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实践经验
1
作者 耿瑞璇 郑莹 +7 位作者 孙晨晨 曾希 方红燕 詹文倩 喻远风 杨琴 戴晓艳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例缓和医疗团队和原医疗团队共同管理的病例。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启动共同管理的原因、具体过程与反馈情况。结...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例缓和医疗团队和原医疗团队共同管理的病例。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启动共同管理的原因、具体过程与反馈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失眠(11例,55%)、疼痛(9例,45%)为最常见需要控制的症状。共同管理团队帮助17例(85%)进行医疗决策、9例(45%)进行离世准备,协助3例(15%)进行转诊,并为20例(100%)提供舒适护理。结论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终末期患者减轻痛苦,并给患者家属和原医疗团队提供支持。该模式值得在三甲医院内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 症状控制 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 被引量:3
2
作者 余佳文 刘红菊 +8 位作者 宁晓红 戴晓艳 江伟 李妍 刘茜 沙蕊 郑莹 赵小萱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前提,反复详尽的病情评估、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规范实施缓和镇静的必要条件。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以1例因顽固性谵妄接受缓和镇静的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展示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缓和镇静 顽固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头颈部肿瘤晚期患者在缓和医疗理念下多学科协作照护模式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娜 沙蕊 +3 位作者 戴晓艳 刘红菊 余立江 徐天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79,共3页
为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提供在缓和医疗理念下的多学科协作照护模式。让患者在临终阶段能以更舒适、有尊严的方式离去,让患者家属减少遗憾,减轻哀伤。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细胞外容积对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治疗后心脏缓解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芦阳 黎婧怡 +3 位作者 郭玉博 王怡宁 李剑 田庄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3-590,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测量的基线细胞外容积(ECV)在预测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AL-CA)治疗后心脏缓解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AL-CA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MR测量基线...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测量的基线细胞外容积(ECV)在预测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AL-CA)治疗后心脏缓解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AL-CA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MR测量基线ECV和其他相关参数。依据治疗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来评估心脏缓解程度:NT-proBNP≤350 pg/ml为完全缓解;NT-proBNP较基线下降>60%且没有达到完全缓解标准为很好的部分缓解;NT-proBNP较基线下降31%~60%且没有达到很好的部分缓解标准为部分缓解;NT-proBNP较基线下降≤30%为无缓解。分别将出现首次心脏缓解(包括部分缓解、很好的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和出现最佳心脏缓解(包括部分缓解、很好的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作为研究终点。按照随访结束时是否出现心脏缓解将患者分为心脏缓解组(n=24,包括部分缓解7例、很好的部分缓解14例、完全缓解3例)与未缓解组(n=16)。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基线ECV对心脏缓解的影响。通过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判断和比较不同基线ECV患者的心脏缓解概率和时间差异。结果:在全部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70%),平均年龄(58±8)岁。λ型AL-CA患者32例(80%)。中位随访568(155,1049)d期间,15例在治疗后60 d时出现心脏部分缓解,3例可达到很好的部分缓解;治疗后720 d至随访结束,共3例达到完全缓解。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基线ECV(HR=0.937,95%CI:0.879~0.999,P=0.045)和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方案(HR=3.279,95%CI:1.098~9.796,P=0.033)是首次心脏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最佳心脏缓解,基线ECV(HR=0.931,95%CI:0.867~1.000,P=0.048)和达雷妥尤单抗一线治疗方案(HR=3.132,95%CI:1.052~9.319,P=0.040)同样也是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与基线≥54%患者比,基线ECV<54%患者更早获得首次心脏缓解(log-rankP=0.014);与基线ECV≥55%患者比,基线ECV<55%患者更可能达到最佳心脏缓解(log-rank P=0.006)。结论:由CMR测量的基线ECV可作为AL-CA患者治疗后心脏缓解的独立预测指标,较低的基线ECV水平与更快和更好的心脏缓解相关。达雷妥尤单抗一线治疗方案显示出更佳的心脏缓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细胞外容积分数 心脏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