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专业领导力课程设置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林枝 原铭贞 +11 位作者 赵峻 管远志 龙笑 黄晓明 邴钟兴 张晖 余可谊 王储 吴南 刘继海 周欣 潘慧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现代医学发展阶段,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医学的广泛渗透,正在给医学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医生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无论面对社区... 现代医学发展阶段,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医学的广泛渗透,正在给医学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医生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无论面对社区管理、病区管理或是医疗团队管理,都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领导力,从而在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育 领导力课程 北京协和医院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输血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戴佳原 徐胜勇 +4 位作者 徐军 刘业成 刘继海 朱华栋 于学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输血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10月各病区临床输血情况进行分析,并与2014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院急诊科用血主要集中在急诊治疗室,其红细胞输注量占急诊科总输注量的6...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输血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10月各病区临床输血情况进行分析,并与2014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院急诊科用血主要集中在急诊治疗室,其红细胞输注量占急诊科总输注量的65%,血浆输注量占28%,血小板输注量占78%,输血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2015年1月至10月较2014年同期人均(红细胞、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分别为6.02 U比5.10 U、8.26 U比7.37 U、2.48 U比2.08 U)、次均(红细胞、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分别为3.07 U比3.04 U、6.80 U比6.23 U、1.21 U比1.16 U)输血量均有所增加。结论诸多因素造成急诊治疗室用血量大,今后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践行合理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输血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基本需求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艳平 曹锦亚 +4 位作者 魏镜 蒋静 赵晓晖 耿文奇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为全球抗疫医疗队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半结构式定性访谈提纲,包括:(1)工作层面:发热门诊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安全保障;(2)生活层面:饮食、睡眠和身体舒适度;(3)心理层面:...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为全球抗疫医疗队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半结构式定性访谈提纲,包括:(1)工作层面:发热门诊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安全保障;(2)生活层面:饮食、睡眠和身体舒适度;(3)心理层面:情绪、压力、应对方式和人际资源等开放式问题。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进行开放式电话访谈。结果共37名医务人员接受访谈,其中男性8人(21.6%),女性29人(78.4%);医生16人(43.2%),护士19人(51.4%),医技2人(5.4%)。工作层面,建议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连续工作时间为4~6 h,可设定备班岗应对不同工作强度,应准备充足的防护物资以保障其生命安全;生活层面,根据班次时间提供工作餐是保证饮食的关键,提供临时助眠药可保证其充分的休息;心理层面,医务人员的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反应较常见,家人和同伴支持是重要资源,运动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和不良情绪,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的情绪反应。结论满足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保证医务人员得到充分休息,提供足够的防护物资,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同时关注其心理状态并主动提供心理支持是取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胜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医务人员 基本需求 心理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度中国急诊医学科技发展
4
作者 李晨 郑亮亮 +1 位作者 朱华栋 于学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45-247,共3页
回顾2012年,我国急诊医学在各级急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全国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的评审工作,使急诊医学在保障人民健康、救死扶伤以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彰显出重要作用,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学科建设和人... 回顾2012年,我国急诊医学在各级急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全国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的评审工作,使急诊医学在保障人民健康、救死扶伤以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彰显出重要作用,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学在协和
5
作者 马遂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2-24,共3页
临床医学的早期,医生们看的绝大多数是急诊。北京协和医院初创时虽也有病房和普通门诊,但急诊仍是最多最重要的业务。在那个年代,各科总住院医挑着急诊大梁,在号称一年只培养一个人的时代,他们在这里服务,也在这里实现他们自己称... 临床医学的早期,医生们看的绝大多数是急诊。北京协和医院初创时虽也有病房和普通门诊,但急诊仍是最多最重要的业务。在那个年代,各科总住院医挑着急诊大梁,在号称一年只培养一个人的时代,他们在这里服务,也在这里实现他们自己称之为“脱胎换骨”的蜕变。那时的分科没现在这么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北京协和医院 临床医学 普通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急诊医学三十年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学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1983年,我国正式开启中国急诊医学新时期。历经30年的奋斗与努力,中国急诊医学迎来了最具挑战,也是最跨步向前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分诊人员资质与培训现状调查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玉乐 史冬雷 +2 位作者 胡英莉 李凡 黄静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对急诊分诊人员的资质和培训现状,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参加国际急诊高峰论坛的、国内113家三级、二级医院的28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3.62%、44.68%的护理人员所在医院对分诊... 目的了解医院对急诊分诊人员的资质和培训现状,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参加国际急诊高峰论坛的、国内113家三级、二级医院的28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3.62%、44.68%的护理人员所在医院对分诊护士的工作年限要求为≥2或≥5年,60.64%医院对分诊护士的学历要求是大专及以上,职称要求是护士及以上(50.71%);不同级别医院对分诊人员的工作年限、学历要求,以及从事分诊工作前经过专门考核、医院制定有规范的分诊护士培训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人员对现有分诊培训内容满足临床需求、医院制定分诊入职标准的认同率有差异(P<0.05,P<0.01);对分诊护士进行系统和规范的培训、制定省或市级统一的分诊入职标准、医院有明确的分诊护士入职标准、培训结束后考核、分诊护士持有上岗证的认同率无差异(均P>0.05)。结论目前急诊分诊从业人员的资质普遍较低,培训时间短且内容不全面;护理人员对于建立统一、规范的急诊分诊培训体系和考核标准认同率较高。因此,应尽快建立并完善国内关于急诊分诊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方面的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分诊 培训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的急诊治疗策略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安雷 郭树彬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5期3-5,共3页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甚至致死性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30%~50%。以往的临床治疗单纯强调抗感染药等控制感染,不注意免疫支持治疗,是临床常见误区。因此,综合全面的支持治疗是重症肺炎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甚至致死性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30%~50%。以往的临床治疗单纯强调抗感染药等控制感染,不注意免疫支持治疗,是临床常见误区。因此,综合全面的支持治疗是重症肺炎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对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杀灭,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正确认识重症肺炎病理生理实质,有针对性地对因和综合调节、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提高那些"可以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呼吸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急诊就诊的主诉症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红 于学忠 +3 位作者 李毅 徐盛勇 须晋 Joseph Walline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总结急诊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主诉症状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留观的200例SLE患者主诉症状数目、常见症状分布、初治患者主诉症状分布、发热... 目的总结急诊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主诉症状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留观的200例SLE患者主诉症状数目、常见症状分布、初治患者主诉症状分布、发热的病因等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患者急诊就诊时主诉症状以两种症状为多见(47.5%,95/200),发热是最常见症状(58%,116/200);中枢神经系统(38.5%,20/52)、呼吸系统(23.1%,12/52)和消化系统(19.2%,10/52)受累易伴发热;初治SLE患者发热病因多为狼疮活动(78.8%,26/33),非初治SLE患者发热病因多为继发感染(69.9%,58/83);感染性发热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81.5%,53/65)。结论急诊就诊的SLE患者主诉症状有一定的特点,了解其规律可最大程度避免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诊 主诉症状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急诊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继海 赵连军 +5 位作者 廖万鹏 于学忠 郭树彬 徐腾达 周文华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4-232,共9页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诊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并生成任务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急诊临床工作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对于急诊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最后完成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结果显示,本院现有急诊信息系统存在众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在透彻分析急诊临床工作关键环节对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了新的急诊信息系统的搭建,可更好地服务于急诊临床。急诊独特的临床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良好的信息系统设计,通过认知任务分析搭建了充分适应急诊临床实践需要的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急诊医学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师如何应对急性重症肺炎的挑战
11
作者 于学忠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5期1-1,共1页
今天,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网络一道最重要的屏障,急诊医师则被推到抗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第一线。
关键词 急诊医师 急性重症肺炎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性感染性疾病 公共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sis与感染性休克的急诊救治及流程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魁 徐军 于学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89-392,共4页
Sepsis及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救治对Sepsis及感染性休克至关重要。急诊医师在早期诊断Sepsis、评价危险因素和早期复苏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证据表明,"Sepsis的集束化治疗"能够... Sepsis及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救治对Sepsis及感染性休克至关重要。急诊医师在早期诊断Sepsis、评价危险因素和早期复苏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证据表明,"Sepsis的集束化治疗"能够改善此类患者预后,2018年4月"拯救Sepsis运动"再次更新了相关推荐意见,提出了"1 h集束化治疗目标",这对急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救治流程、具体处理及可能的政策指导方面讨论Sepsis及感染性休克的急诊优化治疗,以期提高指南依从性和治疗质量,由此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SEPSIS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危险性”出血的合理用血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放 郭树彬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46-449,共4页
急诊 "危险性" 出血是急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大量急性失血使机体在短时间内血红细胞 ( red blood cell, RBC) 和血红蛋白 ( hemoglobin, Hb) 含量急剧下降, 低于正常值, 无法满足机体对于血液和氧气的需要, 其不仅包括创伤和疾病... 急诊 "危险性" 出血是急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大量急性失血使机体在短时间内血红细胞 ( red blood cell, RBC) 和血红蛋白 ( hemoglobin, Hb) 含量急剧下降, 低于正常值, 无法满足机体对于血液和氧气的需要, 其不仅包括创伤和疾病所致的血管性出血, 亦包括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或出凝血功能异常所致的急性出血. 急诊 "危险性" 出血具有临床发病急、 出血量大、 致死率高的特点, 是急诊医生需要关注的重点. 急诊 "危险性" 出血可出现头晕、 乏力、 出汗、 恶心、 心悸及血压下降或晕厥等表现,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或死亡; 合并慢性疾病、 感染、营养不良或有慢性贫血基础者, 即使失血量较少也可导致休克或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出血 急诊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灾害护理文献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玉乐 李凡 +2 位作者 史冬雷 绳宇 胡英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 :分析2000-2015年我国灾害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国内期刊刊载的灾害护理相关文献,采用E... 目的 :分析2000-2015年我国灾害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国内期刊刊载的灾害护理相关文献,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内容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2000-2015年国内共刊载灾害护理相关文献267篇;近15年来关于灾害护理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四川、北京两地的发文量较多,共90篇,占文献总量的33.71%;发文量较多的机构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所机构共发文25篇,占文献总量的9.36%;收录文献较多的期刊是《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和《护理学杂志》,3种期刊共收录文献81篇,占文献总量的30.34%;文献类型主要为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类,共153篇,占文献总量的57.30%;署名有基金资助的文献69篇,占文献总量的25.84%。结论:目前灾害护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国内灾害护理研究总体呈增长的趋势;关于灾害护理的文献证据级别较低;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问题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护理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我国分级护理文献计量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玉乐 吴欣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2009~2013年我国分级护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护理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分级护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2... 目的 探讨2009~2013年我国分级护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护理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分级护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2009~2013年国内正式发表的分级护理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内容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国内共发表分级护理相关文献168篇;广东、湖北、北京、山西四省市的发文量较多,共62篇,占总文献量的36.90%;刊录文献较多的期刊是《护理研究》、《全科护理》、《中国护理管理》和《护理学杂志》,4种期刊共收录文献55篇,其载文量占总文献量的32.74%;文献合作度为2.71,合著率为66.07%;研究热点集中在分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共76篇.结论 目前国内关于分级护理的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分级护理日益受到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分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关于分级护理的研究跨地域、跨机构合作程度不够,地区及单位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 文献计量学 地区分布 期刊分布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复苏后大鼠脑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洁 刘安雷 +2 位作者 刘业成 曾皋 郭树彬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组(T=37℃±0.5℃)和亚低温组(T=33℃±1.0℃),每组30只;窒息法建立心肺复苏模型,于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h通过神经功...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组(T=37℃±0.5℃)和亚低温组(T=33℃±1.0℃),每组30只;窒息法建立心肺复苏模型,于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h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神经功能,使用TUNEL染色观察脑细胞凋亡情况,并于自主循环恢复后0、2、6、12、24h采用RT-PCR检测脑组织中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caspase-3、Fas基因mRNA表达。结果亚低温组大鼠12及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6、12、24h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少于常温组(P<0.05);与常温组相比,自主循环恢复后各时间点AIF、caspase-3及6、12、24hFas基因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中AIF、caspase-3、Fas凋亡基因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保护 心肺复苏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亮亮 朱华栋 +3 位作者 徐军 刘业成 刘继海 于学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研究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54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无创通气组(21例)和有创通气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计算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54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无创通气组(21例)和有创通气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计算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h后氧合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无创通气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明显少于有创通气组的51.5%(P=0.043);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90.5%和9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无创通气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1±11.7)d,明显少于有创通气组的(19.4±15.8)d(P=0.008)。结论对于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通气均难以改善预后,但无创正压通气因并发症较少且住院时间短,可尝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htner综合征异常家系的临床与分子缺陷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惊 华宝来 +4 位作者 王书杰 葛昌文 范连凯 韩晔华 赵永强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分析一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家系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静脉血,分别进行全自动及人工血小板计数;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膜蛋白;透... 目的分析一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家系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静脉血,分别进行全自动及人工血小板计数;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膜蛋白;透射电镜观察中性粒细胞胞浆包涵体。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9gene,MYH9)的40个外显子,分析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并直接测序确定突变位点。结果镜下观察外周血涂片巨大血小板占90%以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CD42a、CD42b)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小板功能正常;中性粒细胞胞浆透射电镜可见无包膜分隔的包涵体,MYH9基因38号外显子第5521位核苷酸存在G→A杂合突变(GAG→AAG),从而导致其编码的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A(NMMHC2A)第1841位谷氨酸变为赖氨酸,正常对照及该家系正常者未见此突变。结论 MYH9基因点突变并伴有血小板减少及巨大血小板是Fechtner综合征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htner综合征 血小板 基因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在脑梗死大鼠胃肠屏障破坏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业成 齐志伟 +4 位作者 徐军 李毅 朱华栋 于学忠 马遂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在脑梗死胃肠屏障破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C组)、脑梗死组(I组)、脑梗死+脑室CRH拮抗剂组(A组)、脑梗死+腹腔CRH组(H组)...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在脑梗死胃肠屏障破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C组)、脑梗死组(I组)、脑梗死+脑室CRH拮抗剂组(A组)、脑梗死+腹腔CRH组(H组),每组10只。留尿检测24h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含量及蔗糖排出率,造模后24h行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浓度检测;行胃大体Guth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胃、空肠、结肠CRH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应激强度指标24h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与C组比较,I组、H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I组比较,A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均<0.05),H组有轻度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H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5)。各组尿蔗糖排出率、胃Guth评分、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血浆D-乳酸及下丘脑、胃、空肠、结肠CRH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与C组比较,I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I组比较,A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均<0.05),H组上述指标亦显著下降(P均<0.05);A组和H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时胃肠道通透性增加,黏膜屏障破坏;中枢使用CRH受体拮抗剂能缓解脑梗死相关的胃肠屏障破坏;外周给予CRH会抑制脑内和胃肠道局部CRH蛋白的表达,同样能缓解脑梗死相关的胃肠屏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脑梗死 胃肠黏膜屏障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莹 于学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虽然广谱抗菌药物不断问世,但肺炎仍是感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健康。研究显示大部分肺炎患者的死亡发生在气道分泌物及血液中的细菌被清除后,提示单独通过充分... 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虽然广谱抗菌药物不断问世,但肺炎仍是感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健康。研究显示大部分肺炎患者的死亡发生在气道分泌物及血液中的细菌被清除后,提示单独通过充分的抗感染治疗不足以降低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毒性肺炎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