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因子对枸杞红瘿蚊出土羽化的影响
1
作者 邓彩萍 冯佳康 +4 位作者 王建敏 李欢乐 乔海莉 徐常青 刘赛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0,共8页
开展枸杞红瘿蚊Gephyraulus lycantha Jiao&Kolesik羽化生物学特性研究,探讨不同土壤因子对其出土羽化的影响,旨在为其有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在室内模拟条件下,设置不同土壤含水量(0、5%、10%、15%、20%、25%、30%)、土壤基质(沙... 开展枸杞红瘿蚊Gephyraulus lycantha Jiao&Kolesik羽化生物学特性研究,探讨不同土壤因子对其出土羽化的影响,旨在为其有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在室内模拟条件下,设置不同土壤含水量(0、5%、10%、15%、20%、25%、30%)、土壤基质(沙土、壤土、沙壤土)、土壤容重(1.0 g/cm³、1.2 g/cm³、1.4 g/cm³)和土壤深度(5 cm、10 cm、15 cm、20 cm、25 cm),调查枸杞红瘿蚊老熟幼虫的出土羽化率及逐日出土羽化情况。结果显示枸杞红瘿蚊在土壤中原位完成蛹期发育后,以后期蛹形态钻出土壤表面后完成羽化。不同的土壤因子显著影响枸杞红瘿蚊成虫出土羽化,土壤含水量为15%时,枸杞红瘿蚊出土羽化率最高为13.75%,在此条件下,沙壤土最适合枸杞红瘿蚊出土羽化。枸杞红瘿蚊仅在1.0 g/cm³容重下可以正常出土羽化,超过1.2 g/cm³则无法出土羽化;土壤深度为5 cm时枸杞红瘿蚊出土羽化率显著高于其余土壤深度处理。研究表明枸杞红瘿蚊出土羽化最适宜的条件为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基质为沙壤土、土壤容重为1.0 g/cm³、土壤深度为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红瘿蚊 土壤含水量 土壤基质 出土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及施肥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先恩 张晓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148-1151,共4页
为了明确连作对丹参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施肥对连作障碍修复作用。文章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以连作一年的土壤为试验土壤,将不同种类肥料在整地时施入连作土壤。研究连作及施肥后的丹参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连作... 为了明确连作对丹参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施肥对连作障碍修复作用。文章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以连作一年的土壤为试验土壤,将不同种类肥料在整地时施入连作土壤。研究连作及施肥后的丹参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连作使丹参的产量下降了21.78%,抗氧化活性也显著降低,但对有效成分含量影响不明显;施用微生物肥使连作丹参的产量提高21.67%,使连作丹参的抗氧化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施肥处理对有效成分含量影响不大。连作使丹参药材产量和抗氧化活性降低,但不影响有效成分含量,施肥对连作障碍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连作 施肥 有效成分含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法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谭赫 侯觉文 +6 位作者 单宇 王雄飞 钟苗 雷艳 沈蒙 于继平 袁瑞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155-3159,共5页
目的:研究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取法和仿生提取法对水蛭净制品、烫制品、酒制品进行提取,选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原平板法,以平板上透明圈面积为指标进行纤溶活性测定;并建立体外血栓模型,通过血凝块的失... 目的:研究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取法和仿生提取法对水蛭净制品、烫制品、酒制品进行提取,选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原平板法,以平板上透明圈面积为指标进行纤溶活性测定;并建立体外血栓模型,通过血凝块的失重比进一步评价水蛭不同炮制品的溶栓活性。结果:水蛭在炮制前后均能在纤维蛋白平板上产生透明圈。采用水提取法时,烫制品和酒制品的溶圈面积减小,炮制后纤溶活性降低,活性顺序为:净制品>酒制品>烫制品。而采用仿生提取法时,显示烫制和酒制后水蛭纤溶活性升高,活性顺序为:烫制品>酒制品>净制品。体外血栓模型中,血凝块失重比结果与纤溶活性测定结果一致,采取水提取法时,炮制使溶栓活性降低,而采用仿生提取法时显示炮制使溶栓活性增加。结论:与水提取法比较,仿生提取法更符合水蛭经口服后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其结果更有说服力。传统炮制可增强水蛭溶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炮制 仿生提取 纤溶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馨 崔娜 +1 位作者 侯俊玲 王文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309-2313,2318,共6页
目的:筛选出稳定可行的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为抗高尿酸药物的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急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皮下注射次黄嘌呤(HX)+腹腔注射氧嗪酸钾(OAPS)和单纯腹腔注射OAPS的方法造模,在造模后0 h、1 h、2 h、4 h、8 ... 目的:筛选出稳定可行的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为抗高尿酸药物的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急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皮下注射次黄嘌呤(HX)+腹腔注射氧嗪酸钾(OAPS)和单纯腹腔注射OAPS的方法造模,在造模后0 h、1 h、2 h、4 h、8 h、10 h眼眶取血,测定血尿酸、血肌酐及血清尿素氮水平。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每天灌胃酵母膏(YE)+腺嘌呤(AP)溶液+定期腹腔注射OAPS溶液和每天灌胃乙胺丁醇(EMB)+OAPS混合溶液的方式造模,连续给药14 d,停止给药后继续观察14 d,在第4、6、8、11、14、15、16、18、20、22、25、28天大鼠眼眶取血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在第14、28天取大鼠肾脏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2种急性模型均出现了尿酸值短暂性升高和急性肾脏损伤情况,而HX+OAPS联合模型高尿酸水平维持时间更长。2种慢性模型尿酸水平显著提高并出现了肾脏损伤,停止造模后,2种高尿酸水平可以维持1周左右,EMB+OAPS给药肾脏损伤更加严重,2周后各项指标仍处于高水平。结论:4种方法均可建立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但是HX+OAPS联合给药的急性模型和灌胃EMB+OAPS混合溶液的慢性模型病理症状更加明显,维持时间也更长,更适于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动物模型 大鼠 肾损伤 氧嗪酸钾 血尿酸 血肌酐 血清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