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上气道测压评估OSAHS舌后区咽腔狭窄 被引量:9
1
作者 高萍 李五一 +2 位作者 神平 党玉庆 金征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舌后区咽腔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29例OSAHS患者进行清醒状态下的上气道扫描并测量上气道腭后区、舌后区最小轴面积以及舌后区最小轴面积层的前后、左右径。同时应用...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舌后区咽腔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29例OSAHS患者进行清醒状态下的上气道扫描并测量上气道腭后区、舌后区最小轴面积以及舌后区最小轴面积层的前后、左右径。同时应用睡眠过程中上气道测压的方法评价同一患者咽腔下部阻塞情况。结果:舌后区咽腔最小面积层左右径与上气道测压舌后区阻塞及低通气事件发生的频度具有相关性。结论:OSAHS患者舌后区咽腔左右径的大小影响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舌后区咽腔 压力测定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外牙源性鼻石一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子栋 张萌 +1 位作者 王威 师秀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6-336,共1页
关键词 额外牙 鼻石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成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有慧 冯逢 +7 位作者 刘剑锋 王剑 倪道凤 胡凌 郑福玲 孙宏毅 陈珺 金征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研究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影像表现。方法28例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嗅球、嗅束、皮层损伤情况及测量嗅球体积,与15例年龄匹配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17例原发外伤部位为后枕部。损伤的表现主要为软化灶和慢性期... 目的研究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影像表现。方法28例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嗅球、嗅束、皮层损伤情况及测量嗅球体积,与15例年龄匹配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17例原发外伤部位为后枕部。损伤的表现主要为软化灶和慢性期出血改变。损伤部位常见于额叶皮层(92.9%)、嗅球嗅束(82.1%)和颞叶(42.9%)。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小于正常志愿者(P<0.05)。结论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影像学表现是额叶底部、嗅球嗅束和颞叶的软化灶、慢性期出血改变。MRI是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一种必要的补充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嗅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鼻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病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巍 倪道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4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以鼻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患者1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首发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鼻出血、外鼻肿胀等... 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4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以鼻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患者1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首发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鼻出血、外鼻肿胀等,体征包括鼻腔大量干痂、黏膜糜烂、肉芽组织增生、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13例患者中12例实验室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鼻腔活组织检查表现为黏膜呈急慢性炎,部分患者可见肉芽肿或小血管内皮炎表现。经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韦格纳肉芽肿多以鼻部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ANCA检测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鼻腔活组织检查结果可能缺乏特异性,必要时需反复活检。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对稳定病情、缓解症状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神经材料(干热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附一例报告
5
作者 高志强 张连山 +3 位作者 葛平江 何林 吕威 韩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作为一种非神经材料在修复面神经缺损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动物实验证实,经微波变性处理后的骨骼肌作为桥接材料修复面神经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一例较大面神经瘤患者采取经乳突进路面神经鞘膜瘤切除... 目的探讨骨骼肌作为一种非神经材料在修复面神经缺损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动物实验证实,经微波变性处理后的骨骼肌作为桥接材料修复面神经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一例较大面神经瘤患者采取经乳突进路面神经鞘膜瘤切除术,同时采用经微波干热变性骨骼肌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结果术后随访一年,面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提示干热变性骨骼肌作为一种非神经材料,在修复面神经缺损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缺损 骨骼肌 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