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HOX转录反义RNA原位杂交检测分析
1
作者 张煜涵 王征 +2 位作者 陆俊良 赵大春 霍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总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原位杂交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2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17例病理确诊为MPE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组蛋白H3... 目的总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原位杂交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2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17例病理确诊为MPE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修饰(H3K27m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同时选取16例脊髓室管膜瘤病例作为对照,与17例MPE病例制成组织芯片,行HOTAIR原位杂交检测并半定量评分,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两组评分差异。结果17例MPE患者年龄14~64岁,平均(37.48±16.10)岁,男女比例0.7∶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下肢疼痛。镜下见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呈乳头状排列,伴多量黏液样物质,部分病例可见疏松网状结构。17例(100.00%)肿瘤细胞表达GFAP,10例(58.82%)表达EMA,8例(47.06%)表达D2-40,2例(11.76%)H3K27me3蛋白表达缺失。17例(100.00%)AB-PAS染色均可见蓝色黏液。MPE组与脊髓室管膜瘤组均表达HOTAIR,且MPE组HOTAIR半定量评分高于脊髓室管膜瘤组(P=0.004)。随访1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5.50个月,3例复发。结论MPE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学表现,结合GFAP、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AB-PAS染色易于诊断。少数病例H3K27me3表达缺失。MPE中HOTAIR呈高表达,但其辅助诊断价值有限。MPE预后相对较好,但少数病例可出现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临床病理特征 H3第27位赖氨三甲基化修饰 HOX转录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肿瘤5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毛歆歆 崔全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手术切除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其中原发性心脏肿瘤51例,转移性心脏肿瘤3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良性肿瘤34例,以黏液瘤最常见,占67.6%(23/34);恶性肿瘤20例,以血...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手术切除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其中原发性心脏肿瘤51例,转移性心脏肿瘤3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良性肿瘤34例,以黏液瘤最常见,占67.6%(23/34);恶性肿瘤20例,以血管肉瘤最常见,占20%(4/20)。结论心脏肿瘤发病率较低,病理形态学表现具有特异性,是心脏肿瘤确诊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黏液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11胆碱PET/CT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疑难病例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轶敏 党永红 +9 位作者 霍力 胡亚 王鸥 刘赫 常晓燕 刘宇 吕京桥 邢小平 李方 廖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探讨碳-11胆碱(^(11)C-choline)PE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疑难病例术前定位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PHPT拟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男21例,(54.2±14.1)岁],B超及99m Tc-MIBI显像后... 目的:探讨碳-11胆碱(^(11)C-choline)PE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疑难病例术前定位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PHPT拟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男21例,(54.2±14.1)岁],B超及99m Tc-MIBI显像后定位困难。静脉注射111~333 MBq(3~9 mCi)^(11)C-choline,20 min后行PET/CT显像,采用视觉及定量方法分析图像,以病理为金标准,与血清学检查结果对照,采用IBM SPSS 2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患者^(11)C-choline PET/CT显像共检出病灶103个,分别为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83个)、甲状旁腺癌或其转移灶(5个)、肺神经内分泌瘤(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7个)和甲状腺髓样癌转移灶(4个),其中强阳性86个,弱阳性17个;未检出病灶2个,分别为甲状旁腺瘤囊性变和甲状旁腺组织,总体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9%、6.3%、84.8%、85.4%、50.0%。78个PHPT强阳性病灶平均最大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及与甲状腺SUV比值(SUV ratio,SUVR)均明显高于10个PHPT弱阳性病灶[3.95(2.77,7.73)vs. 2.60(1.95,4.42),P=0.036;1.72(1.43,2.42)vs. 1.19(1.11,1.51),P=0.002]。PHPT与非PHPT组显像结果与血PTH(P=0.115)、血钙(P=0.217)、血磷(P=0.901)无关。结论:^(11)C-choline PET/CT显像可用于原发性甲状旁腺旁腺亢进术前定位诊断,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差,需注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恶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碳-11胆碱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2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甜甜 肖雨 +9 位作者 白春梅 李乃适 陈洁 赵大春 宋玉立 金凯舟 朱丽明 于润 虞先濬 陈原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2-538,共7页
目的:探索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在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 目的:探索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在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上海癌症中心和Cedars-Sinai医学中心(洛杉矶)193例患者的193个原发肿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93例、120例PNETs组织中MAP2、MAP1B的表达,随后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AP2和MAP1B在PNETs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6%(88/193)和64.2%(77/120)。MAP2表达阳性的患者的总生存好于阴性患者(P=0.012)。另外,MAP2阳性Ⅱ、Ⅲ期患者的总生存也优于阴性者(P=0.017)。然而,MAP1B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总生存、无病生存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AP2为潜在的预测PNETs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2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颈部单发淋巴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5
作者 李盼盼 罗亚平 +6 位作者 师晓华 陈钰 王凤丹 苏童 张竹花 冯逢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651-659,共9页
淋巴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NMZL)是边缘区淋巴瘤最少见的类型,为一种起源于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的成熟小B细胞淋巴瘤,属于低度恶性小B细胞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5%~1.8%,占所有边缘区淋巴瘤的10%,由于其发病率低,... 淋巴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NMZL)是边缘区淋巴瘤最少见的类型,为一种起源于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的成熟小B细胞淋巴瘤,属于低度恶性小B细胞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5%~1.8%,占所有边缘区淋巴瘤的10%,由于其发病率低,无典型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因此,对NMZL的精准诊断及临床处理存在一定难度。本文报道1例左侧颈部咽旁间隙NMZL的诊断及治疗,同时回顾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MZL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区淋巴瘤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