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牛种布鲁氏菌疫苗株A19 SNP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谭鹏飞 南文龙 +2 位作者 彭大新 毛开荣 陈义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7期1-5,共5页
为鉴别我国牛种布鲁氏菌疫苗株A19与野生菌株,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基因测序,对疫苗株A19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筛选,选取其中部分SNP位点,通过与布鲁氏菌常见种、生物型标准参考菌株和疫苗株基因组SNP位置核苷酸测序比较... 为鉴别我国牛种布鲁氏菌疫苗株A19与野生菌株,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基因测序,对疫苗株A19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筛选,选取其中部分SNP位点,通过与布鲁氏菌常见种、生物型标准参考菌株和疫苗株基因组SNP位置核苷酸测序比较,验证SNP位点的A19特异性。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A19基因组29个SNP位点,验证ClpX G825-C825、LysR A605-C605、Omp2b G503-A503这3个SNP位点为A19(或S19)特异,揭示了A19基因组SNP位点分布情况,为疫苗株A19与野生菌株鉴别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种布鲁氏菌 疫苗株A19 SNP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许邹亮 南文龙 陈义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9期68-70,共3页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及时发现、准确检测对本病的防治和根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传统的细菌分离、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对布鲁氏菌诊断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词 布鲁氏菌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糖蛋白gD主要抗原表位区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罗飞 李宇琴 +3 位作者 周洁 南文龙 陆明哲 陈义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86,共4页
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以猪伪狂犬病病毒SD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含gD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的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D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 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以猪伪狂犬病病毒SD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含gD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的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D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5.2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纯化蛋白能与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可以作为猪血清伪狂犬病病毒抗体诊断用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D糖蛋白 主要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Cycling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邹亮 南文龙 +4 位作者 陆明哲 周洁 谭鹏飞 陈义平 毛开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6,共4页
根据布鲁菌BCSP31基因序列设计布鲁菌通用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布鲁菌Cycling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构建的含BCSP31基因的质粒标准品10倍递进稀释为模板检测其敏感性,结果显示,本方法能检测约10个拷贝的阳性质粒,且标准曲线的线... 根据布鲁菌BCSP31基因序列设计布鲁菌通用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布鲁菌Cycling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构建的含BCSP31基因的质粒标准品10倍递进稀释为模板检测其敏感性,结果显示,本方法能检测约10个拷贝的阳性质粒,且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用本方法检测5株不同种的布鲁菌以及猪大肠杆菌K99、巴氏杆菌C48-1、猪链球菌ST171、绿脓杆菌等4株对照菌。结果显示,5株不同种的布鲁菌均出现典型的"S"型扩增曲线,4株对照菌40个循环内均无CT值出现。用本方法和B4/B5-PCR方法对来自布鲁菌病流行地区3个不同牛场的40份血样、奶样和血清样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和B4/B5-PCR方法的结果符合率为80.0%。B4/B5-PCR检测为阳性的27份样品经本方法检测均为阳性;B4/B5-PCR检测为阴性的13份样本,经本方法检测,其中8份呈阳性,5份为阴性。本方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B4/B5-PCR方法。试验表明,所建立的Cycling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敏感、特异、稳定等特点,可用于布鲁菌感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Cycling探针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5种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作为间接ELISA检测用抗原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勇 南文龙 +3 位作者 巩明霞 张悦勇 彭大新 陈义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0期72-75,88,共5页
为比较布鲁氏菌蛋白BP26、OMP16、CP39、SP41、ery C作为间接ELISA检测用抗原的适用性,本研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这5种蛋白,分别以其作为包被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布鲁氏菌病5种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B... 为比较布鲁氏菌蛋白BP26、OMP16、CP39、SP41、ery C作为间接ELISA检测用抗原的适用性,本研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这5种蛋白,分别以其作为包被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布鲁氏菌病5种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BP26、OMP16、CP39、SP41、ery C大小分别约为32 ku、21ku、30 ku、51 ku和38 ku,均可被布鲁氏菌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利用5种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牛结核、牛病毒性腹泻等常见牛病阳性血清之间无交叉反应;对28份阴、阳性参考血清进行检测,以BP26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 P/N值最高。利用建立的方法和IDEXX试剂盒对48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平行检测,重组蛋白BP26、OMP16、CP39、SP41、ery C相应ELISA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87.5%、87.5%、89.6%、85.4%、79.2%。结合敏感性、特异性等因素综合分析,以重组蛋白BP26作为检测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效果较为理想,可适用于临床布鲁氏菌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重组蛋白 间接ELISA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灭活方法对新城疫病毒血凝和RT-PCR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羽琪 南文龙 +3 位作者 秦立得 巩明霞 张悦勇 陈义平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4,共4页
为研究热灭活、甲醛、β-丙内酯(BPL)三种不同灭活方法对新城疫病毒(NDV)血凝和RT-PCR试验结果的影响,将收获的NDV鸡胚尿囊液分别用浓度为0.1%-0.5%的甲醛37℃灭活24 h或4℃灭活48 h、浓度为0.02%-0.2%的BPL 37℃灭活9 h、60℃热灭... 为研究热灭活、甲醛、β-丙内酯(BPL)三种不同灭活方法对新城疫病毒(NDV)血凝和RT-PCR试验结果的影响,将收获的NDV鸡胚尿囊液分别用浓度为0.1%-0.5%的甲醛37℃灭活24 h或4℃灭活48 h、浓度为0.02%-0.2%的BPL 37℃灭活9 h、60℃热灭活30-90 min,并于灭活前后进行血凝试验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用0.02%的BPL 37℃灭活9 h或0.1%的甲醛4℃灭活48 h,不影响NDV的血凝价;采用热灭活30 min或0.02%的BPL 37℃灭活9 h,不影响NDV核酸检测。本研究可为相关病原检测以及诊断制品制备过程中灭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灭活 血凝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