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 被引量:3
1
作者 余佳文 刘红菊 +8 位作者 宁晓红 戴晓艳 江伟 李妍 刘茜 沙蕊 郑莹 赵小萱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前提,反复详尽的病情评估、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规范实施缓和镇静的必要条件。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以1例因顽固性谵妄接受缓和镇静的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展示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缓和镇静 顽固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对患者死亡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宁晓红 闫静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和国际医疗部4个科室,累积构成比分别为67.7%和62.7%。2019年涉及或实施安宁缓和医疗的临床科室数由2013年的7个增加至14个。与2013年相比,2019年死亡患者中接触到安宁缓和医疗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1),更多的患者得到符合缓和医疗基本标准的人文关怀照顾(P<0.001);2019年离世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0.006)、实施心肺复苏(P=0.002)、接受气管插管(P=0.002)、接受有创机械通气(P<0.001)、接受侵入性操作(P<0.001)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缓和医疗的理念和实践使临终患者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死亡 人文关怀 有创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宁晓红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的缓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死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是否接触到缓和医...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的缓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死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是否接触到缓和医疗及临终前诊治细节,如是否接受有创抢救措施、是否进行症状控制及是否进行心理、社会、灵性照顾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住院总死亡人数244例,其中,男135例,女109例,平均年龄(65.9±16.4)岁(1 d~105岁)。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12例(45.9%),非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32例(54.1%)。有61例(25.0%)患者死亡前接触到缓和医疗,大多数分布于内科科室,以肾内科(100.0%)、消化内科(80.0%)、老年医学科(72.7%)为主;29例患者得到完善的缓和医疗照护,症状均得到控制,死亡前均未采用有创救治措施,有26例接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与未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相比,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的死亡患者心肺复苏(0比20.2%;χ^(2)=13.009,P<0.001)、气管插管(3.3%比48.6%;χ^(2)=38.327,P<0.001)、有创机械通气比例(4.9%比47.5%;χ^(2)=33.895,P<0.001)明显下降,心理、社会及灵性照顾比例明显提高(54.1%比2.4%;χ^(2)=91.486,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对终末期患者的死亡有正向影响,缓和医疗服务可以使终末期患者更能获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有创救治的使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死亡 终末期 症状 灵性照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患者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阎格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0,共6页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是指缓和医疗团队在患者病程早期进行缓和医学干预,与患者的主治团队共同给予照护。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国外医疗机构共管经验,笔者认为共管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给予患者原治疗团队缓和医疗技术上的支持,为患...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是指缓和医疗团队在患者病程早期进行缓和医学干预,与患者的主治团队共同给予照护。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国外医疗机构共管经验,笔者认为共管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给予患者原治疗团队缓和医疗技术上的支持,为患者带来更高的生命质量。各医疗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共同照护模式,而缓和医疗团队需要与各科室建立长久持续的合作关系,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医疗模式 共同管理 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的安宁缓和医疗:案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硕 胡蓉蓉 +4 位作者 朱文博 夏京华 陈丽萌 秦岩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终末期肾病因其带来患者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及精神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缓和医疗整合安宁缓和治疗的理念,是有计划的、全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其目标是在整个病程中关注患者的症状和需求... 终末期肾病因其带来患者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及精神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缓和医疗整合安宁缓和治疗的理念,是有计划的、全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其目标是在整个病程中关注患者的症状和需求,减少痛苦,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末期的照护。本文报道1例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安宁缓和医疗实践,总结终末期肾病的安宁缓和医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肾脏缓和医疗 生命末期 退出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