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PLCL/PLLA复合材料支架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自强 张逸芸 +2 位作者 段瑞平 杜福崇 李学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探讨左旋聚乳酸(PLLA)与聚-L-丙交酯-己内酯(PLCL)的复合对PLCL的三维(3D)打印性能及其打印支架降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共混手段制备了系列不同比例的PLCL(100%、90%、80%、70%、60%、50%)为基质相、PLLA(10%、20%、30%、40%、50%... 目的探讨左旋聚乳酸(PLLA)与聚-L-丙交酯-己内酯(PLCL)的复合对PLCL的三维(3D)打印性能及其打印支架降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共混手段制备了系列不同比例的PLCL(100%、90%、80%、70%、60%、50%)为基质相、PLLA(10%、20%、30%、40%、50%、100%)为分散相的复合材料;利用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比例、不同填充率(40%、50%、60%、70%)的PLCL/PLLA无边框3D多孔支架;通过支架宏/微观结构的观察及其体外加速降解实验,考察复合材料3D打印性能及其支架的降解性能。结果在研究条件下,复合材料均可打印成孔隙贯通的多孔支架,复合材料的孔径随填充率的增加而缩小,由40%时733μm缩小为70%时200μm。相对于单纯PLCL,复合PLLA更有利于支架结构成型。降解实验显示:PLCL支架降解较快,70%填充率打印支架60 d时降解达到88.58%,而PLLA的加入可以减慢支架降解速率;降解过程中,所有支架都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结构的完整性,无明显断裂或崩解,但PLCL支架整体结构缩小、孔径增大明显,而复合PLLA明显改善了支架缩小和孔径增大的现象;微观形貌变化显示,PLCL支架表面在降解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微孔结构,而PLCL/PLLA复合材料支架表面出现了微孔结构和微裂缝结构。结论复合PLLA不仅改善了PLCL的3D打印性能,而且也改变了复合材料支架的降解性能;通过改变PLCL和PLLA的比例及3D打印填充率,可以调控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及降解速率,为多种组织、器官的工程化构建提供可选择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聚乳酸(PLLA) 聚-L-丙交酯-己内酯(PLCL) 复合材料 共混改性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3D打印性能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聚丙烯酸敷料对糖尿病皮损治疗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陈泫锦 罗凌鹏 +2 位作者 张闯年 孔德领 李宸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GM)接枝聚丙烯酸(AA)敷料对糖尿病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KGM-AA)敷料,进行吸水性实验检测KGM-AA敷料的吸水性能与黏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冻干后结构及形态。将KGM-AA水凝胶...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GM)接枝聚丙烯酸(AA)敷料对糖尿病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KGM-AA)敷料,进行吸水性实验检测KGM-AA敷料的吸水性能与黏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冻干后结构及形态。将KGM-AA水凝胶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体外共培养24 h后,进行细胞活死染色及CCK-8检测,探究细胞的活性及生长状况。将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到KGM、KGM-AA和空白对照上,于接种后第2、4、6、8小时时间点观察血管形成情况。通过小鼠腹腔注射STZ造糖尿病模型,当随机血糖连续2次大于11.1 mmol/L即造模成功。将所获得的高血糖糖尿病小鼠于颈后处制造直径为1 cm圆形伤口并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不做处理空白对照组,另2组分别用KGM及KGM-AA敷料对小鼠创面进行治疗,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于创伤后第7、14天时取伤口处皮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伤口愈合及炎症、增生等情况。结果KGM-AA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吸水后的KGM-AA呈现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均大于10μm。与小鼠L929共培养后发现,细胞成功进入吸水形成的凝胶内部,细胞存活率大于95%,可以为细胞附着提供良好的环境且对细胞生长及活性无显著影响。成管实验结果显示,与KGM相比,接种6 h左右KGM-AA组血管数量明显多于KGM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该差异一直维持到接种后的第10小时。体内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口用KGM-AA敷料处理过的高血糖小鼠在治疗7 d时创面皮肤比未接受治疗组更加完整。结论KGM-AA敷料吸水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吸水后形成均匀多孔结构,形成保护膜的同时为细胞附着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促进血管生成特性和潜在的调节皮肤损伤能力,是理想的伤口敷料和细胞递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聚丙烯酸 糖尿病 皮肤损伤 生物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浅层关节软骨损伤的作用
3
作者 杜福崇 王自强 +3 位作者 杨文裕 杜博 李学敏 张其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浅层关节软骨(p-AC)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6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5~3.3kg。手术创建兔膝关节p-AC损伤,使用功率30mW/cm^2、脉冲通断比20%、脉冲频率1kHz、超声固有频率1.5MHz的LIPUS进...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浅层关节软骨(p-AC)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6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5~3.3kg。手术创建兔膝关节p-AC损伤,使用功率30mW/cm^2、脉冲通断比20%、脉冲频率1kHz、超声固有频率1.5MHz的LIPUS进行术后处理,每天20min。于LIPUS处理1周和3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损伤周围软骨组织mRNA的表达;处理6周和12周后,对损伤处进行组织学评估。分离、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LIPUS处理,分别在干预后第1、3、5天,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该实验参数下,6周和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没有透明样软骨再生,但是对照组的白色纤维组织较多;与对照组相比,LIPUS下调了软骨组织中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周时下调Ⅱ型胶原的表达(P=0.046);在第3周时下调蛋白多糖(ACAN)(P=0.017)、SOX9(P=0.001)的表达。组织学病理切片分析发现LIPUS没有促进p-AC修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LIPUS对钙化软骨(CC)层与软骨下骨(SB)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LIPUS在体外第5天时显著抑制软骨细胞增殖(P=0.0023),不能促进Ⅱ型胶原和ACAN的表达,但可以下调MMP-13的表达并在第5天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36)。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LIPUS对p-AC损伤无明显的修复作用,但具有一定的组织保护和减弱组织退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浅层软骨损伤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 钙化软骨 软骨下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恩度海藻酸水凝胶治疗结肠癌的初探
4
作者 杨影 田欣欣 +3 位作者 庞丽云 杨菁 张海玲 冷希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研究载恩度海藻酸水凝胶(EAH)对结肠癌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基于乙二胺四乙酸-钙-海藻酸系统制备海藻酸水凝胶负载恩度,常规方法评估其包载效率和体外释放;建立C57BL/6小鼠结肠癌荷瘤鼠模型,将其分为3组,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溶液(PBS... 目的研究载恩度海藻酸水凝胶(EAH)对结肠癌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基于乙二胺四乙酸-钙-海藻酸系统制备海藻酸水凝胶负载恩度,常规方法评估其包载效率和体外释放;建立C57BL/6小鼠结肠癌荷瘤鼠模型,将其分为3组,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为对照组(PBS组)、游离恩度(Endo组)和载恩度海藻酸水凝胶(EAH组),治疗25 d,记录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和治疗后肿瘤体质量,评价EAH治疗对肿瘤生长的影响;Drabkin试剂检测肿瘤的血红蛋白以评估瘤内血管新生,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瘤内的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瘤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8和IL-17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鼠脾脏和肿瘤中T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评估EAH治疗对体内T细胞的影响。结果海藻酸水凝胶对恩度的包封率(EE)到达(91.30±4.23)%;EAH体外释放平稳,缓释周期25 d。荷瘤鼠治疗中,EAH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与PBS组和Endo组相比,EAH治疗明显减少了肿瘤的血管新生和瘤内VEGF mRNA、HIF-1αmRNA的表达,提高了CD3+CD8+T细胞在脾脏和肿瘤的比例。结论与游离恩度给药相比,EAH缓释递送相同剂量的恩度能更显著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在结肠癌治疗中是一种有潜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恩度 海藻酸钠 水凝胶 抗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