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肾动脉支架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结果 被引量:23
1
作者 蒋雄京 吴海英 +5 位作者 张慧敏 何作祥 郑德裕 刘国仗 惠汝太 刘力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估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安全性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至2004年,我院连续203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128例(63.1%),女性75例(36.9%), 年龄13-82(54±18)岁,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123例(60.... 目的:评估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安全性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至2004年,我院连续203例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128例(63.1%),女性75例(36.9%), 年龄13-82(54±18)岁,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123例(60.6%)、大动脉炎62例(30.5%)和纤维肌性结构不良18 例(8.9%),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了肾动脉支架置放术(PTRAS),并随诊6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203例患者中,PTRAS成功200例(98.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术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服药种数明显减少(P<0.001)。其中68例(33.5%)治愈,108例(53.2%)改善,27例(13.3%)无效。血肌酐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但肾功能异常的35例患者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PTRAS的手术并发症共14例(6.9%)。6个月随诊期间无死亡。结论:支架重建血运治疗肾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高血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寿岭 吴云涛 +3 位作者 刘国仗 郝冰 张琦 袁保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原发性高血压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宇辉 祖菲亚 +3 位作者 贾和 党爱民 吴海英 刘国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空腹血清瘦素(FL)和胰岛素(FI)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表达以及与无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方法: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组163例,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组63例,正常对照组28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空腹血清瘦素(FL)和胰岛素(FI)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表达以及与无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方法: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组163例,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组63例,正常对照组28例。停止抗高血压药物2周及禁止高嘌呤饮食48小时后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脂等。放免法检测FL和FI。结果: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FL、FI和HOMA指数(HOMA-IR)较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或P<0.05)。在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组,仅FL以及HOMAIR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均<0.05),而FI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之后,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FL与血尿酸、体重指数、FI、HOMAIR、收缩压、腰围和心率成正相关(P<0.01)。HOMAIR与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和臀围成正相关(P<0.01或P<0.05),FI与血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成正相关(P<0.01或P<0.05)。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中作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表明:血尿酸、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性别和心率进入以FL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血中FL、FI和HOMAIR较不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组和对照组显著增高,表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着异常的FL和FI以及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瘦素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祖菲亚 张宇辉 +2 位作者 党爱民 吴海英 刘国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 :旨在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将 2 2 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U )组 163例 ,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 )组... 目的 :旨在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将 2 2 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U )组 163例 ,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H )组 63例 ,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血清尿酸、血脂等。结果 :血清尿酸、血糖、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率以及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指数在HU组均较H组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之后 ,HU组的HOMA指数与血清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和臀围呈正相关 ;血清胰岛素与血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 ;血清尿酸与心率呈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在HU组中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HOMA指数、性别及心率进入以血清尿酸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显著增高 ,并与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合并症 高尿酸血症 血清 胰岛素水平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斌 诸骏仁 +4 位作者 蔡乃绳 范维琥 孙宁玲 刘国仗 马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与氢氯噻嗪 (复方伊贝沙坦 )降压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①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简称对照试验 )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2 48例 ,随机入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与氢氯噻嗪 12 5mgQd或伊贝沙坦 ...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与氢氯噻嗪 (复方伊贝沙坦 )降压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①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简称对照试验 )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2 48例 ,随机入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与氢氯噻嗪 12 5mgQd或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Qd治疗 ,共 8周。治疗前、治疗后 4周和治疗后 8周进行降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②采用开放试验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2 8例 ,日服伊贝沙坦 15 0mg与氢氯噻嗪 12 5mgQd ,共 8周 ,治疗前后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降压有效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谷 /峰值。  结果 :对照试验降压疗效 :治疗 4周末复方伊贝沙坦组和伊贝沙坦组的坐位舒张压 (SeDBP)及坐位收缩压 (SeSBP)较治疗前下降幅度明显 (P =0 0 2 3 2 ,P =0 0 0 45 )。治疗 8周末两组的SeDBP及SeSBP仍明显下降 ,但复方伊贝沙坦组下降更明显 (P =0 0 118,P =0 0 2 0 1) ;治疗 8周末复方伊贝沙坦组较伊贝沙坦组的SeDBP及SeSBP降压幅度均明显 (P <0 0 5 )。复方伊贝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 76 47% ,高于伊贝沙坦组的 61 16% (P =0 0 10 )。开放试验部分 :收缩压及舒张压谷 /峰值分别为 5 6 1%、 5 5 3 %。  结论 :复方伊贝沙坦降压安全有效、作用强于伊贝沙坦 ,可 2 4h平稳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治疗 复方 轻中度高血压 降压疗效 氢氯噻嗪 收缩压 周末 结论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彭晓玲 林泽鹏 +1 位作者 张治伟 王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3 6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且规则接受药物治疗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①随着收缩压 (SBP)增高和舒张压 (DBP)的下降 ,...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3 6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且规则接受药物治疗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①随着收缩压 (SBP)增高和舒张压 (DBP)的下降 ,脉压逐渐增大 ,冠状动脉狭窄级别、狭窄≥ 75 %血管支数和狭窄≥ 75 %的例数均明显增加 (P <0 0 1) ;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狭窄 (≥ 75 % )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程和脉压相关 (P <0 0 1) ,但与患者平均动脉压似无相关 (P >0 0 5 ) ;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狭窄 (≥ 75 % )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脉压每增加 10mmHg ,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加 3 2 %( 95 %可信限 :1 2 5~ 1 3 9,P <0 0 0 0 1) ;在对年龄和高血压病程进行调整后 ,脉压每增加 10mmHg仍显示增加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 2 1% ( 95 %可信限 :1 15~ 1 2 7,P <0 0 0 0 1)。在其它血压参数中 ,SBP同样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和SBP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正相关 ,在高血压防治中 ,应重视SBP的降低及脉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冠状动脉狭窄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8
7
作者 蒋雄京 杨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近年来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使大动脉弹性的重要性受到格外重视。动脉僵硬是老年人收缩压和脉压升高的关键原因,系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动脉僵硬的主要原因是衰老,但也涉及到遗传和环境因素及血管硬度的自身调节。最近... 近年来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使大动脉弹性的重要性受到格外重视。动脉僵硬是老年人收缩压和脉压升高的关键原因,系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动脉僵硬的主要原因是衰老,但也涉及到遗传和环境因素及血管硬度的自身调节。最近已提出降低脉压和动脉硬度升高的新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到常规降压药、硝酸酯、作用于胶原交联的药物、螺内脂及血管活性肽抑制剂等。目前的干预措施仅涉及到其中几个环节,要降低或减少动脉僵硬和脉压增加引发的心血管事件,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对抗随衰老产生的这一重要心血管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动脉僵硬 病理生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鉴别高血压病因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5%(3.7%-11%),其病因至少有50多种,以肾实质性高血压最为多见,其次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嗜铬细胞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患等,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及肾脏活检明确... 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5%(3.7%-11%),其病因至少有50多种,以肾实质性高血压最为多见,其次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嗜铬细胞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患等,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及肾脏活检明确病因诊断,具有介入或手术指征者,可以获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高血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58,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S)发病率急剧升高,其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已成为一个新的慢性病和新的公共卫生问题焦点.高血压作为其组成成分,与MS关系密切,值得关注.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公共卫生问题 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 组成成分 发病率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血压诊断治疗的几个概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诊断治疗 分子生物学 流行病学 临床应用 临床工作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探讨体重指数与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建凤 曹杰 +3 位作者 张慧敏 张云 李建新 吴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探讨患者体重指数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门诊和病房住院的患者共691例(其中男性417例,女性274例),年龄范围13~90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观察对象测量诊室血压、心率、身高、体重和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等...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探讨患者体重指数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门诊和病房住院的患者共691例(其中男性417例,女性274例),年龄范围13~90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观察对象测量诊室血压、心率、身高、体重和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等指标,按照体重指数分为3组,体重指数〈24为正常体重组;24≤体重指数〈28为超重组;体重指数≥28为肥胖组。结果:肥胖组患者24小时和白天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小时、白天和夜间心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此外,血压负荷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和血压负荷有较密切的关系;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比较,肥胖组患者的血压最高、心率最快;动态血压提供的数据信息量大,结论更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体重指数 肥胖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脉搏波分析比较咪达普利对中心和外周动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雄京 张宇清 +3 位作者 王茹 张承宗 段兵 刘力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比较咪达普利对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经 2周的安慰剂洗脱后 ,年龄 18~ 79岁的 5 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服用咪达普利 5~ 10mg共治疗 6周。所有患者在开始服药前及研究结束时均做脉搏波检查。只有完... 目的 :比较咪达普利对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经 2周的安慰剂洗脱后 ,年龄 18~ 79岁的 5 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服用咪达普利 5~ 10mg共治疗 6周。所有患者在开始服药前及研究结束时均做脉搏波检查。只有完成 6周治疗的患者列入最终分析。结果 :共有 48例患者完成该研究。经 6周治疗后 ,脉搏波所有观察指标显著下降 (P均 <0 0 5~ 0 0 0 1) ,且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肱动脉收缩压和脉压下降 (P值分别为 0 0 0 2和 0 0 0 3 )。结论 :咪达普利降低外周动脉压和中心动脉压均有效 ,且降低收缩压和脉压在中心动脉比外周动脉显著 ,其差异可能系波反射降低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分析 咪达普利 动脉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8
13
作者 明广华 张宇辉 +6 位作者 吴海英 祖菲雅 张连娟 郑德裕 刘国仗 孙立忠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分析179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误诊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79例AD患者按DeBaKey分型分为Ⅰ型(67例)、Ⅱ型(22例)、Ⅲ型(90例),本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4∶1,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AD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 目的分析179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误诊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79例AD患者按DeBaKey分型分为Ⅰ型(67例)、Ⅱ型(22例)、Ⅲ型(90例),本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4∶1,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AD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547%,其次为长期吸烟、饮酒和马凡综合征。352%的AD患者有发病诱因。AD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和(或)背痛,Ⅰ型和Ⅲ型者尚伴有腰、腹痛。有318%的AD患者合并心脏受累,包括心肌梗死、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心力衰竭。在经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UF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的患者中,有571%的患者伴有其他血管受累。本组患者中共发生误诊57例,各型间误诊率无显著区别。较多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胰腺炎、高血压。Ⅲ型AD患者中有544%的患者予内科保守治疗,部分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性支架治疗。Ⅰ型896%,Ⅱ型919%的患者行手术治疗。341%的患者联合应用了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结论高血压、长期吸烟和饮酒为A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正确诊断和积极的内科治疗以及根据临床分型和病情采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临床资料 误诊 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栓塞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慧敏 邹玉宝 +4 位作者 宋金辉 赵京林 吕滨 惠汝太 吴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AD)合并急性肺栓塞(PTE)的发病情况,分析AD合并PT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的合理性。方法:我院2002~2006年共收治AD患者1094例,其中5例合并PTE。除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检查外,AD和PTE均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确诊。结...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AD)合并急性肺栓塞(PTE)的发病情况,分析AD合并PT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的合理性。方法:我院2002~2006年共收治AD患者1094例,其中5例合并PTE。除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检查外,AD和PTE均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确诊。结果:5例AD合并PTE患者发病年龄为44~67岁,3例初诊误诊,AD合并PTE占AD患者的4.6‰。5例均为多发PTE,皆累及右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其中4例同时累及左肺动脉或其分支。3例给予低分子肝素和(或)华法林抗凝治疗。5例患者出院后(1~45个月)电话随访,3例日常活动无明显不适,两例失访。结论:AD误诊率较高,AD合并PTE比较罕见,占AD患者的4.6‰。AD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时应警惕PTE,但需与夹层血肿或者夹层内血栓压迫右肺动脉等情况鉴别。对于夹层病情相对稳定、无外科手术指征或其他合并症的情况下,可给予抗凝治疗,推荐控制INR1.8~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栓塞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压积与夜间缺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海英 王新玲 +5 位作者 马文君 张慧敏 赵广智 白冰冰 李静宜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红细胞压积与夜间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90例有夜间打鼾伴超重的男性患者进行夜间持续7小时多导睡眠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夜间平均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所累计的时间(T...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红细胞压积与夜间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90例有夜间打鼾伴超重的男性患者进行夜间持续7小时多导睡眠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夜间平均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所累计的时间(TST90%)、体位;于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细胞计数测定。SAS 定义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AHI<5次/h 作为对照组(30例),分析夜间血氧指标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结果:①SAS 患者年龄、体重指数、AHI 和 TST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夜间平均氧饱和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绀(P<0.001);SAS 轻-中度组(AHI 5~30,132例)和 SAS 重度组(AHI>30,128例)与对照组比较血细胞各参数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②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收缩压、舒张压和血脂等多个因素后,SAS 患者的红细胞压积仍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 AHI 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AS 患者红细胞压积升高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和 AHI 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氧饱和度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的关系及福辛普利和氯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振军 何建国 +4 位作者 李莉 李亚辉 程显声 阮英茆 刘国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的关系及福辛普利和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行左前降支结扎术致急性心肌梗死,术后4周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成功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0.45)大鼠36只,随机分成:福...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的关系及福辛普利和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行左前降支结扎术致急性心肌梗死,术后4周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成功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0.45)大鼠36只,随机分成:福辛普利组(50 mg/kg·d,n=12);氯沙坦组(30 mg/kg·d,n=12);生理盐水组(1 mL/d,n=12)。另设假手术组(n=8)不结扎冠状动脉。治疗8周后,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梯形谱(DNA ladder)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3组心力衰竭大鼠DNA电泳均显示凋亡特征性DNA ladder。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显著下降,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福辛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福辛普利组(P<0.05)和氯沙坦组(P<0.05)凋亡指数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临近梗塞区心肌凋亡细胞数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54,P<0.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力衰竭时心功能不断恶化相关。福辛普利和氯沙坦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凋亡 福辛普利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发横纹肌溶解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慧敏 邹玉宝 +3 位作者 张宇清 吴海英 郑德裕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7-477,共1页
1对象 患者女性,51岁,因“全身酸痛乏力伴发作性胸闷4天”于2006年3月3日入院。入院前4天,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地出现全身软组织疼痛,尤其以颈背部、双上下肢近端为著,按压后明显,伴有阵发性胸闷,但无明显胸痛、无发热,有时... 1对象 患者女性,51岁,因“全身酸痛乏力伴发作性胸闷4天”于2006年3月3日入院。入院前4天,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地出现全身软组织疼痛,尤其以颈背部、双上下肢近端为著,按压后明显,伴有阵发性胸闷,但无明显胸痛、无发热,有时头晕和言语不清,在院外查血钾1.11-0.45mmol/L,血气分析:pH7.66、氧分压100mmHg(1mmHg=0.133kPa)、二氧化碳分压30mmHg、HCO3^-3mmoL/L、剩余碱(BE)13mmol/l,血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明显升高,肌钙蛋白(cTnT、cTnI)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横纹肌溶解 二氧化碳分压 全身酸痛 发作性胸闷 软组织疼痛 阵发性胸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一例
18
作者 马文君 蒋雄京 +2 位作者 吴海英 李莉 戴汝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5,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6岁,主因"发作性腹痛伴头晕10余年,左下肢酸痛乏力2年"入院.患者10年前上体育课时出现左下腹疼痛,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后常于劳累时发作,每年 1~2次,未测血压.4年前因腹痛再次就诊时测血压210/10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6岁,主因"发作性腹痛伴头晕10余年,左下肢酸痛乏力2年"入院.患者10年前上体育课时出现左下腹疼痛,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后常于劳累时发作,每年 1~2次,未测血压.4年前因腹痛再次就诊时测血压210/100 mmHg(1mmHg=0.133 kPa),常规降压治疗后,血压仍为140~180/90~110 mmHg,平时无明显畏热、出汗.2年前出现行走50 m即感左下肢酸痛乏力,于当地查血儿茶酚胺、双肾上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I131-间碘苄胍(I131-MIBG)全身扫描未见异常,血管造影提示双侧髂总动脉狭窄,拟诊"大动脉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四肢血压对称,血压120/80 mmHg,心率68次/分,发育正常,偏瘦,皮肤湿润,心肺腹查体阴性,四肢动脉搏动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乏力 异位嗜铬细胞瘤 头晕 下肢 腹部 患者 课时 体育课 行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5’上游核因子-κB结合位点在转录调控中的作用
19
作者 马文君 倪新海 +1 位作者 党爱民 刘国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 5’上游序列中核因子 κB的 5个结合位点 ( -898,-64 1,-610 ,-4 98,-2 0 8)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乳鼠心肌细胞TNF α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脱氧核糖核酸 (DNA )重组技术构建 5个... 目的 :研究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 5’上游序列中核因子 κB的 5个结合位点 ( -898,-64 1,-610 ,-4 98,-2 0 8)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乳鼠心肌细胞TNF α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脱氧核糖核酸 (DNA )重组技术构建 5个分别包含SD大鼠TNF α基因 5’上游不同序列 ( -1167~+63bp ,-73 0~ +63bp ,-63 2~ +63bp ,-5 48~ +63bp ,-4 2 1~ +63bp)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1~ 5 (V1~V5) ,转染乳鼠心肌细胞V1~V5共 5组及空载体组 ,检测在AngⅡ刺激及核因子 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 (CAPE)作用下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的变化。结果 :基础状态下转染质粒V3 、V4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高于V5,而V5又高于V1、V2 。 10 -8mol/LAngⅡ刺激 2 4h后 ,与对照相比 ,转染V5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显著增加 ,转染V4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明显下降 ,且V5高于V4。在AngⅡ刺激同时加入CAPE可使转染任一重组质粒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显著下降 ,且低于对照。结论 :TNF α基因 5’上游核因子 κB的 5个结合位点在基础状态下 ,κB4( -4 98)、κB5( -2 0 8)位点促进TNF α转录 ,κB2 ( -64 1)抑制TNF α转录。AngⅡ通过κB3 ( -610 )、κB5位点促进TNF α转录 ,而通过κB4则抑制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结合位点 转录调控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致严重三支病变一例
20
作者 徐楠 张慧敏 +2 位作者 吴海英 倪新海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299,共1页
关键词 大动脉炎 三支病变 冠状动脉 腹主动脉狭窄 严重 左肾动脉 动脉造影 患者血压 开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