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置换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的有效性分析:多中心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梓 张军军 +11 位作者 左力 王悦 李文歌 程虹 蔡广研 裴华颖 王利华 周绪杰 师素芳 刘立军 吕继成 张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8-1046,共9页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0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等国内9家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新月体型IgAN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线的临床、...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0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等国内9家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新月体型IgAN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线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案信息。为了尽可能减少基线特征中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最近邻匹配法1∶1匹配血浆置换组和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组患者临床及病理信息。研究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为主要结局,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肾生存差异。结果:共纳入95例新月体型IgA肾病伴急性肾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患者,其中37例患者接受了血浆置换治疗,58例患者接受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整体人群肾活检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M(P_(25),P_(75))]12.77(7.28,21.29)mL/(min·1.73 m^(2)),24-h尿蛋白定量5.9(4.0,8.9)g,新月体百分比为64.71%(54.55%,73.68%)。倾向性评分匹配共23对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1,26)个月,共29例(63.0%)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其中血浆置换治疗组16例(69.6%),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组13例(56.5%)。两组患者基线eGFR[14.30(9.31~17.58)mL/(min·1.73 m^(2))vs.11.45(5.59~20.79)mL/(min·1.73 m^(2))]、24-h尿蛋白定量[(7.4±3.4)g vs.(6.6±3.8)g]、新月体百分比(64.49%±13.23%vs.66.41%±12.65%)、肾活检后应用激素治疗比例[23(100.0%)vs.21(9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示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933)。结论:在常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未能进一步改善新月体型IgA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监测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瑶 王志稳 +6 位作者 向晶 苏默 苏春燕 孙慧 娟陈育青 郑茜子 曹立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1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血液透析中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12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基本情况和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血液透析中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12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基本情况和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中心对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中,除了患者宣教的实施率为92.68%外,其余有关流程和制度、人员和监测方法及内容的各项条目实施率均低于70.00%。此外,三级医院与非三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在有无由多学科团队组成的血管通路小组(χ^(2)=10.593,P=0.001)、是否每次穿刺前进行物理检查(χ^(2)=5.752,P=0.016)及是否对患者宣教(χ^(2)=7.102,P=0.008)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中心在AVF功能不良监测的流程和制度、人员、监测方法及内容层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未来需要基于最佳证据建立起相关规范,并优化和均衡医疗资源,以提高对血管通路的整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功能不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肾脏病的筛查与管理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菱忆 惠淼 +6 位作者 朱树宏 杨照 李梦蕊 杨宏宇 郑茜子 吕继成 杨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6-1062,F0003,共8页
目的:了解社区成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高危人群的筛查及CKD患者的管理现状,探讨社区卫生机构CKD管理的改善措施。方法:基于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辖7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部医疗信息数据,建立西城区社区CKD一体... 目的:了解社区成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高危人群的筛查及CKD患者的管理现状,探讨社区卫生机构CKD管理的改善措施。方法:基于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辖7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部医疗信息数据,建立西城区社区CKD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基于该数据平台纳入2015年7月21日至2021年11月20日期间就诊的社区患者,分析肾脏损伤相关指标的检测情况、肾脏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用药情况,并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肾脏病检验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374498例社区患者中,70.6%为CKD高危人群,其CKD危险因素最常见的为高血压(62.3%)、冠心病(43.3%)和糖尿病(30.4%),仅17.2%的CKD高危人群进行过肾脏病筛查,其中CKD检出率为24.2%(10992/45377例)。进行过肾脏病筛查的所有社区患者中(49908例,13.3%),CKD检出率为22.7%(11338/49908例),42.6%存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0 mL/(min·1.73 m^(2)),46.1%存在尿蛋白异常。社区人群中总体CKD检出率为5.2%(19299/374498例),在社区医疗中CKD的总体漏诊率为38.1%。79个社区中,13个(16.5%)社区卫生中心配备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66个(83.5%)社区卫生中心能够直接报告eGFR检验结果。CKD患者中,60.3%血糖控制达标,99.7%血压控制达标。5227例CKD合并蛋白尿的患者中,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治疗的比例为59.3%。结论:CKD高危人群在社区人群中所占比例大,在社区开展有效的CKD早期筛查和防治对改善其预后,减少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和完善CKD筛查和监测系统、加强社区医师肾脏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和CKD规范化管理对提升社区CKD防治能力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社区卫生服务 疾病管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中老年人慢性病关联及共病模式可视化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福琳 杨超 +2 位作者 杜建 孔桂兰 张路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7-1225,共9页
目的采用可视化聚类分析方法探究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常见慢性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共病模式。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提取年龄≥45岁受调查人群的年龄、性别、居住地、14种慢性病患病及治疗信息,纳入相关信息均完整的研... 目的采用可视化聚类分析方法探究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常见慢性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共病模式。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提取年龄≥45岁受调查人群的年龄、性别、居住地、14种慢性病患病及治疗信息,纳入相关信息均完整的研究对象18542例。采用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与K-Means结合的两步聚类算法,对我国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模式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结果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者8044例,共病患病率为43.38%,其中≥60岁老年人群的共病患病率达52.28%。在14种慢性病中,患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关节炎或风湿病(33.02%)、高血压病(31.07%)、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23.60%);其中肝脏疾病的未治疗率达56.99%。所有共病患者被划分为4类人群:第1类人群慢性肺部疾患的患病率达97.72%,55.05%罹患关节炎或风湿病;第2类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为98.21%;第3类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99.49%,且91.72%患有高血压病;第4类人群73.39%患关节炎或风湿病,且68.11%患有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女性和城市人群的共病模式略有不同。结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慢性病负担严重、治疗欠佳,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人口的共病模式有一定差异。基于可视化聚类方法得到的共病模式结果,对促进多病共防及降低慢性病共病负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模式 聚类分析 自组织映射网络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及气候因素对肾脏疾病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超 李鹏飞 张路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除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因素外,环境污染也是引发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大气污染及气候因素对肾脏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大气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暴露与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除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因素外,环境污染也是引发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大气污染及气候因素对肾脏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大气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暴露与肾脏疾病的发生、肾功能下降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表现,同样会引起急性肾损伤及肾结石等疾病。本文对国内外大气污染及气候因素对肾脏疾病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理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制定肾脏疾病人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气候变化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