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模糊Markov跳变系统的有限时间H_(∞)异步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秀英 姜囡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针对一类在Takagi-Sugeno模糊规则下的Markov跳变系统,研究了基于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有限时间H_(∞)异步控制问题。采用隐Markov模型刻画了模糊控制器与原系统的异步现象。首先,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运用有限时间有界性和H_(∞)控制... 针对一类在Takagi-Sugeno模糊规则下的Markov跳变系统,研究了基于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有限时间H_(∞)异步控制问题。采用隐Markov模型刻画了模糊控制器与原系统的异步现象。首先,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运用有限时间有界性和H_(∞)控制理论,得到了闭环系统H_(∞)有限时间有界的充分条件。其次,设计了模糊状态反馈异步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H_(∞)有限时间有界。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跳变系统 模糊规则 异步控制 H_(∞)有限时间有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小波图像融合技术增强痕迹偏振图像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清枝 杨洪臣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4,共5页
针对单幅痕迹偏振图像存在的灰度反差微弱、痕迹特征残缺等缺陷,提出运用小波图像融合技术对多幅痕迹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增强痕迹图像视觉效果的策略。结合痕迹物证检验工作的需要,对低频子带图像采取基于区域窗口的梯度平方和较大... 针对单幅痕迹偏振图像存在的灰度反差微弱、痕迹特征残缺等缺陷,提出运用小波图像融合技术对多幅痕迹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增强痕迹图像视觉效果的策略。结合痕迹物证检验工作的需要,对低频子带图像采取基于区域窗口的梯度平方和较大法,而高频子带图像采取基于区域窗口的系数绝对值极大法,并将此方案应用于衣物上的轮胎痕迹偏振图像的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融合处理后的轮胎痕迹偏振图像无论在主观视觉效果,还是在客观评价数据上都获得了期望的增强效果,满足痕迹物证司法鉴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偏振图像 图像融合 融合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周期Markov跳变系统的鲁棒耗散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秀英 姜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3,共8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不完全转移率的不确定离散周期Markov跳变系统的鲁棒耗散控制问题.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周期状态反馈严格耗散控制器,使闭环系统在转移率部分未知的条件下随机稳定且严格耗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 研究了一类具有不完全转移率的不确定离散周期Markov跳变系统的鲁棒耗散控制问题.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周期状态反馈严格耗散控制器,使闭环系统在转移率部分未知的条件下随机稳定且严格耗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Markov跳变系统 耗散控制 不完全转移率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Markov跳变系统的有限时间耗散控制
4
作者 李秀英 姜囡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1,共6页
研究了半Markov跳变系统的有限时间耗散性分析与控制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分析了半Markov跳变系统有限时间有界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系统有限时间有界且严格耗散的充分条件.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有限时间有界且... 研究了半Markov跳变系统的有限时间耗散性分析与控制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分析了半Markov跳变系统有限时间有界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系统有限时间有界且严格耗散的充分条件.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有限时间有界且严格耗散.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Markov跳变系统 有限时间有界 严格耗散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接篡改图像的色温估计取证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孙鹏 杨洪臣 +1 位作者 代雪晶 沈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针对近年来图像伪造现象严重,而传统的图像取证方法过于依赖人工经验,缺乏严谨的取证依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温估计的拼接篡改图像取证方法.利用改进的平均色差计算方法对图像进行色温估计;然后根据色温估计结果计算关键区域与参考... 针对近年来图像伪造现象严重,而传统的图像取证方法过于依赖人工经验,缺乏严谨的取证依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温估计的拼接篡改图像取证方法.利用改进的平均色差计算方法对图像进行色温估计;然后根据色温估计结果计算关键区域与参考区域之间的色温距离;最后与实验获取的色温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拼接篡改操作所引入的色温不一致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图像取证工作提供科学量化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拼接图像 图像取证 色温估计 色温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多指针仪表自动读数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佳 李媛 +1 位作者 周纯冰 苑玮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5期550-555,共6页
针对多指针仪表的指针读数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差变换的定位方法和基于表盘结构特征的指针读数自动识别与判读方法.采用LRCD变换、数学形态学处理方法和p-分位法完成有效区域筛选及水表的指针定位,根据表盘中心到指针回转中心的... 针对多指针仪表的指针读数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差变换的定位方法和基于表盘结构特征的指针读数自动识别与判读方法.采用LRCD变换、数学形态学处理方法和p-分位法完成有效区域筛选及水表的指针定位,根据表盘中心到指针回转中心的连线与子表盘0刻度线的夹角等特征,计算出子表盘0刻度线与指针指向线段的夹角,进一步识别并判读出指针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及识别算法计算简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克服了表盘随机角度倾斜对读数识别算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抄表 指针读数 图像识别 LRCD变换 数学形态学 指针定位 倾斜校正 回转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接篡改伪造图像的色彩偏移量不一致取证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孙鹏 郎宇博 +1 位作者 巩家昌 沈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8-1415,共8页
拼接篡改是一种常见的伪造图像方法,根据拼接篡改伪造图像中拼接区域与原始区域之间存在的色彩偏移量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偏色估计的拼接篡改伪造图像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将图像分为n×n大小的图像子块,利用改进的平均色差计算方法估... 拼接篡改是一种常见的伪造图像方法,根据拼接篡改伪造图像中拼接区域与原始区域之间存在的色彩偏移量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偏色估计的拼接篡改伪造图像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将图像分为n×n大小的图像子块,利用改进的平均色差计算方法估计每一个子块的色彩偏移量;然后将分块之后的待检验图像的上、左、右3个径向方向上的尺度边缘子块的集合设定为参考区域;计算每一个子块与参考区域之间的偏色距离,最后与设定的偏色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后定位图像中的拼接区域,从而揭示拼接篡改图像中存在的色彩偏移量不一致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检测拼接篡改图像中的色彩偏移量不一致并定位拼接篡改区域,为拼接篡改伪造图像的取证提供了一类科学量化的检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篡改 伪造图像 图像取证 色彩偏移 偏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记忆梯度追踪的高效稀疏跟踪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强 孙鹏 +1 位作者 赵迎春 吴成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5-572,共8页
为了实现快速稳定的L1稀疏跟踪,提出一种基于记忆梯度追踪的优化稀疏表示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采用整合后的分块协方差特征对目标外观建模,构建出更有效的适于稀疏跟踪框架的观测模型,结合模板更新策略可提高对复杂场景干扰和漂移模板的鲁... 为了实现快速稳定的L1稀疏跟踪,提出一种基于记忆梯度追踪的优化稀疏表示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采用整合后的分块协方差特征对目标外观建模,构建出更有效的适于稀疏跟踪框架的观测模型,结合模板更新策略可提高对复杂场景干扰和漂移模板的鲁棒性;然后采用更低计算成本的自适应比例无迹变化方法近似协方差特征,将流形空间特征相似度量转为欧氏空间度量;最后利用快速记忆梯度追踪方法重构信号性快速稳定的优点减少L1目标跟踪算法稀疏系数的重建时间,计算目标的稀疏解.在各种场景下与5种算法比较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方向追踪 记忆梯度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粉末荧光光谱测定及其在手印显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代雪晶 汤澄清 +1 位作者 王猛 佟林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3,共6页
对遗留在客体表面的手印进行提取和鉴定是侦破案件的重要依据。对在犯罪现场发现的手印进行固定提取时,首先应该使用没有破坏性的光学无损检验技术。实践表明光学无损检验技术对于绝大部分光滑客体上的手印都能取得很大的反差和较好的... 对遗留在客体表面的手印进行提取和鉴定是侦破案件的重要依据。对在犯罪现场发现的手印进行固定提取时,首先应该使用没有破坏性的光学无损检验技术。实践表明光学无损检验技术对于绝大部分光滑客体上的手印都能取得很大的反差和较好的纹线细节,而对于光滑度较差的客体上的手印则需要使用有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对指印进行固定提取。其中粉末法和熏显法在手印显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常用的绝大部分粉末和熏显物质对长期从事手印显现的工作人员身体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绝大部分常用的荧光粉末需要在紫外线的激发下产生荧光,紫外线激发手印产生荧光的同时也常会激发承痕客体产生很强的背景荧光,进而降低了手印与背景的反差。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廉、无毒无害、操作简单和应用性广泛的手印显现方法是当务之急。研究了三种无毒无害、成本低廉的蔬菜粉末的荧光性能,并且将其应用于手印显现中。首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西蓝花粉末、菠菜粉末和紫菜粉末的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通过荧光测定发现,西蓝花粉末的荧光比菠菜粉末和紫菜粉末的荧光强很多,所以选择西蓝花粉末显现犯罪现场常见的疑难客体表面汗潜手印。实验结果表明:(1)西蓝花粉末、菠菜粉末和紫菜粉末都能发出荧光,荧光激发光谱峰值都在417 nm,荧光发射光谱峰值都在678 nm,其中西蓝花粉末发出的荧光最强。(2)将西蓝花粉末用于多色图案干扰的非渗透性和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手印的显现中,在415 nm的紫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拍照荧光指印时在镜头前加上透过中心波长为680 nm左右的窄带通干涉滤光镜,结果显示手印纹线与背景反差强烈,纹线清晰连贯,消除背景的干扰。(3)与传统的荧光粉末显现法相比,该显现方法具有较高的显现灵敏度。(4)有些客体背景图案在415 nm的紫光的照射下也有发光,但与西蓝花粉末的非常强的荧光相比,背景的荧光弱得多,所以使得手印与背景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并且纹线的细节特征清晰。(5)粗糙客体上手印的显现也获得了很大的反差,粗糙的背景没有对纹线形成干扰而形成了清晰连贯的纹线。(6)实验中使用的市售的西蓝花粉末具有颗粒细小、吸附能力强等特点,能够促进手印物质与西蓝花粉末之间的选择性吸附,进而进一步提高手印显现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印显现 蔬菜粉末 可见荧光 潜在手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型自适应SUSAN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丹 王运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978,共8页
对于边缘检测中传统SUSAN(smallest 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算法,固定门限会将非边缘点划入核值相似区(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 USAN),并经过单一阈值判断,非边缘点易被误判为边缘点,导致算法的低鲁棒... 对于边缘检测中传统SUSAN(smallest 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算法,固定门限会将非边缘点划入核值相似区(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 USAN),并经过单一阈值判断,非边缘点易被误判为边缘点,导致算法的低鲁棒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结合自适应门限算法和阈值选择策略的限制型自适应SUSAN算法.首先,分析SUSAN算法优缺点,根据USAN特点以及同异侧噪声容忍度范围设置阈值选择策略,减少误判并提高噪声鲁棒性;然后采用与USAN内像素值正相关的自适应门限算法,进一步增强边缘检测能力.在标准测试图像以及不同类型噪声的经典灰度图中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SUSAN算法和Canny, Prewitt, Sobel, LoG, Roberts等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在客观图像评价指标FSIM值,PFOM值和准确率上均高于其他算法;而在主观视觉上,在无噪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抑制纹理区域像素干扰,检测边缘更完整丰富.特别是在大量噪声干扰导致其他算法均失效的情况下,该算法在抑制噪声的同时,仍能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SUSAN 自适应算法 混合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窑烧成带状态混合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鑫 朱云龙 +1 位作者 沈喆 孙鹏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3-1161,共9页
针对氧化铝回转窑过程复杂、长期依赖人工看火操作而造成的生产过程不稳定、产品质量一致性差、能源消耗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烧成带火焰图像特征与关键过程数据融合的烧成带状态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由烧成带火焰图像的分割、特征提取、... 针对氧化铝回转窑过程复杂、长期依赖人工看火操作而造成的生产过程不稳定、产品质量一致性差、能源消耗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烧成带火焰图像特征与关键过程数据融合的烧成带状态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由烧成带火焰图像的分割、特征提取、关键过程数据的融合以及二叉树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模型组成.工业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烧成带状态,为基于产品质量指标优化的窑温控制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回转窑 烧成带状态 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双向LSTM网络的说话人识别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华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68-1772,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说话人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双向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实现文本无关端到端的说话人身份识别。双向利用语音的序列数据,通过记忆单元,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提高对语音序... 为进一步提高说话人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双向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实现文本无关端到端的说话人身份识别。双向利用语音的序列数据,通过记忆单元,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提高对语音序列数据的分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5 s时长的短语音,正确识别率达到97.92%,对噪声干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该方法能学习语音序列信号特征,应用序列变化信息,可有效进行说话人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时记忆 端到端 说话人识别 深度学习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环境下法庭语音证据量化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华朋 姜囡 +1 位作者 晁亚东 刘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68,98,共5页
针对说话人自动识别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在高噪声环境下会严重下降,人耳却能捕捉高噪声环境中的目标语音的问题。提出使用能模拟耳蜗听觉特性的GFCC(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特征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针对说话人自动识别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在高噪声环境下会严重下降,人耳却能捕捉高噪声环境中的目标语音的问题。提出使用能模拟耳蜗听觉特性的GFCC(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特征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在不同程度信噪比的真实语音案件噪声条件下,对国际上最认可的基于似然比证据评估体系的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GFCC特征在多个程度的信噪比条件下,甚至信噪比为-20 dB的条件下,依然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并能够提供可量化、可重复的证据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CC 似然比 证据强度 科学证据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庭语音比对中话者自身变化性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华朋 姜囡 +1 位作者 刘恩 晁亚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15,214,共7页
针对法庭说话人识别中待鉴定人员语音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说话人自身变化性建模的替代性方法以及相应的方差控制算法。使用同条件下的参考数据库构建识别系统的多个相同说话人得分模型,代替检验需要的多个非同期的带检验人... 针对法庭说话人识别中待鉴定人员语音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说话人自身变化性建模的替代性方法以及相应的方差控制算法。使用同条件下的参考数据库构建识别系统的多个相同说话人得分模型,代替检验需要的多个非同期的带检验人员语音样本比较时的得分模型,以获得能反映说话人自身变化性的统计模型。基于目前最新的法庭证据评估的似然比证据强度评估体系,使用MFCC(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和GFCC(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特征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上述特征进行了特征级和决策级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纯净语音环境和噪声环境下都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和稳定性,并且特征级融合能进一步提高识别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然比 证据强度 建模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 伽马通频率倒谱系数(GF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稠密连接和非局部运算的烟雾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巩家昌 李齐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734-8738,共5页
烟雾图像检测已经成为早期火灾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提升烟雾识别准确率和运算效率,提出基于稠密连接和非局部运算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烟雾识别。首先,设计深度网络中卷积层间的稠密连接机制,构建稠密基本块,增强信息流通和... 烟雾图像检测已经成为早期火灾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提升烟雾识别准确率和运算效率,提出基于稠密连接和非局部运算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烟雾识别。首先,设计深度网络中卷积层间的稠密连接机制,构建稠密基本块,增强信息流通和特征重利用,同时也减少模型参数量。然后,为了进一步考虑烟雾图像的全局信息,将非局部运算与稠密基本块中的卷积运算相结合,构建稠密和非局部基本卷积块。最后,利用已经构建的若干个稠密和非局部基本卷积块搭建用于烟雾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已经公开的烟雾图像数据库上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稠密连接和非局部运算的烟雾识别方法以不到1 M的模型参数量取得了更令人满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CNN) 稠密连接 非局部运算 火灾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膨胀卷积和稠密连接的烟雾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广涛 巩家昌 赵洪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259,共7页
为更好地提取烟雾图像的全局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膨胀卷积和稠密连接的烟雾识别方法.依次堆叠膨胀率不同的膨胀卷积,扩大卷积核的感受野,使得卷积核能够感知更广泛的烟雾图像区域,在不同膨胀卷积层之间设计稠密连接机制,促进卷积层之间的... 为更好地提取烟雾图像的全局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膨胀卷积和稠密连接的烟雾识别方法.依次堆叠膨胀率不同的膨胀卷积,扩大卷积核的感受野,使得卷积核能够感知更广泛的烟雾图像区域,在不同膨胀卷积层之间设计稠密连接机制,促进卷积层之间的信息流通,实现烟雾图像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构造应用于烟雾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在训练样本和标签的凸组合上完成训练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AlexNet、VGG16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烟雾特征表达能力,能在提高烟雾识别效果的同时,减小模型尺寸效果,其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膨胀卷积 稠密连接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