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腹水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黎波 李方 +1 位作者 张少华 杨梅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评估核素淋巴显像定性及定位诊断乳糜胸腹水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总结 5 7名拟诊为乳糜胸腹水患者共 79例次的淋巴显像 ,分析图像特点 ,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比较。结果 :5 7例患者的首次显像中 32例为阳性 ,2 1例基... 目的 :评估核素淋巴显像定性及定位诊断乳糜胸腹水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总结 5 7名拟诊为乳糜胸腹水患者共 79例次的淋巴显像 ,分析图像特点 ,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比较。结果 :5 7例患者的首次显像中 32例为阳性 ,2 1例基本可以确定漏出部位 ,7例随访患者的多次显像结果与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基本一致。该方法定性诊断的灵敏度为 82 % ,特异性为 10 0 % ,准确性为 88%。结论 :淋巴显像对乳糜胸腹水的定性及定位有重要作用 ,并能为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水 乳糜腹水 核素淋巴显像 硫化锑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1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曾建英 王宝玺 +3 位作者 马东来 郑艳红 张少华 张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2-704,共3页
报道1例46岁男性病人,全身皮肤红斑、水疱3年,加重1年,具有典型的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伴舌炎、糖尿病,体重下降,血胰高血糖素增高。皮肤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浅层坏死,免疫组化发现表皮浅层抗人胰高血糖素抗体着色阳性。腹部CT及锝标记... 报道1例46岁男性病人,全身皮肤红斑、水疱3年,加重1年,具有典型的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伴舌炎、糖尿病,体重下降,血胰高血糖素增高。皮肤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浅层坏死,免疫组化发现表皮浅层抗人胰高血糖素抗体着色阳性。腹部CT及锝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Octreotide)扫描显示患者胰尾及肝脏肿瘤。长效生长抑素治疗后,血胰高血糖素水平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皮疹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生长抑素 内分泌肿瘤 CT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哚及其类似物的抗血小板与抗血栓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刚华 姜国辉 +1 位作者 王世真 郑连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7-319,共3页
为了研究川芎哚 (PL)及其类似物 (T 1~T 17)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 ,T 1~T 17按Foye法进行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 ,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从中选出T 1,T 2 ,T 3,T 4 ,T 6 ,T 8,T 11,T 12及T 14按Chandler法进行实验性血栓形成实验 ,计... 为了研究川芎哚 (PL)及其类似物 (T 1~T 17)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 ,T 1~T 17按Foye法进行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 ,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从中选出T 1,T 2 ,T 3,T 4 ,T 6 ,T 8,T 11,T 12及T 14按Chandler法进行实验性血栓形成实验 ,计算血栓形成抑制率 ,并与川芎嗪 (Lig)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所有合成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血小板作用 ,其中T 4和T 6的抗血小板作用强于Lig ;各试验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血栓作用 ,其中T 4 ,T 6 ,T 11,T 12及T 14抗血栓作用强度大于Lig .由此可见 ,PL及其类似物具有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 ,其中T 4和T 6的作用强于Li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哚 类似物 血小板聚集 抗血小板作用 抗血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D-半乳糖损伤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春 王世真 +2 位作者 左萍萍 崔旭 蔡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损伤模型学习记忆和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D-gal100mg·kg-1·d-1,连续40d制造D-gal损伤模型。第3周起各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损伤模型学习记忆和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D-gal100mg·kg-1·d-1,连续40d制造D-gal损伤模型。第3周起各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哈伯因(阳性对照组)灌胃。第6周起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5d。行为测试结束后,进行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测定和M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AchE活性和M受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川芎嗪尤其是在100mg·kg-1·d-1剂量时可明显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增强胆碱酯酶活性(P<0.05),上调M受体数目(P<0.005)。结论川芎嗪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D-半乳糖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模型 胆碱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氟甲基胆碱的半自动合成及其生物分布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战宏 王世真 +3 位作者 周前 傅喆 邱飞婵 霍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利用18F-FDG化学合成模块(CPCU)改装的半自动化多用氟标药物仪合成了氟甲基胆碱(18F-FCH),并进行了放射化学纯度测定、稳定性分析、生物分布、荷瘤小鼠显像以及安全性检验。利用半自动装置合成只需要55 min,产率稳定,产品的放射化学纯... 利用18F-FDG化学合成模块(CPCU)改装的半自动化多用氟标药物仪合成了氟甲基胆碱(18F-FCH),并进行了放射化学纯度测定、稳定性分析、生物分布、荷瘤小鼠显像以及安全性检验。利用半自动装置合成只需要55 min,产率稳定,产品的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9%,体外稳定性良好1。8F-FCH的正常小鼠体内分布与文献报道的11C-Choline相似,毒性较小。荷瘤小鼠显像结果表明,18F-FCH可选择性地浓集于肿瘤细胞,是较好的肿瘤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显像剂 ^18F-FCH 半自动合成 荷瘤小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人膜联蛋白V的重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蔡炯 李方 +2 位作者 张迎强 郑连芳 蒲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 将人膜联蛋白V基因突变后转化入毕赤酵母重组表达,从培养液中纯化出具有内在金属螫合位点的活性突变型人膜联蛋白V。方法 应用特异引物将天然人膜联蛋白V基因的5’和3’端进行突变改造,将突变型膜联蛋白V基因插入到pPIC9K质粒并... 目的 将人膜联蛋白V基因突变后转化入毕赤酵母重组表达,从培养液中纯化出具有内在金属螫合位点的活性突变型人膜联蛋白V。方法 应用特异引物将天然人膜联蛋白V基因的5’和3’端进行突变改造,将突变型膜联蛋白V基因插入到pPIC9K质粒并进行基因测序鉴定。将正确连接的表达质粒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通过MD平板筛选转化子、BMGY培养基培养、甲醇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质。培养物经过离心获取上清液,用SDS-PAGE和银染分析蛋白质的表达情况,通过外露磷脂酰丝氨酸的红细胞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膜联蛋白V测定上清液中突变型人膜联蛋白V的结合活性。结果 天然人膜联蛋白V基因5’端融合GCAGCGGCTGCGGCCAT编码序列,3’端946-948位TGT突变为AGC。毕赤酵母转化子分泌产生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0的蛋白质,其半数抑制浓度为4nmol/L。结论 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出高活性的、具有内在金属螫合位点的突变型人膜联蛋白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V 突变 表达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哚及其类似物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刚华 姜国辉 唐小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川芎哚 类似物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肿瘤显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方 陈黎波 +2 位作者 景红丽 杜延荣 陈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3-566,T003,共5页
目的评价自制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Tcm-HYNIC-TOC在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室自己制备的HYNIC-TOC药盒,对44例患者进行99Tcm-HYNIC-TOC显像,其中包括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22例,非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10例,以及... 目的评价自制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Tcm-HYNIC-TOC在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室自己制备的HYNIC-TOC药盒,对44例患者进行99Tcm-HYNIC-TOC显像,其中包括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22例,非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10例,以及对照病例1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临床实验室检查或1~2项其他影像检查结果。静注99Tcm-HYNIC-TOC370MBq后,于1、4h行局部及全身显像,阳性病例行单光子发射/X线透射断层显像(SPECT/CT)。4例病例曾行111In-pentetreotide显像,10例行肾上腺髓质显像(131I-MIBG)对照,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治疗前后的99Tcm-HYNIC-TOC显像。结果32例中共检出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19例,99Tcm-HYNIC-TOC显像在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6%、100%、87.5%。99Tcm-HYNIC-TOC的分布与111In-pentetreotide基本类似,表现为正常的肝、脾和肾的摄取。注射后1h显像,99Tcm-HYNIC-TOC在肿瘤中有较高的摄取。99Tcm-HYNIC-TOC显像在6例病例中首先检出肿瘤病灶。与131I-MIBG显像比较,99Tcm-HYNIC-TOC显像检出更多病灶。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后的显像与治疗前比较,病变缩小。结论99Tcm-HYNIC-TOC可有效地定位与诊断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HYNIC-TOC 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原性佝偻病致病肿瘤的影像定位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蔡胜 袁岩 +5 位作者 姜玉新 李方 余卫 戴晴 有慧 李建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73-1876,共4页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方法对瘤原性佝偻病致病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瘤原性佝偻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肿瘤均为单发,大小1~7cm骨组织来源肿瘤9例,软组织来源肿瘤4例。多种影...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方法对瘤原性佝偻病致病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瘤原性佝偻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肿瘤均为单发,大小1~7cm骨组织来源肿瘤9例,软组织来源肿瘤4例。多种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发现和准确定位所有致病肿瘤。11例行奥曲肽显像,所有肿瘤均定位正确,在接受超声检查的8个肿瘤中,定位正确6个,另2个未显示,接受MRI(n=5)和CT检查(n=6)的肿瘤均定位正确。通过超声导向注射染料定位成功地帮助手术切除3个小肿瘤。结论多种影像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对本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定位诊断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巴建涛 李方 +2 位作者 林岩松 陈黎波 景红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为临床手术治疗异位或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提供定性和准确解剖定位。材料和方法 :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的 13 1例患者行13 1I MIBG全身显像 ,发现其中 10例肾上腺以外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对该部位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 目的 :为临床手术治疗异位或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提供定性和准确解剖定位。材料和方法 :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的 13 1例患者行13 1I MIBG全身显像 ,发现其中 10例肾上腺以外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对该部位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断层显像 ,分别获得SPECT发射断层图像、CT透射断层图像及准确定位的融合图像。结果 :对13 1I MIBG全身显像发现异位及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 ,不能明确解剖定位的病例 ,经SPECT/CT图像融合断层显像后 ,均获得明确的准确解剖定位。结论 :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能够定性并准确定位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 ,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SPECT CT 发射断层图像 透射断层图像 图像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和^(99)Tc^mO_4^-显像定位诊断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轶敏 陈黎波 +1 位作者 李焱文 李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评价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及99TcmMIBI/99TcmO-4联合显像对探测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组织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影像学手段进行比较。方法68例诊断或疑诊甲旁亢患者行99TcmMIBI甲状旁腺双时相显像(其中9例在一周内行99TcmO-4甲状腺显... 目的评价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及99TcmMIBI/99TcmO-4联合显像对探测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组织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影像学手段进行比较。方法68例诊断或疑诊甲旁亢患者行99TcmMIBI甲状旁腺双时相显像(其中9例在一周内行99TcmO-4甲状腺显像),患者均行全身显像,其中1例行SPECT/CT融合显像,35例行B超检查,6例行CT检查。54例行手术治疗获得病理结果(甲状旁腺增生18例,甲状旁腺腺瘤25例,甲状旁腺癌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1例,淋巴结慢性炎症1例),其余14例临床最终除外甲旁亢。结果99TcmMIBI双时相显像阳性47例,阴性21例;99TcmMIBI/99TcmO-4联合显像阳性8例,阴性1例。核素显像经病理及临床其他检查证实真阳性47例,真阴性15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3例。灵敏度94%,特异性83.3%,准确性91.2%,阳性预测值94%,阴性预测值83.3%。结论综合运用99TcmMIBI的双时相显像、全身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及99TcmO-4显像能进一步提高核医学对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组织定性及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TC^M-MIBI ^99Tc^m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中子宫和卵巢生理性摄取的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朝晖 程午樱 +1 位作者 程欣 党永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4-129,I0012,共7页
目的了解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中女性子宫和卵巢生理性摄取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247例女性受试者共进行了288次PET检查,其中恶性肿瘤164例,良性病变44例,正常39例,均无盆腔病变。分析比较子宫和卵巢摄取18F-脱氧葡萄糖(FDG)的高低与... 目的了解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中女性子宫和卵巢生理性摄取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247例女性受试者共进行了288次PET检查,其中恶性肿瘤164例,良性病变44例,正常39例,均无盆腔病变。分析比较子宫和卵巢摄取18F-脱氧葡萄糖(FDG)的高低与所处月经周期时段的关系。结果月经规律患者116例,共行131次PET检查,其高、中度子宫内膜摄取多出现在月经早期或中期,呈倒置椎形,尖端指向膀胱后方;一侧或双侧卵巢摄取常在月经中期出现,多呈卵圆形,位于膀胱后上方两侧;月经来潮后期和增殖早期无明显子宫或卵巢摄取的可能性最大,分别为86%和80%。17例(19次PET)月经明显不规律、112例(136次PET)停经和2例尚未开始来月经者均无子宫、卵巢高摄取。结论子宫和卵巢对18F-FDG的生理性摄取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正确认识可避免误诊,通过选择检查时机可减少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脱氧葡萄糖 子宫 卵巢 生理性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春 王世真 王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所致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D-gal100mg.Kg-1.d-1,连续40d造模。第3周起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哈伯因(阳...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所致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D-gal100mg.Kg-1.d-1,连续40d造模。第3周起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哈伯因(阳性对照组)。给药结束后进行水迷宫训练,24h后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以及M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M受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0.01)。模型组chAT和AchE活性也有轻微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川芎嗪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增强海马chAT活性(P<0.01)和AchE活性(P<0.05),上调M受体数目(P<0.005)。结论川芎嗪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D-半乳糖 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 胆碱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HYNIC-TOC显像诊断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 被引量:8
14
作者 景红丽 李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 评价99Tcm HYNIC TOC显像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患者进行99Tcm HYN IC TOC显像 ,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 47例 ,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19例 ,良性疾病 2 0例。静注99Tcm HYNIC TOC 3 5 0~ 40 0MBq后 1、4h行全... 目的 评价99Tcm HYNIC TOC显像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患者进行99Tcm HYN IC TOC显像 ,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 47例 ,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19例 ,良性疾病 2 0例。静注99Tcm HYNIC TOC 3 5 0~ 40 0MBq后 1、4h行全身显像 ,阳性区域行单光子发射 /X线透射断层显像 (SPECT/CT)。 结果 99Tcm HYNIC TOC显像阳性3 8例 ,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 3 4例 ,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3例 ,良性疾病 1例 ,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是 81.4%、99.5 %和 88.0 %。结论 99Tcm HYNIC TOC显像可有效帮助诊断及定位神经内分泌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HYNIC-TOC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标记示踪沉淀法研究神经生长因子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刚华 姜国辉 +2 位作者 张云 王世真 王树惠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0-183,共4页
12 5 I-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用氯胺 T法制备 ,采用同位素示踪结合三氯醋酸(TCA )沉淀法 ,测定小鼠血浆 NGF的浓度 ,并研究其在体内的分布与排泄。结果表明 ,静注 1 2 5 I- NGF,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二房室分布模型 ;肌注... 12 5 I-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用氯胺 T法制备 ,采用同位素示踪结合三氯醋酸(TCA )沉淀法 ,测定小鼠血浆 NGF的浓度 ,并研究其在体内的分布与排泄。结果表明 ,静注 1 2 5 I- NGF,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二房室分布模型 ;肌注 1 2 5 I- NGF,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一房室分布模型。静注 1 2 5 I- NGF2 5 μg.kg- 1 ,测得消除半衰期 (t1 / 2 β)为 4.431h。肌注 1 2 5 I- N GF 75、2 5、10、3.3μg.kg- 1 ,测得消除半衰期 (t1 / 2 β)分别为 2 .135、2 .70 3、3.12 7、4.2 12 h,平均达峰时间 (tmax)为 0 .5 83h。测得 1 2 5 I- N GF平均血浆清除率 (CL)为 0 .2 77L.h- 1 .kg- 1 ,表观分布容积 (Vd)为 1.0 39L.kg- 1 ,体内平均滞留时间 (MRT)为 3.2 38h。1 2 5 I- NGF在组织器官内的分布速率以颈上神经节分布最快 ,大脑、小脑、脊髓分布极低。1 2 5 I- NGF主要经尿液和粪便排泄 ,注射后 72 h内 ,小鼠粪尿中放射性总排泄量为 80 .36 % ,其中尿排泄量占 7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药代动力学 碘标记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兔体、眼内的分布与排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国辉 郑连芳 +3 位作者 唐刚华 张云 郭彩云 王树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碘标记 分布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Aβ人抗体可变区片段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炯 王世真 +4 位作者 彭勇 钟彦伟 姬志娟 袁建刚 强伯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筛选出β淀粉样蛋白40(Aβ40)的人源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克隆单链抗体的基因并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先将Aβ40包被在免疫反应板上,后用来自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单链抗体文库结... 目的筛选出β淀粉样蛋白40(Aβ40)的人源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克隆单链抗体的基因并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先将Aβ40包被在免疫反应板上,后用来自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单链抗体文库结合。经过5轮的生物淘金法筛选,从最后一轮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TG1中随机挑选55个克隆进行ELISA测试,筛选出Aβ40特异的单链抗体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将人源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的单链抗体。结果ELISA测试表明,55个克隆中有33个克隆能结合Aβ40,Aβ40对10个克隆的竞争抑制率达到50%以上,而其中5个克隆的抗原结合表位在Aβ40的氨基端1~16个氨基酸之间。DNA测序结果发现,Aβ40单链抗体基因由768bp组成,推导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抗体可变区结构。将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55000的GST融合抗体表达产物。结论利用非免疫途径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关键神经元毒性作用的Aβ40的人源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为该抗体的表达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单链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检测仪在同日法肺通气/肺灌注(V/Q)显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巴建涛 景红丽 +1 位作者 吴桂华 王志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准确控制患者通气过程中吸入Technegas(锝气体)剂量,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124例临床可疑肺栓塞(PE)患者行同日法肺V/Q显像,其中4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采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准确控制患者通气过程中吸入Technegas(锝气体)剂量,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124例临床可疑肺栓塞(PE)患者行同日法肺V/Q显像,其中4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采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的剂量。78例未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剂量的同日法肺V/Q显像成功率97.8%。78例对照组的成功率73.1%。结论:采用手提式放射性监测仪监测患者吸入的Technegas剂量,能准确控制肺V显像的计数率,有效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日法 肺通气/灌注(V/Q)显像 Technegas(锝气体) 放射性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脑显像评价认知障碍患者中的脑小血管病变对皮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娜 崔瑞雪 +2 位作者 张颖 袁晶 李方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6期472-479,共8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脑显像评价认知障碍患者中的脑小血管病变对皮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脑显像评价认知障碍患者中的脑小血管病变对皮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PET中心行18F-FDG PET/CT脑显像且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存在小血管病变的认知障碍患者21例,其中临床诊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1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或混合型痴呆(mixed dementia,MD)11例。首先目测两组患者的18F-FDG PET/CT脑显像皮层及皮层下核团代谢减低特点,并结合颅脑MRI判断病变血管对脑代谢的影响。使用NeuroQ软件和Scenium软件对18F-FDG PET/CT脑图像在像素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皮层代谢情况。结果通过目测和NeuroQ软件分析发现VaD组患者18F-FDG PET/CT脑显像图像特点为无规律,不对称皮层或皮层下核团代谢减低,其中额叶皮层代谢减低范围最广,程度最重。结合颅脑MRI改变,考虑皮层和皮层下核团代谢减低主要为小血管病变引起。AD或MD组患者脑代谢均呈现双侧颞顶叶代谢减低,其中8例出现皮层代谢减低不对称表现,6例出现基底节丘脑不对称代谢减低表现,与典型AD的表现不符,结合颅脑MRI表现,考虑为病变血管所致,小血管病变可能导致相应皮层代谢减低。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SUV比值在左右顶叶、内外颞叶和枕叶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18F-FDG PET/CT脑显像作为功能影像可以推断小血管病变与皮层及皮层下核团代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和治疗在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景红丽 李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96-299,共4页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受体显像 神经内分泌肿瘤 SRI 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