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构型搅拌桨稀土萃取混合槽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叶志才 谢明辉 +5 位作者 向家伟 吴亮 桑晓云 李治国 张庆华 杨超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3,共12页
萃取混合槽的设计和优化是影响稀土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对半开式弯叶圆盘式搅拌桨(半开式BWY)、半开式直叶圆盘式搅拌桨(半开式BPY)、闭式弯叶圆盘式搅拌桨(闭式BWY)和闭式直叶圆盘式搅拌桨(闭式BPY)在混合槽中... 萃取混合槽的设计和优化是影响稀土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对半开式弯叶圆盘式搅拌桨(半开式BWY)、半开式直叶圆盘式搅拌桨(半开式BPY)、闭式弯叶圆盘式搅拌桨(闭式BWY)和闭式直叶圆盘式搅拌桨(闭式BPY)在混合槽中的搅拌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4种桨型在不同转速下搅拌产生的负压、功率、排量和流场分布。并以闭式BPY为例,对桨叶直径、宽度和弧长,以及圆环内孔直径、混合槽抽吸口直径和桨叶离抽吸口高度6个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因素分析,建立了搅拌产生的负压、功率准数、湍动能耗散率和排量准数的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条件下,减小桨叶直径和宽度、圆环内孔直径、混合槽抽吸口直径、桨叶离抽吸口高度,增加桨叶弧长,搅拌抽吸能力更强,但桨叶的排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萃取 混合槽 搅拌桨 负压 数值模拟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液碱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
2
作者 周良耀 常宏涛 +3 位作者 王军 赵治华 桑晓云 张福顺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2-1572,共11页
NaOH作为分解剂直接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具有无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的优势,可以弥补工业上现行的“三代酸法”稀土精矿分解工艺的局限性,为稀土资源绿色高效提取提供了新途径。为了提高NaOH作为分解剂回收稀土的潜力并降低原料和能源消... NaOH作为分解剂直接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具有无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的优势,可以弥补工业上现行的“三代酸法”稀土精矿分解工艺的局限性,为稀土资源绿色高效提取提供了新途径。为了提高NaOH作为分解剂回收稀土的潜力并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基于响应面法(RSM)优化了在密闭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液碱直接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的工艺参数。在NaOH溶液浓度为51.80%、液固比为3.67 mL/g、分解时间为52 min、分解温度为20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稀土精矿可以有效的实现分解,稀土分解率可以达到98.92%,与预测值误差在±0.1%以内。各影响因素对稀土分解率的显著程度为:温度>时间>NaOH溶液浓度>液固比,分解温度和分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稀土分解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精矿 响应曲面法 NAOH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酚对稀土萃取分离流程中Ce(Ⅳ)去除效果研究
3
作者 胡广寿 唐晓亮 +4 位作者 周晓君 孟玉琴 李虎平 王斌 朱治明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4,共10页
在稀土湿法冶炼中,采用环保型稀释剂替代传统磺化煤油后,因新型稀释剂还原性不足导致Ce(Ⅲ)氧化为易萃取的Ce(Ⅳ),使镨钕系列产品中稀土杂质Ce元素长期超标;现行H_(2)O_(2)还原法虽可消除Ce(Ⅳ),但存在有机相氧化降解、成本增加以及废... 在稀土湿法冶炼中,采用环保型稀释剂替代传统磺化煤油后,因新型稀释剂还原性不足导致Ce(Ⅲ)氧化为易萃取的Ce(Ⅳ),使镨钕系列产品中稀土杂质Ce元素长期超标;现行H_(2)O_(2)还原法虽可消除Ce(Ⅳ),但存在有机相氧化降解、成本增加以及废水处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提出以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替代H_(2)O_(2),通过抑制Ce(Ⅳ)生成并还原残留Ce(Ⅳ)来实现稀土元素的绿色、高效分离。结果表明,受阻酚通过羟基供氢与空间位阻效应,优先捕获氧自由基(HO·、ROO·),抑制Ce(Ⅲ)氧化,同时可将有机相中Ce(Ⅳ)高效还原为Ce(Ⅲ)(还原效率>99.5%),实现“氧化抑制-残留消除”协同作用;在受阻酚添加量1.0~2.0 g/L、温度40~50℃时,Ce(Ⅳ)生成速率由0.021 g/(L·h)降至0.0023 g/(L·h),抑制时长>120 h;工业化试验显示,有机相中Ce(Ⅳ)含量从0.05 g/L降至<0.005 g/L,镨钕产品中Ce杂质长期稳定于200~400 ppm,符合GB/T 20190-2023对镨钕产品质量要求的≤500 ppm。相较于H_(2)O_(2)还原,该技术降低了还原剂消耗量,同时规避了H_(2)O_(2)分解引发的有机相降解风险,为稀土行业绿色化、高质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具备显著的行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冶炼 镨钕产品 Ce(Ⅳ)去除 H_(2)O_(2)还原 受阻酚 抑制-消除法 绿色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稀土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升峰 徐惠 +8 位作者 高天佐 候少春 陈明光 曾青云 刘勇 冯伟 高凯 李裕 许延辉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6,共8页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加热和物质处理技术,在稀土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微波加热机制和特点,总结了微波加热技术在稀土湿法冶金领域和稀土材料制备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发...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加热和物质处理技术,在稀土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微波加热机制和特点,总结了微波加热技术在稀土湿法冶金领域和稀土材料制备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稀土 加热 湿法冶金 稀土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固转化法高效制备氯化稀土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媛 李婷婷 +4 位作者 刘瑞金 赵志强 刘建军 桑晓云 张文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5,99,共4页
采用固固转化法,使用碳酸氢铵溶液对硫酸稀土焙烧矿进行直接转型,得到氯化稀土。重点考察了碳酸氢铵用量、焙烧矿粒度、反应固液比、转化时间等因素对稀土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硫酸稀土焙烧矿粒度为0.18 mm,碳酸氢铵加入量为... 采用固固转化法,使用碳酸氢铵溶液对硫酸稀土焙烧矿进行直接转型,得到氯化稀土。重点考察了碳酸氢铵用量、焙烧矿粒度、反应固液比、转化时间等因素对稀土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硫酸稀土焙烧矿粒度为0.18 mm,碳酸氢铵加入量为焙烧矿质量的60%,固液比1∶6,转化时间7 h,酸溶时间1 h,此条件下稀土收率可达到93%以上,同时工艺用水量减少了50%,生产效率更高,为节能减排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氯化稀土 焙烧矿 碳酸氢铵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稀土原料定量称重包装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4
6
作者 赵国军 李忠虎 张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49,53,共5页
在电子称出现以前,对散状物料的定量包装,传统的方法是先通过机械秤进行静态称量,然后再进行手工包装。这种模式存在如下不足,不仅定量称重环节的称量精度不高,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自动定量称重包装是稀土原料出厂时的最后一个环... 在电子称出现以前,对散状物料的定量包装,传统的方法是先通过机械秤进行静态称量,然后再进行手工包装。这种模式存在如下不足,不仅定量称重环节的称量精度不高,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自动定量称重包装是稀土原料出厂时的最后一个环节。为提高稀土定量称重包装控制的自动化水平,文中设计了一种全自动的定量称重包装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原料 定量称重 动态称重 自动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新认识 被引量:52
7
作者 谢玉玲 曲云伟 +5 位作者 杨占峰 梁培 钟日晨 王其伟 夏加明 李必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3-1003,共21页
白云鄂博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元素矿床,其稀土元素资源量占世界目前已知稀土元素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白云鄂博自1927年发现至今已有92年,对其的开发和研究历史悠久,在赋矿碳酸岩的成因、成矿年代、稀土矿物... 白云鄂博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元素矿床,其稀土元素资源量占世界目前已知稀土元素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白云鄂博自1927年发现至今已有92年,对其的开发和研究历史悠久,在赋矿碳酸岩的成因、成矿年代、稀土矿物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碳酸岩型稀土元素成矿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矿床经历了成矿后复杂的构造变形和热液蚀变,致使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复杂,学界对其成因和成矿过程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对成矿碳酸岩的岩浆演化、稀土元素迁移与富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笔者最新研究表明,矿区过去被认为是下白云鄂博群的H1、H2、H9岩石单元并非沉积变质岩或变质火山岩,而应为岩浆侵入成因,矿区其他岩石单元(H3~H7)的成因也值得商榷。H9岩石单元中的黑云母岩(前人称为黑云母板岩)和富含黑云母的碳酸岩(前人称为暗色板岩)为成矿碳酸岩的一部分,是碳酸岩不同岩相带的表现。黑云母岩和富黑云母碳酸岩相对于含矿碳酸岩具有相对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轻、重稀土元素比值,表明岩浆演化可能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具有重要贡献。矿区主要岩石单元成因的新认识不仅为矿床成因、成矿背景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区域构造演化、正确厘定矿区构造式样和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酸岩型稀土元素矿床 研究进展 新认识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镨钕料液去除杂质铝的工艺研究(Ⅰ)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升峰 孟志军 +5 位作者 李裕 许延辉 高天佐 关卫华 王荣 王永利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4,共6页
以混合型稀土矿制得的镨钕料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环烷酸-异辛醇-磺化煤油作为萃取有机体系,萃取分离高浓度镨钕料液中的非稀土杂质铝,考察了萃取过程中环烷酸浓度、有机皂化度、相比、萃取温度等条件对铝去除率、稀土损失率以及分离系数β... 以混合型稀土矿制得的镨钕料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环烷酸-异辛醇-磺化煤油作为萃取有机体系,萃取分离高浓度镨钕料液中的非稀土杂质铝,考察了萃取过程中环烷酸浓度、有机皂化度、相比、萃取温度等条件对铝去除率、稀土损失率以及分离系数βAl/RE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环烷酸浓度为0.53 mol/L,有机皂化度为50%时,有机相与铝含量小于0.35 g/L的镨钕料液以0.5∶1的相比(O/A)在常温下萃取可将镨钕料液中99%以上的铝萃取分离,稀土损失率3%左右,满足镨钕料液对铝含量的要求。最优工艺条件下的萃取反应分相快,无第三相,不发生乳化,为连续萃取分离镨钕料液中铝的生产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镨钕料液 环烷酸 铝萃取 分离系数 皂化 分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镨钕料液中杂质铝的去除工艺研究(Ⅱ)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志军 许延辉 +3 位作者 高天佐 关卫华 李裕 马升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0,22,共6页
白云鄂博稀土矿冶炼分离出的高浓度镨钕料液中含有0.10~0.34 g/L铝,杂质铝的含量直接影响下游产品质量,因此需要进行铝与稀土的分离。采用高浓度的氯化镨钕料液为原料,利用环烷酸-异辛醇-磺化煤油萃取体系优先萃取铝的原理,通过串级萃... 白云鄂博稀土矿冶炼分离出的高浓度镨钕料液中含有0.10~0.34 g/L铝,杂质铝的含量直接影响下游产品质量,因此需要进行铝与稀土的分离。采用高浓度的氯化镨钕料液为原料,利用环烷酸-异辛醇-磺化煤油萃取体系优先萃取铝的原理,通过串级萃取分离工艺去除非稀土杂质铝。在对整个工艺流程以及串级萃取、串级洗涤工艺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开展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镨钕料液经过30级串级萃取分离工艺后,REO浓度在220 g/L以上,铝杂质含量大幅下降,Al2O3/REO质量比<7.8×10-5,产品质量达标。串级萃取分离工艺的应用,不仅能优化改进现有单级萃取工艺,还能提高产品质量,且产品质量稳定,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镨钕料液 环烷酸 串级萃取 洗涤 反萃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澄清萃取槽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边雪 高圣然 +2 位作者 李天照 常宏涛 桑晓云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475,共10页
液-液萃取作为湿法冶金中实现元素分离与高纯产品制备的关键技术,其核心设备混合澄清萃取槽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能够直接影响萃取效率及产品质量.本文中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混合澄清萃取槽优化设计的研究进展,聚焦混合室与澄清室的结构创新、... 液-液萃取作为湿法冶金中实现元素分离与高纯产品制备的关键技术,其核心设备混合澄清萃取槽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能够直接影响萃取效率及产品质量.本文中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混合澄清萃取槽优化设计的研究进展,聚焦混合室与澄清室的结构创新、搅拌桨桨型设计等关键环节,对比分析了各类优化方案的优势与局限性.同时,探讨了数值模拟技术在混合澄清萃取槽结构优化中的应用效果,为该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混合澄清萃取槽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冶炼分离废水中稀土及萃取剂回收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鲍永平 李梅 +2 位作者 常宏涛 张晓伟 候少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60,共3页
采用稀土冶炼过程不同性质废水相混合的方法回收废水中的稀土和萃取剂,考察了皂化废水与草沉母液废水的摩尔混合比(Rm)对稀土回收的影响,pH、超声辅助强度及时间等对萃取剂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m=1∶1.2时稀土回收率达到最大值62%... 采用稀土冶炼过程不同性质废水相混合的方法回收废水中的稀土和萃取剂,考察了皂化废水与草沉母液废水的摩尔混合比(Rm)对稀土回收的影响,pH、超声辅助强度及时间等对萃取剂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m=1∶1.2时稀土回收率达到最大值62%,pH=1~2时萃取剂的回收率在51%~52%,超声波辅助有助于萃取剂回收,超声频率对萃取剂回收无明显影响,当超声时间为30 min时萃取剂回收率达到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废水 回收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流量参数对稀土槽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磊 李娜 +2 位作者 姜晓丽 谢军 于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9,共16页
以国内某稀土厂生产萃取线A的La CePr Nd萃取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和分析萃取槽各级有机相和水相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明确不同皂化有机相流量、料液流量、酸流量等条件对各级稀土元素含量分布和稀土总量的影响。适当提高皂化有机相流... 以国内某稀土厂生产萃取线A的La CePr Nd萃取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和分析萃取槽各级有机相和水相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明确不同皂化有机相流量、料液流量、酸流量等条件对各级稀土元素含量分布和稀土总量的影响。适当提高皂化有机相流量、料液流量和酸流量,可使水相出口处La的含量较高,从而保证出口产品纯度,但会使55级有机相出口处有机相中Ce组分含量较高,Pr、Nd组分含量较低,增加下一系列分离Pr、Nd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萃取 流量 槽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稀土产品和中间控制样品中的铝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桂梅 王芸薇 +1 位作者 高寒冰 周晓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1,共4页
采用盐酸或硝酸溶解稀土产品样品或分取适量体积稀土生产流程中间控制样品后,加入草酸沉淀稀土元素,然后用高氯酸消除过量的草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根据不同的基体,分别采用Al 396.153nm、Al 237.373nm为分... 采用盐酸或硝酸溶解稀土产品样品或分取适量体积稀土生产流程中间控制样品后,加入草酸沉淀稀土元素,然后用高氯酸消除过量的草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根据不同的基体,分别采用Al 396.153nm、Al 237.373nm为分析谱线测定溶液中的铝。铝的线性范围为0.10~5.0mg·L^(-1),检出限在3.1~3.5mg·kg^(-1)之间,测定下限在15.5~17.5m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5.0%~1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9.0%。本方法用于测定稀土产品和中间控制样品中的铝,测定结果与ICP-MS和分光光度法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稀土产品 中间控制样品 草酸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对轻稀土料液配分含量的在线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吉文 许涛 +5 位作者 刘威 方哲 屈华阳 梁元 胡学强 刘明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84-2289,共6页
稀土精矿分离出单一稀土元素的工艺过程属于连续流程制造,多采用人工取样-ICP实验室分析测试的方法进行工艺监测与控制,检测结果滞后于生产实际,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后果。实验基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建立了一种在线测定... 稀土精矿分离出单一稀土元素的工艺过程属于连续流程制造,多采用人工取样-ICP实验室分析测试的方法进行工艺监测与控制,检测结果滞后于生产实际,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后果。实验基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建立了一种在线测定稀土分离过程中稀土配分含量的方法。通过对北方稀土典型元素镧、铈、镨、钕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特征分析,利用多元逐步回归从稀土混合料液中剥离出单一稀土元素信号。依据相对理论偏差对滤光片、管压、管流等条件进行优化,为稀土配分含量在线分析奠定了基础。开发了XOR-50稀土配分在线分析设备和在线检测方法,快速反映稀土分离萃取工艺状况,提供实时的在线萃取数据,为工艺调整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采用0.2mm Al滤光片,25kV光管激发电压,1 100μA光管电流的测试条件,同一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含量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现场分析结果与ICP-AES检测结果相符。镧,铈,镨,钕等轻稀土元素的仪器检出限小于5μg·mL-1,完全满足稀土配分在线监测对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稀土料液 配分含量 萃取分离 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混合型稀土矿模糊联动萃取新工艺的研究
15
作者 许慧 柳召刚 +1 位作者 张磊 桑晓云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矿中的轻稀土分离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联动萃取工艺,对La、Ce、Pr和Nd四种轻稀土进行萃取。与传统工艺相比,模糊联动萃取工艺是一种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的轻稀土萃取工艺。该工艺所需基础设施投资较少,萃取分离效果好...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矿中的轻稀土分离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联动萃取工艺,对La、Ce、Pr和Nd四种轻稀土进行萃取。与传统工艺相比,模糊联动萃取工艺是一种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的轻稀土萃取工艺。该工艺所需基础设施投资较少,萃取分离效果好,酸碱消耗量降低约20%,废水单位排放量仅为传统工艺的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混合型稀土矿 轻稀土 模糊联动萃取工艺 传统工艺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浸液P507转型制备低杂质混合氯化稀土 被引量:1
16
作者 桑晓云 张永华 +3 位作者 郭晖 高媛 邢全生 李旭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8,共5页
工业上水浸稀土溶液通过P507转型多采用一步转型的工艺,得到的混合氯化稀土非稀土杂质含量较高。通过改变工艺方式,采用模拟逆流串级等工艺制备混合氯化稀土,考察反萃液中非稀土杂质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证明,采用逆流串级工艺,当萃取... 工业上水浸稀土溶液通过P507转型多采用一步转型的工艺,得到的混合氯化稀土非稀土杂质含量较高。通过改变工艺方式,采用模拟逆流串级等工艺制备混合氯化稀土,考察反萃液中非稀土杂质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证明,采用逆流串级工艺,当萃取混合时间超过9 min,料液酸度pH=4,洗涤液酸度pH=1.5,反萃相比为20,反萃液酸度为6 mol/L时,反萃液中Mn^(4+)、Zn^(2+)、SO_(4)^(2-)、Mg^(2+)、Ca^(2+)的含量较原工艺下降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氯化稀土 转型 逆流串级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醋酸镧制备过程母液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17
作者 李婷婷 刘瑞金 +3 位作者 徐占宇 张文斌 张国光 高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0,共5页
对循环回用母液进行浓缩结晶制备高品质醋酸镧,并分离出循环一定次数的醋酸镧母液,进行P507萃取反应,随后用盐酸转型为氯化镧溶液。研究了相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回用母液析出晶体对醋酸镧的品质没有影响;... 对循环回用母液进行浓缩结晶制备高品质醋酸镧,并分离出循环一定次数的醋酸镧母液,进行P507萃取反应,随后用盐酸转型为氯化镧溶液。研究了相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回用母液析出晶体对醋酸镧的品质没有影响;在O/A相比4∶1、萃取温度35℃、反应时间6 min的条件下,母液的稀土萃取效果最佳,可顺利实现母液资源化利用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镧 结晶母液 循环 萃取 P507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光催化原理及改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莫日格吉乐 包莫日根 +5 位作者 白璐 谢兵 于晓丽 曹鸿璋 赵丹蕾 赵斯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5-100,共6页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环境保护技术,可用于处理水和空气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CeO_(2)光催化剂由于其高稳定性和强光吸收能力而备受关注。但是CeO_(2)对自然可见光的吸收很弱,光生电子反应受限,在光催化中不能直接利用可见光促进电...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环境保护技术,可用于处理水和空气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CeO_(2)光催化剂由于其高稳定性和强光吸收能力而备受关注。但是CeO_(2)对自然可见光的吸收很弱,光生电子反应受限,在光催化中不能直接利用可见光促进电荷分离,这限制了催化活性和效率。本文主要从CeO_(2)自身的基本性能、结构和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通过负载、掺杂及半导体复合等方法改性CeO_(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光催化 改性 负载 掺杂 半导体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二氧化铈的制备及其紫外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天佐 于晓丽 +3 位作者 张玉玺 张升强 周芬 聂磊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7-50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铈,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4个样品均为立方萤石结构,纯度较高,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的二氧化铈的结晶度要弱于以碳酸氢铵为沉...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铈,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4个样品均为立方萤石结构,纯度较高,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的二氧化铈的结晶度要弱于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的二氧化铈。SEM分析结果表明,4个样品分别为块状、近球形、片状及花状二氧化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表明:4个样品的紫外屏蔽性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近球形、花状、块状、片状;并不是所有的纳米二氧化铈都具有优异紫外屏蔽性能,一般微米级二氧化铈不适合用作抗紫外屏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共沉淀法 制备 紫外线 屏蔽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BBR处理聚氯乙烯废水的2种方式的探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卫平 时屹然 +3 位作者 朱浩君 于玲红 韩佩江 曲堂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98,共4页
采用新型专利的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处理聚氯乙烯(PVC)废水,针对于PVC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2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即全程采用废水培养和先用清水加营养液培养成膜、再逐步进废水的方法。比较2... 采用新型专利的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处理聚氯乙烯(PVC)废水,针对于PVC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2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即全程采用废水培养和先用清水加营养液培养成膜、再逐步进废水的方法。比较2种方式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15-25℃、设计体积流量为18 L/h、HRT为12 h时,采用先成膜,后处理的方法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 聚氯乙烯(PVC) 废水 NH3-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