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拉塞米、呋噻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一石 华潞 +12 位作者 陈君柱 黄德嘉 黄洁 何建国 姚康宝 张健 蒋文 汪芳 苏绮 刘晗 成小如 康健 张阴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 :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托拉塞米 10~ 2 0mg与呋噻米 2 0~ 40mg每日 1次口服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5例慢性心功能衰竭 (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 )伴轻至重度水肿患者 ,每日 1次口服托拉塞米 10~ 2... 目的 :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托拉塞米 10~ 2 0mg与呋噻米 2 0~ 40mg每日 1次口服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5例慢性心功能衰竭 (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 )伴轻至重度水肿患者 ,每日 1次口服托拉塞米 10~ 2 0mg(托拉塞米组n =45 )或呋噻米 2 0~ 40mg(呋噻米组n =5 0 ) ,治疗 4周。体重、水肿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和 2 4h尿量、钾、钠、氯含量 ,血、尿常规 ,血生化 ,心电图等为评价指标。结果 :4周后 ,托拉塞米组和呋噻米组平均体重分别下降 ( 2 2 2± 2 81)kg、( 1 96± 2 14 )kg ,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分别占 5 5 81%、70 83 % ,水肿消失者分别占 69 2 %、41 4% ,两组间比较P均 >0 0 5。两组治疗后 2 4h尿量均大于入量10 0~ 2 0 0ml左右 ,治疗后 2 4h尿钾、钠、氯、肌酐、尿素氮的排泄较治疗前增加 ,尿钾最明显 ,4周后托拉塞米组尿钾的排泄约为治疗前的 1 7倍 ,呋噻米组为 1 5倍 ,血钾、钠、氯无下降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托拉塞米组和呋噻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2 8%。结论 :国产托拉塞米 10~ 2 0mg每日 1次口服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呋噻米 2 0~ 40mg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噻米 治疗后 水肿 托拉塞米 慢性心力衰竭 口服 治疗前 结论 多中心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凡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莉 华潞 +6 位作者 庞会敏 成小如 汪芳 黄洁 孙兴昌 胡颖 李一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贝凡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洗脱2周后,随机口服贝凡洛尔(n=26,贝凡洛尔组)100~200 mg/日,分两次口服,或美托洛尔(n=27,美托洛尔组)100~150 mg/日,分两次口服,治疗8... 目的:研究贝凡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洗脱2周后,随机口服贝凡洛尔(n=26,贝凡洛尔组)100~200 mg/日,分两次口服,或美托洛尔(n=27,美托洛尔组)100~150 mg/日,分两次口服,治疗8周。服药前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各1次,分析24小时时域和5分钟频域指标。结果:服药后贝凡洛尔组24小时长程时域指标: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全部RR间期中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除总的RR间期个数乘以100(PNN_(50))均较用药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5分钟短程频域指标:高频(HF)增加,低频(LF)/HF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美托洛尔组24小时长程时域指标:rMSSD较用药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5分钟短程频域指标:HF较用药前增加,LF/AF则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美托洛尔相比,具轻度α_1受体阻滞作用的高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贝凡洛尔,同样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凡洛尔 美托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阻滞剂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素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汪芳 王莉 +7 位作者 华璐 庞会敏 边文彦 贾宣 顼志敏 樊朝美 黄一玲 李一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阻滞剂治疗过程中,血浆N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已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洋地黄]的住院及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阻滞剂治疗过程中,血浆N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已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洋地黄]的住院及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左心室射血分数≤0.40)44例,随机接受β阻滞剂比索洛尔(比索洛尔组,22例)或卡维地洛(卡维地洛组,22例)治疗。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的初始剂量分别为1.25mg每日1次或3.125mg每日2次,剂量每10天±3天递增1次,直至最大耐受或最大允许剂量(比索洛尔为10mg每日1次,卡维地洛为25mg每日2次)后4个月结束。于基线时、达到最大剂量以及结束时分别测定NTproBNP水平(ELISA法);于基线时以及结束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改良SIMPSON法)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①基线NTproBNP水平均值明显升高为2315pg/ml,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②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达到最大剂量以及结束时的NTproBNP血浆平均水平均明显减低;③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④单因素回归结果显示: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338,P=0.025,n=44);⑤两组之间基线及用药后各时点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经常规治疗及β阻滞剂治疗后NTproBNP水平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高,两者呈明显负相关;但两种β阻滞剂治疗组之间NTproBNP水平变化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N-端脑钠素原 Β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现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一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应用利尿剂类药品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随着心力衰竭是发生水肿等疾病过程机理研究的进展,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理、用药方法、新型利尿剂品种的研发等也有了新的进展,包括利钠肽、血管加压素拮抗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类等新老药物的... 应用利尿剂类药品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随着心力衰竭是发生水肿等疾病过程机理研究的进展,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理、用药方法、新型利尿剂品种的研发等也有了新的进展,包括利钠肽、血管加压素拮抗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类等新老药物的临床应用。但是目前尚无利尿剂对舒张性或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存活率影响的确定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代谢综合征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需搭建全面防控的桥梁 被引量:1
5
作者 顼志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规范诊断举例分析及其常用原则
6
作者 顼志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患者女,53岁,阵发性胸痛2年。在劳累后及情绪不稳定时诱发,每次持续几秒钟到40min左右,胸痛部位在左前胸而不固定,且伴左肩胛区丝丝拉拉或针刺样疼痛,有时按摩后或叹气后减轻。平时心电图(ECG)多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胸导ST段上... 患者女,53岁,阵发性胸痛2年。在劳累后及情绪不稳定时诱发,每次持续几秒钟到40min左右,胸痛部位在左前胸而不固定,且伴左肩胛区丝丝拉拉或针刺样疼痛,有时按摩后或叹气后减轻。平时心电图(ECG)多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胸导ST段上斜形下移0.05mV,但多次ECG无动态性改变。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及吸烟史。有冠心病家族史.已闭经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家族史 诊断 胸痛部位 平板运动试验 情绪不稳定 T波倒置 阵发性 肩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治疗高血压首先应该完善个性化用药新模式
7
作者 顼志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94,共1页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于高血压的认识逐渐深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层出不穷,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大批量问世.国内外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每隔几年就定期刷新,不断完善了高血压治疗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血压 个性化用药模式 肼苯哒嗪 扩张血管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