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分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崇剑 高润霖 +8 位作者 刘玉清 宋晓东 闫笑梅 孟亮 宋来凤 阮英茆 陈纪林 杨跃进 秦学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研究小型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的体外分离和定向分化、扩增培养方法,为EPC移植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型猪200mL新鲜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各种添加剂的内皮细胞系列专用培养液... 目的:研究小型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的体外分离和定向分化、扩增培养方法,为EPC移植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型猪200mL新鲜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各种添加剂的内皮细胞系列专用培养液,分别在包被与不包被的培养皿中进行贴壁培养,诱导其向内皮细胞分化,观察经过不同时间培养后的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诱导分化后的生物学鉴定,包括细胞表型鉴定、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摄取试验、超微结构鉴定、体外血管生成实验。结果:包被了贴壁因子的培养皿细胞贴壁及增殖均多于未包被组。前者第3-4d可观察到梭形贴壁细胞,10d后出现多个细胞簇,14d左右可观察到条索状、网状血管样结构,原代细胞培养21d左右接近融合并且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第7-14d有大于98%的细胞Flk-1、vWF、CD31表达阳性,CD34+细胞为(26.01±2.82)%,有大于95%的细胞DiI-acLDL摄取试验阳性,透射电镜可见特征性的Weible-Palade小体存在,在血管生成实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显著促进EPC形成小管的数量与复杂程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培养法可以用于体外分离外周血中EPC进行实验研究,EPC在一定的诱导培养条件下能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贴壁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对于体外培养EPC有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引起大鼠脑卒中时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的表达差异及其在发病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先梅 祝善俊 +2 位作者 祝之明 赵斌 惠汝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应激引起大鼠脑卒中时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的表达差异以及其在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 制备大鼠高血压脑卒中模型,应用抑制性差减克隆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刺激因素组)和正常对照鼠脑(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 目的 探讨应激引起大鼠脑卒中时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的表达差异以及其在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 制备大鼠高血压脑卒中模型,应用抑制性差减克隆技术对卒中样发作鼠(刺激因素组)和正常对照鼠脑(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经过两轮杂交后,产生的克隆均为脑卒中鼠脑组织特异表达的序列。每组随机挑取2 88个克隆,进行测序及GenBankBlast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两组共有4 5 6个可用序列,我们对每个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的序列以功能为参照进行了分类,发现大鼠卒中后脑组织细胞与机体防御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 <0 .0 1) ,2 88个克隆中未发现运输蛋白/膜转运及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 脑组织运输蛋白/膜转运及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可能是脑卒中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应激 防御机制 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