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视觉-体感觉刺激跨通道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1
-
-
作者
冯莉
崔红岩
谢小波
徐圣普
胡勇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香港大学矫形与创伤外科学系
-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649-654,共6页
-
基金
深港创新圈D类资助项目(SGDX201908162320119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JCYBJC29600)。
-
文摘
目的研究视觉-体感觉跨通道刺激模式下通道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探讨大脑对于跨通道信息的整合与处理机制。方法选择20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躯体感觉正常且无任何大脑病史的志愿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均为身体健康的在校学生,年龄20~27岁,平均年龄23.4岁,全部为右利手。分析志愿者在视觉、体感觉单独刺激和视觉-体感觉联合刺激下,事件相关电位(P2、P3成分的峰值和峰值潜伏期)、行为学数据(反应时间和错误率)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P2、P3进行源分析,获得源的位置和强度。结果跨通道体感靶刺激(Sv)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反应时间548 ms±20 ms,错误率13.8%±2.7%)均显著低于单通道体感靶刺激(S)下的值(反应时间571 ms±22 ms,错误率18.2%±2.8%);跨通道视觉靶刺激(Vs)的P2峰值和峰值潜伏期(峰值4.6μV±1.7μV,峰值潜伏期208.0 ms±5.0 ms)均显著高于单通道视觉靶刺激(V)下的值(峰值3.9μV±1.0μV,峰值潜伏期199.0 ms±7.0 ms),Vs的P3峰值(11.8μV±1.6μV)显著低于V(12.5μV±2.0μV);Sv的P2峰值、P3峰值和峰值潜伏期(P2峰值6.7μV±1.2μV,P3峰值10.6μV±1.2μV,P3峰值潜伏期392.0 ms±8.4 ms)均显著低于S下的值(P2峰值7.4μV±1.0μV,P3峰值11.7μV±1.0μV,P3峰值潜伏期503.0 ms±21.0 ms);反应时间与P3峰值潜伏期具有显著正相关(R=0.96,P <0.001)。结论跨通道间背景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影响具有动态特性,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是跨通道易化与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关键词
跨通道刺激
事件相关电位
源分析
相关分析
-
Keywords
crossmodal stimuli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our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R338.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