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黄龙江 丁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41-1448,1465,共9页
该文对染料木素结构修饰及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染料木素的糖苷化,烷基化,羟基化,酯化,磺化等多种修饰,并讨论了结构修饰对染料木素生物活性的影响,包括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等。目前,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衍生主... 该文对染料木素结构修饰及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染料木素的糖苷化,烷基化,羟基化,酯化,磺化等多种修饰,并讨论了结构修饰对染料木素生物活性的影响,包括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等。目前,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衍生主要集中在C-5位酚羟基,C-7位酚羟基以及C-8上,所得的衍生物大多表现出较母体结构更好的生物活性。该文总结了现有结构修饰的不足之处,并对染料木素结构改造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倩 汪小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9-768,共10页
鞘氨醇激酶1(SphK1)是调控细胞膜脂质微环境的重要蛋白,在神经酰胺,鞘氨醇和鞘氨醇-1-磷酸的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SphK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迁移过程以及产生耐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SphK1抑制剂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 鞘氨醇激酶1(SphK1)是调控细胞膜脂质微环境的重要蛋白,在神经酰胺,鞘氨醇和鞘氨醇-1-磷酸的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SphK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迁移过程以及产生耐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SphK1抑制剂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并且可以逆转肿瘤耐药性,具有良好的药物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SphK1的结构生物学以及SphK1抑制剂的结构类型和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1 抑制剂 抗肿瘤 结构类型 构效关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段丹丹 高丽 +1 位作者 秦雪梅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8-19,共2页
20世纪初,摩根及其学生开创了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先河.果蝇具有基因组简单、基因保守性高、遗传学信息强大、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易饲养、成本较低的优势,是研究人类疾病和药物作用机制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研究发现,75%的人类疾... 20世纪初,摩根及其学生开创了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先河.果蝇具有基因组简单、基因保守性高、遗传学信息强大、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易饲养、成本较低的优势,是研究人类疾病和药物作用机制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研究发现,75%的人类疾病基因与果蝇具有功能同源性,许多最初在果蝇中鉴定的信号通路,在人类等生物中也都是保守的.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发展,果蝇已广泛应用于衰老、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代谢紊乱和感染性疾病等研究.在抗衰老研究中,果蝇自然衰老模型、高脂损伤模型、紫外损伤模型、过氧化氢或百草枯诱导的急性损伤模型等均可用于评价药物的抗衰老作用.在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常常通过将外源基因直接转入果蝇基因组,通过构建具有不同表型和独特病理特征的疾病模型,用于药物筛选、药物评价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总之,果蝇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加快了药物筛选的速度,而且为药理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果蝇 应用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药物作用机制 人类疾病基因 抗衰老作用 心血管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甾苷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郝丹丹 张垒 +6 位作者 张凤宁 白春英 斯日古楞 瑞云 郎卫红 杜冠华 王洪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6-910,共5页
麦角甾苷(Acteosid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糖苷类化合物,具有许多药理学活性。最近研究显示,麦角甾苷具有神经保护活性,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对麦角甾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运用... 麦角甾苷(Acteosid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糖苷类化合物,具有许多药理学活性。最近研究显示,麦角甾苷具有神经保护活性,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对麦角甾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运用基础研究及其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总结了麦角甾苷在动物中的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局限性和将来的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甾苷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3抗神经髓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菊 季鸣 陈晓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20-220,共1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日渐增加,由于血脑屏障的特殊结构,很多化疗药物难于或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化学治疗受到很大限制.CAT3是结构全新的菲并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其作为前药进入体内代谢为PF403,PF403可透过血脑屏...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日渐增加,由于血脑屏障的特殊结构,很多化疗药物难于或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化学治疗受到很大限制.CAT3是结构全新的菲并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其作为前药进入体内代谢为PF403,PF403可透过血脑屏障,体内初步药效提示CAT3具有一定的抗神经髓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药效,但抗神经髓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作用及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3 PF403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HEDGEHO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驱动分子工厂技术的Menin抑制剂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浩 吴国振 +6 位作者 邹武新 王哲 宋剑飞 施慧 汪小涧 侯廷军 邓亚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4,共9页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药研发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药物分子设计和优化工作流程“分子工厂”,该流程融合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分子生成模型、高性能分子对接算法以及...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药研发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药物分子设计和优化工作流程“分子工厂”,该流程融合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分子生成模型、高性能分子对接算法以及高精度亲和力预测方法,已作为核心模块被整合进一站式药物设计软件平台DrugFlow,为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提供了一整套成熟的解决方案。利用“分子工厂”模块,针对Menin蛋白开展了抗耐药第2代抑制剂的研发。通过计算和实验的结合,快速获得多个潜力化合物,其中化合物RG-10对Menin野生型、M327I突变体和T349M突变体的IC50分别为9.681 nmol/L、233.2 nmol/L和40.09 nmol/L;与已进入Ⅱ期临床的阳性参照分子SNDX-5613相比,其对M327I和T349M突变体的抑制活性显著提升。上述研究充分展现了“分子工厂”技术在新药研发项目中的独特优势,能快速高效地针对特定蛋白结构产生高质量的活性分子,对推动新药研发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工厂 人工智能 分子生成 分子对接 Menin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异靛对K562和HL-60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左明新 李燕 +2 位作者 周建华 王洪波 陈晓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79-582,共4页
本研究探讨甲异靛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甲异靛处理的K562和HL-60细胞中GSK-3β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甲异靛可使HL-60细胞中β-catenin和c-myc基因表... 本研究探讨甲异靛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甲异靛处理的K562和HL-60细胞中GSK-3β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甲异靛可使HL-60细胞中β-catenin和c-myc基因表达下降,但对K562细胞的这两种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甲异靛略能增加HL-60细胞中GSK-3β蛋白表达,但明显降低K562细胞和HL-60细胞中p-GSK-3β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甲异靛对K562细胞中β-catenin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能使HL-60细胞中β-catenin表达下降。结论甲异靛可抑制K562细胞和HL-60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的传导,降低癌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白血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异靛 WNT信号通路 K562细胞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蒙药忠伦-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8
作者 付旭阳 高丽 +4 位作者 吕宏 侯秋丽 陈金双 孔令雷 石瑞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目的为探讨蒙药忠伦-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多种数据库获得蒙药忠伦-5单味药的成分及靶点信息,对这些靶点进行筛选,得到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靶点,并对靶点进行分析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 目的为探讨蒙药忠伦-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多种数据库获得蒙药忠伦-5单味药的成分及靶点信息,对这些靶点进行筛选,得到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靶点,并对靶点进行分析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结果筛选得到蒙药忠伦-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点90个,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蒙药忠伦-5参与126个生物过程,调节RAS、PPAR、自噬、JAK-STAT、肿瘤坏死因子等43条与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确定了忠伦-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靶点有MAPK9、MAPK8、Akt1、MAPK14、STAT1、STAT3和Bcl-2。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了蒙药忠伦-5的治疗靶点,也反映出其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后续研究开发工作提供了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忠伦-5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有效成分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地氯雷他定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与分子对接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小涧 付继华 +2 位作者 汤依群 尹大力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以三环类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地氯雷他定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7个地氯雷他定衍生物,其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定。豚鼠回肠收缩实验显示:两性化合物9a拮抗组胺H1受体的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地氯雷他定。化合物9a对h... 以三环类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地氯雷他定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7个地氯雷他定衍生物,其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定。豚鼠回肠收缩实验显示:两性化合物9a拮抗组胺H1受体的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地氯雷他定。化合物9a对hERG的抑制活性较弱,并且对豚鼠心率以及心电图各个间期的影响较小,提示其不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合成 豚鼠回肠收缩 HERG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格呋喃体内代谢产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琼 刘畅 尹大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3-677,共5页
布格呋喃(AF-5)是已报道的一类具有抗焦虑活性的精神治疗药物之一,其结构由一个沉香呋喃环骨架和一个正丁基侧链组成。临床药代研究发现其新的代谢产物,推测其结构可能为烷烃链端基的羰酸化产物。为了确证其结构,以中间体(4a R,7R,8a R)... 布格呋喃(AF-5)是已报道的一类具有抗焦虑活性的精神治疗药物之一,其结构由一个沉香呋喃环骨架和一个正丁基侧链组成。临床药代研究发现其新的代谢产物,推测其结构可能为烷烃链端基的羰酸化产物。为了确证其结构,以中间体(4a R,7R,8a R)-8a-羟基-7-(2-羟丙基-2-基)-4a-甲基八氢萘-2(1氢)-酮为原料,经6步反应,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总收率16.7%。化合物的结构均经NMR和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格呋喃 AF-5 代谢产物 合成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淑聪 王小营 +2 位作者 张丽 马林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建立三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方法考察中药材三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标准值测定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标准值及不确定度数学计算模型。结果三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定值结果及扩展不确定... 目的建立三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方法考察中药材三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标准值测定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标准值及不确定度数学计算模型。结果三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定值结果及扩展不确定度值分别为(3.83±0.39)%,(0.21±0.04)%。结论所建立的三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具备量值溯源性,可实现对中药材标准物质特性量的赋值,对于中药材的质量研究和标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标准值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作为ceRNA调控miRNA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婷婷 于浩滢 +3 位作者 任淑月 王景蓉 孙岚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3-1199,共7页
目前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且缺乏早期的生物标志物。PAH的形成主要与炎症增加、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研究表明,circRNA作为ceRNA竞争的miRNA海绵,抑制miRNA功... 目前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且缺乏早期的生物标志物。PAH的形成主要与炎症增加、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研究表明,circRNA作为ceRNA竞争的miRNA海绵,抑制miRNA功能而在PAH中发挥作用。本文对circRNA在PAH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环状RNA 微小RNA 平滑肌细胞 血管重构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α-突触核蛋白损伤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13
作者 衡洋 闫文芬 +2 位作者 邵千航 陈乃宏 苑玉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70-71,共2页
目的建立以α-突触核蛋白损伤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为创新药物筛选提供模型基础.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表达人源α-突触核蛋白的目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内,诱导其表达重组α-突触核蛋白.通过镍... 目的建立以α-突触核蛋白损伤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为创新药物筛选提供模型基础.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表达人源α-突触核蛋白的目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内,诱导其表达重组α-突触核蛋白.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将得到的α-突触核蛋白以不同浓度作用于PC12细胞以及原代神经元,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确定α-突触核蛋白的合适造模浓度.结果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显示与理论分子量大小一致,并成功嵌入至载体pET30a中;测序正确的融合载体成功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通过改变温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宿主菌的增殖状态以及诱导时间等条件,获得高表达目的蛋白表达的实验条件;通过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α-突触核蛋白,纯化蛋白的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证明为α-突触核蛋白,质谱结果其分子质量为与目的蛋白理论分子质量基本一致.纯化的α-突触核蛋白刺激PC12细胞及原代神经元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并且存活率的降低程度与α-突触核蛋白刺激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成功构建了α-突触核蛋白损伤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可用于筛选具有抗帕金森病功能的创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筛选模型 蛋白表达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AMPK:增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管保护功能新策略
14
作者 朱海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6-17,共2页
目的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机体的细胞能量感受器,被认为是具有血管保护作用的药靶蛋白.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分子化合物药理性激活AMPK,通过增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功能,从而减少单核-巨噬细胞依赖性血管炎症反应,延缓... 目的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机体的细胞能量感受器,被认为是具有血管保护作用的药靶蛋白.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分子化合物药理性激活AMPK,通过增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功能,从而减少单核-巨噬细胞依赖性血管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过称,为新型增强高密度脂蛋白功能血管保护药物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内巨噬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位素标记示踪技术发现:药理性激活AMPK,可以显著增强高脂血症C57小鼠、ApoE-/-小鼠、叙利亚金黄地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管保护功能,减轻巨噬细胞依赖性血管性炎症;对于发育成熟的巨噬细胞,药理性激活AMPK明显促进体内巨噬细胞依赖性胆固醇外流(即胆固醇逆转运)功能,减少巨噬细胞过度吞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发生泡沫化作用,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过程.采用脉冲追踪技术发现,药理性激活AMPK能够显著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排泄的重要调节蛋白--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A1,ABCA1)蛋白在巨噬细胞膜表面的表达,但是对ABCA1转录水平则未见明显作用,与ABCA1上游调控分子--核转录因子LXR及蛋白泛素化和自噬途径亦无关.结果体外实验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药理性激活细胞能量感受器能够明显增加ABCA1蛋白的细胞膜表面分布,抑制ABCA1蛋白胞内降解,该作用可能与钙蛋白酶介导的途径有关.体内实验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AMPK激动剂不仅可以促进动物模型体内HDL数量的增加,还可以增强粪便胆固醇的排泄能力.放射核素和荧光标记实验结果表明,这部分HDL具有促进细胞内胆固醇外排,减少细胞内脂质堆积的作用,核磁共振影像学实验也证实了此作用.体内同位素实验结果表明,AMPK激动剂不仅能够增强ApoE基因缺失小鼠HDL依赖型的逆转运胆固醇功能,还可以显著减少主动脉斑块的数量和斑块内脂质的堆积,主动脉根部冰冻切片发现,斑块周围CD68分子标记的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胶原纤维的含量则有所增加,提示AMPK激动剂可能具有稳定动脉硬化斑块,预防斑块破裂作用.结论靶向激活新型血管药靶--细胞能量感受器可能为研发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增强剂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AMPK 高密度脂蛋白 血管保护 巨噬细胞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