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来袭弹药轨迹预测
1
作者 付豪 宋海平 +3 位作者 王金砺 王金相 陈日明 杨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4,107,共9页
针对来袭弹药的真实轨迹非线性特征较多、探测数据误差较大难以对其轨迹数据进行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轨迹预测网络模型(CNN-GRU)。在实验中收集真实来袭弹药飞行轨迹数据,构建基础轨迹数据库,使用滑动窗口的... 针对来袭弹药的真实轨迹非线性特征较多、探测数据误差较大难以对其轨迹数据进行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轨迹预测网络模型(CNN-GRU)。在实验中收集真实来袭弹药飞行轨迹数据,构建基础轨迹数据库,使用滑动窗口的方法对数据库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具有对应输入输出的数据集。离线状态下将CNN-GRU模型与其余5种对比模型在相同数据集下进行训练,得到具有最优超参数的网络。所提模型与对比模型分别对同一条轨迹数据的距离、俯仰角、水平角3个维度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使用均方差(MSE)作为模型预测性能的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预测时效性的前提下,完整预测轨迹后CNN-GRU模型的MSE为0.2449 m^(2)、0.0167°^(2)、0.0037°^(2),相较于对比模型的MSE均为最小,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余对比模型,为来袭弹药轨迹预测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GRU) 来袭弹药 滑动窗口 均方差(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控制的惯性稳定回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义 郭建都 金倩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6,111,共3页
模糊控制可有效提高惯稳回路的控制精度。由于实际的惯稳模型对模糊信号响应不足,可对控制对象的输入信号u(k)进行适当放大以加快系统输出的响应速度。对传统PID与模糊PID控制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对惯稳回路的控制效... 模糊控制可有效提高惯稳回路的控制精度。由于实际的惯稳模型对模糊信号响应不足,可对控制对象的输入信号u(k)进行适当放大以加快系统输出的响应速度。对传统PID与模糊PID控制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对惯稳回路的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PID,不仅几乎不存在超调量,而且tr、ts非常理想,因此模糊PID控制完全有可能应用于实际的惯稳回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惯性稳定回路 传统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式主动拦截弹药定向毁伤模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亚宁 陈海瑞 +4 位作者 郝春杰 刘昭涛 周莲 王文涛 宋海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3-187,共5页
在对典型反坦克弹药的目标特性和主动拦截弹药拦截交汇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破片式拦截弹药威力场设计。选取了3种典型反坦克弹药,分析了其在高速破片和近场强冲击波作用下的毀伤模式,通过试验对破片式拦截弹威力进行了初歩验证。
关键词 主动拦截 拦截弹药 高速破片 冲击波 毁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周扫探测系统扫描平台的高精度稳定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雅琼 郭建都 +4 位作者 徐阳 郝小健 陈光辉 周婧 朱晶晶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5-385,共11页
快速周扫探测系统是一种利用高速摆动的反扫装置实现单视场场景凝视补偿成像的新型全景光电系统。对该系统的快速扫描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扫描平台的高精度稳定控制是快速周扫探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根据扫描平台的控制机理建... 快速周扫探测系统是一种利用高速摆动的反扫装置实现单视场场景凝视补偿成像的新型全景光电系统。对该系统的快速扫描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扫描平台的高精度稳定控制是快速周扫探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根据扫描平台的控制机理建立了水平向与垂直向的惯性稳定平台数学模型,采用分数阶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对扫描平台进行控制,分析并验证了基于分数阶PID控制算法对扫描平台的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采用分数阶PID控制器的扫描平台具有无超调和抗扰动性能更强的优点,水平向稳定精度由0.005 82°(1σ)提升至0.001 26°(1σ),垂直向稳定精度由0.003 66°(1σ)提升至0.001 62°(1σ),能保证给出的快速周扫探测系统获得清晰稳定的全景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周扫探测系统 全景成像 分数阶PID 惯性稳定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快速鲁棒特征的图像快速拼接算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琳 王莹 +1 位作者 刘淑云 赵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44-2947,共4页
针对快速鲁棒特性(SURF)算法实时性、鲁棒性等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SURF的改进算法,实现图像快速拼接。改进的算法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一个二进制分类器,识别出SURF提取的特征点中的关键特征点,并剔除非关键特... 针对快速鲁棒特性(SURF)算法实时性、鲁棒性等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SURF的改进算法,实现图像快速拼接。改进的算法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一个二进制分类器,识别出SURF提取的特征点中的关键特征点,并剔除非关键特征点。此外,采用Relief-F算法将改进的SURF描述子降维简化来完成图像配准。图像融合阶段采用带阈值的加权融合算法,实现了图像无缝拼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并且提高了图像配准的效率,加快了图像拼接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快速拼接 快速鲁棒特征算法 机器学习 Relief-F算法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综合观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范华春 张雅琼 +7 位作者 纪超 陈光辉 张璋 凌靖 张金辉 卢国俊 周磊 高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3-391,共9页
现代战争要求战场目标搜索设备能够在机动条件下实现快速自动搜索、发现、识别远距离目标,并对敌方目标进行威胁排序,将目标的坐标进行精确定位后把目标信息传递给后方。提出了一种新型综合的特种车辆观瞄系统,对其5个组成部分−全景组... 现代战争要求战场目标搜索设备能够在机动条件下实现快速自动搜索、发现、识别远距离目标,并对敌方目标进行威胁排序,将目标的坐标进行精确定位后把目标信息传递给后方。提出了一种新型综合的特种车辆观瞄系统,对其5个组成部分−全景组件、可见光连续变焦组件、高性能红外热像仪组件、智能控制组件、云台光机组件进行研究与设计,并对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关键技术作了论述。样机研制后的功能试验和精度测试结果表明,综合观瞄系统原理正确,可靠性高,稳定精度可达0.06 mil(1σ),快速反应能力强,为特种车辆实现城市反恐提供了一种性价比高的观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瞄系统 智能控制 连续变焦 目标识别 平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极低输入电流纹波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被引量:3
7
作者 倪永亮 沙德尚 +1 位作者 王孙博 李晓聪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5-46,共12页
针对新能源发电如光伏或者燃料电池的功率调节器电流输入纹波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流源型混合DAB拓扑。在稳态运行过程中输入侧开关管占空比始终为50%,在交错的作用下输入电流纹波极小。采用所提出的占空比补偿策略,可以进一步... 针对新能源发电如光伏或者燃料电池的功率调节器电流输入纹波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流源型混合DAB拓扑。在稳态运行过程中输入侧开关管占空比始终为50%,在交错的作用下输入电流纹波极小。采用所提出的占空比补偿策略,可以进一步增加开关管的软开关范围。同时电压反馈采用陷波滤波器,减少了单相逆变器负载时的低频输入电流纹波。文中给出了拓扑模态分析、工作原理、ZVS条件和参数设计的原则。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所有功率器件都可以实现零电压(ZVS)开通,可以增加软开关的范围,同时实现高效率的功率变换。仿真结果和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变换器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功率调节器 零电压开关 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火控系统瞄准线平移的补偿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郝强 南立军 +1 位作者 刘斌 刘文齐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75,共5页
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可以实现瞄准线在方位向和俯仰向的角度稳定,但是无法克服坦克车体运动带来的瞄准线平移。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控制火控计算机实时采集目标距离、火炮相对车体角度和车体速度等信息,循环解算瞄准线的补偿角速度... 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可以实现瞄准线在方位向和俯仰向的角度稳定,但是无法克服坦克车体运动带来的瞄准线平移。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控制火控计算机实时采集目标距离、火炮相对车体角度和车体速度等信息,循环解算瞄准线的补偿角速度值,驱动瞄准线自动运动,使瞄准线始终跟踪目标。该补偿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型坦克火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瞄准难度,减小了瞄准误差,提高了射击命中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火控系统 瞄准线控制 瞄准线平移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像差法的物镜成像系统设计
9
作者 田继文 朴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0-65,共6页
基于波动光学光程差建立的光学系统像差理论,波像差由理想波面算起,表示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的差距,理想波面可以理解为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一个波面,所以光程差也就是波像差。根据光学元件材料折射率对成像光束波像差进行修正,将像差理... 基于波动光学光程差建立的光学系统像差理论,波像差由理想波面算起,表示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的差距,理想波面可以理解为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一个波面,所以光程差也就是波像差。根据光学元件材料折射率对成像光束波像差进行修正,将像差理论扩展到折射光学系统,使得该理论可应用于光束斜入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计算;在光学成像系统中考虑像方空间折射率的关系,以及入射角方向的定义,使得波像差的计算表达式保持统一;应用扩展后的像差理论对成像面光学系统进行像差分析计算,并与Zemax光线追迹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波像差理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像差理论为光束斜入射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像质评价及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像差 波面 像差 成像物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宽带接收前端非线性补偿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家露 王文涛 +6 位作者 周莲 李姝 杨波 杨阳 刘昭涛 高星寒 宋海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0-1509,共10页
针对目前常用的基于参数化非线性模型(Parameterized Nonlinear Model,PNM)的补偿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小值,导致补偿性能不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宽带接收前端非... 针对目前常用的基于参数化非线性模型(Parameterized Nonlinear Model,PNM)的补偿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小值,导致补偿性能不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宽带接收前端非线性补偿算法.该算法基于减谱-时频变换法(Spectrum Red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ime-Frequency Conversion,SRA-TFC)盲分离接收前端输出信号中的大功率基波信号和其他小功率信号,并以此作为LS-SVM逆模型的训练输入-输出样本对.引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SVR)算法高精度拟合接收前端非线性逆模型.通过以宽带接收前端的输出信号为测试样本消除其非线性失真分量.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宽带接收前端的无杂散失真动态范围(Spurs-Free-Dynamic-Range,SFDR)提高约20 dB,较基于PNM的补偿算法提高了约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接收前端 非线性补偿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算法 无杂散失真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系统的机电产品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 被引量:7
11
作者 喻华 曲旭光 +1 位作者 任峰 党寻诣 《兵工自动化》 2015年第12期20-22,25,共4页
针对简单任务分解的设计方法设计周期比较长、成本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Pro/E、Altium Designer及CHS与PDM进行系统集成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框架方案。结合车辆领域型号项目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探索研究了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基本条... 针对简单任务分解的设计方法设计周期比较长、成本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Pro/E、Altium Designer及CHS与PDM进行系统集成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框架方案。结合车辆领域型号项目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探索研究了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基本条件,重点分析机电一体化产品结构、自顶向下的产品协同设计和三维电缆协同设计这3项关键技术,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机电产品设计中多学科多专业设计人员协同设计的效率,对兵器行业的数字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产品 数字化 协同设计 三维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非稳定谐振腔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璐 金倩 +2 位作者 周平 梅林 朱晶晶 《兵工自动化》 2014年第7期16-19,共4页
针对传统稳定谐振腔在高功率时光束质量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非稳定谐振腔。从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改善光束质量的角度出发,以渐变反射率镜作为输出镜来设计非稳定谐振腔。在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对工作物质的热焦距... 针对传统稳定谐振腔在高功率时光束质量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非稳定谐振腔。从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改善光束质量的角度出发,以渐变反射率镜作为输出镜来设计非稳定谐振腔。在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对工作物质的热焦距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优化大功率输出时的谐振腔具体参数,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输出能量均匀的激光束,使大部分能量集中在中央,对一些工业加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谐振腔 光束质量 渐变反射率镜 热焦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