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丽帆 刘晓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6-510,共5页
T-SPOT.TB是一种γ干扰素释放分析,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对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反应的T细胞以诊断结核感染。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在欧洲及美国,T-SPOT.TB已被批... T-SPOT.TB是一种γ干扰素释放分析,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对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反应的T细胞以诊断结核感染。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在欧洲及美国,T-SPOT.TB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其越来越多的研究用于鉴别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预测结核发病风险等。本文主要探讨T-SPOT.TB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免疫 结核诊断 活动性结核 潜伏性结核 T-SPOT.TB γ干扰素释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染治疗和抗菌药物管理-ASHP 2019年中会议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邹羽真 张波 范洪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61-966,共6页
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年中会议(ASHP Midyear)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药师会议之一,以发布国际前沿的临床用药研究闻名,针对医院药学领域的热点、难点提出创新和科学建议。在2019年12月召开的最近一次ASHP Midyear上,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管... 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年中会议(ASHP Midyear)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药师会议之一,以发布国际前沿的临床用药研究闻名,针对医院药学领域的热点、难点提出创新和科学建议。在2019年12月召开的最近一次ASHP Midyear上,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管理依然是关注重点,同时针对菌血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艰难梭菌、青霉素过敏、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等均发布了颇有意义的内容,以上内容同时也是国内医院抗感染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参会的启示和感想作一分享,并对笔者所在医院开展的ASP项目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 年中会议 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真菌感染合并肺结核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芷珉 周礼鲲 马小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喉部真菌感染 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范张玲 肖盟 +3 位作者 王怡倩 徐英春 叶长芸 王焕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患者临床及其LM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LM感染患者信息及其LM菌株,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血清学、毒力基因检测。结果18例李斯特菌感染患者中,妊娠相关病例4例,其中2例...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患者临床及其LM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LM感染患者信息及其LM菌株,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血清学、毒力基因检测。结果18例李斯特菌感染患者中,妊娠相关病例4例,其中2例死胎。14例非妊娠相关病例中,男、女各7例,年龄19~77岁;均患有基础疾病;3例预后不良。18株LM临床分离株的PFGE型别均为数据库中已有带型;6例入院48h后起病的患者LM菌株中,存在PFGE同型菌株,需进一步全基因测序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论李斯特菌感染多累及老人、孕妇、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医师需引起重视。当经验用药未果时,需考虑是否为LM感染。李斯特菌对青霉素类敏感,该类药物可作为治疗李斯特菌经验用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食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 被引量:46
5
作者 霍霏霏 张丽帆 刘晓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根据细菌学或/和组织学诊断的肺外结核患者31例,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根据细菌学或/和组织学诊断的肺外结核患者31例,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结果31例肺外结核患者中29例T-SPOT.TB检测阳性,敏感性为93.5%(95%CI84.8%~100%),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肽段库刺激后斑点形成细胞数中位数为196/106PB-MCs(4分位间距72~532/106PBMCs),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斑点形成细胞数中位数为276/106PBMCs(4分位间距72~568/106PBMCs),对两个肽段库总的斑点形成细胞中位数为612/106PBMCs(4分位间距192~1152/106PBMCs)。结论T-SPOT.TB检测对肺外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结核 敏感性 T-SPOT.TB 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肽段库 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 γ干扰素释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水、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RD1基因编码抗原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检测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丽帆 刘晓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胸腹水、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RD1基因编码抗原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检测在诊断结核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外周血、胸腹水、脑脊液单... 目的初步探讨胸腹水、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RD1基因编码抗原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检测在诊断结核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外周血、胸腹水、脑脊液单个核细胞中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结果静脉血和胸腹水、脑脊液中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释放反应有助于诊断结核感染,结果阳性的患者最终均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结果阳性的胸、腹水斑点形成细胞数分别是静脉血的6.4和31.9倍。结论在胸腹水、脑脊液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D1基因编码抗原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可能为诊断结核感染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分析 结核病诊断 胸水 腹水 脑脊液 γ干扰素释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叶素素 刘晓清 +6 位作者 周宝桐 孙宏莉 侍效春 邱志峰 谢静 杨启文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了解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播散性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结果23例非艾滋病播散... 目的了解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播散性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结果23例非艾滋病播散性NTM病患者中,21例存在基础疾病,以风湿免疫病(7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23例)。辅助检查提示多存在贫血[血红蛋白(85.78±25.47)g/L]、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29(27~32)g/L];血沉[(85.73±43.78)mm/h]和超敏C反应蛋白[(112.00±70.90)mg/L]升高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0.69(0.29~2.10)×10^9/L]。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提示CD4+T细胞[213(113~775)个/μl]、CD8^+T细胞[267(99~457)个/μl]、B淋巴细胞[39(4~165)个/μl]、NK细胞[88(32~279)个/μl]降低和CD8^+T细胞的D抗原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38表达比例[HLA-DR^+CD8^+/CD8^+60(40~68)%和CD38^+CD8^+/CD8^+81(65~90)%]升高。最常见病原体为胞内分枝杆菌(6例)。死亡患者淋巴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计数低于存活患者(P值分别为0.045、0.045、0.032和0.010)。结论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NTM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低蛋白血症、炎症指标升高,多发生于有基础病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细胞计数和NK细胞下降患者可能更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 非艾滋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作为潜在人免疫缺陷病毒储存库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子扬 刘小伟 +2 位作者 叶俊杰 韩扬 霍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0-415,共6页
背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但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免疫缺陷病毒(HIV),目前认为... 背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但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免疫缺陷病毒(HIV),目前认为是病毒潜伏于HIV储存库所致。研究证实HAART治疗后患者血浆中HIV载量检测阴性的AIDS患者的泪液中发现了HIV,因此探索其眼部储存库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探讨泪腺组织是否具有HIV储存库的分子基础以及HIV感染泪腺组织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泪腺良性疾病行泪腺手术获得的泪腺组织标本14例,其中13例来自于HIV阴性患者,1例来自于HIV阳性患者。13例HIV阴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泪腺脱垂者9例和泪腺炎者4例,病理诊断为正常泪腺组织者12例和泪腺间质淋巴组织增生者1例。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为泪腺炎,病理诊断为泪腺间质淋巴组织增生。将12例HIV阴性和1例HIV阳性患者的泪腺组织标本用石蜡固定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泪腺标本中HIV受体CD4及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分子的表达;1例HIV阴性患者的泪腺组织标本制备成新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对泪腺标本中CD4及CXCR4和CCR5分子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IV阴性患者泪腺组织CD4分子染色背景强,为可疑阳性表达;各例标本中多数泪腺上皮细胞可见CXCR4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少数泪腺上皮细胞不表达CXCR4;在各例标本中少数泪腺上皮细胞中CCR5呈局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多数泪腺上皮细胞不表达CCR5。HIV阳性患者泪腺组织中CD4分子染色背景强,为可疑阳性表达;CXCR4及CCR5在泪腺上皮细胞中为阳性表达;间质组织中可见大量散在淋巴细胞,其CD4、CXCR4及CCR5均为阳性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IV阴性患者泪腺组织中CD4、CXCR4、CCR5均呈红色荧光,CD4呈线状及片状分布,主要定位于泪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而CXCR4和CCR5则呈现散在点状分布,定位于泪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结论HIV相关分子受体CD4及其辅助受体CXCR4、CCR5在泪腺上皮细胞均呈阳性表达,泪腺上皮细胞具有受到HIV感染和成为HIV储存库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学 艾滋病相关眼病/代谢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代谢 病毒潜伏 泪液/病毒学 CD4^+T淋巴细胞受体/病毒学 CXCR4受体/代谢 CCR5受体/代谢 泪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相关紫色尿袋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路 崔欣 +3 位作者 王瑶 张小江 李玥 秦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紫色尿袋综合征是指在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中出现尿袋呈紫色的现象,已知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无乳链球菌等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可与紫色尿袋综合征相关。国外已有较多报道,但国内对该综合征的报道不多... 紫色尿袋综合征是指在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中出现尿袋呈紫色的现象,已知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无乳链球菌等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可与紫色尿袋综合征相关。国外已有较多报道,但国内对该综合征的报道不多,目前仅发现3例,且均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相关,本文报道了国内第1例肺炎克雷伯菌相关紫色尿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尿袋综合征 泌尿系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间质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敏 孙雪峰 +8 位作者 赵静 王京岚 宋兰 王孟昭 施举红 李太生 张奉春 蔡柏蔷 朱元珏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654-658,共5页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外周血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降低以及肺内阴影。国家卫健委在短期内连续7次修订诊疗方案,足以说明该病诊疗难...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外周血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降低以及肺内阴影。国家卫健委在短期内连续7次修订诊疗方案,足以说明该病诊疗难度之大。部分COVID-19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改变,与临床中所见的某些间质性肺炎相似。在当前全球COVID-19疫情形势仍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需与某些急性或急进性间质性肺炎进行鉴别诊断,既要防止漏诊,又要防止因误诊而贻误原发病的治疗。本文将COVID-19与北京协和医院历年收治的多种间质性肺炎进行比较,提出了鉴别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间质性肺炎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淋巴细胞亚群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颖 李太生 +3 位作者 赵岩 冷晓梅 张烜 唐福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8-393,共6页
目的 研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重症/难治性自身免疫病(AID)的淋巴细胞亚群免疫重建规律。方法 以2003年4月-2005年4月在我院行HSCT的13例AI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分别于动员前、后,移植后... 目的 研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重症/难治性自身免疫病(AID)的淋巴细胞亚群免疫重建规律。方法 以2003年4月-2005年4月在我院行HSCT的13例AI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分别于动员前、后,移植后2周,1、3、6、12及18个月共8个时间窗监测受试者体内的淋巴细胞、T细胞(CD3+)、B细胞(CD19+)、NK细胞(CD3-CD16+CD56+)、Th细胞(CD3+CD4+)、Tc细胞(CD3+CD8+)、纯真T细胞(CD4+CD45RA)、记忆T细胞(CD4+CD45RO)和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 13例AID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例,类风湿关节炎(RA)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例。动员前SLE组的淋巴细胞各亚群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和RA组(P均〈0.01)。B细胞在移植后18个月内从0恢复至正常。NK细胞和T细胞亚群未恢复至正常,NK细胞恢复较快,维持低水平;T细胞亚群中的CD4+T细胞恢复迟于CD8+T细胞,纯真T细胞恢复迟于记忆T细胞。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T细胞及各亚群、B细胞、NK细胞异常较RA患者更明显。AID患者体内和移植物的T/B细胞去除有效,非清髓性处理可能成为AID复发隐患,CD4+T细胞的长期受抑可能与AID患者移植后病情缓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身免疫病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诊断技术在全身播散性结核病诊治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峣 刘晓清 +2 位作者 张丽帆 朱朝晖 赵智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3-458,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CT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在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中的应用,探讨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要点。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慢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CT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在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中的应用,探讨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要点。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慢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以及其T-SPOT.TB、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的结果。结果患者临床符合慢性结核病表现,外周血T-SPOT.TB检测显示结核特异性抗原即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T细胞分别为:3908和3400斑点形成细胞(SFCs)/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全身PET/CT检查显示全身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病变,累及双肺、淋巴结和骨骼,行淋巴结、肺部、右髂后上嵴活检,病理显示为肉芽肿病变。组织培养为分枝杆菌,基因芯片分析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敏感。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体温正常,治疗10周后T-SPOT.TB检测显示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T细胞分别为:1528SFCs/106PBMCs、1460SFCs/106PBMC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播散性结核病的及时诊断有赖于对该病的充分了解和重视。T-SPOT.TB、PET/CT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结核病 T-SPOT.TB γ干扰素释放分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基因芯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