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例风湿性多肌痛和颞动脉炎随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军 唐福林 +1 位作者 王晓东 余建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评价28例风湿性多肌痛(PMR)和颞动脉炎(TA)患者治疗过程,分析影响激素治疗时间和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1年本院诊治的28例PMR和TA患者,其中22例患单纯性PMR,3例PMR合并TA,3例单纯性TA,全部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其... 目的评价28例风湿性多肌痛(PMR)和颞动脉炎(TA)患者治疗过程,分析影响激素治疗时间和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1年本院诊治的28例PMR和TA患者,其中22例患单纯性PMR,3例PMR合并TA,3例单纯性TA,全部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3例加用免疫抑制剂。平均治疗时间25.5±24.0个月。按患者对激素有无抵抗及治疗后有无复发分组,对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并分析影响PMR和TA治疗及预后的因素。结果激素抵抗组治疗前血沉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无抵抗组明显升高(P<0.01);复发组激素减量速度较无复发组快(P<0.05)。结论治疗前血沉快和外周血白细胞高者易发生激素抵抗。激素减量过快易复发。对激素治疗抵抗和复发者,或PMR合并TA者应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多肌痛 颞动脉炎 复发 PMR TA 激素治疗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介素-1β诱导兔膝关节炎模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尤欣 唐福林 +1 位作者 吴士宏 王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 以hIL 1 β为炎症抗原诱导兔膝关节炎 ,观察评价其关节炎和滑膜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对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 (MFG)导入hIL 1 β基因的HIG 8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筛选 ,之后注入 2 4只新西兰白兔的膝关节腔中 ,以注入异体兔... 目的 以hIL 1 β为炎症抗原诱导兔膝关节炎 ,观察评价其关节炎和滑膜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对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 (MFG)导入hIL 1 β基因的HIG 8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筛选 ,之后注入 2 4只新西兰白兔的膝关节腔中 ,以注入异体兔滑膜细胞的 8只兔作对照。观察兔全身情况、膝关节局部及滑液的变化和滑膜炎的病理特点 ;并用RT PCR和ELISA法检测hIL 1 β的表达。 结果 转染的兔滑膜细胞系表达大量hIL 1 βmRNA ,分泌hIL 1 β浓度每毫升达 2~ 1 5ng 1 0 5细胞。关节炎滑膜组织有hIL 1 βmRNA的表达 ,关节腔灌洗液中hIL 1 β的浓度介于 2 0~ 6 0pg ml之间 ,血清中未检测到hIL 1 β。关节炎兔的血沉 (ESR)显著增快 ,是对照组的 1 0~ 1 5倍 ,并有发热、体重下降、厌食等全身表现 ;膝关节肿胀明显 ,直径较对照组增加 2 0 %~ 30 % ,滑液中白细胞数显著增加 ,达1 0 1 0 ~ 1 0 1 2 L ;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注入关节腔的MFG hIL 1 β转染兔滑膜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滑膜组织呈结节样增生 ,病理组织学分析显示 :滑膜细胞明显增生 ,可见栅栏样排列的滑膜细胞 ;滑膜基质增生显著 ,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其间可观察到淋巴细胞聚集 ,并有纤维素样坏死和血管新生现象。滑膜炎在注入hIL 1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 转基因 滑膜炎 动物模型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和CD4^+CD25^-Foxp3^+T细胞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飚 张烜 +2 位作者 唐福林 朱立平 刘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1-836,共6页
目的:研究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积分(SLEDAI)将初发SLE患者分为活动组(10例)和不活动组(11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 目的:研究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积分(SLEDAI)将初发SLE患者分为活动组(10例)和不活动组(11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Foxp3和CD127表达百分率,并对其与SLE临床活动度、尿蛋白、补体和anti-ds-DNA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初发活动组和不活动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91%~6.75%)和(2.74%~7.01%),与正常对照(2.11%~9.90%)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524,P=0.794);且初发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在体外增殖反应和增殖抑制功能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P=0.174,P=0.689);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3.71%~10.94%)和不活动组(2.97%~7.69%)SLE患者均比正常对照(1.01%~3.62%)显著增高(P<0.01和P<0.01);而CD4+CD25+Foxp3-T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SLE患者(1.19%~9.2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2.67%~11.26%)和初发不活动组SLE患者(3.73~8.27%)(P=0.039,P=0.048);与CD4+CD25+Foxp3+T细胞类似,90%左右的CD4+CD25-Foxp3+T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CD127,其百分率与anti-ds-DNA浓度呈正相关,且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后其水平下降。结论:初发未经治疗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明显异常,而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增多,与SLE疾病活动相关,可能具有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 CIM CD25 FOXP3 CD1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炜 董怡 +1 位作者 赵岩 唐福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3-607,T004,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protein10,IP-10)是否参与干燥综合征唇腺的炎性反应。方法对49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行唇腺活检,所得标本进行HE染色,检测并计数4mm2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灶。对其中3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1例...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protein10,IP-10)是否参与干燥综合征唇腺的炎性反应。方法对49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行唇腺活检,所得标本进行HE染色,检测并计数4mm2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灶。对其中3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1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5例,其他疾病13例)行RT-PCR检测。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根据IP-10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唇腺标本cDNA为模板,同时加入IP-10和β-actin的特异引物行PCR共扩增。扩增产物电泳后测量IP-10和β-actin相应条带的光密度,计算两者光密度的比值,对标本中IP-10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对21例唇腺标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0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3例,其他疾病8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11例标本同时完成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标本IP-10与β-actinRT-PCR共扩增后光密度比值为0.329±0.157,而非干燥综合征患者为0.099±0.059,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继发性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标本中IP-10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IP-10与β-actin光密度比值与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标本中淋巴细胞浸润灶计数呈正相关(r=0.657,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唇腺中有8例为阳性(8/10),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3例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趋化因子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忞 沈佚葳 胡贤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系统性硬化病(SSc)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同时伴有内脏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Sc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明,通常认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而血管损伤、免疫功能失调、多器官纤维化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导致SSc发生和... 系统性硬化病(SSc)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同时伴有内脏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Sc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明,通常认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而血管损伤、免疫功能失调、多器官纤维化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导致SSc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该文主要从上述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其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对内皮细胞活化及效应因子的释放、免疫细胞激活及相关免疫因子的表达、基质细胞的激活及促纤维化因子的分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病 血管损伤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体在诊断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尹雷 曾小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炎性肌病是一组以肢体近端肌肉无力和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改变为特点的异质性疾病。以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为代表,表现为对称性肢带肌、颈肌及咽肌无力,常累及多脏器,可伴发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目前以炎性肌病作为这一... 炎性肌病是一组以肢体近端肌肉无力和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改变为特点的异质性疾病。以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为代表,表现为对称性肢带肌、颈肌及咽肌无力,常累及多脏器,可伴发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目前以炎性肌病作为这一类疾病的总称,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只是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中的亚型(表1)。某些自身抗体与特发性炎性肌病的部分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在其诊断和分型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各种不同免疫学指标在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诊断和分类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 诊断 INFLAMMATORY MYOPATHY 异质性疾病 多发性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人白介素-10基因治疗载体构建与鉴定
7
作者 韩飞 张宁 唐福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白介素-10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