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吲哚菁绿的脂质体纳米颗粒对戈登链球菌的体外抗菌研究
1
作者 杨青 曹士盛 +3 位作者 郭素蓉 穆星彤 赵彩玲 张娟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装载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对戈登链球菌的体外光热光动力抗菌性能。方法:纳米沉淀法将ICG封装在脂质体内得到负载吲哚菁绿的脂质体纳米颗粒(indocyanine green nanoparticles,ICG NPs),并对其粒径及多分散系... 目的:探讨脂质体装载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对戈登链球菌的体外光热光动力抗菌性能。方法:纳米沉淀法将ICG封装在脂质体内得到负载吲哚菁绿的脂质体纳米颗粒(indocyanine green nanoparticles,ICG NPs),并对其粒径及多分散系数进行表征检测,测定ICG NPs的包载率。研究游离ICG、ICG NPs的体外光热性能及活性氧产生情况。通过菌落计数及结晶紫染色评估游离ICG和ICG NPs对戈登链球菌的抗菌效率及其生物膜的影响。利用溶血实验观察ICG NPs的生物相容性。结果:ICG NPs的平均粒径为(146±2)nm,多分散系数为0.263,包封率为93.7%。与对照组相比,当ICG的浓度升高时,其对应的生物膜的生物量和菌落数都会有所降低(P<0.05),ICG NPs则显示出更高的抗菌(99%)、抗生物膜(87%)效率。此外,不同浓度的ICG、ICG NPs经1 W/cm^(2)的近红外光照射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数量逐渐增多。ICG NPs的溶血率仅为3.34%。结论:应用ICG NPs进行抗菌光动力、光热治疗可以有效破坏牙周戈登链球菌及生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纳米粒 吲哚菁绿 光动力疗法 光热疗法 戈登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