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静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肌损伤。方法选择20例择期OPCAB患者,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麻醉诱导后10min(T0)、血运重建后30min(T1)、2h(T2)、6h(T3)、12h(T4)、24h(T5)的血流动力学...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肌损伤。方法选择20例择期OPCAB患者,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麻醉诱导后10min(T0)、血运重建后30min(T1)、2h(T2)、6h(T3)、12h(T4)、24h(T5)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吻合血管前和血运重建后30min分别取右心房心肌组织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围术期SBP和DBP无明显变化,但血运重建后HR增快(P<0.01)、CVP、肺动脉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心指数(CI)升高(P<0.01),而体循环阻力(SVR)、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每搏数(SV)、每搏指数(SVI)和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降低,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仅在血运重建后2h降低(P<0.01)。CK-MB和cTnI从血运重建后持续升高(P<0.05),尤以血运重建后24h为明显。NT-proBNP在血运重建后12h内无显著变化,但在血运重建后24h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下见血运重建后肌丝结构较术前模糊,线粒体有变形,结构不清晰,嵴模糊。结论OPCAB血运重建后早期存在心肌损伤和左右心功能下降,以左心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