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肿瘤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平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14,共4页
头颈肿瘤学的发展只有几十年历史,国内治疗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够对头颈肿瘤的治疗方式方法、生存情况、现状及发展有一个充分了解,本文就头颈肿瘤的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概述。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外科治疗 重建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外皮瘤15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倪松 张彬 +2 位作者 刘绍严 王晓雷 罗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外皮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发生于头颈部的血管外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2~62岁。治疗行单纯手术或手术加放疗。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80...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外皮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发生于头颈部的血管外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2~62岁。治疗行单纯手术或手术加放疗。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80.0%,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5.0%,但二者无显著差异(P=0.724>0.05);前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0.0%,后组为29.6%,二者无显著差异(P=0.148>0.05)。结论: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当手术不能获得充分的安全界时,加用放疗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瘤 手术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前哨淋巴结在乳腺癌、早期宫颈癌和头颈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琳 张保宁 +2 位作者 李斌 宣立学 刘明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在乳腺癌、宫颈癌和头颈鳞癌中确定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方法女性乳腺癌116例,体检腋窝未扪及肿块.应用^99Tc^m-DX 37~74 MBq(1~2 mCi)经皮下注射,或术中注射专利兰1 ml,术中用γ探针定位...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在乳腺癌、宫颈癌和头颈鳞癌中确定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方法女性乳腺癌116例,体检腋窝未扪及肿块.应用^99Tc^m-DX 37~74 MBq(1~2 mCi)经皮下注射,或术中注射专利兰1 ml,术中用γ探针定位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手术、病理对照.宫颈癌27例,体检盆腔未扪及肿块.应用^99Tc^m-DX 74 MBq(2 mCi)在宫颈肿瘤周围2°或10°处或^99Tc^m-SC 74 MBq(2 mCi)阴道镜直视下四点注射,行核素淋巴显像后,手术后的标本用γ探针行体外定位,并与病理的结果加以对照.N0头颈鳞癌10例,^99Tc^m-DX 74 MBq(2 mCi)肿瘤周围成分下注射,术中用γ探针定位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16例乳腺癌中活检SLN 108例,灵敏度为92.6%(22/27例),特异性100%(81/81例).27例宫颈癌中SLN的灵敏度为100%(6/6例),特异性100%(21/21例).10例N0头颈鳞癌中SLN转移3例,NSLN转移1例.结论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应用于乳腺癌、宫颈癌和N0头颈鳞癌是切实可行和可能的,这是一种简便、安全、易被病人接受的探测前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对预测腋窝淋巴结、盆腔淋巴结等转移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宫颈癌 头颈鳞状细胞肿瘤 前哨淋巴结 核素淋巴显像 Γ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4
作者 边学 唐平章 +2 位作者 徐震纲 温树信 王建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55侧)术前颈部触诊阴性,由彩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颈转移的患者(研究组)与57例(64侧)术前颈部触诊阳性由查体诊断为甲状腺癌颈转移患者(对照组)的病例资... 目的评价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55侧)术前颈部触诊阴性,由彩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颈转移的患者(研究组)与57例(64侧)术前颈部触诊阳性由查体诊断为甲状腺癌颈转移患者(对照组)的病例资料,2组患者均接受过改良性颈清扫术,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前彩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彩超诊断颈转移的51例(55侧)患者术后病理49侧为颈转移,彩超检查的灵敏度为89·1%;彩超检查可以发现41·2%的临床触诊漏诊的隐匿性转移。彩超发现65·5%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中颈最高(70·9%);病理发现75·5%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Ⅲ区最高(65·3%),彩超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相同。结论术前彩超可以提高颈转移的诊断率;可以对转移淋巴结进行定位,为颈清扫的范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转移 功能性颈清扫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甲状腺未分化癌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宗敏 徐震纲 +2 位作者 唐平章 薛丽燕 吕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正确认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特点,探讨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1年3月-200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及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手术(SA)25例,手术+术后放疗(S+R)33例,放疗剂量40—70G... 目的正确认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特点,探讨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1年3月-200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及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手术(SA)25例,手术+术后放疗(S+R)33例,放疗剂量40—70Gy。结果气管受侵40例(69.0%),食管受侵32例(55.2%),颈总动脉受侵17例(29.3%),发生淋巴结转移19例(32.8%)。所有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7.8%、31.2%、25.9%。S+R组5年生存率(37.8%)明显高于SA组(9.9%)(P=0.0000)。临床达到肉眼切除干净患者5年生存率(41.4%)也明显高于肿瘤残存的患者(12.4%)(P=0.0023)。术后放疗〈60Gy组5年生存率(19.3%)明显低于≥60Gy组(53.7%)(P=0.0000)。原发灶复发或治疗后未控致死24例(61.5%)。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很差,但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60Gy放疗可提高其生存率。气管、食管及颈总动脉受侵是姑息切除肿瘤的主要原因,局部复发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未分化癌 外科 放射治疗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P-1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业海 唐平章 +5 位作者 徐震纲 祁永发 丁芳 张立勇 王海涛 刘芝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membraneprotein-1,EMP-1)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差异,以进一步探讨喉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微阵列分析技术分析喉癌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选取其中之一的EMP-1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 目的分析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membraneprotein-1,EMP-1)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差异,以进一步探讨喉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微阵列分析技术分析喉癌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选取其中之一的EMP-1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技术分析EMP-1基因在不同类型喉癌中的表达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结果EMP-1基因在不同类型配对喉癌中皆呈低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正常喉粘膜组织(P<0.05),EMP-1基因表达量与喉癌的分化类型、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EMP-1基因与喉癌的发病明显相关,揭示这种关系将有助于探讨喉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上皮膜蛋白-1基因 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 cDNA微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梨状窝癌原发灶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雷 徐震纲 唐平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4-537,共4页
目的 评价手术及综合治疗在局部晚期梨状窝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1月~1999年12月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153例初治的T3、T4梨状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术前放疗加手术组(R+S组... 目的 评价手术及综合治疗在局部晚期梨状窝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1月~1999年12月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153例初治的T3、T4梨状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术前放疗加手术组(R+S组)125例,其中32例行喉功能保留手术;单纯手术组(Sa组)13例,全部为非喉功能保留手术;手术加术后放疗组(S+R组)15例,全部为非喉功能保留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梨状窝切除21例、梨状窝加部分喉切除10例、保留喉的全下咽食管切除结肠修复1例,121例行未保留喉功能的手术,包括:近全喉切除13例.全喉切除55例,全喉、全下咽、部分或全食管切除后,胃上提咽胃吻合43例,游离空肠修复7例,结肠修复3例。经典性颈清扫86例、颈改良清扫14例、颈侧清扫6例。Kaplan-Meier方法分别计算5年生存趋势和喉功能保留情况,COX模型分别对生存时间和喉功能保存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R+S、Sa和S+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51%、18.33%和44.44%。其中R+S、S+R组以及总的综合治疗组(R+S组加S+R组)的生存率(46.22%)均显著高于单纯治疗组(Sa)(P=0.0364,P=0.0462,P=0.000)。以COX模型对喉功能保存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对生存时间和喉功能保存影响最大的均为治疗模式(P=0.000)。R+s、Sa和S+R组的喉功能保存率分别为13.61%、0和0。R+S、Sa和S+R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60%、53.84%和33.33%,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放疗有助于T3、T4梨状窝癌患者喉功能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鳞状细胞 综合疗法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G组基因多态性与喉癌和喉咽癌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温树信 唐平章 +4 位作者 张雪梅 赵丹 郭永丽 谭文 林东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3-706,共4页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G组基因(XPG)Asp1104His多态性与喉癌和喉咽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检测175例喉癌或喉咽癌患者和525名无肿瘤正常对照者的XPG基因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G组基因(XPG)Asp1104His多态性与喉癌和喉咽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检测175例喉癌或喉咽癌患者和525名无肿瘤正常对照者的XPG基因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患喉癌和喉咽癌的风险及各基因型对肿瘤病理分级的影响。结果与Asp/Asp基因型比较,XPG1104Asp/His杂合型增加喉癌的发病风险(OR=2.46;95%CI=1.15~5.24,P<0.05),但不影响喉咽癌的发病风险(OR=1.36;95%CI=0.87~2.12,P>0.05);杂合基因型Asp/His增加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OR=1.88;95%CI=1.05~3.40,P<0.05)。结论DNA修复基因XPG1104Asp/His多态性与喉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喉咽癌 着色性干皮病G组基因 遗传易感性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喉癌近代治疗观念 被引量:6
9
作者 吴跃煌 唐平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1-434,共4页
晚期喉癌患者的治疗对于头颈肿瘤医生一直是一个挑战。100多年来,尽管采取了许多治疗方法与手段,然而治愈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近代治疗观点更多指向喉功能保留、生存质量改善。医生们通过外科、放疗技术的提高和治疗策略的改进,以及诱... 晚期喉癌患者的治疗对于头颈肿瘤医生一直是一个挑战。100多年来,尽管采取了许多治疗方法与手段,然而治愈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近代治疗观点更多指向喉功能保留、生存质量改善。医生们通过外科、放疗技术的提高和治疗策略的改进,以及诱导化疗,尤其近年出现的同步放化疗等多种模式的综合治疗,有望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晚期喉癌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喉癌 治疗 近代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