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马会利 冯军 +4 位作者 马永利 方业明 邓秀娟 陈纪林 陈在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42 0例 (>6 0岁 )资料完整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 83例 (19.8% ) ;死亡 71例 (16 .9% )。结果  (1)单变量分析老年慢性...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42 0例 (>6 0岁 )资料完整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 83例 (19.8% ) ;死亡 71例 (16 .9% )。结果  (1)单变量分析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最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P<0 .0 5 ) 。年龄、性别对血栓栓塞性中风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胆固醇、甘油三酯与血栓栓塞性中风有明显关系 (P <0 .0 1)。 (2 )Cox回归显示 :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增高是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中风危险因素众多 ;有效控制血压、积极降脂治疗是预防血栓栓塞性中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房颤动 栓塞性中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血栓消融术治疗大块肺栓塞——附2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柳志红 赵彦芬 +4 位作者 倪新海 陈白屏 高润霖 杨跃进 戴汝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71-372,F002,共3页
目的 探讨Amplatz血栓消融器治疗大块肺栓塞 (PE)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例年轻男性经溶栓无效或贻误有效溶栓时机的大块PE患者行Amplatz血栓消融术。 结果 术后肺血流灌注亚急性PE患者明显改善 ,慢性PE再发患者略有改善。前者PaO2 ... 目的 探讨Amplatz血栓消融器治疗大块肺栓塞 (PE)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例年轻男性经溶栓无效或贻误有效溶栓时机的大块PE患者行Amplatz血栓消融术。 结果 术后肺血流灌注亚急性PE患者明显改善 ,慢性PE再发患者略有改善。前者PaO2 由术前 5 3.8mmHg升至 6 7.3mmHg,2个月后升至 80 .0mmHg。 7个月后核素肺灌注显像大致正常。后者术中症状明显减轻 ,术后PaO2 由 6 6 .4mmHg升至 83 .6mmHg。 3个月后 ,肺动脉压由 5 3.5mmHg降至 2 4mmHg。仅 1例术中轻微左侧胸痛。 结论 对大块亚急性PE患者实施Amplatz血栓消融术技术上可行 ,但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消融术 大块肺栓塞 AMPLATZ血栓消融器 肺血流灌注 血液动力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东方 王秀芝 +4 位作者 王丽芹 满荣海 计晓玲 苗云江 姚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5月-2003年9月住院的14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成股动脉和桡动脉二组,比较其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股动脉组和桡动...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5月-2003年9月住院的14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成股动脉和桡动脉二组,比较其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53%和98.75%(P>0.05),血管并发症分别为30%和6.25%(P<0.01)(不包括疼痛和尿潴留等非血管并发症)。结论 本研究提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不需卧床,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节省费用,减少X线照射时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我们推荐使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桡动脉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