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华 张清 +3 位作者 王君玮 徐天刚 吴延功 王志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77,共5页
论文概述了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猪支原体肺炎临床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在猪支原体肺炎预防控制方面,对上述检测技术和诊断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 论文概述了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猪支原体肺炎临床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在猪支原体肺炎预防控制方面,对上述检测技术和诊断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旨在为研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及其疫苗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华 赵云玲 +2 位作者 王君玮 王志亮 陈义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9期27-31,共5页
猪链球菌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重症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时,致病性强,传播迅速,猪病死率高。该病同时可通过破损皮肤如伤口或擦伤传染给人,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人的死亡。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感... 猪链球菌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重症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时,致病性强,传播迅速,猪病死率高。该病同时可通过破损皮肤如伤口或擦伤传染给人,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人的死亡。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感染,重在预防。不同类型的疫苗已研制成功或正在开发。近年来,基因工程疫苗如重组亚单位疫苗,细菌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虽然猪链球菌病在猪群中的流行早有报道,但人类感染的报道较少,认识较局限。文章主要对该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疫苗的研究做了系统的阐述,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病原学 流行病学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公共卫生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华 王君玮 +1 位作者 吕艳 王志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对人兽共患病、化学污染、动物食物链污染、动物性食品加工过程污染等影响动物性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对防范动物性食品安全问...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对人兽共患病、化学污染、动物食物链污染、动物性食品加工过程污染等影响动物性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对防范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为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公共卫生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君玮 张维 王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9期65-66,共2页
非洲猪瘟是以高热、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目前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的意大利撒丁岛和俄罗斯的西南部地区。非洲猪瘟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利用编码vp72蛋白的B646L基因可以将现有... 非洲猪瘟是以高热、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目前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的意大利撒丁岛和俄罗斯的西南部地区。非洲猪瘟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利用编码vp72蛋白的B646L基因可以将现有流行毒株分为22个基因型。通过分析基因型差异,可以进一步了解目前毒株在全球的分布以及流行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肺炎流行RT-PCR方法的初步诊断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永强 张维 +4 位作者 王清华 吴研功 赵云玲 赵永刚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6期48-49,55,共3页
设计5对引物,对山东某一牛交易市场采集的64份鼻腔棉拭子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对所有样品进行差异脲原体、牛支原体、牛生殖道支原体、牛眼支原体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PCR病原学检测,PCR产物连接T载体测序。PCR结果显示,牛支原体... 设计5对引物,对山东某一牛交易市场采集的64份鼻腔棉拭子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对所有样品进行差异脲原体、牛支原体、牛生殖道支原体、牛眼支原体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PCR病原学检测,PCR产物连接T载体测序。PCR结果显示,牛支原体阳性样品7份,牛生殖道支原体、牛眼支原体和牛丝状支原体全部为阴性;测序结果显示,所测样品核酸序列与牛支原体和无乳支原体核酸序列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对核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相对于无乳支原体而言,所测核酸序列与牛支原体物种具有更近的遗传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病原学检测 遗传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化学合成表位多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文华 王志亮 +1 位作者 吴晓东 孙成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8-444,共7页
利用化学合成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表位多肽免疫小鼠,以期了解表位多肽的免疫效果。首先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针对PPRV F和H基因的4条表位多肽,并进行化学合成。将合成多肽免疫小鼠,通过ELISA、MTT法、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及T细胞亚群... 利用化学合成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表位多肽免疫小鼠,以期了解表位多肽的免疫效果。首先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针对PPRV F和H基因的4条表位多肽,并进行化学合成。将合成多肽免疫小鼠,通过ELISA、MTT法、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及T细胞亚群检测等免疫试验分析预测表位的抗原性。结果表明:在筛选的4条表位多肽中,H242-255、F528-541和H349-362具有较好的体液免疫功能;H242-255、H392-405具有较好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中H242-255多肽能够满足两方面的功能,有望作为候选表位疫苗成分。试验结果为筛选有效表位用于PPRV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表位多肽 NK细胞杀伤活性 MTT法 T细胞亚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 被引量:195
7
作者 王志亮 包静月 +6 位作者 吴晓东 刘雨田 李林 刘佩兰 赵永刚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次敏感的PPRV普通RT-PCR方法,从8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1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遗传发生分析,该病原属于4系。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送检的13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将1号组织样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病毒,透射电镜观察下,发现了500纳米左右的病毒粒子。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同样证实其为PP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荧光定量RT—PCR 普通RT-PCR 病毒分离 PPRV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8
8
作者 包静月 李林 +3 位作者 王志亮 李金明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刍兽疫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都获得了特异性扩增,但是,不与牛瘟病毒、海豚麻疹病毒等其他种的麻疹病毒属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最低可检测到810拷贝的RNA模板。在模板浓度为8.1×102到8.1×108拷贝范围内,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无论是组内和或组间重复的变异系数都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反刍兽疫疫情诊断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清华 刘春菊 +13 位作者 吴晓东 王华 王明国 王永生 田建龙 盛卓君 林汉亮 马伟 李林 任炜杰 王淑娟 赵文年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鉴别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株与强毒株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玲 包静月 +1 位作者 李林 王志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H基因或全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77bp,建立区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基因4系野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能特异...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H基因或全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77bp,建立区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基因4系野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能特异性区分疫苗株Nigeria75/1与基因4系PPRV,与基因3系、牛瘟病毒、犬瘟热病毒等同属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可以检测到浓度为7.7×10-5ng/μL的RNA模板;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可以初步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鉴别 小反刍兽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分离株China/Tib/07辅助质粒及微型基因组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华 王志亮 +4 位作者 包静月 吴晓东 刘华雷 赵永刚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7-150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辅助质粒和微型基因组并验证其功能,为建立PPR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基础。首先构建表达PPRV分离株China/Tib/07的N、P和L蛋白的辅助质粒pCI-N、pCI-P和pCI-L。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验证3个辅助质...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辅助质粒和微型基因组并验证其功能,为建立PPR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基础。首先构建表达PPRV分离株China/Tib/07的N、P和L蛋白的辅助质粒pCI-N、pCI-P和pCI-L。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验证3个辅助质粒转染细胞后的蛋白表达情况,并从mRNA水平上验证蛋白表达的正确性;扩增PPRV基因组两末端序列和eGFP报告基因,三者通过overlap-PCR连接并克隆至转录载体pOL-TV5中构建微型基因组。将构建的微型基因组分别与辅助病毒和3个辅助质粒进行共转染。经鉴定各辅助质粒完全正确,构建的微型基因组不论与辅助病毒还是与3个辅助质粒共转染,报告基因均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PPRV分离株的表达N、P和L蛋白的3个辅助质粒以及微型基因组,并用微型基因组验证了3个辅助质粒可以作为PPRV反向遗传操作的辅助质粒,为该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微型基因组 EGFP N蛋白 P蛋白 L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南文金 王清华 +3 位作者 赵永刚 吴晓东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7期33-35,39,共4页
将小反刍兽疫病(PPRV)毒糖蛋白基因H插入到山羊痘病(GPV)毒通用转移载体PtkPgpt-egfpP启动子P7.5的下游,构建了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gpt-egfpPpprv-H。该重组转移载体转染感染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的绵羊睾丸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获得... 将小反刍兽疫病(PPRV)毒糖蛋白基因H插入到山羊痘病(GPV)毒通用转移载体PtkPgpt-egfpP启动子P7.5的下游,构建了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gpt-egfpPpprv-H。该重组转移载体转染感染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的绵羊睾丸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通过纯化和PCR鉴定,证明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中。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PRV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基因 山羊痘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雨田 孙军峰 郭安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6期67-69,共3页
牛流行热是一种牛的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在亚热带以及温和气候的非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均有发生。牛流行热的流行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的几个月,在冬季消失。本病可以分为发热期、失能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个阶段。... 牛流行热是一种牛的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在亚热带以及温和气候的非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均有发生。牛流行热的流行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的几个月,在冬季消失。本病可以分为发热期、失能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个阶段。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硬和胸骨倾斜。自然感染后的动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力。本病可以治疗和预防,疫苗有弱毒活苗、灭活苗和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 牛科动物 虫媒传播 肌肉僵硬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N、H和F蛋白的真核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晓灵 赵永刚 +3 位作者 包静月 王志亮 李金明 吴树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构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N、F、NF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病羊组织中扩增PPRV的N、H、F基因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最后用PCR、酶切和序... 目的构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N、F、NF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病羊组织中扩增PPRV的N、H、F基因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最后用PCR、酶切和序列分析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以磷酸钙介导法转染Vero细胞,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其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将RT-PCR产物电泳,得到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片段;重组质粒经pIRES1-N、pIRES1-H、pIRES1-F和pIRES1NF酶切后,均出现预期相符的片段;DNA测序表明插入片段的序列与小反刍兽疫病毒N、H、F蛋白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其大小分别为1575bp、1830bp和1641bp;将重组质粒感染真核细胞,经免疫荧光检测,证明所有蛋白均得到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1-N、pIRES1-H、pIRES1-F和pIRES1NF,为继续进行基因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真核表达 重组质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转录法制备小反刍兽疫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标准阳性模板
15
作者 赵文姬 包静月 +1 位作者 李林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30,共3页
针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的F基因设计了一对荧光定量RT—PCR的引物和探针,在正向引物的5’端加上T7启动子后与反向引物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株Nigeria75/1细胞培养液RNA.切胶回收目的条带作为体外转录模板.体外转录后测RNA浓度以及OD值。... 针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的F基因设计了一对荧光定量RT—PCR的引物和探针,在正向引物的5’端加上T7启动子后与反向引物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株Nigeria75/1细胞培养液RNA.切胶回收目的条带作为体外转录模板.体外转录后测RNA浓度以及OD值。线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板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特异性。当稀释度为4.9×10^8-4.9×10^3拷贝/μL时,相关系数为0.999。该模板稳定性好。-80℃保存一个月后无显著变化。对起始浓度为4.9×10^6、4.9×10^5、4.9×10^4拷贝/μl的标准品分别检测10次,变异系数分别为1.09%,1.47%,1.34%,表明以此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体外转录 实时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危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君玮 张玲 +2 位作者 王志亮 王华 包静月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疫情不断向非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国家蔓延,亚洲国家也面临非洲猪瘟侵入的严重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及兽医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剖析目前该病在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流行状况,分析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传播特性,以...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疫情不断向非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国家蔓延,亚洲国家也面临非洲猪瘟侵入的严重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及兽医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剖析目前该病在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流行状况,分析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传播特性,以及传入我国的可能途径,再分析我国对该病的防控现状等因素,认为目前我国存在传入非洲猪瘟的较高风险,需要按照我国既定的新发、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风险分析 危害 外来病 ASF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有效的VLP构建工具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拂晓 柳增善 王志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1,共7页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为外源基因载体,昆虫细胞或活体昆虫为受体的真核表达系统。相对于其他表达系统,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具有特殊的优势:杆状病毒基因组作为表达载体可以容纳更多外源基因;杆状病毒极晚期启动子能有效调控外源蛋...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为外源基因载体,昆虫细胞或活体昆虫为受体的真核表达系统。相对于其他表达系统,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具有特殊的优势:杆状病毒基因组作为表达载体可以容纳更多外源基因;杆状病毒极晚期启动子能有效调控外源蛋白的表达;昆虫细胞作为受体能够对外源蛋白进行加工修饰;杆状病毒通常只感染节肢动物,不会对人畜构成危害。因此,该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应用于亚单位疫苗的研发与生产,特别其对于构建病毒样颗粒,即由一种或多种病毒结构蛋白自行装配而成且不含病毒基因组的蛋白颗粒,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对此做详细评述并展望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 病毒样颗粒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林 任炜杰 +5 位作者 邹艳丽 吴晓东 刘珊 张永强 刘春菊 王志亮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为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30基因,并克隆至p OET-1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 OET-P30,将其与flash BAC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制备了表达P30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杆状... 为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30基因,并克隆至p OET-1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 OET-P30,将其与flash BAC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制备了表达P30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杆状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30 ku,能够与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和ASF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重组P30蛋白包被ELISA板对相关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仅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而与其他疫病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抗原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该蛋白的表达为ASF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检测技术概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云玲 王君玮 +1 位作者 王华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0期69-70,共2页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均有猪感染发病且致人死亡的报道。本文结合我们对猪链球菌2型的检测技术研究成果,从微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均有猪感染发病且致人死亡的报道。本文结合我们对猪链球菌2型的检测技术研究成果,从微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口蹄疫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喜悦 徐天刚 +4 位作者 刘春菊 赵永刚 冯娟 赵云玲 王志亮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2-535,共4页
为建立口蹄疫(FMD)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纯化的FMD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NSP)3ABC作为捕捉抗原,金标FMDV抗原作为金标试剂,建立了检测FMDNSP3ABC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ICS)。应用FMDICS试验与UBIFMDNS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为建立口蹄疫(FMD)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纯化的FMD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NSP)3ABC作为捕捉抗原,金标FMDV抗原作为金标试剂,建立了检测FMDNSP3ABC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ICS)。应用FMDICS试验与UBIFMDNS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反刍动物、猪的FMD标准阳性血清的不同滴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ICS在检测反刍动物血清时的检测下限(1∶64)与ELISA(1∶128)接近,而检测猪血清时的检测下限(1∶8)低于UBINSP-ELISA试剂盒(1∶64)。同时用ICS和UBINSP-ELISA检测313份牛血清和111份羊血清,结果ICS检测牛血清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1%和96.69%,检测羊血清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和95.10%;ICS与UBINSP-ELISA用于检测牛血清时符合率为95.52%,用于检测羊血清时的符合率为94.59%。结果表明ICS适合在基层单位或养殖场进行自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试纸条 口蹄疫 非结构蛋白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