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循证医学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文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循证医学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勇 王廉一 +3 位作者 朱文玲 方全 张抒扬 郭丽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CHF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不同程度MR,将患者分为重度(22例)、中度(34例)、轻度反流(40例)3...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CHF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不同程度MR,将患者分为重度(22例)、中度(34例)、轻度反流(40例)3组,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将其又分为心脏事件组(36例)和无心脏事件组(60例)。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重度反流组患者为22.9%,中度反流组为35.4%,轻度反流组为41.7%。MR严重程度与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以及肺动脉压相关(P<0.05)。心脏事件组和无心脏事件组MR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MR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相关(P<0.05)。hs-CRP的浓度随CHF和MR的严重程度增加而明显增加。结论CHF患者常见功能性MR,反流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二尖瓣闭锁不全 C反应蛋白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美托洛尔静脉制剂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反应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方全 朱文玲 +1 位作者 程康安 吴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研究国产美托洛尔静脉制剂用于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的效果。方法:3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接受了静脉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组,16例)和毛花甙C(毛花甙C组,17例)治疗。结果:16例接受静脉美托洛尔5m... 目的:研究国产美托洛尔静脉制剂用于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的效果。方法:3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接受了静脉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组,16例)和毛花甙C(毛花甙C组,17例)治疗。结果:16例接受静脉美托洛尔5mg治疗的患者用药30分钟后心室率从128±21次/分降至90±18次/分(P<0001);接受静脉毛花甙C0.4mg至0.6mg治疗者用药30分钟后的心室率从134±17次/分降至108±17次/分(P<001);用药30分钟后美托洛尔组心率明显慢于毛花甙C组(P<001),而与毛花甙C组6小时后的心室率相当(84±18次/分,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都没有因为药物副作用而终止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美托洛尔 毛花甙C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瑞燚 郭丽琳 +1 位作者 方全 严晓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5-677,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0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桡动脉PWV(C-RPWV)和颈动脉-...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0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桡动脉PWV(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PWV(C-FPWV)作为动脉扩张性的指标,测量所有患者的血hs-CRP和U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3.87±3.35)mg/L、C-RPWV(10.86±2.51)m/s和C-FPWV(12.75±2.67)m/s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hs-CRP(1.99±2.51)mg/L、C-RPWV(8.56±1.03)m/s和C-FPWV(8.77±1.35)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RPWV与hs-CRP水平独立相关,与C-RPWV和C-FPWV相关因素有hs-CRP和UA。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降低,PWV和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程度和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脉搏 C反应蛋白质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裂解成分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岩 陈连凤 +3 位作者 张抒扬 吴炜 陈浩 严晓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心肌细胞裂解成分作用下超微结构改变,了解心肌细胞裂解成分对MSCs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分离并裂解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自成年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将分离的MSCs分3组培养:仅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对照组...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心肌细胞裂解成分作用下超微结构改变,了解心肌细胞裂解成分对MSCs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分离并裂解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自成年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将分离的MSCs分3组培养:仅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对照组);5-氮杂胞苷(5-aza)诱导后用普通培养基培养(5-aza诱导组);含有心肌细胞裂解成分的培养基培养(心肌细胞裂解成分培养组)。培养1周,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抗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及抗分化决定簇31(CD31)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并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对照组MSCs无明显的肌样细胞或内皮样细胞形成,抗cTnT和抗CD31染色阴性。5-aza诱导组部分MSCs分化为肌样细胞,电镜下可见大量细胞器空化,抗cTnT染色阳性,但细胞增殖缓慢。心肌细胞裂解成分培养组的MSCs分化为肌样细胞,电镜下可见肌丝样结构,抗cTnT染色阳性,细胞增殖旺盛,另见部分MSCs分化为内皮样细胞,形成内皮细胞特有的胞质突起和质膜小泡等超微结构,且抗CD31染色阳性。 结论:含有心肌细胞裂解成分的培养基可以诱导MSCs向心肌样细胞和内皮样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抗C 分化 诱导 超微结构 CD31 观察 细胞器 质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累及心脏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6
6
作者 孟晓梅 方理刚 严晓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通过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心内膜/心肌病变病例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心脏累及的临床资料。结果:各种病因引起慢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内膜/心肌病变,但在不同原发疾病的不... 目的:通过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心内膜/心肌病变病例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心脏累及的临床资料。结果:各种病因引起慢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内膜/心肌病变,但在不同原发疾病的不同阶段,对心脏的累及程度有很大差异。有些患者因为严重的心肌病变发生猝死和心力衰竭,有些则经免疫抑制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下降而病情变得持续稳定。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心脏累及的临床表现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很好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Churg-Strauss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心肌声学造影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及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永太 朱文玲 郑豪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效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以及预测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采用HP 5 5 0 0型超声心动仪 ,综合应用二次谐波、间歇成像和能量多普勒成像并采用高能量的超声波发射 ,对3 5... 目的 :探讨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效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以及预测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采用HP 5 5 0 0型超声心动仪 ,综合应用二次谐波、间歇成像和能量多普勒成像并采用高能量的超声波发射 ,对3 5例患者静脉注射利声显行MCE ,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 5例患者完成MCE。 1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中 ,再灌注治疗患者MCE图象评分与保守治疗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9例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 ,共 63个血管重建术相关的心肌节段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 ,介入治疗前MCE显示心肌有灌注 ( 1分或 0 5分 )的心肌节段存活性及术后灌注改善的可能性显著高于MCE无灌注 ( 0分 )的心肌节段 (P <0 0 5 ) ,在心肌梗死陈旧期 ,介入治疗前MCE显示心肌灌注良好 ( 1分 )的心肌节段的存活性及术后灌注改善的可能性显著高于MCE灌注不佳 ( 0分或 0 5分 )的心肌节段 (P <0 0 5 )。结论 :结合多种成像技术 ,利声显可行静脉MCE。MCE可以评估AMI再灌注治疗的疗效 ,评估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判断心肌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血管成形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绞痛三组症状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范中杰 袁晋青 +12 位作者 陈红艳 李全 严健华 张抒扬 沈珠军 闫建玲 张丽华 李玲 陈未 田庄 白桦 杨静 徐瑞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评估使用心绞痛三组症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503例,女性1557例,男性2946例。心绞痛三...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评估使用心绞痛三组症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503例,女性1557例,男性2946例。心绞痛三组症状包括①胸骨后的不适感,其性质和持续时间均有特征性,即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②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心绞痛症状;③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症状。冠心病的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为标准。结果:女性患者中,可以进行心绞痛症状分析的病例1283例,平均年龄为(63.0±9.1)岁,仅表现为一组心绞痛症状者195例,同时表现为二组或三组症状者分别为461例和570例,无心绞痛症状者57例。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708例,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534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544例,738例符合心绞痛三组症状的任何一组表现,使用心绞痛一组症状对于女性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77%、70.73%、72.05%和97.75%,特异性分别为12.48%、41.78%、47.45%和7.56%。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中,520例同时符合心绞痛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和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402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和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515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和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658例符合心绞痛三组症状的任何二组表现,同时具备心绞痛二组症状的组合,对于女性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8.87%、53.25%、68.21%和87.15%,特异性分别为46.12%、64.46%、50.85%和29.49%。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有390例同时表现出心绞痛的三组症状,其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66%和65.91%。结论:女性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一定的特点,三组症状的不同组合对于冠心病诊断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女性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孝远 朱文玲 +1 位作者 曾正陪 沈珠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收治的18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61例心脏受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有可疑心脏损害,占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的33.2%,其中确诊病例占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 目的:研究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收治的18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61例心脏受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有可疑心脏损害,占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的33.2%,其中确诊病例占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的9.2%。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变、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异常改变等。结论:应重视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心脏损害。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变时,应与嗜铬细胞瘤心脏损害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心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e Bird支架与Cypher支架治疗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立新 王春梅 +2 位作者 沈珠军 马涛 嵇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776-2778,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82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40例植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Fire Bird组),42例植入Cypher支架(Cypher组)...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82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40例植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Fire Bird组),42例植入Cypher支架(Cypher组),术前术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后进行随访。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占82.9%,Fire Bird组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74枚,Cypher组植入Cypher支架72枚,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5.8±1.6)个月,其中Fire Bird组复发心绞痛9例,1例发生心肌梗死。Cypher组复发心绞痛8例,1例发生心肌梗死。Fire Bird组发生再狭窄2例,Cypher组发生再狭窄2例。两组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死亡。结论:Fire Bird支架对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近期疗效与Cypher支架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CYPHER支架 FIRE Bird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治疗调查及随访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玲 朱文玲 +1 位作者 白桦 严晓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合并永久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抗栓治疗情况并随访。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5年9月我院因冠心病行PCI术入院并伴有永久性非瓣膜病房颤的患者62例,将资料完整的56例患者分为华法... 目的:调查冠心病合并永久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抗栓治疗情况并随访。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5年9月我院因冠心病行PCI术入院并伴有永久性非瓣膜病房颤的患者62例,将资料完整的56例患者分为华法林治疗组(n=33)和非华法林治疗组(n=23),了解患者术后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状况,并对患者在PCI术后1年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56例患者年龄(69.6±8.9)岁。PCI术后有33例(58.9%)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中含华法林;23例(41.1%)术后未使用华法林。女性患者中应用华法林治疗的比例较男性低(P<0.05)。随访期间非华法林治疗组2例发生脑栓塞,与华法林治疗组比较栓塞发生率(8.7%比0)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8)。支架内再狭窄率和严重出血发生率非华法林治疗组与华法林治疗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于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对于既有抗凝又有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指征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在PCI术后,实际临床上给予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法有多种,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抗栓治疗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房颤动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7例:临床表现心悸、乏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理刚 方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5期386-387,共2页
患者女性,64岁,因左束支传导阻滞33年,间断心悸2年,乏力8个月于2006年8月31日入院。1973年因疑诊病毒性心肌炎住我院,心电图(图1)示室性早搏,左柬支传导阻滞(LBBB),QRS宽146ms。出院后间断随访心电图,均提示LBBB。期间患者... 患者女性,64岁,因左束支传导阻滞33年,间断心悸2年,乏力8个月于2006年8月31日入院。1973年因疑诊病毒性心肌炎住我院,心电图(图1)示室性早搏,左柬支传导阻滞(LBBB),QRS宽146ms。出院后间断随访心电图,均提示LBBB。期间患者无明显自觉不适。1999年,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心前区不适,入我院神经科,心电图仍提示LBBB,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2%,室间隔运动不协调,余未见异常,诊断为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表现 心悸 乏力 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前区不适 病毒性心肌炎 LB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8例: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13
作者 林雪 金贝贝 +2 位作者 方理刚 朱文玲 方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6期479-480,共2页
患者女性,60岁,因诊断风湿性心脏病44年,阵发性心悸、憋气3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个月于2009年8月20日入院。患者1965年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1978年超声心动图提示“风湿性心瓣膜病,
关键词 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 阵发性心悸 超声心动图 心脏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媛媛 唐博謇 +1 位作者 严晓伟 方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2006年入院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112例,其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54例,非梗阻型58例,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平均追踪随访(4.5±2.8)年。结果: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 目的:对比分析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2006年入院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112例,其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54例,非梗阻型58例,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平均追踪随访(4.5±2.8)年。结果: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病人在年龄、家族史、合并症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梗阻型患者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梗阻型。梗阻型患者胸闷、心脏杂音等表现较为多见,其他症状、体征及临床转归在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SAM征)、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二尖瓣返流等方面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与非梗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且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病人在年龄、家族史、合并症等方面差别不显著。通过积极、以β阻滞剂为主的药物治疗,临床事件及心脏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肥厚性非梗阻型心肌病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标准体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薛华丹 张竹花 +4 位作者 金征宇 林松柏 赵文敏 张立仁 张抒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 :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标准体位。材料和方法 :对 12 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 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用舒张期增强扫描重建像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 (VRT)重建 ,其中 3 0例与常规... 目的 :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标准体位。材料和方法 :对 12 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 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用舒张期增强扫描重建像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 (VRT)重建 ,其中 3 0例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总结 16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不同体位的显示情况 ,得出CT冠状动脉造影统一体位。结果 :分别定义了 6个MIP重建体位和 9个VRT重建体位。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标准体位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原因不明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太波 严晓伟 朱文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PH)的病因。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2000年6月我院诊断PH而原因不明的患者44例。 结果:44例患者最终明确诊断者38例。病因:自身免疫病12例(31.6%);肺栓塞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PH)的病因。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2000年6月我院诊断PH而原因不明的患者44例。 结果:44例患者最终明确诊断者38例。病因:自身免疫病12例(31.6%);肺栓塞10例(26.3%);其它肺部疾病6例(15.8%),其中包括肺泡低通气综合征和(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各1例(2.6%);原发性PH7例(18.4%)。原因仍不明者6例,占总数的13.6%,包括绒毛膜癌3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 结论:自身免疫病和肺栓塞仍然是PH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对一些少见病因的认识,多发微小瘤栓栓塞应该作为PH一项重要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回顾性分析 自身免疫病 肺栓塞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血脂异常关系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林雪 金贝贝 方理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促甲状腺素(TSH)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病案数据库中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且未经治疗的患者50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社区查体人群250名,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促甲状腺素(TSH)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病案数据库中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且未经治疗的患者50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社区查体人群250名,收集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甲状腺功能水平资料,多元回归探讨TSH水平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在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良好的情况下,TSH水平与三酰甘油(TG)、HDL-C和LDL-C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查体人群相比,亚临床甲减可显著影响TG水平,在TSH≥10.0 mIU/L时,TSH水平与LDL-C升高呈正相关(P=0.044)。结论亚临床甲减可能是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该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当TSH≥10.0mIU/L时应考虑积极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脂异常 促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和非诺贝特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严晓伟 陈连凤 江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对胆固醇处理能力的改变在糖尿病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调脂药物治疗对细胞内胆固醇(IC)外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8例(Ⅰ组)、非糖尿病AS患者8例(Ⅱ组)和非糖尿病非AS患者6例(Ⅲ组)...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对胆固醇处理能力的改变在糖尿病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调脂药物治疗对细胞内胆固醇(IC)外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8例(Ⅰ组)、非糖尿病AS患者8例(Ⅱ组)和非糖尿病非AS患者6例(Ⅲ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成泡沫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和非诺贝特酸处理后泡沫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处理前后IC和胆固醇酯(CE)转运率。结果Ⅰ组患者巨噬细胞对乙酰化LDL有很强的吞噬能力。乙酰化LDL显著抑制细胞PPARα和ABCA1的表达。非诺贝特酸明显上调细胞PPARα和ABCA1的表达,并在Ⅰ组显著促进IC外流。两药均可抑制巨噬细胞对脂质的吞噬和脂质引起的细胞损伤,并加速泡沫细胞IC和CE的外流。结论糖尿病巨噬细胞对胆固醇处理能力的改变与细胞内脂质沉积相关,调脂药物对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促进IC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泡沫细胞 降血脂药 胆固醇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大动脉炎致冠状动脉狭窄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明 曾勇 方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支架治疗 药物洗脱 胸骨后疼痛 临床资料 活动障碍 医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状态下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缺陷 被引量:7
20
作者 严晓伟 包婺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在炎症、脂质紊乱以及代谢性疾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会受到影响。这种功能的损伤反映在HDL的组成、代谢及相关的生物学活性上。HDL的功能缺陷会影响血管内HDL代谢,使胆固醇逆转运、抗炎及抗氧化能力下降。HDL功能... 在炎症、脂质紊乱以及代谢性疾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会受到影响。这种功能的损伤反映在HDL的组成、代谢及相关的生物学活性上。HDL的功能缺陷会影响血管内HDL代谢,使胆固醇逆转运、抗炎及抗氧化能力下降。HDL功能缺陷和浓度降低的共同作用,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HDL功能异常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针对HDL功能和数量的治疗有希望在未来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 抗炎作用 抗氧化作用 胆固醇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