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血管外科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坤
徐航
+3 位作者
郑珊珊
仲肇基
孙海宁
刘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心血管外科手术仍是部分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仍在持续增加,心血管外科手术量持续处于高位,这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
心血管外科手术仍是部分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仍在持续增加,心血管外科手术量持续处于高位,这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多、死亡风险高,科学的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充分评估手术难度,进行患者手术风险分层,针对性、个性化制定诊疗方案;同时,有助于卫生管理部门准确掌握我国心血管外科整体诊疗水平,监测医疗质量,为相关医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系统性回顾不同心血管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的循证研究现状,并总结机器学习在心血管手术评估的应用,以期对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复杂性评估系统
传统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
被引量:
20
2
作者
胡盛寿
杨进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前所未有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也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前所未有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也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标志着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摆开了新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
心血管疾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死亡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坤
林宏远
+3 位作者
龚嘉淼
安康
郑哲
侯剑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5,共7页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老年(≥65岁)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CCSR)中接受...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老年(≥65岁)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CCSR)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年龄≥65岁的患者7163例。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的患者为训练队列(n=5774),2018年7月到12月患者为测试队列(n=1389)。研究终点为患者术后院内死亡。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基本特征、围术期危险因素以及术后主要结局指标等。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90例(4.1%)患者术后院内死亡。与未死亡患者比,死亡患者年龄较大,既往脑卒中史、慢性心力衰竭史患者占比较大,吸烟史、高脂血症患者占比较少(P均<0.05)。训练队列中线形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C)及逻辑回归(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均较高,Brier分数均较低,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在测试队列中,LDA、SVC及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44、0.744及0.746,均优于新版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Ⅱ)模型的0.642(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率较高,LDA、SVC、LR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死亡风险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志亮
唐汉玮
侯剑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2-827,共6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希望,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原理、结构、尺寸、机械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已有多种产品投入临床应...
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希望,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原理、结构、尺寸、机械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已有多种产品投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有植入需求的心衰患者。本文主要对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技术发展、临床应用、国内外现有产品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悬浮技术
终末期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现状和下一步思考
被引量:
17
5
作者
胡盛寿
王现强
周星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1-793,共3页
心室辅助装置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要有效治疗手段,我国在心室辅助装置应用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3月,全国已经有70家医院共完成363例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4款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心室辅助装置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要有效治疗手段,我国在心室辅助装置应用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3月,全国已经有70家医院共完成363例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4款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单中心随访结果显示,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1年生存率为94.7%,2年生存率为92.0%,3年生存率为90.7%,生存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已经接近国内心脏移植治疗效果。为推进我国心室辅助技术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心室辅助技术质控体系,严把质控关口;另一方面要成立心室辅助技术培训基地,做好心室辅助技术团队的规范化培训;建立中国机械循环支持注册登记研究,强化长期随访、管理及对术后并发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
中国机械循环支持注册登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左心室成形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远期结果
被引量:
9
6
作者
杨滔
袁昕
+7 位作者
李宝童
高伟
杜茗
杨研
潘世伟
赵世华
孙寒松
陆敏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298,共8页
目的:在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中,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基础上行左心室成形术(SVR)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连续纳入130例慢性心衰症状明显的冠心病伴左...
目的:在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中,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基础上行左心室成形术(SVR)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连续纳入130例慢性心衰症状明显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分为CABG+SVR组(n=65)与单纯CABG(I-CABG)组(n=65)。所有患者于术前1个月内行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检查,用国际通用的17节段分析法评估患者的瘢痕心肌及心功能。对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了解其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衰再入院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左心室功能和心肌LGE情况均相似。与I-CABG组相比,CABG+SVR组体外循环时间[(116.0±36.2)min vs.(100.3±23.9)min,P=0.004]和机械通气时间[23(17,37)h vs.20(15,24)h,P=0.005]均明显延长。平均随访(127.3±12.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均明显改善,CABG+SVR组改善更明显。CABG+SVR组心衰再入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CABG组(3.1%vs.20.6%,P=0.002),但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vs.4.8%,P=0.6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策略是心衰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CABG+SVR vs.I-CABG:HR=0.072,95%CI:0.015~0.340,P=0.001),CABG+SVR组无心衰再入院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生存率明显高于I-CABG组(89.1%vs.66.7%,P=0.003)。结论:在慢性心衰症状明显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中,与I-CABG相比,CABG+SVR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显著降低心衰再入院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
左心室室壁瘤
左心室成形术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血管外科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坤
徐航
郑珊珊
仲肇基
孙海宁
刘盛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化应用基金(2022-AI02)。
文摘
心血管外科手术仍是部分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仍在持续增加,心血管外科手术量持续处于高位,这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多、死亡风险高,科学的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充分评估手术难度,进行患者手术风险分层,针对性、个性化制定诊疗方案;同时,有助于卫生管理部门准确掌握我国心血管外科整体诊疗水平,监测医疗质量,为相关医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系统性回顾不同心血管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的循证研究现状,并总结机器学习在心血管手术评估的应用,以期对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复杂性评估系统
传统模型
机器学习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surgery
complexity scoring system
conventional model
machine learning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
被引量:
20
2
作者
胡盛寿
杨进刚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
心血管病
中心
、阜外医院
、冠心病
中心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前所未有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也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标志着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摆开了新布局。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
心血管疾病
防控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死亡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坤
林宏远
龚嘉淼
安康
郑哲
侯剑峰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810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化应用基金(2022-AI10)。
文摘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老年(≥65岁)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CCSR)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年龄≥65岁的患者7163例。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的患者为训练队列(n=5774),2018年7月到12月患者为测试队列(n=1389)。研究终点为患者术后院内死亡。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基本特征、围术期危险因素以及术后主要结局指标等。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90例(4.1%)患者术后院内死亡。与未死亡患者比,死亡患者年龄较大,既往脑卒中史、慢性心力衰竭史患者占比较大,吸烟史、高脂血症患者占比较少(P均<0.05)。训练队列中线形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C)及逻辑回归(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均较高,Brier分数均较低,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在测试队列中,LDA、SVC及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44、0.744及0.746,均优于新版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Ⅱ)模型的0.642(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率较高,LDA、SVC、LR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的发生率。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死亡风险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Keywords
valvular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risk
prediction model
machine learning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志亮
唐汉玮
侯剑峰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2-827,共6页
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水平临床研究(2023-GSP-GG-12)。
文摘
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希望,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原理、结构、尺寸、机械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已有多种产品投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有植入需求的心衰患者。本文主要对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技术发展、临床应用、国内外现有产品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悬浮技术
终末期心力衰竭
Keywords
third generation domestic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artificial heart
suspension technology
end-stage heart failure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现状和下一步思考
被引量:
17
5
作者
胡盛寿
王现强
周星彤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1-793,共3页
文摘
心室辅助装置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要有效治疗手段,我国在心室辅助装置应用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3月,全国已经有70家医院共完成363例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4款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单中心随访结果显示,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1年生存率为94.7%,2年生存率为92.0%,3年生存率为90.7%,生存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已经接近国内心脏移植治疗效果。为推进我国心室辅助技术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心室辅助技术质控体系,严把质控关口;另一方面要成立心室辅助技术培训基地,做好心室辅助技术团队的规范化培训;建立中国机械循环支持注册登记研究,强化长期随访、管理及对术后并发症监测。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
中国机械循环支持注册登记研究
Keywords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heart failure
China Registry for Mechanically Assisted Circulatory Support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左心室成形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远期结果
被引量:
9
6
作者
杨滔
袁昕
李宝童
高伟
杜茗
杨研
潘世伟
赵世华
孙寒松
陆敏杰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
心血管病
中心
、阜外医院
、磁共振影像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588)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7204289)
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2019PT310025)。
文摘
目的:在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中,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基础上行左心室成形术(SVR)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连续纳入130例慢性心衰症状明显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分为CABG+SVR组(n=65)与单纯CABG(I-CABG)组(n=65)。所有患者于术前1个月内行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检查,用国际通用的17节段分析法评估患者的瘢痕心肌及心功能。对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了解其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衰再入院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左心室功能和心肌LGE情况均相似。与I-CABG组相比,CABG+SVR组体外循环时间[(116.0±36.2)min vs.(100.3±23.9)min,P=0.004]和机械通气时间[23(17,37)h vs.20(15,24)h,P=0.005]均明显延长。平均随访(127.3±12.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均明显改善,CABG+SVR组改善更明显。CABG+SVR组心衰再入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CABG组(3.1%vs.20.6%,P=0.002),但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vs.4.8%,P=0.6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策略是心衰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CABG+SVR vs.I-CABG:HR=0.072,95%CI:0.015~0.340,P=0.001),CABG+SVR组无心衰再入院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生存率明显高于I-CABG组(89.1%vs.66.7%,P=0.003)。结论:在慢性心衰症状明显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中,与I-CABG相比,CABG+SVR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显著降低心衰再入院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
左心室室壁瘤
左心室成形术
慢性心力衰竭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surgical ventricular reconstruc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血管外科手术复杂性评估系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朱坤
徐航
郑珊珊
仲肇基
孙海宁
刘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
胡盛寿
杨进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死亡风险因素分析
朱坤
林宏远
龚嘉淼
安康
郑哲
侯剑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高志亮
唐汉玮
侯剑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现状和下一步思考
胡盛寿
王现强
周星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左心室成形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远期结果
杨滔
袁昕
李宝童
高伟
杜茗
杨研
潘世伟
赵世华
孙寒松
陆敏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