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原性猝死预防指南》解读 被引量:18
1
作者 郝素芳 浦介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2期37-47,共11页
2015-08-29,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了新版《室性心律失常(VA)管理和心原性猝死(SCD)预防指南》^([1]),并同步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及Europace杂志,该指南是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ESC 2006年VA治疗及SC... 2015-08-29,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了新版《室性心律失常(VA)管理和心原性猝死(SCD)预防指南》^([1]),并同步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及Europace杂志,该指南是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ESC 2006年VA治疗及SCD指南的更新。由于2014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亚太心律学会(APHRS)VA专家共识新近发表,本指南将重点放在SCD的预防上。指南首先综述了SCD的定义、流行病学、预防及VA的治疗,之后分别对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功能不全、心肌病、遗传性原发心律失常综合征等8类心律失常人群进行了全面论述。现对其要点及亮点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 心原性猝死 预防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心内膜心肌活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乐 刘尚雨 +5 位作者 吴灵敏 郑黎晖 张震昊 熊宇龙 张筑欣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9-674,共6页
目的:探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明确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并行EMB检查的80例... 目的:探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明确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并行EMB检查的80例患者,按照活检结果的不同,分为心肌炎组及非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明确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28例(35.0%)经EMB证实为心肌炎。与非心肌炎组(n=52)相比,心肌炎组(n=28)急性病程(<1个月)的比例更高(13.5%vs.35.7%,P=0.020),QRS波时限显著延长[(102.2±29.6)ms vs.(117.3±22.9)ms,P=0.022],异常Q波、室内传导阻滞、ST段异常及T波异常的比例均较高(P均<0.05)。此外,心肌炎组较非心肌炎组更易合并心力衰竭(71.4%vs.15.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病程、合并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T波异常以及合并心力衰竭是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以复杂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中,心肌炎的诊断不可忽视,EMB有助于心肌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急性病程、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T波异常以及心力衰竭是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心肌炎高危患者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活检 复杂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活动评估指标与难治性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去神经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甲坤 涂斌 +5 位作者 胡锋 蔡锶敏 赖子浩 陈爱月 郑黎晖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活动评估指标与难治性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心脏去神经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心脏去神经消融术的难治性VVS患者147例,其中38例(25.8%)出现晕厥或晕厥前...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活动评估指标与难治性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心脏去神经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心脏去神经消融术的难治性VVS患者147例,其中38例(25.8%)出现晕厥或晕厥前兆的复发(复发组),109例(74.2%)未复发(未复发组)。比较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差异性。结果: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男性比例更低(50.1%vs.26.3%,P=0.012),收缩压更低[(121.75±13.60)mmHg(1mmHg=0.133kPa)vs.(115.00±16.11)mmHg,P=0.004];复发组患者的基线全天DC[(10.33±3.01)ms vs.(8.28±4.01)ms,P=0.008]、日间DC[(10.09±3.13)ms vs.(7.97±4.12)ms,P=0.001]、夜间DC[(11.50±3.34)ms vs.(9.83±3.69)ms,P=0.020]均较低。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DRs指标全天连续心率减速力(ADR)1~ADR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收缩压及日间DC是心脏去神经消融术后晕厥/晕厥前兆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VS患者间存在迷走神经活动的差异。DC、HRV和DRs在自主神经功能评估中各有优势,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脏去神经消融术 自主神经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舟 梁二鹏 +1 位作者 王现青(综述) 姚焰(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常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伴心衰中的表现优于传统药物,但消融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研究表明,左心房内径、容量和球形度、术后早期复发、左心房疤痕组织...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常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伴心衰中的表现优于传统药物,但消融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研究表明,左心房内径、容量和球形度、术后早期复发、左心房疤痕组织与纤维化以及多种生物标志物等可用于预测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后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导管消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彭文杰 丁立刚 +7 位作者 赵亚楠 李华龙 李超 李腾 黄俊 廖志勇 李宜富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索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经腋静脉途径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患者共130例。其中46例患者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方法行心脏植入式... 目的:探索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经腋静脉途径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患者共130例。其中46例患者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方法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超声组),84例患者应用解剖定位法行腋静脉穿刺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与对照组相比,气胸发生率(0%vs.3.6%,P=0.493)、囊袋血肿发生率(2.2%vs.2.4%,P=1.000)、囊袋感染发生率(0%vs.2.4%,P=0.539)、电极脱位发生率(0%vs.2.4%,P=0.539)、电极穿孔发生率(0%vs.1.2%,P=1.000)及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2%vs.11.9%,P=0.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腋静脉穿刺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 心脏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