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双螺杆挤出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晓志 张京 袁熙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7-1083,共17页
双螺杆挤出技术因其卓越的混合能力、加工灵活性及安全性,成为含能材料连续加工领域的重要驱动力。研究综述了国外双螺杆挤出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尤其是在推进剂、发射药及混合炸药连续制造中的关键应用进展,详细讨论了双螺杆挤出设备... 双螺杆挤出技术因其卓越的混合能力、加工灵活性及安全性,成为含能材料连续加工领域的重要驱动力。研究综述了国外双螺杆挤出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尤其是在推进剂、发射药及混合炸药连续制造中的关键应用进展,详细讨论了双螺杆挤出设备的类型、工艺流程及其模块化设计带来的工艺适应性和安全提升,总结了美、法、荷等国在推进剂和发射药连续化生产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产业化成果。最后,分析了当前该技术在精细均匀加工、安全监测和理论建模等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其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及绿色环保工艺的发展趋势,为双螺杆挤出技术高效、安全制造和创新含能材料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 含能材料 连续制造 安全高效加工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分布特征
2
作者 徐菲菲 孙鹏昌 郭云龙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为有效控制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开展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分布特征研究。通过LS-DYNA软件建立了净距为2 m的小净距隧道三维模型,开展了先行洞、后行洞爆破开挖2种工况下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响应计算,分别分析... 为有效控制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开展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分布特征研究。通过LS-DYNA软件建立了净距为2 m的小净距隧道三维模型,开展了先行洞、后行洞爆破开挖2种工况下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响应计算,分别分析了先行洞、后行洞爆破开挖工况下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在隧道横断面和轴向的分布特征,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工况下爆破振动在隧道横断面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距离爆源更近的部位和中夹岩部位爆破振动较其他部位大;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工况下中夹岩爆破振动在隧道轴向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掌子面附近爆破振动最大,随着与掌子面距离的增大,中夹岩爆破振动逐渐衰减,与先行洞中夹岩段爆破振动相比,先行洞超前后行洞的边墙段爆破振动衰减更快。研究结果可为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数值模拟 小净距隧道 爆破振动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铁路隧道控制爆破新技术
3
作者 徐菲菲 张小军 宋恩周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29,150,共7页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铁路隧道掘进爆破施工中爆破振动及超欠挖控制问题,确保邻近高压铁塔段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以太锡铁路陈家营隧道爆破工程为依托,引入隧道楔形掏槽分段延时爆破技术以及基于聚能管罩一体的隧道光面爆破技术,并成功应...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铁路隧道掘进爆破施工中爆破振动及超欠挖控制问题,确保邻近高压铁塔段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以太锡铁路陈家营隧道爆破工程为依托,引入隧道楔形掏槽分段延时爆破技术以及基于聚能管罩一体的隧道光面爆破技术,并成功应用于邻近高压铁塔段隧道施工。实践验证表明,隧道楔形掏槽分段延时爆破技术能显著降低爆破振动,合振速是安全允许振速的37.25%;基于聚能管罩一体的隧道光面爆破技术可将超欠挖控制在8.45 cm以内。本研究成果对类似复杂环境下的隧道掘进爆破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为其提供技术参考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掏槽 分段延时 聚能管罩 光面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发射药成型模具变形分析
4
作者 季丹丹 毛长勇 +2 位作者 马涛 岳显 余海勇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33,共4页
挤出模具结构决定了发射药孔径、弧厚等一系列参数。药料的粘度和模针的弹性易导致在发射药成型过程中发生模针变形,从而影响发射药产品的尺寸质量。针对模针变形影响发射药产品尺寸、质量的问题,基于流固耦合方法对某多孔发射药的挤出... 挤出模具结构决定了发射药孔径、弧厚等一系列参数。药料的粘度和模针的弹性易导致在发射药成型过程中发生模针变形,从而影响发射药产品的尺寸质量。针对模针变形影响发射药产品尺寸、质量的问题,基于流固耦合方法对某多孔发射药的挤出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模具结构参数对模针变形的影响规律,对现有模具进行正交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成型段长度对模针变形量的影响最大,压缩段高度的影响次之,收缩角的影响最小;模针变形量随收缩角的增大呈递减趋势,随压缩段高度和成型段长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优化模具的模针变形量较优化前减小73.3%,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模具 变形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甘油醚硝酸酯改善球扁发射药低温内弹道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刘燕华 陈春林 +3 位作者 杨琴 张晓志 陈鹏万 邵自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581,共6页
为解决添加高能固体组分的球扁发射药存在低温膛压偏高的问题,在不降低发射药能量的前提下,用纤维素甘油醚硝酸酯(NGEC)部分替代硝化纤维素,通过挤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含有NGEC的球扁发射药,并对其外型、燃烧性能、内弹道性能、感度进行... 为解决添加高能固体组分的球扁发射药存在低温膛压偏高的问题,在不降低发射药能量的前提下,用纤维素甘油醚硝酸酯(NGEC)部分替代硝化纤维素,通过挤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含有NGEC的球扁发射药,并对其外型、燃烧性能、内弹道性能、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NGEC后,球扁药药粒的外型均一、药粒尺寸一致性较好;球扁发射药的燃烧呈现出渐增性,且具有一定的钝感性,撞击感度降低了30%;内弹道性能得到改善,在+15、+50、-40℃时,最大膛压平均值分别降低10%、8%、15%,低温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在-40℃、破碎率为50%时,冲击高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0.52%、17.32%。因此NGEC有望应用于球扁发射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纤维素甘油醚硝酸酯 NGEC 球扁发射药 燃烧性能 内弹道性能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CL-20炸药技术发展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彭翠枝 赵春柳 +4 位作者 毛长勇 王林 王建波 邵玉玲 柏席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0-299,共10页
为把握CL-20炸药技术的发展态势,在系统跟踪国外技术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国外CL-20合成、后加工和CL-20基混合炸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技术进步,对CL-20炸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体现在:CL-20合成与制备技术取得创新发展,... 为把握CL-20炸药技术的发展态势,在系统跟踪国外技术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国外CL-20合成、后加工和CL-20基混合炸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技术进步,对CL-20炸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体现在:CL-20合成与制备技术取得创新发展,高效绿色低成本新工艺技术已在实验室规模获得突破;CL-20高效后加工技术已达到实用性水平,部分先进转晶工艺已实现500g的批产规模,超细化处理的纳米级颗粒度已突破常规局限性;CL-20基混合炸药的配方不断丰富,但CL-20在炸药应用中存在溶解与晶变问题,仍待深入研究解决。指出未来应重点发展以小分子有机物为原料的CL-20合成新技术、高品质球形化CL-20晶体的制备技术以及CL-20在混合炸药制备中的抗溶解和防晶变技术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CL-20 混合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发射药用改性HDPE塑料力学性能与热老化寿命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志 毛长勇 +3 位作者 刘强 代久双 谢金蓂 谢杨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6-189,共4页
目的为解决当前发射药包装物材料存在的结构复杂、自重大、难以适应包装工艺自动化的突出问题,选用一种可塑性较强的改性HDPE塑料作为代替材料。方法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和真空安定性试验仪研究了改性HDPE塑料与典型发射药的相容性;采用... 目的为解决当前发射药包装物材料存在的结构复杂、自重大、难以适应包装工艺自动化的突出问题,选用一种可塑性较强的改性HDPE塑料作为代替材料。方法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和真空安定性试验仪研究了改性HDPE塑料与典型发射药的相容性;采用加速热老化试验研究了改性HDPE塑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并预测了其热老化寿命;通过弹道射击试验研究了经过500km公路运输和自由跌落后,改性HDPE塑料内装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HDPE塑料与典型发射药的相容性较好;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后,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冲击强度出现下降趋势;在25℃贮存条件下,平均热老化寿命为17.51年;经运输、自由跌落试验后,改性HDPE塑料对内装发射药的保护性较好,内弹道性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改性HDPE塑料可作为发射药用包装箱的主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HDPE 发射药 热老化寿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