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医学中数据的合理应用与整体判断——对某些国外头颈肿瘤文献的评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屠规益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循证医学要求有数据来说明科研事实,数据是实证.但是并不是有了数据就是正确.如何运用和解释数据,仍然有作者的主观意图的影响,作者想推销某种概念,做出结论有倾向性,不一定完全和客观实践一致.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头颈肿瘤 化疗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要求有证据的治疗学——论循证医学与头颈部肿瘤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屠规益 《循证医学》 CSCD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临床医学要求医师在为患者作出治疗决定时,要利用现有的、被科学证实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临床证据 治疗学 循证医学 头颈部肿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伴随头颈外科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屠规益 王琪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刊十年了。本文概述了伴随头颈外科发展的《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成长历程,显示其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风貌。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头颈外科 医学期刊 头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体多模式三维影像融合研究
4
作者 邱学军 史荣 +7 位作者 谢虎臣 周纯武 赵心明 张绍祥 庞学利 钟士镇 原林 唐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在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CVHP)数据集的支持下,首次完成了数字化虚拟中国人体多模式三维医学影像(包括人体组织解剖切片数码影像数据、同期同一人体CT、MRI体层影像)融合技术,并给出相应图例。
关键词 数字化 中国人体 多模式 三维重建 影像融合 三维医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功能保存性手术发展了肿瘤外科学 被引量:4
5
作者 屠规益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第5期259-262,共4页
关键词 肿瘤 外科手术 器官功能保存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手术为主治疗鼻咽癌背离循证医学原则 被引量:6
6
作者 屠规益 《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近年来杂志发表的几篇鼻咽癌手术治疗报告(或有的投稿已被拒绝的,或已进行手术治疗未报告的),已经引起肿瘤临床学术界的不安.
关键词 手术 治疗 鼻咽癌 循证医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实证和行动一致? 被引量:5
7
作者 屠规益 《循证医学》 CSCD 200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读到吴一龙教授的文章:“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困境”,非常有同感。这篇文章写得很及时,应该促进所有参与肿瘤治疗的临床医师来思考和行动,推动综合治疗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循证医学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化疗结合治疗头颈肿瘤可以代替外科? 被引量:3
8
作者 屠规益 《循证医学》 CSCD 200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美国国家肿瘤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于2009年3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学术会议,提出恶性肿瘤规划性综合治疗建议,这是值得欢迎的。但是,在他们的海报上,对将来华的Pfister教授登载了不合临床实际的宣传,原... 美国国家肿瘤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于2009年3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学术会议,提出恶性肿瘤规划性综合治疗建议,这是值得欢迎的。但是,在他们的海报上,对将来华的Pfister教授登载了不合临床实际的宣传,原文摘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NCCN头颈部肿瘤临床指引的一些意见 被引量:2
9
作者 屠规益 《循证医学》 CSCD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组织专家编写了全身各部位肿瘤的临床实用指引(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协助指导肿瘤的临床治疗。根据2008版翻译的2009中文版已发行。这一治疗指引以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组织专家编写了全身各部位肿瘤的临床实用指引(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协助指导肿瘤的临床治疗。根据2008版翻译的2009中文版已发行。这一治疗指引以列表方式全面规划了头颈部主要恶性肿瘤的临床处理,有助于我国头颈部肿瘤临床医师增加肿瘤学知识,以保证和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肿瘤临床随机试验范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屠规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患者 临床应用 头颈肿瘤 治疗组 随机试验 对照组 循证医学 治疗方案 医师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脾术式对胰体尾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骞 王成峰 +4 位作者 赵平 赵东兵 郭春光 谢亦斌 曲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讨保脾术式对胰体尾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保留脾脏与切除脾脏的胰体尾癌术式的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存期。结果保脾组的术中出血量(240±70)ml明显少于切脾组(610±120)ml... 目的探讨保脾术式对胰体尾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保留脾脏与切除脾脏的胰体尾癌术式的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存期。结果保脾组的术中出血量(240±70)ml明显少于切脾组(610±120)ml(t=-12.132,P=0.000);保脾组发生并发症2例,切脾组发生并发症6例,但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2χ=1.586,P=0.208)。保脾组中位生存期29.1月,切脾组中位生存期为22.4月,2组有统计学差异(2χ=3.942,P=0.043)。术后14 d保脾组CD3、CD4+显著高于切脾组[(61.08±4.80)%vs(56.03±2.56)%,t=4.172,P=0.000;(31.11±2.63)%vs(28.32±2.22)%,t=3.675,P=0.000],CD4+/CD8+、CD8+2组无统计学差异[(24.10±1.93)%vs(25.12±1.36)%,t=-1.909,P=0.064;(1.32±0.85)%vs(1.12±0.65)%,t=0.843,P=0.404]。结论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明显,生存期满意,适用于脾脏及脾动、静脉未受侵的胰体尾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体尾癌 保留脾脏 细胞免疫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承耀中 孙莉 +1 位作者 李玄英 齐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8-10,共3页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BAL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TIV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5 min时、切皮后1 h、切皮后2 h、术后第1天测定血...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BAL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TIV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5 min时、切皮后1 h、切皮后2 h、术后第1天测定血清IL-6、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DR)的浓度和血压、心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中血清IL-6浓度无明显变化,而术后第1天血清IL-6浓度均增高(P<0.05)。BAL组手术中和术后第1天血清ADR、NADR浓度升高,而TIV组切皮后2 h的血清ADR浓度降低,切皮5min时的血清NADR浓度降低(P均<0.05)。与BAL组相比,TIV组手术中血清ADR浓度和NADR浓度降低,切皮5 min时的心率降低(P均<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能够更有效地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ADR、NADR浓度的升高,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应激 白细胞介素6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相生 周纯武 +2 位作者 戴景蕊 赵心明 蒋力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08例宫颈癌的髂总、髂内、髂外组、闭孔组、腹主动脉旁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08例宫颈癌的髂总、髂内、髂外组、闭孔组、腹主动脉旁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85.6%;诊断各个解剖部位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髂内组,87.5%、55.9%;髂外组,76.4%、60.9%;髂总组,89.8%、68.8%;闭孔组,64.3%、92.5%;腹主动脉旁,40.0%、96.9%。髂内组、髂外组、髂总组的淋巴结数目,阳性组多于阴性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淋巴结大小、数目、密度对诊断淋巴结转移非常有帮助,出现淋巴结坏死高度可疑为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清扫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3
14
作者 殷玉林 唐平章 +2 位作者 徐震纲 李会政 魏明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18,共2页
目的总结颈清扫术后出现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2例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胸闷及气短,胸正、侧位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水苏丹Ⅲ染色均为阳性。8例为单侧乳糜... 目的总结颈清扫术后出现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2例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胸闷及气短,胸正、侧位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水苏丹Ⅲ染色均为阳性。8例为单侧乳糜胸,4例为双侧乳糜胸。9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手术后痊愈。结论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是较少见的并发症,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胸部X线片、胸腔穿刺和胸水的苏丹Ⅲ染色来确定。乳糜胸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少数引流>1000 ml/日需开胸结扎胸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胸 颈清扫术 诊断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间质瘤:螺旋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蒋力明 王爽 +1 位作者 李静 周纯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568-571,共4页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鉴别胃间质瘤良恶性价值。方法:对29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螺旋CT扫描,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增强特点、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有无转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良性6例,交...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鉴别胃间质瘤良恶性价值。方法:对29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螺旋CT扫描,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增强特点、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有无转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良性6例,交界性5例,恶性18例。CT表现:肿物多具有壁在性、外生性特点(23例),腔内型6例。除5例良性肿物密度均匀外,其余均表现密度不均匀。6例高度恶性肿物表现边缘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病理所见:肿瘤实性部分为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变性、出血、囊变及坏死在CT均表现为低密度。肿物内伴斑点样钙化1例。胰腺、脾受侵各1例,胃壁受侵7例。多平面重建图像(MPR)排除横断面诊断胰岛细胞瘤和肝癌各1例。合并肝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相关。螺旋CT特别是MPR图像,在肿瘤的检出、判断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有无转移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上仍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彬 安常明 +1 位作者 徐震纲 唐平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物采用超声刀手术,通过颈部小切口进行甲状腺肿物摘除术或腺叶切除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常规手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引流情况、并发症...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物采用超声刀手术,通过颈部小切口进行甲状腺肿物摘除术或腺叶切除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常规手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引流情况、并发症、住院费用、麻醉时间和出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超声刀组切口长3.2cm~4.3cm,平均3.8cm。比对照组平均减少3.2cm(t=17.65,P=0.000)。超声刀组患者伤口内不放置引流,对照组平均引流液47(10~110)ml。两组平均住院费用(7205元对比8054元)和出院时间(3.5天对比4.1天)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137和P=0.228)。超声刀组手术麻醉时间95分钟,比对照组延长了14分钟(P=0.018)。两组各有1例出现喉返神经麻痹症状,超声刀组有2例患者发生表皮轻微烫伤(x2=0.273,P=0.602)。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伤口出血、积液、感染以及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患者的颈部切口小,有利于美观。超声刀凝血功能强,避免了放置引流,且伤口内无线头遗留,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甲状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光武 欧阳汉 +4 位作者 周纯武 王立侠 张红梅 李相生 刘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MRI对各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28例(36个病灶)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①典型表现20例(28个病灶),...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MRI对各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28例(36个病灶)的典型与非典型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①典型表现20例(28个病灶),大小在2.0-10.5em,TlWI上呈等/稍低信号,T2WI上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门脉期病变呈显著增强,延迟扫描呈等/略高信号,中心瘢痕出现率占42.9%(12/28例),于Tl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组织学上有特征性的中央纤维瘢痕,由纤维结缔组织和扭曲的血管组成,并向外放射状形成许多纤维间隔,纤维间隔旁围绕以无明显异形性的肝细胞形成硬化样结节;②非典型表现8例(8个病灶),大小在1.5-8.5em,TlWI呈略高或低信号,T2Ⅵ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显著、不均匀,病灶内未见中心瘢痕或瘢痕不强化,出现假包膜等。镜下病变内毛细胆管扩张,其内纤维分隔较短、不连续,部分较大病灶内有出血、脂肪变及坏死,但无异型性肝细胞。结论:MRI能很好反映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典型与非典型表现的病理基础,具有高度的诊断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颈侧清扫术治疗喉癌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彬 唐平章 徐震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1-474,共4页
目的研究颈侧清扫术(lateralneckdissection,LND)选择性治疗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0)的喉鳞状细胞癌(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LND的cN0喉鳞癌患者110例,其中声门上型72例、声门... 目的研究颈侧清扫术(lateralneckdissection,LND)选择性治疗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0)的喉鳞状细胞癌(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LND的cN0喉鳞癌患者110例,其中声门上型72例、声门型38例。结果110例cN0患者行选择性LND后病理检查发现隐匿淋巴结转移22例(20.0%),其中声门上型15例(20.8%),声门型7例(18.4%)。145侧LND标本中共发现37枚阳性淋巴结,其在颈部的分布如下:Ⅱ区56.8%,Ⅲ区37.8%,Ⅳ区5.4%。根据Kaplan-Meier方法计算3年颈部复发率为3.7%(95%可信区间0.0%;8.0%)。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以下各组之间3年颈部复发率没有显著差异:病理淋巴结阴性与病理淋巴结阳性患者(4.2%对比0.0%,P=0.440);声门上型与声门型患者(4.2%对比2.6%,P=0.985);单纯手术与综合治疗患者(4.5%对比0.0%,P=0.400)。110例cN0患者Kaplan-Meier方法估计3年生存率为90.8%(95%可信区间:84.5%~97.1%)。结论颈侧清扫术选择性治疗cN0喉癌患者,不管是从颈部复发率或是远期生存率指标判断,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复发 局部 鳞状细胞 颈侧清扫术 选择性治疗 喉癌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无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田艳涛 赵平 +5 位作者 王成峰 郝玉芝 宋艳 白晓枫 许东奎 邵永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2004年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病理类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50.0%(7/14)发生在降部,其中恶性占57.1%(4/7).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6/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2004年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病理类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50.0%(7/14)发生在降部,其中恶性占57.1%(4/7).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6/14),右上腹隐痛不适(5/14)和乏力、体重下降(3/14),诊断手段为十二指肠低张造影(13/14)、B超(13/14)和CT(9/14).肿瘤距离十二指肠大乳头<3 cm或位于降部、直径≥5 cm者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距离十二指肠大乳头>3 cm及较小者宜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术. 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恶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十二指肠低张造影、B超、CT、EUS确诊,对无远处转移的肿瘤应积极争取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例鼻咽癌的CT表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德红 周纯武 +1 位作者 李琳 林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的CT表现,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的侵犯规律。方法:分析1991年~2006年有完整临床及CT资料且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1100例,男807例,女293例,年龄11~85岁,平均年龄48岁。由二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科医生对CT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的CT表现,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的侵犯规律。方法:分析1991年~2006年有完整临床及CT资料且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1100例,男807例,女293例,年龄11~85岁,平均年龄48岁。由二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科医生对CT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侵犯部位、范围,尤其是肿瘤与颅底及颈部诸间隙的关系。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系统,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00例中,Ⅰ型(鼻咽腔内生长)336例(30.54%),Ⅱ型(邻近超腔生长)317例(28.82%),Ⅲ型(远腔生长)447例(40.64%)。445例侵犯颅底结构,占全部病例的40.45%。其中蝶窦侵犯比例最高,为330例(30%),其次分别为破裂孔293例(26.64%)、翼突276例(25.09%)、翼管268例(24.36%)、斜坡226例(20.55%)、翼腭窝205例(18.64%)、卵圆孔201例(18.27%)、棘孔195例(17.73%)、海绵窦154例(14%)、眶下裂147例(13.36%)、岩枕缝137例(12.45%)等。205例共228侧翼腭窝受侵,肿瘤经蝶腭孔侵入143例161侧(70.61%)。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后肿瘤侵及眶下裂144侧(63.16%)、经眶下裂侵及眶尖44侧(19.30%)、眶上裂28侧(12.28%)、海绵窦27侧(11.84%)、侵及圆孔91侧(39.91%)。结论:鼻咽与颅底贴邻,容易破坏颅底结构并经颅底孔道侵入颅内。蝶窦侵犯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破裂孔、翼突、翼管、斜坡、翼腭窝、卵圆孔、棘孔、海绵窦、眶下裂等。鼻咽癌容易侵犯翼腭窝,受侵后需注意观察肿瘤是否通过与其相连的管道结构向周围蔓延,尤其需注意翼腭窝受侵后通过眶下裂侵犯眶尖、眶上裂、海绵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