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实性占位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更新和体检的普及,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要想获得明确的诊断以指导下一步治疗,穿刺活检后行病理学诊断就势在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获取组织是创伤最小的手段。胰腺病变在影像学表现上可分为实性实性占位和...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更新和体检的普及,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要想获得明确的诊断以指导下一步治疗,穿刺活检后行病理学诊断就势在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获取组织是创伤最小的手段。胰腺病变在影像学表现上可分为实性实性占位和囊性占位。实性占位涵盖肿瘤性实性占位和非肿瘤性占位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穿刺活检 占位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晓燕 李霁 +2 位作者 班新超 姜英 陈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局限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肿块性胰腺炎,病理学形态符合AIP,查找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3例,... 目的探讨局限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肿块性胰腺炎,病理学形态符合AIP,查找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37~74岁,平均58.8岁。10例患者有皮肤、巩膜黄染,5例查体发现胰腺占位,6例以腹痛、腹部不适就诊。18例术前行血清IgG4检测。眼观:21例均发现胰腺肿块,直径3~7 cm,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韧,与周围边界不清。镜下见导管周有较多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围绕,伴纤维组织席纹样增生,肿块内呈不同程度慢性胰腺炎表现;胰腺肿块内及胰腺周可见静脉炎;6例导管管腔内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伴导管上皮破坏。免疫表型:10例IgG4阳性(阳性浆细胞数超过10/HPF);实验室检查IgG4超出正常上限2倍有6例患者,2例术前未检查IgG4,2例IgG4增高但不足2倍。结论肿块性AIP仅依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易与胰腺癌鉴别,病理形态表现为淋巴浆细胞性硬化性胰腺炎,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管腔内聚集。手术标本经免疫组化检测IgG4表达与血清学检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淋巴浆细胞性硬化性 粒细胞性上皮损害 IG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盼 李腾 常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749,75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in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ECIP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ECIPAS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9~57岁,平均4...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in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ECIP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ECIPAS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9~57岁,平均43岁,均为体检发现。胰腺CT及PET-CT均提示:胰尾部囊性或囊实性占位,囊肿最大径2.0~8.0 cm,平均4.4 cm。眼观:胰腺组织内见单发边界清楚的囊肿,单房5例,多房2例,囊壁均光滑,部分呈暗红色,囊内容物为清亮液3例、胶冻样物2例及凝血样物2例。镜检:囊壁可分为三层:单层立方上皮或非角化鳞状上皮,无其他皮肤附属器结构;纤维囊壁组织,无卵巢样间质,厚度不均;异位的脾脏组织,红髓和白髓结构清楚,可见脾小体。结论ECIPAS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胰尾部囊性病变,影像学表现易误诊,病理形态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副脾 表皮样囊肿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俊杰 吴焕文 梁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537,共3页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乳头状病变,在乳腺癌中所占比例不足1%。尽管国内病理医师对该病已有了解,但实性乳头状癌在临床病理实践中仍面临一些问题。现就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导管原位癌 乳头状病变 分子病理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中G6PC和Ki-67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尹香琳 吴焕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9例胃腺癌和12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表达,运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G...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9例胃腺癌和12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表达,运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2.0%、65.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16.7%、30.2%)(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腺癌组织中G6PC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G6PC蛋白高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χ^(2)=6.808,P=0.009)、脉管浸润(χ^(2)=4.525,P=0.033)及淋巴结转移(χ^(2)=8.371,P=0.004)相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G6PC蛋白高表达胃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G6PC蛋白低表达患者(P<0.001),与数据库分析结果趋向一致。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G6PC高表达不能作为胃腺癌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结论G6PC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胃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G6PC KI-67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ILF3蛋白过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6
作者 尹香琳 张卉 +1 位作者 刘启贤 吴焕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ILF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ILF3 mRNA在HCC和正常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LF3... 目的探讨ILF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ILF3 mRNA在HCC和正常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LF3蛋白在Huh-7 HCC细胞中的表达定位。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F3蛋白在80例HCC和80例癌旁非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应用χ^(2)检验分析ILF3蛋白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ILF3蛋白表达与HC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LF3蛋白表达在HC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LF3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ILF3 mRNA高表达与HCC患者较短的生存期相关。免疫荧光检测显示,ILF3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免疫组化检测显示,ILF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细胞核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分别为81.3%(65/80)和60.0%(48/80),明显高于癌旁非瘤组织(41.3%,25.0%,P<0.01)。ILF3蛋白高表达与HCC肿瘤最大径(χ^(2)=5.291,P=0.024)、病理分级(χ^(2)=6.888,P=0.011)及临床分期(χ^(2)=5.160,P=0.031)明显相关。ILF3蛋白高表达HCC患者的总生存期短于ILF3蛋白低表达患者,且ILF3蛋白表达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HR:2.148,95%CI=1.031~4.475,P=0.041)。结论ILF3蛋白表达与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HCC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ILF3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7
作者 闫梦丽 吴焕文 梁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DNA的复制、转录、修复、重组与染色质状态密切相关。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染色质重塑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其中SWI/SNF复合物是最先在酵母中发现的一种多亚基复合物家族,可利用三磷酸腺苷的能量(ATP)水解重塑核小体。该复合物亚基在多种... DNA的复制、转录、修复、重组与染色质状态密切相关。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染色质重塑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其中SWI/SNF复合物是最先在酵母中发现的一种多亚基复合物家族,可利用三磷酸腺苷的能量(ATP)水解重塑核小体。该复合物亚基在多种肿瘤中发生异常并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如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然而其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仍然匮乏,现就该复合物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类讨论各组亚基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的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染色质重塑因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铭 徐进 +6 位作者 常晓燕 李娟 朱亮 徐凯 王沄 薛华丹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分析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7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弥漫性pNET共9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胰腺增强CT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7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弥漫性pNET共9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胰腺增强CT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检查。结果:本研究9例中8例为无功能pNET,激素指标均阴性,1例为胰高血糖素瘤,胰高血糖素升高。实验室检查中血尿淀粉酶及IgG4结果均阴性,肿瘤标志物有两例患者CA-199轻度升高,余肿瘤标志物检查均阴性。弥漫性pNET常见CT征象有强化不均匀(8/9),接触门静脉(8/9),淋巴结增大(7/9),接触动脉(6/9),边界清(6/9),动脉期明显或稍高强化(5/9),膨胀性生长(5/9)。结论:弥漫性pNET是少见疾病的罕见表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其需与弥漫性胰腺癌、胰腺淋巴瘤、胰腺转移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鉴别。综合分析临床指标及CT征象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神经内分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樊静华 郭丽娜 霍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890,共2页
患者66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彩超示子宫腔低回声团块。实验室检查示CA-125和CA-199均在正常范围,MRI示子宫腔内肿瘤性占位,均质性好。遂行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依托泊苷和顺铂联合化疗6个疗程,放疗12个疗程,... 患者66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彩超示子宫腔低回声团块。实验室检查示CA-125和CA-199均在正常范围,MRI示子宫腔内肿瘤性占位,均质性好。遂行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依托泊苷和顺铂联合化疗6个疗程,放疗12个疗程,已随访23个月,目前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GREB1∷NCOA2融合基因的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1例
10
作者 蔡宇梦 周杨 +1 位作者 梁智勇 师晓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112-1115,共4页
伴有GREB1∷NCOA2融合基因的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cord tumor,UTROSCT)病理形态与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有相似之处,易误诊,检测出特定的分子改变是诊断关键,其多次复发的临床进程提示具... 伴有GREB1∷NCOA2融合基因的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cord tumor,UTROSCT)病理形态与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有相似之处,易误诊,检测出特定的分子改变是诊断关键,其多次复发的临床进程提示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本文报道1例术后历经多次复发的伴GREB1∷NCOA2融合基因的UTROSCT。患者为53岁女性,以月经量增多为首发症状,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历经3次盆腹腔复发,复发灶经RNA测序检测出GREB1∷NCOA2融合基因,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验证有NCOA2基因重排,最终修正诊断为UTRO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GREB1∷NCOA2融合基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