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繇 于俊林 +1 位作者 张本刚 徐克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9,共8页
7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长白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29科、481属1、063种、130变种、33变型,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数的47.60%、22.71%、9.00%.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61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的5.74%;多年生草本699种,占65.76%;东北道... 7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长白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29科、481属1、063种、130变种、33变型,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数的47.60%、22.71%、9.00%.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61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的5.74%;多年生草本699种,占65.76%;东北道地药材25种,占2.35%;全草类、根类和根茎类药材,分别占47.60%,19.00%和11.01%;清热药类、祛风湿药类,分别占54.00%和11.01%.93.51%的种类分布在海拔450-1 000 m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优势科主要有菊科、毛茛科、百合科等.优势属主要有蓼属、乌头属、委陵菜属等.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特有濒危药用植物降香黄檀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新全 冯锦东 +3 位作者 魏建和 李榕涛 何明军 杨成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应用RAPD标记对降香黄檀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44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具有多态性检测能力的引物。对6个居群的77份降香黄檀样品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3个位点,多态位点18条,占54.55%。物种水平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37,S... 应用RAPD标记对降香黄檀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44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具有多态性检测能力的引物。对6个居群的77份降香黄檀样品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3个位点,多态位点18条,占54.55%。物种水平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37,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37,以上三个指标在居群水平的平均值依次为:40.9%、0.1353、0.2048。结果表明降香黄檀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认为其资源濒危主要源于乱砍滥伐,并提出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遗传多样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荣 陈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5期58-62,66,共6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主要应用的RFLP、RAPD、AFLP、ISSR等DNA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和分类研究、遗传多样性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 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黑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董青松 白隆华 +2 位作者 闫志刚 林杨 马小军 《中国种业》 2010年第6期44-46,共3页
主要对药用植物黑草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种子发芽条件、种子寿命、种子贮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草种子的发芽需要光照,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30℃,高温抑制其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种子细小,千... 主要对药用植物黑草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种子发芽条件、种子寿命、种子贮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草种子的发芽需要光照,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30℃,高温抑制其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种子细小,千粒重约为0.015g。种子寿命短,常温保存约12个月其发芽率下降为0,低温保存的种子比常温保存的寿命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草 种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下高原濒危药用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 被引量:60
5
作者 李西文 陈士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8-3446,共9页
测量了川贝母遮荫和全光下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其遮荫下生理生态学指标的变化和强光下的光适应机制,且对光合生理的测量过程给出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川贝母日光合曲线呈双峰变化,遮荫后川贝母光合效率(Pmax)、细胞内... 测量了川贝母遮荫和全光下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其遮荫下生理生态学指标的变化和强光下的光适应机制,且对光合生理的测量过程给出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川贝母日光合曲线呈双峰变化,遮荫后川贝母光合效率(Pmax)、细胞内CO2浓度(Ci)分别增加了31.1%、10%(p<0.01),有效光反应光强域值(PFD)增加了331.5[μmol/(m2.s)],最大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气孔导度(COND)也有所增加,暗呼吸速率(Rd)和叶片蒸汽压亏缺(Vpdl)明显降低,此均有利用光合产物的积累;F′v/F′m(光照下反应中心能量捕获效率)、qP(光化学淬灭)、ETR(电子传递效率)、Psips2(PSⅡ的效率)分别增加了14.7%(p<0.01)、8.8%(p<0.01)、10%(p<0.01)、24.2%(p>0.05),促进了川贝母叶片对光能的利用;Fv/Fm(光化学效率)变化不明显,说明"灯笼花"阶段,全光下川贝母没有受到到明显的胁迫,光合机构未遭到破坏。当自然光强超过光饱和点时,川贝母主要通过提高非化学淬灭,耗散过多吸收的热能以防止光合机构的破坏。当出现极端气候(高温干旱)时,川贝母繁育退化现象("树儿子"或"灯笼花"阶段退回到"一匹叶"生长阶段)可能是对环境适应的主要方式。另外川贝母叶片狭小、叶片倾角较大降低了强光辐射的有效面积,在形态结构上有利于避免过高光强对叶光合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遮荫 光适应 叶绿素荧光 热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亲缘学 被引量:67
6
作者 陈四保 彭勇 +1 位作者 陈士林 肖培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6期97-103,共7页
药用植物亲缘学(Pharmaphylogeny)是研究药用植物的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疗效(药理活性及传统疗效)间的相关性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特点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其研究对象涉及多学科领域。该学科的建立对于开发药用植物资... 药用植物亲缘学(Pharmaphylogeny)是研究药用植物的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疗效(药理活性及传统疗效)间的相关性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特点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其研究对象涉及多学科领域。该学科的建立对于开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围绕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概念、形成背景、研究范围和关键技术以及对中药资源利用的意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亲缘学 中药资源 植物亲缘关系 化学成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药用植物草石蚕产业栽培现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洪 白志川 +1 位作者 孙婵娟 贾彩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02-5103,共2页
重庆市地处西南,生态条件适宜草石蚕生长。从重庆市草石蚕的生物学特性、总体栽培情况、栽培面积与分布、栽培方法与产量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草石蚕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草石蚕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培养高产细胞系的选育 被引量:5
8
作者 郭肖红 高文远 +1 位作者 陈海霞 肖培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1期60-66,共7页
通过植物发酵培养获得有用的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是解决药用植物资源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大多数有用的次生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含量极低。为此,在工业化生产中首先需要适时地对植物细胞进行选育和改良,以解决提高植物细胞中次生物质含量... 通过植物发酵培养获得有用的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是解决药用植物资源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大多数有用的次生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含量极低。为此,在工业化生产中首先需要适时地对植物细胞进行选育和改良,以解决提高植物细胞中次生物质含量问题。本文对药用植物培养高产细胞系选育方法和研究作了概述,针对高产细胞系筛选、诱变育种和基因转移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对解决高产细胞系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选育方法 药用植物 次生物质 诱变育种 发酵培养 改良 细胞系 含量 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药用植物园田间基因库对稀有濒危药材种质资源的保护及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昭 张本刚 +2 位作者 朱玉香 林余霖 杨世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6期59-63,共5页
对23种国家稀有濒危物种进行了迁地保护,保护效果良好的有19种,其中,进入有性繁殖阶段,并能对外提供种源的有11种。对重要的药用植物,采用多个野生来源,每个来源植物个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手段进行保护。
关键词 稀有濒危植物 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保护 田间基因库 迁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新疆阿魏cDNA文库构建与微卫星标记
10
作者 王果平 樊丛照 +3 位作者 罗红梅 季爱加 宋骏 李晓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测试和分析新疆阿魏转录组,挖掘基因表达谱多态性标记(EST—SSRs),为新疆阿魏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功能基因鉴定和濒危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新疆阿魏茎叶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应用454 GS FLX Titanium进行测序... 目的:测试和分析新疆阿魏转录组,挖掘基因表达谱多态性标记(EST—SSRs),为新疆阿魏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功能基因鉴定和濒危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新疆阿魏茎叶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应用454 GS FLX Titanium进行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拼接,获得一致性序列(Unique Sequences);使用Simple Sequence Repeat Identification Tool(Perl Script)对一致性序列进行分析,检索SSRs模体,采用Primer 5及SSR Hunter软件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结果:高通量测序获得新疆阿魏ESTs序列550200条,经拼接得到60248条Unique Sequences,从中发现1916个EST—SSRs,平均每100kb出现3.18个SSR,其中二核苷酸最多,GA重复最常见,随机挑选5条序列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80%的SSR位点与Sanger测序结果一致。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首次获得新疆阿魏EST—SSRs,为新疆阿魏生物学特性及濒危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魏 EST-SSRS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爵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文坤 陈思强 +2 位作者 邵明国 罗永明 杨美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9-549,共11页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对爵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爵床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爵床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属植物中酮类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2
作者 杨学东 徐丽珍 杨世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5期88-94,共7页
全面总结了远志属植物中的各种口山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和最新进展。远志属植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口山酮类成分丰富且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
关键词 远志属 San酮成分 分布 结构特征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豆藤属植物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明智 斯建勇 索志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8-343,共6页
本文对豆科崖豆藤属植物中的异黄酮类化学成分及此类成分药理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从崖豆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异黄酮类化合物159个,包括异黄酮及其苷类、鱼藤酮类、异黄烷类、紫檀烷类、二氢异黄酮类,它们具有抗肿瘤、抗炎、抗雌... 本文对豆科崖豆藤属植物中的异黄酮类化学成分及此类成分药理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从崖豆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异黄酮类化合物159个,包括异黄酮及其苷类、鱼藤酮类、异黄烷类、紫檀烷类、二氢异黄酮类,它们具有抗肿瘤、抗炎、抗雌激素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豆藤属 异黄酮类 抗肿瘤 抗炎 抗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核基因组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序列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川易 郭宝林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前,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核基因组的核糖体DNA基因间隔区序列主要有5S rDNA基因间隔区、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基因间间隔区IGS。虽然这些间隔区序列在长度、结构等方面各不相同,但都具有进化速率较快的特点,在植物属及属下分... 目前,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核基因组的核糖体DNA基因间隔区序列主要有5S rDNA基因间隔区、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基因间间隔区IGS。虽然这些间隔区序列在长度、结构等方面各不相同,但都具有进化速率较快的特点,在植物属及属下分类水平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非常有用。本文重点就核基因组的5S rDNA基因间隔区以及IGS在植物中的特点以及各自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因组核糖体DNA 5S rDNA基因间隔区 IGS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霞 罗秀珍 谢忱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82-786,共5页
关键词 堇菜属(viola)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千 杨春清 孙明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8-1489,共2页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达到与化学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其中,神雨对槐蚜、菊花蚜、桃大粉蚜、禾蚜和麦蚜等蚜虫的杀虫效果尤其显著。[结论]神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植物源杀虫剂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樊锦艳 王秋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食药用真菌多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本文简要地从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发酵调控、分离纯化、活性、研究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 食药用真菌多糖 发酵调控 分离纯化 活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眠得乐方调控神经递质改善失眠大鼠睡眠行为的研究
18
作者 赵智茹 祁建军 +5 位作者 吴汉涛 付长庚 曲华 谭令 贾凡 龙霖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4-1582,共9页
目的观察“眠得乐方”对失眠大鼠的行为学、脑组织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眠得乐方组、艾司唑仑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的方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眠得乐方”对失眠大鼠的行为学、脑组织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眠得乐方组、艾司唑仑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的方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眠得乐方组与艾司唑仑组分别给予药物灌胃。通过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失眠样行为,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下丘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海马区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显著拉长(P<0.01),而睡眠时间较少(P<0.01),精神状态、皮毛色泽等较差,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与模型组比较,眠得乐方组和艾司唑仑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睡眠持续时间显著拉长(P<0.01),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P<0.01);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总活动距离增加,平均速度和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减少(P<0.05),眠得乐方组和艾司唑仑组大鼠总活动距离显著减少(P<0.05),平均速度增加和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延长(P<0.05)。HE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下丘脑神经元数量、形态结构、排列等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眠得乐方组及艾司唑仑组显著改善。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5-HT和GAB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5),海马组织的GABA表达量亦显著降低(P<0.01)。眠得乐方组大脑皮质GABA和下丘脑GABA、5-HT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眠得乐方能够改善失眠大鼠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体质量、提高睡眠效率、减轻焦虑和紧张度。其机制可能与升高5-HT和GABA的含量,抑制下丘脑和脑干促觉醒核团的扩散及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得乐方 失眠 旷场实验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被引量:50
19
作者 何春年 王春兰 +2 位作者 郭顺星 杨峻山 肖培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9-262,共4页
从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乙醇提取物的己烷萃取部分分得3个化合物和一甾体混合物,三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Sorghumol(1),木栓酮(2)和棕榈酸(3),甾体混合物经EIMS、ESIMS/MS技术确定含有24异丙烯基胆甾醇、开唇兰甾醇、... 从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乙醇提取物的己烷萃取部分分得3个化合物和一甾体混合物,三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Sorghumol(1),木栓酮(2)和棕榈酸(3),甾体混合物经EIMS、ESIMS/MS技术确定含有24异丙烯基胆甾醇、开唇兰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所有化合物均为该植物首次报道,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并首次对其光谱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化合物2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研究 金线莲 福建 乙醇提取物 化合物结构 MS/MS Β-谷甾醇 异丙烯基 菜油甾醇 兰科植物 光谱数据 混合物 棕榈酸 胆甾醇 开唇兰 豆甾醇 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热复方YL2000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赵玉男 邢东明 +4 位作者 丁怡 潘卫松 王伟 程杰 杜力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76-780,共5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方法 以本研究室研制的解热新药YL2 0 0 0为研究对象 ,使用高效液相技术检测了该药中黄芩苷和小檗碱在发热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同时以解热为指标 ,研究该药的效应动力学。然后 ,采用医学...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方法 以本研究室研制的解热新药YL2 0 0 0为研究对象 ,使用高效液相技术检测了该药中黄芩苷和小檗碱在发热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同时以解热为指标 ,研究该药的效应动力学。然后 ,采用医学统计学原理对黄芩苷和小檗碱的时量曲线及解热作用的时效曲线作相关分析。结果 YL2 0 0 0解热作用的时效曲线和黄芩苷在发热大鼠体内的时量曲线之间呈负相关 (r =- 0 8312 ,P <0 0 5 ) ,而与小檗碱无关 (r =0 0 136 8,P >0 5 )。结论 黄芩苷可以作为YL2 0 0 0解热作用的指示性成分 ;如果将YL2 0 0 0用于解热 ,可以选择黄芩苷的药动学表示YL2 0 0 0的药动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黄芩苷 小檗碱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