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静慧 杨柳依依 +1 位作者 王燕 左亚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82,共11页
目的总结中国人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汇总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8例与文献报道的14例中国人群ICI诱发BP病例,并与非中国患者的国际研究数据对比,总结我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 目的总结中国人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汇总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8例与文献报道的14例中国人群ICI诱发BP病例,并与非中国患者的国际研究数据对比,总结我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男21例、女11例,均为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诱发。与外国人群相比,中国人群ICI诱发BP的平均发病年龄显著降低[(65.2±9.5)岁比(69.9±10.3)岁,P=0.020]。替雷利珠单抗诱发BP的比例显著升高(28.1%比0,P<0.001),而帕博利珠单抗(18.8%比39.4%,P=0.029)和纳武利尤单抗(3.1%比52.8%,P<0.001)诱发BP的比例则显著降低,原发肿瘤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比例亦显著降低(9.4%比43.3%,P<0.001)。中国人群皮肤瘙痒(96.9%比66.1%,P<0.001)及黏膜受累(59.4%比15.7%,P<0.001)比例均显著高于外国人群,使用雷公藤多甙(9.4%比0,P=0.008)、度普利尤单抗(18.8%比0.8%,P<0.001)和外用糖皮质激素(87.5%比53.5%,P<0.001)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外国人群。结论与外国人群相比,中国人群ICI诱发BP发病年龄较小,替雷利珠单抗诱发BP占比较高,原发肿瘤以肺癌为主,皮肤瘙痒更显著,黏膜受累较普遍。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为ICI诱发BP的国际标准治疗,雷公藤多甙和度普利尤单抗为我国特色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 大疱性类天疱疮 替雷利珠单抗 度普利尤单抗 雷公藤多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乔祖莎 晋红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3-688,共6页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是一类因自身免疫耐受破坏导致的皮肤病,包括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之间失衡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可优先激活调节性T细胞,逆转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是一类因自身免疫耐受破坏导致的皮肤病,包括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之间失衡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可优先激活调节性T细胞,逆转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失衡,恢复免疫耐受,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治疗领域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的免疫调控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为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效应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瑞替尼联合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幼年线状硬斑病
3
作者 张姗 刘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报告1例口服巴瑞替尼联合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的幼年线状硬斑病。患儿女,8岁,额部纵行硬化条带2年。皮肤科检查:额部及头皮可见2条纵行硬化条带,周围可见红斑、充血,头皮受累部位毛发脱失。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 报告1例口服巴瑞替尼联合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的幼年线状硬斑病。患儿女,8岁,额部纵行硬化条带2年。皮肤科检查:额部及头皮可见2条纵行硬化条带,周围可见红斑、充血,头皮受累部位毛发脱失。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硬斑病。诊断:幼年线状硬斑病。予口服糖皮质激素、中药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等治疗效果欠佳,后予巴瑞替尼口服联合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后患者皮损面积缩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硬斑病 巴瑞替尼 JA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系统性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钱玥彤 刘佳玮 马东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4-252,共9页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具有影响美观、病程呈慢性、顽固难治、容易反复、药物治疗效果差且部分治疗药物副作用较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系统性药物治疗无论是作为单一疗法或是联合疗法均对白癜风有明显改善...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具有影响美观、病程呈慢性、顽固难治、容易反复、药物治疗效果差且部分治疗药物副作用较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系统性药物治疗无论是作为单一疗法或是联合疗法均对白癜风有明显改善作用。随着对白癜风研究的逐渐深入,涌现出多种系统治疗方案,包括甲氨蝶呤(MTX)、环孢素和米诺环素等传统药物的新应用及Janus激酶(JAK)抑制剂和阿法诺肽等新型药物的开发。现就白癜风各类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既往临床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白癜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系统用药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米诺环素 Janus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角化病并发多发性鳞状细胞癌及鲍恩病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兆睿 刘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7-708,共2页
患者男,68岁。主诉:全身多发角化性丘疹及结节10年余。现病史:患者因银屑病14年前于当地药店购买某中成药(含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治疗银屑病,并自行按照最大剂量用药,共3年。患者诉服药后银屑病皮损控制良好,但四肢出现散发角化性丘... 患者男,68岁。主诉:全身多发角化性丘疹及结节10年余。现病史:患者因银屑病14年前于当地药店购买某中成药(含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治疗银屑病,并自行按照最大剂量用药,共3年。患者诉服药后银屑病皮损控制良好,但四肢出现散发角化性丘疹及结节,渐累及全身。2018年10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银屑病30年余。个人史及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中患者外祖母、母亲及其哥哥均患有银屑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弥漫性增厚、粗糙及色素沉着,多发肤色至褐色、绿豆至黄豆大的角化性丘疹及结节,部分溃疡,上覆黄白色鳞屑及结痂;双侧手足掌跖可见皮肤角化增厚及黄白色片状鳞屑(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腹盆CT等正常,血砷及尿砷均阴性。皮肤镜检查:(右前臂角化性结节)中央角质区域、出血,呈火山口样外观,边缘粉白色无结构区域、线状血管(图2A);(背部褐色丘疹)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褐色点状、小球状结构,偏离中心的粉色无结构区,簇集分布的盘绕状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角化病 鳞状细胞癌 皮肤镜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腺瘤
6
作者 宋洪彬 王涛 +1 位作者 方凯 刘跃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9-450,共2页
患者女,50岁。主诉:项部肿块30余年。现病史:30年前项部出现一黄豆大结节,质软,触痛,逐渐增大,未诊治。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下颌及颈部淋巴结无增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 患者女,50岁。主诉:项部肿块30余年。现病史:30年前项部出现一黄豆大结节,质软,触痛,逐渐增大,未诊治。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下颌及颈部淋巴结无增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项部右侧数个大小不等红色或紫红色丘疹、结节及肿块(图1),最大者约10.0 cm×8.0 cm,中央部分呈蓝色,表面较光滑,见毛细血管扩张,无溃疡、出血等,质软,触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