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CT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钙化 被引量:7
1
作者 鲁锦国 吕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232-235,共4页
心血管疾病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有特殊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钙化是ERS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明显表现。电子束CT能无创地显现冠状动脉钙化并能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钙化积分... 心血管疾病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有特殊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钙化是ERS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明显表现。电子束CT能无创地显现冠状动脉钙化并能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钙化积分定量测量,精确地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的程度,可能成为用来评估ESRD患者心血管的危险程度的理想方法,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 心血管钙化 肾病患者 CT评价 冠状动脉钙化 disease ESRD患者 renal 心血管疾病 电子束CT 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定量测量 钙化积分 危险程度 临床治疗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支爱华 蒋世良 +6 位作者 凌坚 黄连军 赵世华 张岩 张戈军 王云 戴汝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 研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PA/IVS)心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PA/IVS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结合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电子束CT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6例行心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 ;行X线胸片 16例初步定性诊... 目的 研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PA/IVS)心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PA/IVS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结合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电子束CT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6例行心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 ;行X线胸片 16例初步定性诊断 ;超声心动图检查 16例 ,明确诊断 15例 ,误诊 1例 ;电子束CT检查 2例 ,清楚显示肺动脉发育。结论 PA/IVS诊断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造影中应重点注意右室、肺动脉发育情况 ,体肺侧支及是否伴有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完整 右心室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MRI与心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坤成 刘玉清 庞志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复杂畸形 MRI 与 X 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评价 MRI 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和方法:全组22例(男12、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13.2岁,应用心电图门控 SE 技术,MRI 与心血管造影检查间隔时间平均9.4天。...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复杂畸形 MRI 与 X 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评价 MRI 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和方法:全组22例(男12、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13.2岁,应用心电图门控 SE 技术,MRI 与心血管造影检查间隔时间平均9.4天。结果:MRI 能准确显示五种先心病复杂畸形的主要解剖畸形,并行定量分析,判断心室转位、心房、心室和大动脉的连接关系准确。MRI 不能显示肺动脉肺内分支,体肺侧枝的起源、走行及其肺内分支,冠状动脉中远段及其分支,显示半月瓣不佳等为其限度。结论:MRI 是诊断先心病复杂畸形的有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畸形 成像 NM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MRI第一部分——磁共振基本物理原理及成像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宏宇 贺光军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96-301,共6页
MRI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得到日益体现。心血管MRI(CMR)能无创地一站式评价心血管的解剖、功能、心肌灌注和病变的组织特性,并且评价的可重复性高。CMR成像技术内容丰富,尚具挑战性,需克服... MRI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得到日益体现。心血管MRI(CMR)能无创地一站式评价心血管的解剖、功能、心肌灌注和病变的组织特性,并且评价的可重复性高。CMR成像技术内容丰富,尚具挑战性,需克服心脏自身和随呼吸的运动伪影。MRI的软硬件系统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磁场强度革命性地提升,使得成像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作者用4个篇章分别阐明上述MRI尤其是CMR的基本成像原理及技术要点,致力于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使大多数放射科一线工作者能轻松愉悦地领悟MRI尤其是CMR的魅力。此文为第一部分,归纳MRI基本物理原理及MR图像的产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心脏病学会工作组关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推荐意见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2010年1月11日,《欧洲心脏杂志》(EurHeartJ)在线发表了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工作组关于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R,CMR)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的... 2010年1月11日,《欧洲心脏杂志》(EurHeartJ)在线发表了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工作组关于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R,CMR)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的推荐意见。工作组成员都是长期致力于心脏磁共振和成人先心病的资深专家,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德国、瑞士等。他们就CMR在ACHD应用中适应证的选择、CMR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全面阐述。鉴于国内尚无类似的指南或推荐意见,现对这一指导意见做一简单解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和随访主动脉壁内血肿及伴发病变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4 位作者 苏华伟 冯卫华 胡海波 吴文辉 金敬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伴发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12年12月,224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或慢性病史就诊并接受主动脉MSCTA检查,其中37例诊断为IMH。分析IMH及其伴发病变的CT表现,并...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伴发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12年12月,224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或慢性病史就诊并接受主动脉MSCTA检查,其中37例诊断为IMH。分析IMH及其伴发病变的CT表现,并进行连续性定期随访。结果37例IMH中,StanfordA型12例(12/37,32.43%),StanfordB型25例(25/37,67.57%);保守治疗21例,介入治疗10例,外科治疗6例。首次CT扫描IMH最大厚度6~27mm,平均(12.3±4.9)mm,1MH处主动脉最宽外径32~73mm,平均(40.7±7.6)mm。结论MSCTA能够反映IMH及伴发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可作为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术后MDCT随访 被引量:7
7
作者 常宗平 蒋世良 +2 位作者 吕滨 胡海波 禹纪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通过MDCT定期随访,评估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ESGT)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SGT治疗的17例B型IMH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访中,对所有患者行2次以上主动脉MDCT检查。结果 17例经ESGT治疗的B型IM... 目的通过MDCT定期随访,评估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ESGT)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SGT治疗的17例B型IMH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访中,对所有患者行2次以上主动脉MDCT检查。结果 17例经ESGT治疗的B型IMH患者中,6例血肿完全吸收,9例明显吸收,2例血肿部分吸收。随访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ESGT治疗B型IMH安全有效;MDCT可以作为重要的影像学随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内血肿 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B型主动脉夹层再破口 被引量:7
8
作者 禹纪红 黄连军 +3 位作者 蒋世良 金敬琳 吕滨 常宗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B型主动脉夹层(AD)再破口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10例典型B型AD患者的CTA增强扫描及其中70例主动脉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影像资料,分别统计夹层再破口的数量、位置、大小,对两种检查的结果采取Kappa...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B型主动脉夹层(AD)再破口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10例典型B型AD患者的CTA增强扫描及其中70例主动脉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影像资料,分别统计夹层再破口的数量、位置、大小,对两种检查的结果采取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83.64%B型AD患者具有多个再破口,人均再破口(3.41±1.90)个,以腹主动脉中段再破口的数量最多,大破口最常位于夹层最远端。70例CTA与主动脉DSA结果比较,CTA发现再破口的灵敏度为93.78%,特异度为88.89%,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27(P<0.01)。结论CTA可清晰显示B型AD再破口的数量、位置及大小等特点,与DSA在显示B型AD再破口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再破口观察和随访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再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比较 被引量:20
9
作者 于方方 吕滨 +8 位作者 孙明利 高扬 侯志辉 曹慧丽 韩磊 陈阳 方丕华 杨跃进 蒋世良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冠心病(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对同期先后行TET、CCTA和CAG 3种检查的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冠心病(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对同期先后行TET、CCTA和CAG 3种检查的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TET和CCTA的结果与CAG进行比较。结果:TET和C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45.2%和90.5%,特异度为69.7%和93.9%,阳性预测值为65.5%和95.0%,阴性预测值为50.0%和88.6%,准确率为56.0%和92.0%,P<0.01。在冠状动脉血管水平CCTA对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狭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7%、100.0%、88.0%和76.0%。冠心病患者中TET诊断阳性率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0.440,P=0.004);冠心病患者TET诊断结果阳性与阴性仅与血管狭窄程度≥75%狭窄的节段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16)。结论:CCTA诊断冠心病较TET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和较低的诊断假阳性和假阴性,对有症状的疑诊冠心病患者CCTA的诊断具有更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运动试验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MRI定量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雁 刘玉清 +4 位作者 周纯武 李槐 欧阳汉 张洵 刘秀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 探讨动态MRI扫描评价BAI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价值。方法  2 0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BAI疗前、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 ,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 目的 探讨动态MRI扫描评价BAI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价值。方法  2 0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BAI疗前、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 ,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 ,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其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BAI治疗前后中央型支气管肺癌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的峰值分别为 880 .5 5± 15 3 .0 4,80 8.2 5± 12 0 .2 6(P <0 .0 5 ) ;最大强化值分别为 40 0 .70± 99.82 ,3 3 6.2 5± 13 9.70 (P =0 .0 5 ) ;最大强化比值分别为 1.86± 0 .2 6,1.78± 0 .3 3 (P >0 .0 5 ) ;最大斜率分别为 2 2 .3 9± 8.18,2 0 .5 2± 9.13 (P >0 .0 5 )。BAI治疗前、后肿瘤组织MVD分别为 15 .91± 10 .73、2 3 .86± 7.77(P =0 .2 67) ;BAI治疗后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BAI治疗后VEGF表达与最大强化值和最大斜率呈负相关 (P <0 .0 5 ) ,其余各参数及其BAI治疗前后的变化均与MVD和VEGF无相关性。结论 动态增强MRI的部分参数可以用来定量分析BAI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微循环的影响 ,但其与MVD及VEGF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MRI定量分析 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肺动静脉瘘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亮 徐仲英 +5 位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赵世华 郑宏 凌坚 张戈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评价PDA和ASD封堵器在巨大肺动静脉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5例肺动静脉瘘患者,经造影证实分别为:弥漫多发性肺小动静脉瘘2例,多发囊状肺动静脉瘘2例,单发囊状肺动静脉瘘1例。5例患者均伴有较大瘤囊及粗大引流血管,对5例患者实施介入... 目的评价PDA和ASD封堵器在巨大肺动静脉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5例肺动静脉瘘患者,经造影证实分别为:弥漫多发性肺小动静脉瘘2例,多发囊状肺动静脉瘘2例,单发囊状肺动静脉瘘1例。5例患者均伴有较大瘤囊及粗大引流血管,对5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材料均为PDA和(或)ASD封堵器。结果对5例患者7支血管的封堵技术操作均获成功。术后平均血氧饱和度由75.2%上升至92.7%,患者缺氧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对有巨大瘤囊形成及伴有粗大供血动脉的肺动静脉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应优先考虑PDA或ASD封堵器。此方法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瘤囊 供血动脉 血管造影术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再认识 被引量:24
12
作者 鲁锦国 吕滨 +5 位作者 戴汝平 蒋世良 唐翔 吴文辉 宋会军 乔树宾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初步探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钙化积分的合适切点(OCP)。方法:对150例同期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CAG)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初步探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钙化积分的合适切点(OCP)。方法:对150例同期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CAG)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定量评价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患者钙化积分与年龄、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均成正相关(r=0.41、0.37、0.41,P<0.001)。对患者、分支、节段冠状动脉狭窄≥50%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6、0.67,对狭窄≥70%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75、0.66。依据ROC曲线获得诊断患者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钙化积分切点为255分、374分(特异度均为95%,敏感度分别为42.2%和39.4%)。结论:钙化积分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对患者或每支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于冠状动脉大量钙化患者,钙化积分可作为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查手段或辅助CT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hybrid)手术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胡盛寿 李守军 +4 位作者 张浩 孙寒松 沈向东 王浩 蒋世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封堵组4例,其中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多发室间隔缺损(VSD).正中进胸,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流出道置入球囊扩张管扩张肺动脉瓣或经右心房植入封堵器.多发室间隔缺损于体外循环下经三尖瓣植入封堵器.合并的其他心脏病变同期常规外科矫正.术后心脏超声随访.结果7例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手术死亡.3例PAIVS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 d,余4例均在术后7 d出院.随访1~6个月,7例生长发育良好,人工体肺分流管通畅,未发现中度以上的肺动脉瓣再狭窄,ASD和多发VSD术后均未发现明显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均无影响瓣膜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hybrid手术可以不采用体外循环,减少手术创伤,对于提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5 位作者 徐仲英 赵世华 郑宏 凌坚 谢若兰 戴汝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11例PBMV中的 4 2例并发症。结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2 % (42 / 1311) ,其中心房颤动0 .8% (10 / 1311) ,急性心包填塞 0 .31% (4/ 1311) ,重... 目的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11例PBMV中的 4 2例并发症。结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2 % (42 / 1311) ,其中心房颤动0 .8% (10 / 1311) ,急性心包填塞 0 .31% (4/ 1311)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0 .4 6 % (6 / 1311) ,股动静脉瘘0 .6 9% (9/ 1311) ,急性肺水肿 0 .2 3% (3/ 1311) ,医源性房间隔缺损 0 .2 3% (3/ 1311) ,冠状动脉空气栓塞、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及一过性脑栓塞均为 0 .15 % (各为 2 / 1311) ,球囊破裂为 0 .0 8% (1/ 1311)。结论 PBMV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低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并发症 介入放射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鑫 杨延坤 +9 位作者 郑宏 徐争鸣 徐仲英 蒋世良 赵世华 张戈军 吴文辉 兰天 凌坚 金敬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7期401-404,共4页
目的对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对17例多孔性ASD(12例为2孔,5例为3孔)患者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植入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2~3个缺损。术后复查ECG、X线平片及TTE以评价其... 目的对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对17例多孔性ASD(12例为2孔,5例为3孔)患者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植入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2~3个缺损。术后复查ECG、X线平片及TTE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17例术中超声测量ASD大、中和小缺损直径分别为(13.94±3.21)mm、(9.65±2.64)mm及(4.80±1.92)mm。16例获得成功(16/17,94.12%),1例因第2个ASD不适于封堵而放弃,改行外科手术后痊愈出院。16例植入封堵器32枚,共闭合缺损37个,所植入大、小封堵器直径分别为(20.75±4.07)mm和(16.94±3.75)mm,较术中超声所测大孔及中孔ASD径分别增大(7.06±2.65)mm、(7.44±3.25)mm。术后3例残余微或少量分流(2例为3孔ASD),分别于术后第2、3天及3个月复查时消失。1例发生股动静脉瘘,1个月后消失。随访X线胸片测心胸比及超声测右心室前后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采用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AS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治疗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的临床意义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5
16
作者 万俊义 赵世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00-1603,共4页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磁共振成像(LGE-MRI)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和良好的空间分辨力,能够准确识别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可见于缺血性心脏病,如急性或慢性心肌梗死,也可见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炎症性心脏病和浸润性心肌...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磁共振成像(LGE-MRI)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和良好的空间分辨力,能够准确识别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可见于缺血性心脏病,如急性或慢性心肌梗死,也可见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炎症性心脏病和浸润性心肌病。延迟强化的有无及其部位和程度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疾病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病累及心脏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世华 万俊义 +6 位作者 陆敏杰 蒋世良 张岩 程怀兵 尹刚 王红月 李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Fabry病患者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材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Fabry病累及心脏的1例男性49岁患者,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增强C... 目的分析和总结Fabry病患者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材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Fabry病累及心脏的1例男性49岁患者,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增强CT及磁共振(MRI)检查。结果患者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壁普遍增厚,左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SAM征(+)。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减低,双肾摄取及清除功能明显减低。主动脉增强CT未见夹层等异常征象,双肾动脉未见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病变。MRI示左心房扩大,左心室心肌肥厚,延迟扫描示室间隔、左心室前壁及下后壁基底段肌壁间异常强化。结论 Fabry病临床表现多样,综合临床病史、其他系统受累症状及MRI多序列成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α半乳糖苷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翔 吕滨 +7 位作者 赵世华 唐跃 吕凤英 方纬 陆敏杰 鲁锦国 陈雄彪 蒋世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MSCT、MRI和SPECT对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8只,全部雄性,体重(22.8±0.9)kg。实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1周内于前降支中远段注射105直径约100μm微球,术后27天行SPECT,28天行造影、MSCT和MRI检查... 目的:MSCT、MRI和SPECT对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8只,全部雄性,体重(22.8±0.9)kg。实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1周内于前降支中远段注射105直径约100μm微球,术后27天行SPECT,28天行造影、MSCT和MRI检查各1次,最后处死动物送病理检查。结果:4只实验猪死亡,其余4只完成所有检查。病理染色未均见梗死。术前与术后28天MSCT扫描测量每搏输出量、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28天的MSCT扫描测量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的平均CT值在动脉期、延迟1、3、5和10min自身对照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8天的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在MSCT动脉期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出现强化;MRI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见强化;SPECT扫描示上述区域均未见明显灌注减低区域。结论:MSCT、MRI和SPECT对于没有明显病理染色的梗死区域及心功能变化的微循环障碍显示是受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病理 心肌微循环障碍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慧丽 侯志辉 +5 位作者 高扬 于方方 陈阳 尹卫华 蒋世良 吕滨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CT诊断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CAPA)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发病年龄≤1岁7例(25.9%),1~7岁7例(25.9%),>7岁13例(48.2%),随访所有...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CT诊断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CAPA)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发病年龄≤1岁7例(25.9%),1~7岁7例(25.9%),>7岁13例(48.2%),随访所有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结果:DSCT对27例ACAPA均明确诊断,其中左冠状动脉(LCA)异常起源24例,右冠状动脉(RCA)异常起源3例。20例DSCT显示大量侧枝循环的患者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仅提示18例。患者冠状动脉均不同程度增宽,各组LCA、RCA近段直径分别为:年龄≤1岁组LCA 2.1~3.7mm,RCA 3.0~3.7mm;1~7岁组LCA 2.1~4.0mm,RCA 3.2~5.2mm;>7岁组LCA 5.0~9.5mm,RCA 5.2~9.0mm。2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重建术,除1例失访外全部存活。结论:DSCT可明确诊断ACAPA,并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囊状复杂型肺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5 位作者 吴文辉 徐仲英 徐伟 王青 赵玉红 王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7-1178,共2页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介入栓塞治疗 复杂型 囊状 肺部疾病 异常血管 引流静脉 供血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