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α联合体外长期液体培养净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邱录贵 严文伟 +7 位作者 李成文 韩俊领 韩明哲 李建波 张伟 赵英新 李新 姜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1-65,共5页
用干扰素α(IFN-α)联合体外长期骨髓液体培养(LTBMC)净化16例慢性期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骨髓,研究结果为:IFN-α1000IU/ml和2×10~6MNC/ml对LTBMC中CML和正常骨髓的非贴壁层细胞数无明显影响,对CML培养3周后和正常骨髓培养... 用干扰素α(IFN-α)联合体外长期骨髓液体培养(LTBMC)净化16例慢性期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骨髓,研究结果为:IFN-α1000IU/ml和2×10~6MNC/ml对LTBMC中CML和正常骨髓的非贴壁层细胞数无明显影响,对CML培养3周后和正常骨髓培养第2—3周的非贴壁层CFU-GM有抑制作用,对CML和正常骨髓在LTBMC中的基质细胞层形成均有一定影响。在有完整染色体资料的13例患者中,加IFN-α组培养4周后有8例Ph^+染色体完全消失,2例Ph^+<50%,1例Ph^60%,2例无变化,而对照组中只有5例完全消失,3例Ph^+<50%,1例Ph^+65%,4例无变化,而且加IFN-α组Ph染色体的消失或减少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周。结论:IFN-α1000U/ml与LTBMC联合对CML骨髓的净化有协同效应,两者联合可用于临床净化慢性期CML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干扰素 体外长期骨髓培养 骨髓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联合IL-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成文 严文伟 +6 位作者 郝玉书 韩明哲 邱录贵 刘汉芝 韩俊领 李新 冯四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03-404,共2页
IL-2不仅能激活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LAK活性,也能作用于骨髓细胞形成激活骨髓(ABM)。ABM的抗肿瘤效应强于LAK细胞。IFN—α能增加NK细胞和CTL活性。IFN—α和IL—2联合应用能够增强IL—2诱导的LAK细胞和ABM的抗肿瘤效应。本实验观察了联... IL-2不仅能激活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LAK活性,也能作用于骨髓细胞形成激活骨髓(ABM)。ABM的抗肿瘤效应强于LAK细胞。IFN—α能增加NK细胞和CTL活性。IFN—α和IL—2联合应用能够增强IL—2诱导的LAK细胞和ABM的抗肿瘤效应。本实验观察了联合IFN—α和IL-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白细胞介素2 白血病细胞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移植与异基因移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国蓉 徐燕 +6 位作者 邹德慧 赵耀中 王玫 韩明哲 冯四洲 严文伟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自体移植与异基因移植的疗效,并探讨相关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对1986年11月-2004年6月移植治疗的96例成人ALL患者随访至2005年2月28日,按治疗方式分为自体移植组(56例)和异基因移植组(40例...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自体移植与异基因移植的疗效,并探讨相关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对1986年11月-2004年6月移植治疗的96例成人ALL患者随访至2005年2月28日,按治疗方式分为自体移植组(56例)和异基因移植组(40例),其中自体移植组进一步分为移植物体外净化和移植后维持治疗组(处理组,26例)和未处理组(30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自体移植组总体与异基因移植组比较,两组1、3、5年预期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差异无显著性;自体移植处理组、自体移植未处理组与异基因移植组3组比较,3、5年LF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分别为:[(73.0±8.7)%、(69.2±9.0)%],[(42.2±10.1)%、(35.1±10.0)%]和[(50.9±8.2)%、(50.9±8.2)%]。结论 自体移植组(总体)与异基因移植组长期LFS相近;自体移植组给予移植物体外净化和移植后维持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长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RCC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思力 李悦玮 +4 位作者 许现辉 张静 张翔宇 韩明哲 韩忠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ERCC 18092C〉A和19007G〉A遗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183例儿童ALL患者(病例组)和19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ERCC 18092C〉A和19007G〉A遗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183例儿童ALL患者(病例组)和19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ERCC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中2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ERCC1基因C8092A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AA为15(8.2%),AC为57(31.1%),CC为111(60.7%);对照组该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AA为13(6.8%),AC为83(43.7%),CC为94(49.5%),两组间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CC基因型频数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OR为1.57(95%CI为1.04-2.37);按性别分层,ERCC1G19007和C8092A男性病例组与男性对照组的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按年龄分层,ERCC1C8092A小于10岁病例组与对照组CC基因型分布频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RCC 18092C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ALL的发生发展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1 白血病 多态现象(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段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利昔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与护理
5
作者 刘洁 解文君 +4 位作者 孙菲菲 李俊英 王蓓 蔡学麟 马新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0期2657-2658,共2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配型不合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发生严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几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配型不合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发生严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几率〉50%[1]。巴利昔单抗(抗CD25单克隆抗体;CD25单抗;商品名:舒莱,诺华制药)是一种人与鼠嵌合型单抗,在T细胞克隆增殖前,抑制白细胞介素2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与增殖[2],在预防和治疗单倍型HSCT后aGVHD取得很好疗效口[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巴利昔单抗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GVHD发生与未发生者移植物FOXP3 mRNA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志东 冯四洲 +4 位作者 周世勇 王玫 周征 翟文静 韩明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15-1220,共6页
本研究探讨移植物FOXP3mRNA表达与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对26例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物CD4+CD25+和CD4+CD25highT细胞、FOXP3mRNA表达与aGVHD的关系进行了评... 本研究探讨移植物FOXP3mRNA表达与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对26例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物CD4+CD25+和CD4+CD25highT细胞、FOXP3mRNA表达与aGVHD的关系进行了评价。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脐血、正常人外周血、移植物的CD4+CD25+和CD4+CD25highT细胞比例;以β2-MG为内参照,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了FOXP3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融解曲线和琼脂糖电泳鉴定PCR产物特异性。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和BM移植物CD4+CD25+T细胞为连续的细胞群,CD4+CD25+T和CD4+CD25highT细胞比例分别为(48.5±16.3)%和(9.6±2.5)%,(42.1±14.7)%和(13.1±4.2)%,(43.4±9.6)%和(14.6±4.5)%。aGVHD组移植物CD4+CD25highT细胞比例和绝对值与无aGVH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稀释倍数的FOXP3和β2-MG实时定量PCR相对扩增效率曲线斜率为0.0826;融解曲线分析表明均仅有单一峰,Tm值分别为86.5℃和82.3℃;琼脂糖电泳显示都仅有单一扩增产物。PBSC移植中无aGVHD组FOXP3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41.0×10-5)是有aGVHD组(中位数12.9×10-5)的31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3)。COX回归法分析排除aGVHD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结论CD25不是CD4+调控性T细胞可靠的细胞标志;应用SYBRGreenI实时定量RT-PCR方法可特异定量FOXP3mRNA;aGVHD组移植物FOXP3mRNA显著低于aGVHD未发生组。FOXP3是调控性T细胞可靠标志,可能是预测aGVHD的有用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基因表达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中性粒细胞上清液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6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丽坤 张磊 +3 位作者 卢士红 赵辉 吴寿岭 陈乃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上清液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增殖、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脐血中性粒细胞,UC-MSCs在不同浓度的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中培养为实验组,UC-MSCs和中... 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上清液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增殖、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脐血中性粒细胞,UC-MSCs在不同浓度的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中培养为实验组,UC-MSCs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1、1∶10、1∶50、1∶100,UC-MSCs单独培养为对照组(1∶0)。在分别培养18h和40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增殖,评价不同组间的增殖情况,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组间培养上清IL-6水平。结果:1∶50和1∶100组UC-MSCs生长受到抑制(P<0.05),18h和40h差异无显著性(P>0.05)。1∶50实验组中,IL-6的分泌水平低于1∶0和1∶1实验组(P<0.05)。结论:高浓度的脐血中性粒细胞上清液抑制UC-MSCs的增殖。高浓度的脐血中性粒细胞的上清液抑制人UC-MSCs分泌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脐带 细胞增殖 白细胞介素-6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Kaposi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刘恩彬 陈辉树 +1 位作者 方立环 杨晴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脾脏 KAPOSI肉瘤 临床资料 KS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