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举办“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现代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的通知
1
作者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基本方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基本方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总结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来的发展经验,宁夏社会科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区域现代化 专业委员会年会 发展战略研讨会 经济学会 中国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中国版之“一带一路”支撑理论研究——兼论民族经济学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曦辉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6期62-73,共12页
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以自由贸易为特征,是给人类带来福祉最大的一次全球化,但是,它比起以分工规模范围最大化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倡议,还存在很大差距。民族过程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分离、裂解则世界或区域... 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以自由贸易为特征,是给人类带来福祉最大的一次全球化,但是,它比起以分工规模范围最大化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倡议,还存在很大差距。民族过程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分离、裂解则世界或区域经济下行,民族融合、相容则国家经济欣欣向荣,民族问题对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民族经济学就是对民族过程的政治、文化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一带一路” 民族经济学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九大重点关照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曦辉 李正梅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共9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着眼点,而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将成为解决当前失衡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的关于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着眼点,而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将成为解决当前失衡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的关于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为民族地区实现从发展的大后方向开发开放的关键枢纽位置转换创造了新机遇,也为少数民族共享发展红利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不平衡不充分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经济学学科新范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曦辉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共9页
民族经济学与改革开放基本同龄,诞生于1979年,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学科,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中国学派。然而,在过去40年以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年代里,民族经济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体现为学科定... 民族经济学与改革开放基本同龄,诞生于1979年,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学科,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中国学派。然而,在过去40年以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年代里,民族经济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体现为学科定义存在歧义、研究对象尚未统一、研究范围众说纷纭、基础理论运用没有达成共识,基本的学科范式尚未形成。而今,全球化的汹涌浪潮呼唤着新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其实践,解决西方经济学此时的失灵;民族经济学恰好因其关注"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而为全球化时代所急需。为了使民族经济学能够担当全球化时代指导经济发展的重任,提出了民族经济学新的范式,力图用民族过程的经济学分析将民族因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从民族的维度分析、研究、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经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经济学 维度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起点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彦明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8,共10页
所有科学研究的使命都在于弄清楚关于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人的问题,服务于人类的发展。人的活动方式不同,其认识也不同,进而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方式和结果不同,因此,从经济角度研究人类活动的经济学不应离开人这个主体。鉴于此,中... 所有科学研究的使命都在于弄清楚关于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人的问题,服务于人类的发展。人的活动方式不同,其认识也不同,进而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方式和结果不同,因此,从经济角度研究人类活动的经济学不应离开人这个主体。鉴于此,中国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起点可以归结为人,中国经济学中的人是多维一元的。人是存在与思维、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统一体,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人类的认识是可以统一的,而人类的实践是有局限性的,对人类的认识与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人的经济学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综述
6
作者 李曦辉 刘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学部委员及李钢、李曦辉、刘戒骄、戚聿东、尚增健、王燕梅、杨世伟等7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的"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于2018年12月2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宣告成立.论坛就经济管理学有没有"...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学部委员及李钢、李曦辉、刘戒骄、戚聿东、尚增健、王燕梅、杨世伟等7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的"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于2018年12月2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宣告成立.论坛就经济管理学有没有"中国学派"、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学派、怎样建设中国学派、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对建设中国学派的作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建议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管理学 中国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中国北部湾发展论坛暨新型全球化与民族地区自贸区建设研讨会征文通知
7
作者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新型全球化发展趋势,务实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地区自贸区建设,促进西部地区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新型全球化发展趋势,务实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地区自贸区建设,促进西部地区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举办2020年年会,并与北部湾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北部湾发展论坛暨新型全球化与民族地区自贸区建设研讨会”。会议拟于2020年11月26—28日(会议通知另行发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钦州市北部湾大学召开,由北部湾大学钦州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和承办。论坛将就北部湾发展、自贸区建设、民族地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开展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届时将邀请获奖论文作者做研讨交流,并设嘉宾点评),同时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建设 获奖论文作者 北部湾 专题报告 研讨交流 学术交流 党的十九大 新型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路径的比较及选择——兼论中西方经济学之区别及其根源 被引量:6
8
作者 冯彦明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是以安贫乐道为目的和思想基础,国家统一管理,农民分散经营,商业规范发展;而西方则是以唯利是图为目的和思想基础,以商业自由发展为手段,庄园主(资本家)分散经营,通过政治联盟(国家和国家联盟),对内圈地掠夺,对外征... 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是以安贫乐道为目的和思想基础,国家统一管理,农民分散经营,商业规范发展;而西方则是以唯利是图为目的和思想基础,以商业自由发展为手段,庄园主(资本家)分散经营,通过政治联盟(国家和国家联盟),对内圈地掠夺,对外征服侵略。中国历史上发展的思想前提是安贫乐道以及国与家共同发展和富裕,西方发展的思想前提是唯利是图以及奴隶主、贵族阶层和新兴资产阶级个人发家致富。由此所决定,中国的经济学是国家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西方的经济学是家庭理财学和发财致富学。因此,带来了中西方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走以人为本、积极创新和共享共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小农经济 新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中蒙跨境产能合作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曦辉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4期40-46,共7页
2015年7月21日,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会上指出,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建设新欧亚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巴、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等六条经济走廊,旨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 2015年7月21日,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会上指出,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建设新欧亚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巴、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等六条经济走廊,旨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并争取取得积极的效果。这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最具实施的可行性,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建议,从中蒙跨境产能合作入手,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其他走廊的发展树立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俄经济走廊 跨境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引擎研究
10
作者 冯彦明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8,共12页
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文化、中国现实有机结合,在批判地汲取东西方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过去60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找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同时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文化、中国现实有机结合,在批判地汲取东西方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过去60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找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同时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全方位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这对于我们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全要素创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创新驱动、结构平衡、国际共享3个方面,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阶段 中等收入陷阱 创新驱动 结构平衡 国际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口支援的分类治理与核心目标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曦辉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4,共10页
对口支援工作产生于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实践,它是一系列具有某些特征工作的统称,并不是产生于一项工作实践,而是源于多项工作实践,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实现最佳治理,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的... 对口支援工作产生于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实践,它是一系列具有某些特征工作的统称,并不是产生于一项工作实践,而是源于多项工作实践,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实现最佳治理,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的对口支援,最为核心的目标就是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分类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