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与PET/CT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波 高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5-430,共6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一种功能性影像技术,而PET/CT图像融合技术则将CT解剖结构信息与PET功能代谢信息结合在一起,更为准确地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PET与PET/CT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分期,明确原发不明颈淋巴结转移...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一种功能性影像技术,而PET/CT图像融合技术则将CT解剖结构信息与PET功能代谢信息结合在一起,更为准确地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PET与PET/CT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分期,明确原发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预测头颈部肿瘤放射敏感性及预后;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计划(RTP)中尤其是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应用;放疗后评估放疗的疗效,以及监测肿瘤复发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应用在很多方面存在争议,尚无大量临床证据,因此有待进一步实践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调强 放射治疗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沟瘤的单纯放射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淑莲 王小震 +6 位作者 王绿化 张红星 陈东福 肖泽芬 冯勤付 周宗玫 殷蔚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68-571,共4页
探讨单纯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47例肺上沟瘤患者。Ⅱb期13例,Ⅲb期25例,Ⅳ期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DT14Gy~99Gy,中位剂量70Gy,其中8例<50Gy,39... 探讨单纯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47例肺上沟瘤患者。Ⅱb期13例,Ⅲb期25例,Ⅳ期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DT14Gy~99Gy,中位剂量70Gy,其中8例<50Gy,39例≥50Gy。结果:放疗后26例(55.3%)肿瘤缩小。疼痛缓解率为81.8%,疼痛缓解中位时间为5个月(2~23个月)。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8个月,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4.7%、7.7%、3.8%和0。Ⅱb期、Ⅲb期和Ⅳ期患者的MST分别为12个月、8个月和5个月(P=0.552)。38例临床Ⅱb和Ⅲb期患者,放疗后肿瘤无变化和肿瘤缩小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和11个月(P=0.0003)。放疗后疼痛消失、缓解和无效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9个月和7个月(P=0.016)。放疗剂量<50Gy和≥50Gy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9个月(P=0.0085)。结论: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患者,放疗能缓解疼痛。放疗剂量≥50Gy、局部肿瘤缩小和疼痛缓解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沟瘤 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计划比较 被引量:47
3
作者 傅卫华 王绿化 +2 位作者 周宗玫 戴建荣 胡逸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例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为需要加量照射的原发灶靶区,给予67.2Gy;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0.4Gy的剂量。设计4个计划,采用共面、360度范围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野数分别为3、5、7、9,4个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比较这4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适合度指数等指标。结果3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2个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危及器官受量减小。当照射野数由7增加到9时,剂量分布没有改善。结论5~7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上段食管癌的同时整和加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原发肿瘤可以获得比常规分割高的等效剂量。共面、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设计简单、效率高。SIB-IMRT治疗的疗效还有待于临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段食管癌 同时整和加量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复发肿瘤适形照射联合化疗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4
作者 马绍康 高菊珍 +3 位作者 吴令英 王亚菲 张宏志 黄曼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照射技术(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复发肿瘤病灶,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针对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病灶的照射。13例放疗后复发,原照射野内复发者,适形照射剂量DT20~40Gy,照...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照射技术(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复发肿瘤病灶,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针对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病灶的照射。13例放疗后复发,原照射野内复发者,适形照射剂量DT20~40Gy,照射野外复发者(主动脉旁淋巴结)适形照射DT60~70Gy;17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全盆腔常规照射DT40~45Gy,针对病灶适形照射DT25~30Gy;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适行照射DT60~70Gy。放疗过程中联合化疗,方案为:5-FU4g/96h静脉点滴,PDD30mgD1~4静脉冲入。结果:随访时间为6~40个月。1)86.6%26/30例有疼痛症状,76.9%(20/26)完全缓解,23.1%(6/26)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2)30例患者,CR16例,PR11例,SD3例,有效率90%。肿瘤缓解时间:3~40个月,中位5个月,平均12.3个月;有12例肿瘤再次进展。3)28例行SCC检查,治疗前25例高于1.5ng/ml者,治疗后23例(82.2%)降到正常,5例下降但未至正常,17.8%。4)生存超过1年者11例(36.7%);超过2年者4例(13.3%);超过3年者2例(6.7%)。5)近期并发症,骨髓抑制≤Ⅲ度者11例(36.7%),Ⅳ度者2例(6.7%);消化道症状2例(6.7%)。2,远期并发症,放射性膀胱炎1例(3.3%)。结论:适形照射联合化疗近期效果好,特别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灶的患者;而放射治疗野内的复发病灶,因受剂量的限制,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复发 三维适形照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被引量:21
5
作者 易俊林 高黎 +5 位作者 黄晓东 李素艳 罗京伟 徐国镇 肖建平 蔡伟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1月-1999年5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905例鼻咽癌患者的首发症状、淋巴结转移规律、颅神经受侵几率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包块...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1月-1999年5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905例鼻咽癌患者的首发症状、淋巴结转移规律、颅神经受侵几率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包块(40.0%)、回缩性血涕(18.7%)和耳部症状(17.0%)等。1.1%的患者发生下颈锁骨上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19.8%的患者就诊时存在颅神经受累。临床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组的5年总生存率(71.2%vs79.8%,P=0.008)和无瘤生存率(51.9%vs63.6%,P=0.0008)均明显低于6个月以下组,两组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无显著性(79.4%vs83.5%,P=0.138)。结论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表现 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