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食同源中药铁皮石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杨 赵勉 +5 位作者 邱雨轩 叶德宝 刘洋清 张朝凤 王海波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8,共15页
铁皮石斛Dendrobii Officinalis Caulis是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压、调节血糖等作用。常作为药膳以及保健品使用,在药品上也应用广泛... 铁皮石斛Dendrobii Officinalis Caulis是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压、调节血糖等作用。常作为药膳以及保健品使用,在药品上也应用广泛,如石斛夜光丸、复方鲜石斛颗粒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铁皮石斛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药食两用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概述,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铁皮石斛的可持续发展、药食同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药食同源 资源分布 活性成分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贺玖明 李铁钢 +2 位作者 何菁菁 罗志刚 再帕尔.阿不力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51-1160,共10页
近年来,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且在开放环境下实现离子化的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Ambient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的研制与应用成为质谱学领域的前沿及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该文综述了AI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特征与应用进... 近年来,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且在开放环境下实现离子化的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Ambient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的研制与应用成为质谱学领域的前沿及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该文综述了AI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特征与应用进展,并结合笔者研制的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AFAI)技术,介绍了气流辅助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其应用。展望了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敞开式离子源 质谱 气流 空气动力辅助离子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式质谱成像方法的组织样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志刚 何菁菁 +1 位作者 贺玖明 再帕尔·阿不力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以添加镇静催眠候选新药N6-羟苄腺嘌呤核苷[N6-(4-hydroxybenzyl)adenine riboside,NHBA]的组织匀浆切片作为考察对象,对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质谱成像系统(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AFAI-MSI)的关键参数... 以添加镇静催眠候选新药N6-羟苄腺嘌呤核苷[N6-(4-hydroxybenzyl)adenine riboside,NHBA]的组织匀浆切片作为考察对象,对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质谱成像系统(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AFAI-MSI)的关键参数进行考察与优化,以保证最佳条件进行样品检测。在此基础上,对预处理的整体大鼠组织切片进行平行的连续两次质谱成像分析,考察了其内源性代谢物在成像分析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对采集数据中关键质谱峰的筛选等处理步骤,并采用可视化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开展了组织样品内源性代谢物的稳定性分析,最终验证了采用该样品前处理和质谱成像方法,能够保证组织切片样品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稳定性,为质谱成像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FAI) 敞开式质谱成像(AMSI) 样品稳定性 药物 内源性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对雷公藤多苷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宁 张友文 +2 位作者 张丹 鲍秀琦 孙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7期385-388,393,共5页
目的考察双环醇对雷公藤多苷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 ICR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50、100、200 mg·kg-1×3),于末次给药后2 h单次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300 mg·kg-1,观察动物状态,禁食18 h后处理动物... 目的考察双环醇对雷公藤多苷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 ICR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50、100、200 mg·kg-1×3),于末次给药后2 h单次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300 mg·kg-1,观察动物状态,禁食18 h后处理动物,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及LDH水平,H.E.染色考察肝脏病理状态,Western blot法分析蛋白表达。结果雷公藤多苷300 mg·kg-1能引起小鼠显著毒性和肝脏损伤,动物死亡率达41.67%,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及LDH含量均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以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50、100、200 mg·kg-1双环醇对雷公藤多苷引起的小鼠肝毒性有显著保护作用,能降低小鼠死亡率,降低雷公藤多苷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及LDH的升高,改善肝组织病理状态。初步机制研究显示,双环醇可降低凋亡相关蛋白Fas L的表达,上调PI3K和connexin-43的表达。结论双环醇对雷公藤多苷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肝组织细胞间缝隙连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双环醇 药物性肝损伤 胞间缝隙连接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拮抗DDT引起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抑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华 余凌虹 +1 位作者 魏怀玲 张丹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治肝炎药物双环醇对促癌剂滴滴涕(DDT)引起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抑制的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直接观察DDT引起的大鼠肝上皮WB-F344细胞GJIC功能抑制并分析双环醇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 目的研究治肝炎药物双环醇对促癌剂滴滴涕(DDT)引起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抑制的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直接观察DDT引起的大鼠肝上皮WB-F344细胞GJIC功能抑制并分析双环醇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磷酸化Cx43、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和活性。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考察WB-F344细胞Cx43蛋白亚细胞定位、间隙连接的形成及E-cadherin和β-Catenin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DDT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WB-F344细胞GJIC功能,20μM浓度时小分子荧光染料Luciferyellow CH仅能从伤沿细胞向后传递1-2列细胞。双环醇能部分恢复DDT引起的GJIC功能抑制,且具有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与抑制DDT引起的磷酸化Cx43蛋白表达量升高,进而恢复DDT损伤的间隙连接形成有关。DDT和双环醇对与Cx43蛋白功能密切相关的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活性及细胞内定位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双环醇能通过影响Cx4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部分恢复环境促癌剂DDT引起的WB-F344细胞间隙连接的形成,改善GJIC功能。对GJIC的功能抑制是多种促癌剂诱发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前期研究显示双环醇具预防二甲基亚硝胺/苯巴比妥诱发肝癌发生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双环醇在预防杀虫剂DDT(一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诱发的肿瘤方面亦具有一定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WB-F344细胞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滴滴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对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引起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余凌虹 魏怀玲 +3 位作者 鲍秀琦 陈晓光 张丹 孙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治疗肝炎药物双环醇在荷瘤小鼠对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合用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对抑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C57/BL小鼠接种Lewis肺癌后6天腹腔注射L-OHP(6mg.kg-1... 目的研究治疗肝炎药物双环醇在荷瘤小鼠对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合用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对抑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C57/BL小鼠接种Lewis肺癌后6天腹腔注射L-OHP(6mg.kg-1×1)及5-FU(25mg.kg-1×5),建立大剂量L-OHP/5-FU合用引起荷瘤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双环醇(150,300mg.kg-1×7)。于开始给药后的第8天处理动物,取瘤称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考察肝脏病理状态。结果 L-OHP与5-FU合用,对Lewis肺癌具显著抑制活性,抑瘤率达72.7%,同时出现明显毒副反应,26.7%的动物死亡,肝脏受到损伤,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血清ALT,AST水平升高。双环醇150、300mg.kg-1与L-OHP/5-FU合用,能够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状态,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减少动物死亡率,对抑瘤率亦有小的升高作用。双环醇300mg.kg-1单独给药对Lewis肺癌的抑瘤率为25.6%,肝脏无损伤且整个实验过程中小鼠无死亡。结论双环醇在不影响L-OHP/5-FU抑瘤率的情况下,对后者引起的肝脏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荷瘤小鼠死亡率,临床应用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肝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肝细胞脂质堆积的研究
7
作者 尹震 张晓琳 +3 位作者 田金英 姜楠 李雪晨 叶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人肝癌细胞(HepG2)脂质堆积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棕榈酸组(PA)、油酸组(OA)、亚油酸组(LA)和亚麻酸组(ALA)。培养24 h后,以MTT法比较不同种类脂肪酸对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同一浓度下...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人肝癌细胞(HepG2)脂质堆积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棕榈酸组(PA)、油酸组(OA)、亚油酸组(LA)和亚麻酸组(ALA)。培养24 h后,以MTT法比较不同种类脂肪酸对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同一浓度下,以油红O染色法比较,各组细胞内脂滴生成情况拍照并测量吸光度;以酶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比较不同种类脂肪酸对肝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每种脂肪酸诱导的浓度为50μmol/L,同一浓度下,随着PA、OA、LA、ALA各组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依次增加,PA、OA、LA、ALA各组细胞内脂滴依次增多,细胞内TG含量依次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A无统计学差异,O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LA和ALA分别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且对每种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一条件下,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肝细胞活力和脂质堆积程度的影响不同,提示可能与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有关,不饱和度越高的脂肪酸对细胞脂质堆积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肝细胞 细胞活力 脂质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空气动力辅助离子源与不同类型质量分析器的快速接口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贺玖明 罗志刚 +6 位作者 唐飞 陈一 龚涛 何菁菁 张瑞萍 王晓浩 再帕尔·阿不力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8-913,共6页
报道了新型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FAI)装置与不同类型商业化质量分析器的快速接口技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AFAI系统的抽气流速,在更宽范围内考察了流速对质谱灵敏度的影响;对AFAI离子源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制作,重点解决快速接... 报道了新型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FAI)装置与不同类型商业化质量分析器的快速接口技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AFAI系统的抽气流速,在更宽范围内考察了流速对质谱灵敏度的影响;对AFAI离子源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制作,重点解决快速接口问题,通过更换接口板可实现其与不同厂家、不同类型质量分析器[飞行时间(TOF)、四级杆-离子阱(Q-TRAP)和四级杆-飞行时间(Q-TOF)]的兼容及联用,尤其可以与具有气帘接口的质量分析器联用.本离子源装置结合不同质量分析器可以进行全扫描、子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和高分辨等多种类型质谱分析,而且AFAI可在电喷雾(ESI)、解析电喷雾(D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等多种离子化模式下工作,从而实现对不同性质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提高了AFAI离子化技术的功能,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 质谱 模块化 快速实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对顺铂联合吉西他滨致荷瘤小鼠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友文 魏怀玲 +2 位作者 鲍秀琦 张丹 孙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5期257-260,263,共5页
目的建立顺铂(CDDP)联合吉西他滨(GEM)引起小鼠肝肾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双环醇对CDDP/GEM联用致荷瘤小鼠肝肾损伤及骨髓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参考临床用药方案,建立CDDP/GEM联用致小鼠肝肾损伤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考察双环醇的保护... 目的建立顺铂(CDDP)联合吉西他滨(GEM)引起小鼠肝肾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双环醇对CDDP/GEM联用致荷瘤小鼠肝肾损伤及骨髓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参考临床用药方案,建立CDDP/GEM联用致小鼠肝肾损伤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考察双环醇的保护作用:C57/BL小鼠接种Lewis肺癌后第6天开始腹腔注射CDDP(5mg·kg-1×5)及GEM(50mg·kg-1×2),建立大剂量CDDP/GEM联用致小鼠肝肾损伤模型,同时灌胃给予双环醇(150、300mg·kg-1),以吉粒芬(100 g·kg-1)作为阳性对照药。于开始给药后第6天处理动物,取瘤称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及肾功能生化指标,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血象分析。结果小鼠腹腔注射CDDP(5mg·kg-1×5)及GEM(50mg·kg-1×2),在动物尚未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下,能引起明显的肝肾损伤。双环醇150mg·kg-1能显著降低上述方案CDDP/GEM引起的血清CR的升高,同时显著升高全血中NEUT和NEUT%。双环醇300mg·kg-1亦有保护作用,但作用不显著。吉粒芬对CDDP/GEM联用引起的WBC、NEUT、NEUT%降低有显著升高作用。双环醇及吉粒芬与CDDP/GEM合用,对后者的抑瘤活性略有增加作用。结论双环醇在略增加CDDP/GEM抑瘤活性的基础上,150mg·kg-1剂量对后者引起的荷瘤小鼠肝肾损伤及骨髓毒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00mg·kg-1剂量组作用不及150mg·kg-1剂量组,但均能降低荷瘤小鼠死亡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顺铂 吉西他滨 肝肾损伤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联苯类化合物WLP-S-14在实验性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露阳 童元峰 +5 位作者 吴松 魏怀玲 鲍秀琦 张丹 张予阳 孙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目的考察新型水溶性联苯类化合物WLP-S-14在3种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刀豆蛋白A(Con A)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WLP-S-14(100、200 mg·kg-1)在给予肝毒性物质前2天连续3次腹腔注射给药,全... 目的考察新型水溶性联苯类化合物WLP-S-14在3种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刀豆蛋白A(Con A)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WLP-S-14(100、200 mg·kg-1)在给予肝毒性物质前2天连续3次腹腔注射给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及AST水平。建立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发的荷瘤小鼠肝损伤模型,WLP-S-14(100、200 mg·kg-1)腹腔注射给药,连续7天,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状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及AST水平,同时计算抑瘤率并观察动物死亡情况。结果在CCl4诱导的急性中毒性肝损伤模型,WLP-S-14 100 mg·kg-1对CCl4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均有显著降低作用,WLP-S-14 200mg·kg-1对ALT的降低作用显著,对AST仅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在Con 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中,WLP-S-14 100、200mg·kg-1可显著降低Con A引起的血清ALT、AST升高,200mg·kg-1活性略优于同剂量的双环醇组;在L-OHP联合5-FU诱发的荷瘤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模型,WLP-S-14100、200mg·kg-1对L-OHP/5-FU引起的荷Lewis肺癌小鼠肝脏损伤表现显著改善作用,能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改善肝脏病理状态。WLP-S-14 100 mg·kg-1对L-OHP/5-FU的抑瘤率无降低作用,且能改善小鼠因L-OHP/5-FU而引起的体重下降状况。结论新型水溶性联苯类化合物WLP-S-14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均显示显著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类化合物 双环醇 水溶性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作用观察
11
作者 刘宁 刘威 +2 位作者 张丹 鲍秀琦 孙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4期193-195,200,共4页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小鼠淤积性黄疸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双环醇200 mg·kg^(-1)5天,每天给药1次,在第3天给药后2 h单次灌胃给予ANIT 110 mg·kg^(-1),观察动物状态并继续给药。双环醇末次给...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小鼠淤积性黄疸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双环醇200 mg·kg^(-1)5天,每天给药1次,在第3天给药后2 h单次灌胃给予ANIT 110 mg·kg^(-1),观察动物状态并继续给药。双环醇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 h,末次给药后2 h处理动物,计算肝脾指数,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ALP、TBIL、DBIL和TBA水平,制备10%肝匀浆,测定肝组织MDA和SOD含量。结果 ANIT可引起小鼠显著毒性和肝组织损伤,动物出现死亡,脾脏指数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胆汁酸等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降低。双环醇200 mg·kg^(-1)连续给药5次,能降低动物死亡率,改善脾脏指数,但对ANIT致小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升高无降低作用,进一步增大肝脏指数,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结论双环醇有加重ANIT诱导的小鼠淤积性黄疸的作用,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萘异硫氰酸酯 齡积性黄疸 双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半乳糖苷偶联物的合成及保肝活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建勤 陈晖 +2 位作者 王少戎 李燕 方唯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0-1666,共7页
通过改进的Koenigs-knorr法在熊果酸3位和28位进行半乳糖苷化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TT法考察了上述化合物对大鼠肝干细胞样上皮细胞WB-F344的作用,发现化合物12b和12e可明显提高WB-F344细胞的成活率.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b,12d和12f... 通过改进的Koenigs-knorr法在熊果酸3位和28位进行半乳糖苷化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TT法考察了上述化合物对大鼠肝干细胞样上皮细胞WB-F344的作用,发现化合物12b和12e可明显提高WB-F344细胞的成活率.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b,12d和12f在刀豆蛋白引起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上,除化合物12d对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外,其余化合物均未见对谷草和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半乳糖苷 保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尾草醇提取物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型黄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威 李芳芳 +3 位作者 李梅 张丹 鲍秀琦 孙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目的考察凤尾草醇提取物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alene 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退黄保肝作用。方法 ICR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凤尾草醇提取物125、250和500 mg·kg^(-1) 5天,每天给药1次,在第3天给药后2 h... 目的考察凤尾草醇提取物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alene 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退黄保肝作用。方法 ICR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凤尾草醇提取物125、250和500 mg·kg^(-1) 5天,每天给药1次,在第3天给药后2 h单次灌胃给予ANIT 80 mg·kg^(-1),继续给药,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 h,末次给药后2 h处理动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胆汁酸(TBA)水平,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IT模型组动物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显著升高,ALB含量显著下降,TBil、DBil及TBA和ALP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凤尾草醇提取物125、250、500 mg·kg^(-1)能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同时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TBA及ALP含量。HE染色结果显示,凤尾草醇提取物抑制肝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凤尾草醇提取物对ANIT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及黄疸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草 ANIT 胆汁淤积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沉默TRB3细胞模型及TRB3启动子报告基因的建立
14
作者 慕容 刘进稳 花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构建人TRB3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和稳定沉默TRB3的人结肠癌细胞系HCT-8,构建TRB3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为以TRB3为靶点的药物研究提供有效的筛选平台。针对TRB3的mRNA设计寡核苷酸序列,构建TRB3-shRNA表达载体和control-shRNA... 构建人TRB3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和稳定沉默TRB3的人结肠癌细胞系HCT-8,构建TRB3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为以TRB3为靶点的药物研究提供有效的筛选平台。针对TRB3的mRNA设计寡核苷酸序列,构建TRB3-shRNA表达载体和control-shRNA阴性对照载体,宿主菌扩增,并测序鉴定。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HCT-8细胞,以潮霉素筛选,分别建立稳定表达TRB3-shRNA和control-shRNA的HCT-8细胞系。通过细胞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通过克隆、酶切、连接、转化和扩增,构建TRB3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TRB3-Luc,转染HEK293ET细胞并给予衣霉素刺激,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经测序证实,TRB3-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插入的DNA片段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在建立的稳定表达TRB3-shRNA的HCT-8细胞中,TRB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显著下降,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同时,TRB3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TRB3-Luc构建成功,并在衣霉素诱导下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活性增强。TRB3-shRNA重组质粒、稳定沉默TRB3的HCT-8细胞系和TRB3启动子报告基因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TRB3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TRB3抑制剂的筛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B3 稳定沉默 报告基因 肿瘤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