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换挡系统液压缓冲阀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强彦 郑天成 +2 位作者 单乐 毛飞鸿 魏列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4,共6页
液压换挡系统中的液压缓冲阀的性能与汽车换挡品质密切相关。以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为研究对象,建立其AMESim仿真模型;以换挡系统充油压力为优化目标,通过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以及回归分析确定了优化函数;采用实验设计法分析得出对... 液压换挡系统中的液压缓冲阀的性能与汽车换挡品质密切相关。以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为研究对象,建立其AMESim仿真模型;以换挡系统充油压力为优化目标,通过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以及回归分析确定了优化函数;采用实验设计法分析得出对充油压力影响的Pereto图,并分析出液压缓冲阀对充油压力影响的参数为阻尼孔直径、弹簧刚度以及泄油孔直径。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出缓冲阀的最优结构参数取值。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验证显示,通过遗传算法对缓冲阀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后,换挡系统的性能显著提升,表现在充油压力的上升过程更加接近理想状态,从而显著改善了换挡的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缓冲阀 DOE分析 遗传算法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化方法的车辆架构测试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旭东 何劲涛 +3 位作者 张涛 邹渊 孙介东 袁博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5-823,共9页
针对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下车辆仿真测试系统中控制器元素缺乏、通信模拟真实性较低等问题,基于虚拟化技术对车辆架构测试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包含控制器与总线通信虚拟化模型的测试平台架构,基于QEMU虚拟机技术开发车载控制器虚拟化模型... 针对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下车辆仿真测试系统中控制器元素缺乏、通信模拟真实性较低等问题,基于虚拟化技术对车辆架构测试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包含控制器与总线通信虚拟化模型的测试平台架构,基于QEMU虚拟机技术开发车载控制器虚拟化模型,利用PCI总线构建控制器虚拟总线通信,与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通道共同实现更真实的车辆通信模拟.最后测试结果表明本平台能够充分模拟车载控制器及通信对功能测试的影响,更好地满足集中架构下车辆功能测试需求,对比常用模型在环仿真系统具有更高可靠性、实时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 车辆架构 车载控制器 总线通信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苗凤金 赵金龙 +2 位作者 柳月 王秋芳 杨立煜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1,共5页
针对由于特种车辆故障信息利用率低导致维修效率低的问题,结合知识图谱相关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将特种车辆已有的故障信息作为输入,采用BERT-BiLSTM-CRF模型对故障信息进行知识提取,对提取后结构化的故... 针对由于特种车辆故障信息利用率低导致维修效率低的问题,结合知识图谱相关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将特种车辆已有的故障信息作为输入,采用BERT-BiLSTM-CRF模型对故障信息进行知识提取,对提取后结构化的故障信息进行信息融合,以三元组的形式存储于Neo4j图数据库中,最终服务于故障智能问答和故障推理等故障相关知识应用。特种车辆故障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将大幅提高其信息利用率及维修性,为其在战场上抢占先机提供了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故障信息 知识图谱 维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研究
4
作者 路潇然 邹渊 +3 位作者 刘海涛 李春明 张旭东 李云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2-843,共12页
为了提升在城市、厂区等铺面路应用场景下的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跟随作业精度,减少差速转向中滑移滑转对车辆行驶路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convolutional ... 为了提升在城市、厂区等铺面路应用场景下的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跟随作业精度,减少差速转向中滑移滑转对车辆行驶路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radial basis function,CNN-RBF)建立了车辆滑移滑转率识别预测模型,根据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过程中对滑移滑转率保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0.101的识别水平,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技术(linear time varying-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TV-MPC)建立了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算法,并采用识别预测得到的滑移滑转率进行辅助修正,以提升城市应用场景下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精度.Recurdyn-Simulink联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无修正的路径跟随控制比较,采用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算法对跟随误差平均优化了45.5%、最大优化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滑移滑转率 模型预测控制 履带车辆路径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车辆高耐热铜基换挡摩擦片摩擦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金孔杰 胡铮 +5 位作者 谈辉 映日 韩明 张万昊 王志勇 张国洪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49,共7页
针对现用铜基换挡摩擦片耐热性能不足,在极限工况下易发生热失效的问题,研制一种铜合金-Cr-铜包石墨-K_(2)MoO_(4)复合材料摩擦片,并考察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因数、闭锁冲击系数、磨损率及耐热系数,研究Cr、铜包石墨及K_(2)MoO_(4)对... 针对现用铜基换挡摩擦片耐热性能不足,在极限工况下易发生热失效的问题,研制一种铜合金-Cr-铜包石墨-K_(2)MoO_(4)复合材料摩擦片,并考察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因数、闭锁冲击系数、磨损率及耐热系数,研究Cr、铜包石墨及K_(2)MoO_(4)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Cr元素能够通过弥散强化与细晶强化提升材料的硬度与强度;铜包石墨和K_(2)MoO_(4)在摩擦过程中均匀分布于摩擦表面,可提高材料的润滑性能、换挡柔顺性及耐热系数,从而显著提升摩擦片在重载荷、高转速工况下的热负荷承载能力。然而,Cr、铜包石墨和K_(2)MoO_(4)含量过高时会造成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下降。通过优化其含量可使材料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而提升重型车辆换挡摩擦片的热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摩擦性能 耐热性能 重型车辆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双输入双输出耦合机构拓扑综合研究
6
作者 邢庆坤 杨双愿 +2 位作者 秦大同 李学良 彭增雄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73,共11页
为了降低大功率混合动力履带车辆传动系统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提出了基于转向功率回流特性的双侧电机耦合机构创新设计方法。以两行星排和三行星排构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融合运动学与动力学约束的拓扑图论模型,将履带车辆直驶-转向协同... 为了降低大功率混合动力履带车辆传动系统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提出了基于转向功率回流特性的双侧电机耦合机构创新设计方法。以两行星排和三行星排构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融合运动学与动力学约束的拓扑图论模型,将履带车辆直驶-转向协同工况下的功率回流特征转化为构型参数的数学判据;通过拓扑综合与参数化分析筛选出6种可行构型,结合转向再生功率传递条件进行多目标性能评估,发现两行星排构型在耦合机构效率和转向再生功率利用率方面表现最优;搭建了履带车辆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了车辆直驶动力性和转向能力测试,结果表明:优选构型可实现偏航角跟踪精度大于94%、纵向速度误差小于2.1%的协同控制。研究结果为高功率密度混合动力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功率耦合机构 数学特征 构型拓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履带车辆样车道路运行状态模拟试验研究
7
作者 薛蕊 李振平 董明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9,共11页
轻型履带车辆在服役过程中将经受多种服役环境,其受载及振动特征对于部件的设计及可靠性校核非常重要。进行样车整车台架道路载荷模拟试验是研发轻型履带车辆行动系统的必要环节之一。针对某型轻型履带样车,以2种典型试验场路面几何高... 轻型履带车辆在服役过程中将经受多种服役环境,其受载及振动特征对于部件的设计及可靠性校核非常重要。进行样车整车台架道路载荷模拟试验是研发轻型履带车辆行动系统的必要环节之一。针对某型轻型履带样车,以2种典型试验场路面几何高程信号为输入,开展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得到车辆质心处、驾驶员座椅处和炮塔座圈、耳轴和瞄准镜等位置的加速度及该样车陀螺仪角速度信息。对比不同路面工况和不同行驶速度下,各测试位置加速度响应特征和车体三向角速度特征的差异。通过FFT变换,获得各测试位置处加速度幅频特征。研究表明:履带车四处悬挂位置振动响应量值差异明显,悬挂位置振动频域特征中存在与车辆悬挂跨距相关的滤波窗特征。车体在戈壁路运行过程中各关注位置各向振动加速度及各向角速度均明显大于相同速度等级的铺面路。摇头角、点头角和侧滚角的角速度幅频特征主频均包括2.5 Hz和8.5~9 Hz两个频段,这两段频率对应的振动能量对驾驶员座椅振动有显著影响。履带车车体不同位置处振动响应包含的频率范围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履带车辆 路面工况 行驶速度 振动加速度 角速度 振动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两栖车辆海上航行动态加速动力学建模与耐波性研究
8
作者 邹波 叶双平 +2 位作者 刘后刚 朱兆前 孙旭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为了解决高海况条件航行时,两栖车辆水上航行安全性预测问题。基于某两栖车的实车三维几何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重叠网格技术以及数值造波技术,建立了两栖车多体运动水上性能数值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两栖车在不同海况下动态... 为了解决高海况条件航行时,两栖车辆水上航行安全性预测问题。基于某两栖车的实车三维几何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重叠网格技术以及数值造波技术,建立了两栖车多体运动水上性能数值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两栖车在不同海况下动态加速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和分析了动态加速过程中整车速度、纵倾、升沉运动以及耐波性能。并通过拖模试验、实车静水试验等手段,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该模型能够预测两栖车辆不同海况下动态加速动力学及耐波性能,为进一步研究两栖车辆水上航行安全性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车辆 动态加速 动力学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然 刘勇 +3 位作者 王立勇 周如意 马富康 李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6,共9页
为提升履带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疲劳损伤的快速计算能力及其剩余寿命的准确评估性能,提出一种满足多工况条件的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模型.提取特种车辆典型运行工况的特征参数,并采用K均值聚类及支持向量机方法实现特种车辆典型运... 为提升履带装甲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疲劳损伤的快速计算能力及其剩余寿命的准确评估性能,提出一种满足多工况条件的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模型.提取特种车辆典型运行工况的特征参数,并采用K均值聚类及支持向量机方法实现特种车辆典型运行工况的实时判别;构建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多工况传动主轴运行载荷实时评估模型,采用贝叶斯算法对模型中学习率、神经网络隐含层单元数等超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传动主轴运行载荷评估的准确性;依据特种车辆典型工况下的运行数据开展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换挡工况、转向工况及爬坡工况下,模型对传动主轴运行载荷评估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150、0.014、0.006(5°坡工况)及0.004(10°坡工况),表明了本文模型在变工况条件下综合传动装置传动主轴运行载荷评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装置 主轴 变工况 载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陆两栖车辆水上运动特性实时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泰然 耿昊 +2 位作者 王典 邱思聪 孙旭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2-1415,共14页
为解决水陆两栖车辆水动力性能参数获取难度大、运动姿态预测慢等问题,设计一种两栖车辆水上运动特性实时仿真系统,实现仿真模型的驱动、运动姿态预测以及数据的监测和输出,通过动态流体-物体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车体动力学系数进行... 为解决水陆两栖车辆水动力性能参数获取难度大、运动姿态预测慢等问题,设计一种两栖车辆水上运动特性实时仿真系统,实现仿真模型的驱动、运动姿态预测以及数据的监测和输出,通过动态流体-物体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车体动力学系数进行修正,提升了实时仿真系统的精度。在此基础上研制试验样车,对不同工况下实时仿真系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两栖车辆水上运动特性实时仿真系统兼具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车辆的运动姿态,适用于多种复杂工况,具有姿态预测的泛用性。新系统在两栖车辆研制阶段、驾驶员培训、半实物仿真演练、复杂环境模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辆 水上运动特性 实时仿真 水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射流多角度倾斜冲击发射平台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普 陈光辉 +2 位作者 袁伟亮 梁兴旺 姜瑞洲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1,共9页
针对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射流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强冲击,可能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大损害问题,以不同高低射角下火箭弹尾流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不同高低射角尾流场数学物理模型。在高低... 针对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射流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强冲击,可能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大损害问题,以不同高低射角下火箭弹尾流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不同高低射角尾流场数学物理模型。在高低射角调整范围内,选择0°、5°、15°、28°、38°五种角度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分析射流速度和压力等参数分布随射角及时间变化,得到不同射角下射流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壁面压强分布及最大压强变化情况,得到不同射角下射流对发射平台冲击效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射角增大,壁面压强整体有升高趋势;射角大于15°后,壁面压强会有较大提高幅度;发射平台各位置受射流冲击影响程度不同,需采用不同防护策略。本研究为发射平台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射角 尾流场 冲击效应 壁面压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强化对车辆传动齿轮裂纹扩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杰 高紫钰 +3 位作者 王晓燕 胡铮 兰海 王志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57,共20页
疲劳断裂是重载车辆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齿轮底部疲劳裂纹的扩展将缩短车辆传动系统的服役寿命,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延缓裂纹扩展的主要方法是在传动齿轮的表面引入一定大小的残余压应力。喷丸技术是一种冷加工表面... 疲劳断裂是重载车辆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齿轮底部疲劳裂纹的扩展将缩短车辆传动系统的服役寿命,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延缓裂纹扩展的主要方法是在传动齿轮的表面引入一定大小的残余压应力。喷丸技术是一种冷加工表面强化处理工艺,该技术利用高速弹丸冲击材料表面,使零件表层产生塑性应变的同时,在表面和内部引入残余压应力,从而使裂纹闭合的能力得到强化,达到延缓裂纹扩展的强化效果。为了更好地揭示喷丸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首先综述了传动齿轮表面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以及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对重载车辆服役的影响。从强度因子、J积分以及裂纹闭合效应出发,介绍了传动齿轮表面疲劳裂纹扩展的理论以及残余压应力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之间的关系。其次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新型有益于将残余拉应力转化为残余压应力的微粒子喷丸、激光喷丸、超声喷丸方法,并与传统机械喷丸技术相比较,阐述了新型喷丸表面强化技术的优缺点。此外,从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两方面,论述了喷丸速度、喷丸角度、弹丸直径、弹丸材质和覆盖率5个工艺参数对在传动齿轮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的改善影响。最后对喷丸强化技术在传动齿轮上的多目标参数优化以及多尺度残余压应力与疲劳性能进行了展望,并结合重载车辆的使用需求,强调需要创新设计一种效率高、价格低、适用性广的喷丸技术,以进一步推动喷丸强化在延缓疲劳裂纹扩展方面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残余压应力 传动齿轮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疲劳寿命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星传动机构旋转油道通流特性研究
13
作者 吴维 李铁 +2 位作者 韦春辉 李慎龙 李雪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3-950,共8页
为研究行星传动机构在高转速工况下的通流特性,建立了动-静耦合多排行星传动旋转油道油气两相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转速下旋转油道内的两相流场变化规律;搭建了旋转油道流场可视化试验台,进行了流量分配试验,获取了旋转油道油气两... 为研究行星传动机构在高转速工况下的通流特性,建立了动-静耦合多排行星传动旋转油道油气两相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转速下旋转油道内的两相流场变化规律;搭建了旋转油道流场可视化试验台,进行了流量分配试验,获取了旋转油道油气两相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流量随着转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低转速时,旋转油道内充满油液,旋转排和静止排的出口流量大小相近.随转速升高,旋转油道内出现气体,且转速越大,气体含量越大,旋转排出口流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静止排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当输入转速达到12000 r/min,相比于静止工况,旋转2排和静止排出口流量分别增大12.5%和60.1%,旋转1排减小61.6%.动-静各旋转油道出口流量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有相同变化规律,高速工况下旋转排油道出现大量气体,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行星传动机构 旋转油道 通流特性 油气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行星式综合传动系统换挡冲击特性及影响规律
14
作者 王成 漆一帆 +3 位作者 孙雪岩 杜明刚 边骥轩 张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9,共12页
履带车辆行星式综合传动系统换挡过程产生的动态冲击,严重影响传动系统的服役性能和可靠性。针对某行星式综合传动系统,建立齿轮传动部件、离合器和制动器等扭转动力学模型,构建传动系统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开展综合传动系统换挡过程... 履带车辆行星式综合传动系统换挡过程产生的动态冲击,严重影响传动系统的服役性能和可靠性。针对某行星式综合传动系统,建立齿轮传动部件、离合器和制动器等扭转动力学模型,构建传动系统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开展综合传动系统换挡过程仿真与台架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换挡过程典型构件的冲击载荷,揭示油门开度和冲放油特性曲线等对操纵件动态转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油延时的增加,分离操纵件的反向动态转矩逐渐增大,结合操纵件的最大冲击转矩逐渐增大;随着放油时间的延长,分离操纵件的反向动态转矩逐渐增大,结合操纵件的最大冲击转矩先减小后增加;第4个升压阶段冲油越快,结合操纵件的最大冲击转矩越大,最大值较最小值增加了11%;随着油门开度的增大,操纵件最大动态转矩逐渐增加,最大值较最小值增加了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行星式综合传动 换挡过程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降车辆着陆缓冲过程系统建模仿真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坚 杨占华 +3 位作者 刘春生 郭少鹏 柴辉 于贵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5,共12页
系统建模仿真作为空降车辆着陆缓冲研究的重要手段,用于仿真着陆缓冲阶段的气囊排气压缩、车辆缓冲过载、姿态变化及结构冲击响应。从系统建模、匹配设计、半实物试验、空投适应性4个方面进行评估,综述现有研究应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 系统建模仿真作为空降车辆着陆缓冲研究的重要手段,用于仿真着陆缓冲阶段的气囊排气压缩、车辆缓冲过载、姿态变化及结构冲击响应。从系统建模、匹配设计、半实物试验、空投适应性4个方面进行评估,综述现有研究应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结论。对目前仿真模型求解效率,结构应力和气囊仿真准确度,车辆与气囊参数匹配,半实物试验,空投适应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降车辆 系统建模仿真 参数匹配 模型修正 空投适应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油气弹簧减振阀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鑫 赵韬硕 +4 位作者 陈瑾 丁明军 孔德景 于静 彭志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油气弹簧减振阀为特种车辆悬挂装置中的重要部件,针对其应用中受高频载荷易损问题,提出基于Ansys Fluent的油气弹簧减振阀流固耦合可靠性研究方法。基于该方法建立减振阀中阀芯及阀座固体模型与周围油液流体模型,分析0.6、3.96、7.83 H... 油气弹簧减振阀为特种车辆悬挂装置中的重要部件,针对其应用中受高频载荷易损问题,提出基于Ansys Fluent的油气弹簧减振阀流固耦合可靠性研究方法。基于该方法建立减振阀中阀芯及阀座固体模型与周围油液流体模型,分析0.6、3.96、7.83 Hz激振频率下的减振阀工作状态,研究其安全系数及寿命。结果表明:减振阀阀座在颈部连接处、正对常通孔处易破坏;阀芯易损部位主要集中于阀杆处。研究结果可为减振阀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亦可服务于后续减振阀薄弱环节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油气弹簧 减振阀 流固耦合 疲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油气弹簧生热机理和热模型研究
17
作者 聂维 何洪文 +1 位作者 孙宇 万义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55-3563,共9页
为研究油气弹簧工作过程中的生热机理,建立油气弹簧参数化热模型。采集试验数据对油气弹簧阻尼示功特性进行数值拟合,得到活塞运动速度-阻尼力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对油气弹簧的传热路径和换热特点分析,建立油气弹簧热阻网络模型,计算得... 为研究油气弹簧工作过程中的生热机理,建立油气弹簧参数化热模型。采集试验数据对油气弹簧阻尼示功特性进行数值拟合,得到活塞运动速度-阻尼力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对油气弹簧的传热路径和换热特点分析,建立油气弹簧热阻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工作过程中油气弹簧2种工作介质的温度变化特性。设计试验对油气弹簧的热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力做功是油气弹簧温度升高的主要热量来源,油液温度比气体温度上升更快、平衡温度更高,该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油气弹簧不同工作介质的温升情况,为油气弹簧热-机耦合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热机理 能量交换 热阻网络 温度分布 平衡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包围距离对液力变矩器搅油损失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金豹 胡铮 +2 位作者 张金乐 柳泓蛰 邹天刚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为减小综合传动装置中液力变矩器的搅油损失,文中通过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对某型号液力变矩器的不同包围距离进行了多相流场仿真。首先通过液力变矩器搅油损失试验对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搅油损失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然后设计仿真方... 为减小综合传动装置中液力变矩器的搅油损失,文中通过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对某型号液力变矩器的不同包围距离进行了多相流场仿真。首先通过液力变矩器搅油损失试验对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搅油损失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然后设计仿真方案并进行仿真试验,得到不同轴向和径向包围距离下的液力变矩器搅油损失。由仿真结果可知:相比轴向距离,径向距离对液力变矩器搅油损失的影响更大;随径向距离的增大,搅油损失呈浴盆状曲线分布。最后根据上述结论得出液力变矩器包围距离的设计准则,该准则能够为旋转件周围结构的距离提供优化设计,以及综合传动装置效率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搅油损失 包围距离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多相流场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裂纹扩展定量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晓东 柳月 +2 位作者 李孟伟 衣超 庞凤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3,276,共8页
装甲车关重件结构中形成的裂纹会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引发事故,为了开发先进的裂纹监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裂纹扩展定量监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结构在循环载荷下产生的电阻应变信号和Lamb波信号,预测裂纹长度和扩展... 装甲车关重件结构中形成的裂纹会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引发事故,为了开发先进的裂纹监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裂纹扩展定量监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结构在循环载荷下产生的电阻应变信号和Lamb波信号,预测裂纹长度和扩展速率。采用了多传感器的裂纹扩展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压电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2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结合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2种不同模式的监测技术,从电阻应变信号中提取出与裂纹长度和扩展速率相关的特征参数。采用了随机森林算法和D-S证据理论2种不同方法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对裂纹长度的有效识别和数据融合。基于不同裂纹长度、不同载荷频率、不同传感器位置等情况下的电阻应变信号和Lamb波信号,开展了模型的训练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神经网络 传感器 特征提取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可供性视域下的机器人集群信息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毓舜 宫晓东 +3 位作者 王赟 李泓 龚迁 李欣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72,共13页
目的提出面向机器人集群显控系统界面中典型功能模块的信息设计策略,旨在构建“自下而上”界面信息与“自上而下”用户需求相匹配的视觉可供性,提高用户在集群控制情境中的决策绩效。方法基于目标识别任务的用户决策路径,提取“自上而... 目的提出面向机器人集群显控系统界面中典型功能模块的信息设计策略,旨在构建“自下而上”界面信息与“自上而下”用户需求相匹配的视觉可供性,提高用户在集群控制情境中的决策绩效。方法基于目标识别任务的用户决策路径,提取“自上而下”的信息需求,结合可供性理论与交互设计五要素构建“自下而上”的界面信息设计策略;在设计实践环节基于设计策略产出可交互原型,并开展对比实验以验证设计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运用了可供性设计策略优化后的方案,其决策时间、认知负荷水平、瞳孔直径、视线折返次数等数据结果均优于原方案。结论基于可供性理论提出的设计策略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决策绩效,为复杂信息界面的设计提供设计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界面 视觉可供性 信息设计 机器人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