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鲲鹏展翅 砥柱中流:记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1
作者 钱家鸣 吴东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1-82,共2页
消化内科是北京协和医院建科最早、影响最深远的三级学科之一,是医院的品牌科室,也是国内消化学界的一面旗帜。早在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林可胜(Kho-seng Lim)教授就应用巴甫洛夫技术制备体外胃囊,研究胃液分泌的影响因素。193... 消化内科是北京协和医院建科最早、影响最深远的三级学科之一,是医院的品牌科室,也是国内消化学界的一面旗帜。早在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林可胜(Kho-seng Lim)教授就应用巴甫洛夫技术制备体外胃囊,研究胃液分泌的影响因素。1933年,张孝骞教授创建了国内最早的消化疾病专科,时称胃肠组(GI Unit)。20世纪60年代协和消化内科在国内率先成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红细胞输注情况
2
作者 程捷瑶 李景南 +3 位作者 甘佳 钱家鸣 陆星华 杨爱明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总结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红细胞输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及2015年1月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输注红细胞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输血量、输血例数、输血原因及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等... 目的总结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红细胞输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及2015年1月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输注红细胞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输血量、输血例数、输血原因及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结果 2015年消化内科输血76人次,红细胞总输注量403 U,占非手术科室红细胞用量的8.4%。2014年和2015年输血量最多的两类疾病均为消化道出血和炎症性肠病。2015年3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总输血量为204 U;人均用血量最多的疾病为淋巴瘤,人均输血量为21.5 U。需急诊外科手术止血的病例占9.2%。消化内科患者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中位数为65.5 g/L,符合我国输血指南推荐阈值。结论消化内科用血量较多主要与消化内科收治病种及收治患者病情较重有关。加强科室间协作,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可能有助于降低消化内科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血 红细胞输注 非手术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涛 洪霞 +5 位作者 熊娜娜 蒋静 孙夏媛 朱丽明 田国庆 魏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10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通过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进行连续筛查。依据PHQ-15≥10分或<1...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10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通过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进行连续筛查。依据PHQ-15≥10分或<10分将患者分为多躯体症状组(SOM+组)和对照组(SOM-组),每科每组均纳入25例患者,共纳入150例患者。所纳入患者均完成人口学资料收集及疾病归因的访谈问卷。将患者的疾病归因内容归纳为体(素)质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3类。结果 SOM+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SOM-组(69.3%比53.3%;χ~2=4.048,P=0.044)。SOM+组对症状进行心理归因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SOM-组(64.0%比45.0%;χ~2=5.273,P=0.022),其中消化内科患者两组间差异更为明显(64.0%比20.0%;χ~2=9.934,P=0.002)。SOM+组中将疾病归因于两个或更多因素的患者所占比例(41.0%)高于SOM-组(3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7,P=0.236);在消化内科访谈对象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比32.0%;χ~2=3.945,P=0.047)。结论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中,具有多个躯体症状的患者比躯体症状相对单一的患者更常将疾病归因于心理因素;患者将疾病归因至两个或更多因素的现象在各科患者中普遍存在。临床医生在诊疗中从多个角度探索和理解患者的疾病归因,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整体医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躯体症状 疾病归因 心理归因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诊疗现状 被引量:15
4
作者 史丽丽 赵晓晖 +5 位作者 姜忆南 向阳 朱丽明 方秀才 高山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神经科、消化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诊治现状和患者的治疗意愿。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621例患者进行调查,对医院焦虑...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神经科、消化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诊治现状和患者的治疗意愿。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621例患者进行调查,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8分者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确定诊断,并调查患者的治疗意愿。结果 经过校正,抑郁和/或焦虑障碍发生率神经科为33.4%、消化内科为18.8%、心内科为12.4%、妇科为25.5%,总发生率约为22.5%,门诊医生的识别率为18.9%。被调查者多愿意服用药物,其次选择心理咨询,再次选择精神科就诊。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和/或焦虑障碍发生率,门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率不高,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现况调查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346例慢性胰腺炎人口学特征、病因变迁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4
5
作者 赖雅敏 郭涛 +8 位作者 丁辉 吕红 杨红 杨爱明 李景南 韦婷 王辉 张岳 钱家鸣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9-95,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人口学特征、发病病因变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346例CP住院患者的资料,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46例CP患者中,男...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人口学特征、发病病因变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346例CP住院患者的资料,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46例CP患者中,男267例,女79例,男∶女比例为3.38∶1,发病年龄(44.34±15.88)岁。民族分布以汉族为最多(94.80%,328/346),职业分布以干部为最多(32.08%,111/346)。CP患者无论是患者总数还是入院人数占同期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酒精(40.17%)和胆石症(41.04%)是最常见的CP病因因素。不同病因类型的CP均有明显的增长,以酒精性CP增长尤为显著,平均年增长率为108.7%。84.39%(292/346)的患者有腹痛症状,56.07%(194/346)的患者有体重下降,24.86%(86/346)的患者有黄疸,均为梗阻性黄疸。CP并发症以糖尿病最为多见,占25.14%(87/346)。糖尿病和脂肪泻出现的病程中位时间分别在发病后1.00年和280.03个月,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出现糖尿病早于特发性胰腺炎(P=0.020)。结论我国CP发病人数在快速增长,酒精性CP的增长速度超过胆源性CP。腹痛与消瘦是CP最常见症状,糖尿病是CP最常见并发症。建立CP病例资料库并进行有序随诊将有助于总结CP流行病学规律和提高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学科建设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晓清 吴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398-402,共5页
临床流行病学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从患病个体诊治扩大到患病群体研究,以探讨疾病病因、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等规律的临床基础学科。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检索、评价和应用证据,结合医生技术经验和... 临床流行病学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从患病个体诊治扩大到患病群体研究,以探讨疾病病因、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等规律的临床基础学科。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检索、评价和应用证据,结合医生技术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经医患共同决策作出符合患者需求的利大于弊的诊疗决定。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David Sackett及其学生Gorden Guyatt先后对临床流行病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完善和传播,对循证医学概念的提出、发展和推动,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第一批追随David Sackett的医生方法学家引入了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即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90年代又引入了循证医学的理念。30年来,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在我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在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新时代,加强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学科建设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 临床决策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在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石羽茜 朱惠娟 +8 位作者 薛华丹 李玥 罗林枝 李航 梁乃新 邱杰 魏怡真 孙俊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评价体系。方法以360°评价法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并用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评价体系。方法以360°评价法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并用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培养评价。结果最终构建了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包括评价者、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等内容。结论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可全面、直观地体现临床医学博士后的胜任力发展情况,且可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方案,持续提升临床医学博士后的核心胜任力,为医学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评价体系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医学博士后 核心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峻 陈未 +10 位作者 叶葳 彭敏 黄晓明 严雪敏 范洪伟 梁乃新 阮侠 杨萍 高小惠 潘慧 王仲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于1963年创设,目前在国内外医学院校中已被广泛用于对医学生和医生临床能力的教学、评估及职业素养培育等领域,如美国执业医师考试、香港外科学院住院医师第三阶段考试,以及本院的诊断学教学和毕业考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医学教育 质量控制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主题理论"的临床实践教学伦理问题分析——以患者拒绝医学生操作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骥 尤雯 +5 位作者 刘爽 阮戈冲 徐天铭 张润丰 张新庆 钱家鸣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棘手的伦理问题,如医学生的受教育权与患者"最佳利益"之间的冲突。正确认识这一临床伦理问题,并制定恰当的应对方案,有助于临床带教医师、医学生从容应对该矛盾,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以"患... 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棘手的伦理问题,如医学生的受教育权与患者"最佳利益"之间的冲突。正确认识这一临床伦理问题,并制定恰当的应对方案,有助于临床带教医师、医学生从容应对该矛盾,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以"患者拒绝医学生操作"为例,从临床伦理学角度,基于医疗适用性、患者偏好、生命质量及情境特征"四主题理论"模式进行评估,提炼核心伦理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及自身经验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伦理学 医学教育 患者偏好 医患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莹韵 陈彦文 +8 位作者 李舒 弓孟春 黄久佐 杨远帆 吴东 潘慧 倪超 管远志 刘静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6-99,共4页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917年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启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先河。2004年卫生部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医学教育在坚持现行学制的基础上,应逐步扩大长学制教育,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八年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慧婷 李骥 +7 位作者 董旭旸 吕红 杨红 李玥 舒慧君 孙曦羽 吴斌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UC合并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UC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占同期UC住院患者的0.7...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UC合并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UC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占同期UC住院患者的0.7%(11/1486),所有患者均处于中重度活动,其中9例(81.8%)为慢性复发型+广泛结肠型。5例患者存在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中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1例均接受禁食水、补液、生长抑素、输血等治疗,4例在首次大出血时即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其中3例出现术后再出血;其余7例中2例因再发大出血行急诊结肠全切+直肠次全切除+回肠造口术,3例行择期结直肠全切或结肠全切+直肠次全切除+回肠造口术,81.8%(9/11)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结直肠手术,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接受手术治疗,1例患者自动出院后失访,余均康复出院。结论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往往是UC疾病活动的表现,易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内外科医师通力协作,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巨细胞病毒感染 术后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特点 被引量:14
12
作者 熊娜娜 洪霞 +4 位作者 蒋静 孙夏媛 朱丽明 田国庆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3月至10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候诊患者通过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3月至10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候诊患者通过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15)进行连续筛查。依据PHQ-15分数≥10或<10,将患者分为多躯体症状组(SOM+组)和对照组(SOM-组)。每科各组均纳入25例患者,共纳入150例患者。所纳入患者均完成7份自评问卷及结构化半定式访谈,包括过去12个月所患躯体疾病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结果 SOM+组患者女性(69.3%比53.3%)和低于大学文化程度者(54.8%比43.2%)所占比例较SOM-组更高(P<0.05)。SOM+组患者并未发现患有更多的可明确诊断的躯体疾病;而其抑郁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疑病症的患病率以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depression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GAD-7)、健康焦虑量表(Whiteley-7 scale,WI-7)得分均显著高于SOM-组(P均<0.05),其日常生活和就医行为受症状影响更显著(P均<0.01)。对多躯体症状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1,调整R2=0.53),发现PHQ-9和WI-7总分高以及没有职业为影响因素。结论多躯体症状患者并未发现伴有更多可明确诊断的躯体疾病;此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更高,生活质量更低,且其症状对日常生活和就医影响更大;抑郁和健康焦虑水平高及没有职业是多躯体症状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障碍 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丽丽 熊娜娜 +7 位作者 朱丽明 张晓阳 赵晓晖 洪霞 李涛 蒋静 孙夏媛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10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共150例,根据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10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共150例,根据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15)总分≥10和<10分为多躯体症状组(SOM+组)和对照组(SOM-组),每组各75例。患者就诊前完成疾病归因问卷,就诊后医生和患者分别完成医患关系问卷、本次就诊的满意度及所用时间量表。结果 SOM+组患者认可由心理因素(16.0±4.3比13.5±4.9,P<0.01)、文化特定因素(6.5±1.8比5.6±1.8,P<0.01)导致患病的得分高于SOM-组。SOM+组患者的医患关系问卷总分(37.7±6.7比39.6±6.4,P=0.011)及"医生对我有所帮助"、"医生有足够的时间给我"和"对医生给的治疗很满意"条目得分显著低于SOM-组(P=0.028,0.038,0.022)。而医生对SOM+组患者评分在"为模糊主诉困扰"和"照顾病人费时"两条目上显著高于SOM-组(P=0.047,0.021),"面对病人心情舒适程度"评分显著低于SOM-组(P=0.014)。SOM+组患者和医生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均显著低于SOM-组(P=0.048,0.044)。关于就诊时间,患者评价SOM+组与SO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医生评价SOM+组显著长于SOM-组(P=0.030)。结论多躯体症状患者对疾病的归因既包括心理社会因素,也包括生理因素;此类患者的医患关系困难,患者常感到得不到帮助和时间不够,医生常感到困扰和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障碍 患病观念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美国推进转化科学中心罕见疾病临床研究网络卟啉病联合会:急性肝卟啉病的评估和长期管理建议》摘译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洋 李晓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83-2086,共4页
急性肝卟啉病(acute hepatic porphyrias,AHP)共包含4种遗传性疾病,均为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某种特殊酶的活性缺陷所导致。临床表现为急性神经、内脏症状,可偶尔或反复发作,严重时危及生命。由于AHP的临床特点与其他常见疾病类似,故... 急性肝卟啉病(acute hepatic porphyrias,AHP)共包含4种遗传性疾病,均为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某种特殊酶的活性缺陷所导致。临床表现为急性神经、内脏症状,可偶尔或反复发作,严重时危及生命。由于AHP的临床特点与其他常见疾病类似,故常导致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病 疾病管理 美国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度螺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庞敏 朱丽明 +2 位作者 方秀才 王智凤 柯美云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31例FD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既往常规治疗无效,口服坦度螺酮10 mg/次,3次/d,治疗...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31例FD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既往常规治疗无效,口服坦度螺酮10 mg/次,3次/d,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FD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Zu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s,SAS、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s,HAMA、HAMD)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的变化,分析评价疗效,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治疗2周、4周时总体症状积分分别为10.45±5.66、8.48±5.96、7.39±5.46,治疗2周、4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2,0.020);餐后饱胀不适和早饱两个单项症状积分在治疗2周、4周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AS、HAMA及HAMD评分治疗4周较治疗前下降(P=0.028,0.002,0.000)。生活质量(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分数在治疗4周时有改善(P=0.033,0.022,0.041)。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阈值饮入量和饱足饮入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0.532)。治疗期间有5例(16.1%)患者出现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结论坦度螺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患者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无效时的一个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度螺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 被引量:28
16
作者 吴文铭 陈洁 +26 位作者 白春梅 依荷芭丽·迟 杜奕奇 冯仕庭 霍力 姜玉新 李景南 楼文晖 罗杰 邵成浩 沈琳 王峰 王理伟 王鸥 王于 吴焕文 邢小平 徐建明 薛华丹 薛玲 杨扬 虞先濬 原春辉 赵宏 朱雄增 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60-480,共21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回顾了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相应的诊疗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17
作者 于明鑫 杨爱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9-1005,共7页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属于血浆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的一种,是通过凋亡或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或由肿瘤直接分泌。ctDNA携带肿瘤特异性基因特征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排...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属于血浆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的一种,是通过凋亡或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或由肿瘤直接分泌。ctDNA携带肿瘤特异性基因特征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排、拷贝数变异和甲基化改变。ctDNA属于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高、创伤性小等优势。ctDNA可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癌症的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分析术后残余病灶及预防疾病复发。本文对ctDNA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血浆游离DNA 液体活检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克罗恩病中炎症相关关键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明鑫 杨爱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331,共8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验证炎症相关基因在克罗恩病(CD)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和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CD数据集(GSE193677、GSE66407和GSE179285)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IRGs)。利用GSE193677数据...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验证炎症相关基因在克罗恩病(CD)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和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CD数据集(GSE193677、GSE66407和GSE179285)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IRGs)。利用GSE193677数据集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明确CD和健康对照人群中免疫细胞和炎症水平;然后利用DESeq2方法于CD数据集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log2FC|≥1且校正P<0.05标准筛选获得CD患者和健康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DEGs和IRGs取交集获得炎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IRDEGs)。对IR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的cyto-Hubba插件筛选确定关键IRDEGs。利用GSE66407和GSE179285数据集对CD组与健康对照组、炎症组及非炎症组关键IRDEGs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GSE193677数据集中ssGSEA分析表明,CD患者炎症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01),免疫细胞中树突状细胞(P<0.001)、中性粒细胞(P<0.001)和巨噬细胞(P<0.05)水平等也明显上调。通过差异表达分析获得450个DEGs,其中378个上调,72个下调。将DEGs和IRGs(200个)取交集,获得24个IRDEGs。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IRDEGs在T细胞增殖、CXCR受体通路、丝氨酸蛋白抑制剂、IL-17信号等通路中显著富集。PPI分析和Cytoscape筛选确定了7个关键IRDEGs,包括IL1A、SELE、CXCL11、CSF3、CXCL9、CXCL10和CCL7。7个关键IRDEGs均在不同程度上与临床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均P<0.05)。验证结果显示,GSE66407数据集中,CD组和炎症组IL1A、SELE、CXCL11、CXCL9、CXCL10和CCL7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1);GSE179285数据集中,CD组SELE、CXCL11、CSF3、CXCL9、CXCL10和CCL7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炎症组7个关键IRDEGs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炎症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炎症相关基因在CD中的表达情况;确认了IL1A、SELE、CXCL11、CSF3、CXCL9、CXCL10和CCL77个关键IRDEGs,为CD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炎症反应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1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31
19
作者 郭涛 王强 +6 位作者 吴晰 李晓青 李玥 费贵军 舒慧君 李景南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评估含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疗效、复发情况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经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的102例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铋剂四联方案(艾... 目的评估含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疗效、复发情况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经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的102例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铋剂四联方案(艾司奥美拉唑镁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疗程14 d)作为初次Hp根除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8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复查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以评估根除疗效和复发情况,同时对根除治疗前有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患者评估其症状缓解情况。在整个治疗和随访期间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评估安全性。结果 102例患者中,1例因皮肤过敏反应停药,101例按方案完成治疗,其中65例患者根除治疗前存在消化不良相关症状。Hp根除治疗结束后4周按意向原则(ITT)数据分析的根除率为88. 2%,按符合方案(PP)数据分析的根除率为89. 1%;根除治疗后8周的复发率为2. 4%,根除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均为0,根除治疗后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2. 4%。根除治疗结束后4周、8周、6个月和12个月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 5%、75. 4%、71. 2%和70. 2%。101例患者中有11例(10. 9%)患者服药过程中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自行逐渐消失。结论含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Hp根除率,1年复发率<3%,安全性高,可推荐作为Hp初次根除治疗的标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铋剂四联方案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胃动力变化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群 于健春 +2 位作者 康维明 柯美云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研究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和胃动力的变化情况。方法以3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9例限期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对照组及胃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天空腹血... 目的研究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和胃动力的变化情况。方法以3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9例限期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对照组及胃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天空腹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采用胃电图(EGG)观察了胃癌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胃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术前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0),胃癌Ⅲ期患者的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0.05)。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胃癌患者的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00),并于术后1周恢复到术前水平。EGG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后胃动力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χ2=18.692,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存在一过性降低。胃大部分切除术可能影响胃癌患者的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泌素 胃动素 胃动力 胃大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