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在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目的:探索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在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上海癌症中心和Cedars-Sinai医学中心(洛杉矶)193例患者的193个原发肿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93例、120例PNETs组织中MAP2、MAP1B的表达,随后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AP2和MAP1B在PNETs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6%(88/193)和64.2%(77/120)。MAP2表达阳性的患者的总生存好于阴性患者(P=0.012)。另外,MAP2阳性Ⅱ、Ⅲ期患者的总生存也优于阴性者(P=0.017)。然而,MAP1B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总生存、无病生存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AP2为潜在的预测PNETs患者预后的指标。展开更多
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作用于前列腺素E受体(prostaglandin E receptor,EP),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PGE2在骨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骨重建的过程中,调控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作用于前列腺素E受体(prostaglandin E receptor,EP),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PGE2在骨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骨重建的过程中,调控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维持动态平衡。在骨形成方面,PGE2/EP轴通过神经调控、机械负荷调控、与体内其他细胞分子间的交互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维持骨稳态。因此,PGE2在以骨量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对近年来PGE2在骨形成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现有的临床应用。展开更多
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起病的低镁血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双手抽搐,多次查血镁显著降低,伴间断低钙血症,经系统评估未见明确获得性病因,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示TRPM6基因新发杂合缺失突变。经分析,考虑与疾病相关可能性大,因此考虑...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起病的低镁血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双手抽搐,多次查血镁显著降低,伴间断低钙血症,经系统评估未见明确获得性病因,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示TRPM6基因新发杂合缺失突变。经分析,考虑与疾病相关可能性大,因此考虑患者诊断遗传性低镁血症继发低钙血症(hypomagnesemia with secondary hypocalcemia,HSH)可能性大。单纯补镁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大致正常。本文对低镁血症诊疗思路、TRPM6蛋白结构与功能、HSH患者病例特点等进行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低镁血症的诊疗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哺乳期是机体钙磷代谢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阶段,母体钙磷和骨代谢状态在钙磷调节激素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以期通过母乳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钙质。本文就哺乳期产妇钙磷代谢及骨密度变化特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哺乳期间母体血钙水...哺乳期是机体钙磷代谢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阶段,母体钙磷和骨代谢状态在钙磷调节激素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以期通过母乳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钙质。本文就哺乳期产妇钙磷代谢及骨密度变化特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哺乳期间母体血钙水平保持正常,血磷水平轻度升高,同时,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升高,并出现短暂性骨密度丢失,这些变化与升高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rotein,PTHrP)、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及低水平的雌二醇(estradiol,E2)有关。但随着停止哺乳、月经复潮,产妇骨代谢水平、骨密度逐渐恢复至孕前水平。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谱,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5年至2020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诊断的男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调查临床特征、生化指标、骨密度及骨骼X线片,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nte...目的调查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谱,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5年至2020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诊断的男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调查临床特征、生化指标、骨密度及骨骼X线片,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Revision,ICD-10)分析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谱。结果412例患者中继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占64.6%,原发性仅占35.4%。≥50岁男性患者中,常见继发骨质疏松病因为性腺功能减退(10.7%)、帕金森病(7.2%)等;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因以性腺功能低下(29.9%)、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9.2%)较常见。男性低骨量患者中83.8%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男性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未见明显差异,但继发性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结论男性骨质疏松症中继发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且病因复杂,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骨转换生化指标升高对于男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在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上海癌症中心和Cedars-Sinai医学中心(洛杉矶)193例患者的193个原发肿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93例、120例PNETs组织中MAP2、MAP1B的表达,随后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AP2和MAP1B在PNETs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6%(88/193)和64.2%(77/120)。MAP2表达阳性的患者的总生存好于阴性患者(P=0.012)。另外,MAP2阳性Ⅱ、Ⅲ期患者的总生存也优于阴性者(P=0.017)。然而,MAP1B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总生存、无病生存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AP2为潜在的预测PNETs患者预后的指标。
文摘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作用于前列腺素E受体(prostaglandin E receptor,EP),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PGE2在骨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骨重建的过程中,调控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维持动态平衡。在骨形成方面,PGE2/EP轴通过神经调控、机械负荷调控、与体内其他细胞分子间的交互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维持骨稳态。因此,PGE2在以骨量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对近年来PGE2在骨形成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现有的临床应用。
文摘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起病的低镁血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双手抽搐,多次查血镁显著降低,伴间断低钙血症,经系统评估未见明确获得性病因,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示TRPM6基因新发杂合缺失突变。经分析,考虑与疾病相关可能性大,因此考虑患者诊断遗传性低镁血症继发低钙血症(hypomagnesemia with secondary hypocalcemia,HSH)可能性大。单纯补镁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大致正常。本文对低镁血症诊疗思路、TRPM6蛋白结构与功能、HSH患者病例特点等进行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低镁血症的诊疗提供参考。
文摘哺乳期是机体钙磷代谢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阶段,母体钙磷和骨代谢状态在钙磷调节激素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以期通过母乳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钙质。本文就哺乳期产妇钙磷代谢及骨密度变化特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哺乳期间母体血钙水平保持正常,血磷水平轻度升高,同时,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升高,并出现短暂性骨密度丢失,这些变化与升高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rotein,PTHrP)、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及低水平的雌二醇(estradiol,E2)有关。但随着停止哺乳、月经复潮,产妇骨代谢水平、骨密度逐渐恢复至孕前水平。
文摘目的调查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谱,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5年至2020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诊断的男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调查临床特征、生化指标、骨密度及骨骼X线片,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Revision,ICD-10)分析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谱。结果412例患者中继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占64.6%,原发性仅占35.4%。≥50岁男性患者中,常见继发骨质疏松病因为性腺功能减退(10.7%)、帕金森病(7.2%)等;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因以性腺功能低下(29.9%)、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9.2%)较常见。男性低骨量患者中83.8%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男性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未见明显差异,但继发性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结论男性骨质疏松症中继发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且病因复杂,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骨转换生化指标升高对于男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