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药物筛选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杜冠华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68-270,共3页
高通量药物筛选(HighThroughputScreening)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药物筛选新方法。这一方法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操作、高灵敏度检测、数据结果和自动采集和处理于一体,实现了药物筛选的快速、微量、灵敏和大规... 高通量药物筛选(HighThroughputScreening)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药物筛选新方法。这一方法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操作、高灵敏度检测、数据结果和自动采集和处理于一体,实现了药物筛选的快速、微量、灵敏和大规律,日筛选量达到数千甚至数万样品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筛选 高通量筛选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莉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 建立能够同时作用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药物筛选模型 ,探讨多指标综合筛选方法 ,为发现新的抗炎先导化合物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人血白细胞为研究对象 ,以脂多糖 (LPS)刺激诱发炎性因子生成 ,探讨最佳刺激条件 ,建立多... 目的 建立能够同时作用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药物筛选模型 ,探讨多指标综合筛选方法 ,为发现新的抗炎先导化合物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人血白细胞为研究对象 ,以脂多糖 (LPS)刺激诱发炎性因子生成 ,探讨最佳刺激条件 ,建立多指标检测方法和综合评价药物作用的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 (0 5~ 5 0mg·L-1)及不同作用时间 (0~ 4h)炎性因子IL 1、IL 8、TNF α生成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 5 LO抑制剂NDGA (nordihydroguaiareticacid)和COX 2抑制剂Diclofenac在多种细胞因子筛选模型上的应用。结果 脂多糖可浓度依赖性 (0 5~ 5 0mg·L-1)和时间依赖性 (0~ 4h)地刺激人血白细胞释放IL 1、IL 8和TNF α。脂多糖 (终浓度 5mg·L-1)刺激人血白细胞 4h有较高释放 ,与对照组比差异明显。NDGA和Diclofenac在脂多糖刺激 4h对炎性因子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这种脂多糖体外刺激人血白细胞释放多种炎性因子的筛选模型可用于高通量大规模筛选具有抗炎作用的先导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TNF-α IL-8 脂多糖 人血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组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冉 戴瑛 +2 位作者 程新锐 陈若芸 杜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79-1481,共3页
目的: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概念的指导下观察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组(X iao Shuan Tong Luo Rec ipe effectivecomponents group,XECG)对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凝血酶诱导小鼠肺栓塞模型评价XE-CG的抗血栓作... 目的: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概念的指导下观察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组(X iao Shuan Tong Luo Rec ipe effectivecomponents group,XECG)对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凝血酶诱导小鼠肺栓塞模型评价XE-CG的抗血栓作用:观察药物对小鼠尾尖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XECG可剂量依赖性使凝血酶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栓塞模型的麻痹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可延长小鼠出血时间31%,并显著延长大鼠PT和APTT(P<0.05)。结论:XECG可抑制体内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内外源性凝血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栓通络方 有效成分组 血栓形成 凝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4
作者 舒诗会 张莉 +1 位作者 杜冠华 秦海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从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心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为氧化巴西木素(1)、巴西木素(2)、(±)-lyoniresinol(3)、十八酸(4)、豆甾醇(5)、(E)-3,3′-dimethoxy-4,4′-dihydrox-ystilbene(6)、(-)-... 从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心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为氧化巴西木素(1)、巴西木素(2)、(±)-lyoniresinol(3)、十八酸(4)、豆甾醇(5)、(E)-3,3′-dimethoxy-4,4′-dihydrox-ystilbene(6)、(-)-丁香树脂酚(7)、原苏木素A(8)和brazilide(9)。其中化合物3、6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木脂素 二苯乙烯 巴西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远志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锋 林黎琳 +1 位作者 杜冠华 肖培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17-720,共4页
采自贵州兴义的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Rehd.et Wils.)根,经乙醇提取,再用不同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得到了12个不同的组分。用比色法研究了各组分还原三价铁离子及清除脂性自由基DPPH能力,采用化学发光法观察各组分清除羟自由基和... 采自贵州兴义的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Rehd.et Wils.)根,经乙醇提取,再用不同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得到了12个不同的组分。用比色法研究了各组分还原三价铁离子及清除脂性自由基DPPH能力,采用化学发光法观察各组分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研究发现,尾叶远志各组分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其活性成分可能主要集中在PC-BuOH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远志 抗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的评价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9
6
作者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387-1393,共7页
根据中药注射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讨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实质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对中药注射剂认识的误区和概念错误,提出中药注射剂发展的要求。认为中药注射剂发展需要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最终在科学理论... 根据中药注射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讨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实质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对中药注射剂认识的误区和概念错误,提出中药注射剂发展的要求。认为中药注射剂发展需要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最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发出符合中药特点的高效、优质、安全的中药注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有效成分组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心肌预适应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海霞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79,共4页
心肌预适应后 ,内源性物质释放 ,分别作用于心肌中与G蛋白耦联的相应受体 ,蛋白激酶C激活并转位至细胞膜及细胞骨架 ,并可通过线粒体KATP通道、MAPK等通路引发心肌保护作用。在不同的动物中 ,分别发现不同的蛋白激酶C亚型激活转位。目... 心肌预适应后 ,内源性物质释放 ,分别作用于心肌中与G蛋白耦联的相应受体 ,蛋白激酶C激活并转位至细胞膜及细胞骨架 ,并可通过线粒体KATP通道、MAPK等通路引发心肌保护作用。在不同的动物中 ,分别发现不同的蛋白激酶C亚型激活转位。目前公认 :在参与心肌预适应过程的多种因素中 ,PKC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预适应 蛋白激酶C 钙离子 腺苷 KATP通道 丝裂素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40年的应用与争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修平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4期343-349,共7页
查阅近40 a来广泛应用的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2-DA)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对DCFH2-DA的应用与争论进行综述。DCFH2-DA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内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 查阅近40 a来广泛应用的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2-DA)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对DCFH2-DA的应用与争论进行综述。DCFH2-DA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内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的研究,也可以用于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的测定,但其机制、特异性等尚有待于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 荧光 过氧化氢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