善情况,评估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行LSG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长期有效率即减重效果[多余体质量减轻百分比(%EWL)]及合并症改善情况,评估围手术期和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75例肥胖患者完成LSG,男28例,平均体质量指数(BMI)(47. 3±7. 5) kg/m2;女47例,平均BMI (41. 1±7. 0) kg/m2。常见合并症是肝功异常(53. 3%)、血脂异常(52. 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45. 3%)、2型糖尿病(38. 7%)和高血压(37. 3%),术后3年缓解率分别是75. 0%、58. 3%、83. 3%、75. 0%和58. 3%。术后1、2、3年的平均%EWL分别是81. 6±34. 7、80. 9±30. 2、79. 7±30. 8;达到成功减重(%EWL> 50%)的比例分别为81. 7%(n=49)、81. 0%(n=34)、79. 3%(n=23)。术后近期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发生率为2. 6%;远期并发症中轻度胃食管反流最多(8%),口服抑酸剂可缓解。结论 LSG可在术后长期有效减轻中国肥胖患者的体质量,改善其合并症;手术本身相对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长期减重 合并症改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3
14
作者 罗金梅 彭敏 肖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研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IPFI的4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较继发性和原发性IPFI的临床特点。结果 48例确诊病例主要是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和肺隐球菌病,各占3... 目的研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IPFI的4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较继发性和原发性IPFI的临床特点。结果 48例确诊病例主要是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和肺隐球菌病,各占37.5%,社区获得性感染占87.5%。66.7%的病例为继发性IPFI,以曲霉菌属感染为主,原发性IPFI以肺隐球菌为主。IPFI临床表现不特异,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咯血、呼吸困难,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影、结节影或弥漫病变(60.4%),出现肺内空洞占22.9%,继发性和原发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异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5.8%的病例接受抗真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20.8%的病例死亡,均为继发性IPFI。继发性IPFI的病死率31.2%,与原发性IPFI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结论 IPFI以曲霉菌感染和肺隐球菌病为主,大部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继发性IPFI以曲霉菌属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和影像改变不特异,病死率高,需要尽早行侵入性手段协助诊断以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肺炎 曲霉菌 隐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情况和其对吉非替尼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巍 王孟昭 +4 位作者 李龙芸 夏莹 陈闽江 张力 赵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3-520,共8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情况和该基因突变状态对吉非替尼疗效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160例晚期非鳞癌NSCLC... 背景与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情况和该基因突变状态对吉非替尼疗效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160例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进行了EGFR基因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9和外显子21突变检测采用突变富集PCR法。其中111例接受了吉非替尼治疗。中位生存期(overallsur vival,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5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病理类型与是否突变明显相关。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的OS为29.0个月(95%CI:24.2-33.8),野生型为21.0个月(95%CI:14.7-27.3),两者差别无统计学差异。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PFS为17.0个月(95%CI:5.6-17.6),而野生型为11.6个月(95%CI:8.6-25.4),两者有明显性差别(P=0.022)。OS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ECOG评分、病理类型、EGFR基因突变状态明显相关。PF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FS与ECOG评分、既往化疗方案数和EGFR基因突变明显相关。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与外显子21突变的OS和PFS无明显差别,客观疗效也无差别。结论晚期非鳞癌NSCLC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PFS明显优于野生型患者,OS有延长趋势。EGFR基因不同突变类型的PFS和OS均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例贝伐单抗所致肾损害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静 李航 +4 位作者 张力 钟巍 李龙芸 文煜冰 王孟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所致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4例使用贝伐单抗后出现明显肾损害而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男、女性各2例;年龄43~67岁,平均(56.5±11.5)岁;非小细胞肺癌3例(...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所致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4例使用贝伐单抗后出现明显肾损害而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男、女性各2例;年龄43~67岁,平均(56.5±11.5)岁;非小细胞肺癌3例(75%)、胰腺癌1例(25%)。贝伐单抗治疗前肾功能正常3例(75%),存在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25%)。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并行肾脏活检时,贝伐单抗所使用的疗程数为2~14次。蛋白尿(4例,100%)是贝伐单抗所致肾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均大于3.5g/d;镜下血尿2例(50%);恶性高血压1例(25%);血清肌酐升高1例(25%),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1例(25%)。肾活检病理类型:血栓性微血管病2例(50%)、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25%)、良性肾小球动脉硬化1例(25%)。肾损害后采取的治疗措施:4例(100%)全部停止使用贝伐单抗;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使用血液透析治疗。预后良好,1例患者(25%)尿蛋白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75%)仍持续性蛋白尿,但程度减轻,肾功能正常。结论贝伐单抗所致肾损害机制复杂,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尿蛋白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肾损害 蛋白尿 肾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一线治疗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闽江 徐燕 +2 位作者 赵静 钟巍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4,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一线应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治疗具有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疗效显著,但患者的无进展... 背景与目的一线应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治疗具有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疗效显著,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可有较大差异。既往研究表明一些临床因素可能与疗效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EGFR-TKI疗效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3例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且一线接受EGFRTK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截至随访结束时203例患者中共有139例发生病情进展,63例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21.1个月,中位PFS为14.3个月。接受治疗患者疾病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127例(66.1%),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55例(28.6%)。与PFS相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5.1个月vs 16个月,P=0.033)、最佳疗效为SD(9.5个月vs 17.9个月,P=0.030)、合并胸腔外远处转移(11.7个月vs 27.5个月,P=0.004)、肝转移(4.1个月vs 16.0个月,P=0.000)、骨转移(13.3个月vs 21.5个月,P=0.027)和同时并发肺栓塞(5.5个月vs 16.6个月,P=0.005)的患者PFS明显缩短。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合并肝转移(HR=1.694, 95%CI:1.146-5.756, P=0.022)、最佳治疗反应仅达到SD(HR=1.825, 95%CI:1.107-3.008, P=0.018)是独立的疗效预测因素。结论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应用EGFR-TKI治疗效果良好。治疗的最佳疗效以及基线肝转移是PFS的独立临床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预测因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诊疗现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燕 李龙芸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26-632,共7页
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灾难性事件,患者临床症状重,预后极差。尽管鞘内注射化疗在晚期NSCLC的LM患者中显示一定的疗效,NSCLCLM生存期仍仅为12周-14周。肺腺癌... 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灾难性事件,患者临床症状重,预后极差。尽管鞘内注射化疗在晚期NSCLC的LM患者中显示一定的疗效,NSCLCLM生存期仍仅为12周-14周。肺腺癌是NSCLC-LM患者主要的病理类型(84%-97%)。其中43.0%-70.5%的NSCLCLM患者检测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研究表明,经选择的患者应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LM有效,可延长生存期。未来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验证EGFR-TKIs治疗的NSCLC-LM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膜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鞘内注射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 被引量:172
19
作者 柳涛 蔡柏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8,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目前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的健康评估问卷,便于医患之间的了解沟通。COPD评估测试是一种新型的COPD生活质量评估和监测工具,不仅简便易行,而且与COPD病情严重度分级相关性好,敏感性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目前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的健康评估问卷,便于医患之间的了解沟通。COPD评估测试是一种新型的COPD生活质量评估和监测工具,不仅简便易行,而且与COPD病情严重度分级相关性好,敏感性高,是便于在全球推广的简单易行、可靠性高的COPD健康评价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评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肾脏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治建议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邱维 郑可 +4 位作者 王汉萍 斯晓燕 张晓彤 李雪梅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5-648,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T细胞过度活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引起药物相关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其中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T细胞过度活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引起药物相关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其中肾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相对罕见,但也存在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本文分析ICIs免疫相关肾损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表现,着重讨论诊断和治疗原则。因存在诸多继发因素须与ICIs免疫相关肾损伤相鉴别,必要时应行肾活检以决定重要药物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肾毒性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