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拉桌坎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晋 吴鹏飞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拉桌坎铜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中段南缘冈底斯斑岩型铜(金)矿带冲江—达布Cu、Mo矿集区古近纪始新世金株村单元细—中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结蒲林单元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接触带,含矿岩石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 拉桌坎铜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中段南缘冈底斯斑岩型铜(金)矿带冲江—达布Cu、Mo矿集区古近纪始新世金株村单元细—中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结蒲林单元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接触带,含矿岩石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少量的巨斑花岗岩,氧化矿品位0.55%-0.72%,深部原生矿品位0.62%-0.66%,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状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绿泥石化,矿化主要为孔雀石化和黄铜矿化。在化探扫面和查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NE向构造是容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产状和形态,铜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Cu-1号主矿体有向北延伸的趋势,南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有查证价值,应加大勘查力度,寻找新的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拉桌坎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红土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宁建国 刘玉国 +1 位作者 裴进云 刘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9-500,共12页
山西省红土沟铅锌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钼多金属矿田的南部。近年来该矿区发现多条中、小型铅锌矿体,矿体主要赋存在NE向、EW向与NW向断层控制的三角区内,且南部发育环状断裂与热液蚀变。为厘清红土沟铅锌矿床成因与找矿勘查方向,... 山西省红土沟铅锌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钼多金属矿田的南部。近年来该矿区发现多条中、小型铅锌矿体,矿体主要赋存在NE向、EW向与NW向断层控制的三角区内,且南部发育环状断裂与热液蚀变。为厘清红土沟铅锌矿床成因与找矿勘查方向,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区内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红土沟铅锌矿床属于与中生代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与围岩片麻岩具有显著的物性差异,激电与大地电磁测量剖面均显示了深部存在高阻高极化的异常体,且ZK1601钻孔验证见到三层铅锌矿体。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了环状Pb-Zn多金属异常,结合地表的环状断裂与浅部的石英斑岩脉分布推测深部应存在隐伏成矿岩体,深部找矿潜力巨大且有可能发现大型斑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断裂 激电异常 化探异常 找矿潜力 红土沟铅锌矿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家地铅锌银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兵院 孟庆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3-214,共2页
1区域成矿背景山西省灵丘县支家地铅锌银矿床处在太古宙地体拼贴带上,同时又是中生代濒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区,前长城纪变质热液成矿和中生代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十分强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银、锰、金及多金属成矿区。矿床大地构造位于华北... 1区域成矿背景山西省灵丘县支家地铅锌银矿床处在太古宙地体拼贴带上,同时又是中生代濒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区,前长城纪变质热液成矿和中生代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十分强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银、锰、金及多金属成矿区。矿床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断块的涞源块隆与五台块隆的过渡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矿床 隐爆角砾岩 中生代 华北地台北缘 区域成矿背景 石英斑岩 活动大陆边缘 热液成矿作用 多金属成矿区 过渡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吕梁山秦家崖钨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裴进云 刘飚 +2 位作者 宁建国 宗琪 谭富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4-964,共11页
山西省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东部灵丘地区发育多个与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银矿,近年来在吕梁山地区离石断裂东部也发现了多处钨铜多金属矿化,其中秦家崖钨铜矿床是工作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矿床... 山西省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东部灵丘地区发育多个与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银矿,近年来在吕梁山地区离石断裂东部也发现了多处钨铜多金属矿化,其中秦家崖钨铜矿床是工作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矿床。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矿物组合、物化探异常体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钨矿体主要赋存于NE走向F_(1)断层破碎带中,矿体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另有少量蚀变岩型,矿物组合为黑钨矿+白钨矿+黄铜矿+黄铁矿,热液蚀变以硅化与绢云母化为主;(2)断裂破碎带中发育多条与矿体关系密切的长英质岩脉,激电测深剖面指示深部(~1000 m)存在隐伏的岩体;(3)秦家崖一带已发现的钨铜矿脉仍处于浅部细脉带,物探剖面揭示矿脉走向与延深位置均有高阻、中低极化的物探异常,指示矿体延深稳定,化探剖面与钻孔岩心元素组成证实矿体附近Cu、W异常明显,同时伴有Au、Mo异常,可作为找矿指标。综合分析认为,秦家崖钨铜矿床是与花岗岩类侵入有关的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进一步进行深边部勘查工作有望在研究区实现钨、铜、钼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多金属 石英脉型 激电异常 秦家崖 吕梁山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互助县白山坡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5
5
作者 任育智 孙继省 吴保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8,共6页
青海省互助县白山坡钨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钨矿床,位于祁连地槽褶皱系和松潘甘孜褶皱系两个亚一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属夕卡岩型白钨矿。文章在对白山坡钨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区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 青海省互助县白山坡钨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钨矿床,位于祁连地槽褶皱系和松潘甘孜褶皱系两个亚一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属夕卡岩型白钨矿。文章在对白山坡钨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区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从而推断出该区具有良好的钨钼铅锌多金属成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山坡钨矿 矿床成因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信息量与AHP模型的阳泉市矿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佳 赵之星 +3 位作者 刘志奇 李晋东 潘伟 王文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阳泉市矿区地质环境复杂,人类活动频繁,存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本文在充分调查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风险评价体系,运用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选取了交通、居民地、矿山等8项指标开展易发性区划;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叠... 阳泉市矿区地质环境复杂,人类活动频繁,存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本文在充分调查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风险评价体系,运用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选取了交通、居民地、矿山等8项指标开展易发性区划;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叠加降雨因子,实现了矿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采用人口、建筑、交通因素构建了承载体易损性模型;并结合危险性和易损性构建了矿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带主要分布在存在矿山活动的赛鱼、蔡洼街道且靠近人口聚集的地方,其影响范围较大,应及时采取监测预报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危险性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狐姑山BIF铁矿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及深部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国 刘飚 +7 位作者 席振铢 裴进云 李沛龙 范福来 宁建国 游立辉 吴堑虹 罗心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9,共16页
狐姑山铁矿是吕梁地区一个大型BIF铁矿床,该矿床成矿经历多期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矿体形态极其复杂且空间分布不清,阻碍了深边部找矿效果。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矿石显微组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了狐姑山地层... 狐姑山铁矿是吕梁地区一个大型BIF铁矿床,该矿床成矿经历多期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矿体形态极其复杂且空间分布不清,阻碍了深边部找矿效果。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矿石显微组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了狐姑山地层、矿体、断裂、岩浆岩等控矿要素的三维空间模型,结果显示:(1)铁矿主要受袁家村组地层与区域变质作用控制;(2)矿体形成后主要经历了EW向与近SN向的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产生了褶皱变形,形成了连续平行分布的凹凸体,其垂向变形最大幅度达220 m;(3)成矿后的断裂错断矿体且断距较小,基性岩脉对矿体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4)深部矿体倾角逐渐变缓,典型勘探线剖面高精度磁测与大地电磁测深结果显示深部异常体连续且有稳定延伸。综合矿床地质特征、三维空间分布、磁化率及电阻率异常特征认为,狐姑山矿床深边部均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并圈定了3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变形 三维建模 高精度磁测 成矿预测 狐姑山铁矿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山西省太谷区为例
8
作者 要小刚 陈霄 +1 位作者 秦明星 康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37-246,共10页
以山西省太谷区为研究案例,依据其地形分为平川区域和山地区域,构建评价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揭示太谷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时空特征,采用VAR模型验证两者之间长期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乡建... 以山西省太谷区为研究案例,依据其地形分为平川区域和山地区域,构建评价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揭示太谷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时空特征,采用VAR模型验证两者之间长期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综合指数和乡村转型指数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分布;平川区域的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水平整体优于山地区域;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长期均衡,太谷区整体和平川区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乡村转型是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Granger原因,山地区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城乡建设用地转型除受到自身结构冲击的影响外,也受到乡村转型的影响,乡村转型对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冲击强度不断增强,而乡村转型受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影响相对较小,受自身结构冲击的影响较大。建议政府在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管控策略,有序推进城乡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乡村转型 山西省太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晚期‒中寒武世古地理格局 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9
作者 刘兵兵 闫庆贺 +2 位作者 史志强 刘殿龙 冯梦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5-988,I0042-I0045,共18页
华南板块是Gondwan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在Gondwana超大陆早期形成阶段(埃迪卡拉纪‒寒武纪时期)的古地理位置和构造亲缘性尚未得到充分约束。该时期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华南板块扬子地体中出露较少,而早寒武世陆源碎屑岩在扬子... 华南板块是Gondwan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在Gondwana超大陆早期形成阶段(埃迪卡拉纪‒寒武纪时期)的古地理位置和构造亲缘性尚未得到充分约束。该时期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华南板块扬子地体中出露较少,而早寒武世陆源碎屑岩在扬子地体中广泛且连续分布,是追踪沉积物源、重建该时期华南板块在Gondwana超大陆中的构造亲缘性和古地理格局的关键研究对象。本文针对华南扬子地体西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沧浪铺组开展了沉积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扬子西缘筇竹寺组和沧浪铺组碎屑锆石的主要年龄群集中在700~880 Ma,并包含900~1200 Ma、1700~1900 Ma以及2400~2600 Ma三个次要年龄群。结合区域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扬子西缘埃迪卡拉纪‒早寒武世的碎屑物源主要来源于扬子西北缘的攀西‒汉南岩浆弧。进一步对比华南与印度板块埃迪卡拉纪‒早寒武世的沉积相及碎屑锆石U-Pb年龄频谱发现,该时期华夏与扬子地体分别与印度地体东西两侧的Bundelkhand和Marwar地体具有相似的沉积相和碎屑物源;这表明在Gondwana超大陆聚合早期,二者古地理位置接近,并共同构成了一个华南‒印度联合地体。该联合地体呈现出扬子-Marwar和华夏-Bundelkhand两个台地之间夹持南华-Aravali Delhi深水盆地的“两台夹一盆”古地理格局。至中寒武世,由于Gondwana超大陆的持续聚合作用,扬子-Marwar台地与华夏-Bundelkhand台地之间的南华-Aravali Delhi深水盆地发生了大面积萎缩,导致华夏-Bundelkhand地体的碎屑物质被输送到扬子-Marwar地体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西缘 印度地体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 碎屑锆石U-Pb定年 两台夹一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2005-2018年“三生”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庆 郭青霞 +3 位作者 丁一 张扬 胡毅 陈水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7-337,共11页
[目的]探究山西省不同县域"三生"功能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山西省107个县2005,201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和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动态度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三生... [目的]探究山西省不同县域"三生"功能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山西省107个县2005,201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和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动态度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三生"功能时空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1)2005—2018年山西省"三生"功能空间分异明显,生产、生活功能格局特征趋同,呈现出"平原高,山区低"的分布格局;生态功能分布特征与生产生活相反,空间格局稳定;"三生"综合功能提升明显,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局面。(2)2005—2018年生产和生态功能水平缓慢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波动变化趋势;生活功能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提升明显;"三生"综合功能持续提高,但提升缓慢。"三生"功能协调性提高,但功能单一化程度较高。(3)"三生"功能时空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三生"功能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是"三生"功能的基础和保障,社会经济因素则是"三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结论]山西省各县域需要在自然地理条件约束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促进"三生"功能各自提升与彼此协调,需要在明确各自主体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发展,依托自身区域优势与资源禀赋,构建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山西省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模型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成因及找矿潜力
11
作者 贾润幸 尹艳广 +4 位作者 方维萱 李述国 胡龙华 张凯 李蒲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21,共15页
内蒙古珠斯楞地区为我国北山成矿带的东延区,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是近些年在该区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白山组上段(C_(2)b^(2))火山岩中。为研究该矿床的成因类型,本文开展了矿石矿物组构、矿石地球化学、石英包裹... 内蒙古珠斯楞地区为我国北山成矿带的东延区,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是近些年在该区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白山组上段(C_(2)b^(2))火山岩中。为研究该矿床的成因类型,本文开展了矿石矿物组构、矿石地球化学、石英包裹体和矿物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石英中包裹体气液比15%~40%,均一温度156℃~395℃,平均温度为308.7℃。盐度(wt%NaCl)2.41~6.64,平均为4.34,属于低盐度中高温流体。石英中的气体包裹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N_(2)+CH_(4),另一类为N_(2)。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矿床。铜多金属矿体在垂向具有明显的分带,上部发育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金属硫化物主要为蓝辉铜矿、辉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少量的砷黝铜矿、黄铜矿等;下部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等。矿床的形成可初步划分为火山沉积成岩期、岩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研究认为在该矿床深部及外围地区依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矿物组构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找矿预测 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 额济纳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和钨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联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堑虹 周厚祥 +6 位作者 刘飚 孔华 裴进云 覃毅学 宗琦 吴锟言 汤钰御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8,共11页
华南是我国战略性矿产钨锡的主产地,且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附近常发育Li、Rb、Be、Nb、Ta等稀有金属矿床,但对这两类矿床的成因联系并不清楚。通过收集整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和钨锡矿床的研究资料,对稀有金属矿和钨锡... 华南是我国战略性矿产钨锡的主产地,且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附近常发育Li、Rb、Be、Nb、Ta等稀有金属矿床,但对这两类矿床的成因联系并不清楚。通过收集整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和钨锡矿床的研究资料,对稀有金属矿和钨锡矿的成因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到这两类矿床具有区域-矿田-矿床-矿物多尺度的空间相关性,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相近性,且成矿主要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有关。两者之间“偶极”式分布样式为利用华南极为丰富的钨锡矿床勘探及研究成果寻找稀有金属矿床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花岗岩有关 稀有金属矿 钨锡矿床 成因关系 时空分布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矿床的矿物蚀变与矿物标型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申俊峰 李胜荣 +6 位作者 杜柏松 王冬丽 刘海明 彭自栋 薄海军 李可 刘圣强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绝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热液活动有关。成矿过程中伴随流体的运移和演化,流体与围岩会不断发生水-岩反应并导致金物质在适合的构造空间堆积成矿,同时在流体途经区留下蚀变产物。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蚀变矿物特征和矿物组合能够... 绝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热液活动有关。成矿过程中伴随流体的运移和演化,流体与围岩会不断发生水-岩反应并导致金物质在适合的构造空间堆积成矿,同时在流体途经区留下蚀变产物。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蚀变矿物特征和矿物组合能够指示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是找矿的重要信息。这一能够标识成矿过程的矿物学特征统称为矿物标型特征。基于与金矿矿化关系密切的常见矿物蚀变现象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以矿物标型特征参数(如载金矿物黄铁矿热电性特征、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和蚀变岩磁化率特征等)为基础,通过蚀变矿物分带和矿物学填图,可以建立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进而指导找矿勘查。本文通过对多个矿床实例的总结分析,认为以矿物标型特征为主要参数的矿物学填图是有效缩小找矿靶区或进行深部预测的找矿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物蚀变 矿物标型 矿物学填图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蚀变矿物填图在内蒙古达斯呼都格铜矿区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祁民 郭健 +4 位作者 徐庆生 孙赫 姚远 温常贵 韩校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9-1095,共7页
内蒙古达斯呼都格矿区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区内以斑岩型矿床为主。本文使用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在矿区内进行蚀变矿物填图,通过对区内17个钻孔862个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发现主要蚀变矿物有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绿帘石、... 内蒙古达斯呼都格矿区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区内以斑岩型矿床为主。本文使用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在矿区内进行蚀变矿物填图,通过对区内17个钻孔862个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发现主要蚀变矿物有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绿帘石、高岭石、地开石、石膏、石英、碳酸盐等,石英脉多以0.1~1cm宽度的细脉形式出现。矿区内蚀变分带明显,热液活动强烈,总体上显示了从矿区东南部向西北部热液温度逐渐增高的趋势,为铜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 斑岩型矿床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 达斯呼都格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南仓矿新风井井筒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学军 王凯飞 王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27-30,共4页
针对林南仓矿新风井井底水窝及马头门涌水过程复杂、裂隙复杂、水量大、水压大等治理难点,采用帷幕注浆技术进行注浆堵水,即开辟导水通道,将涌水进行疏导,拉低水位,降低水压;然后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注浆,依次封堵上部和下部裂隙,最终... 针对林南仓矿新风井井底水窝及马头门涌水过程复杂、裂隙复杂、水量大、水压大等治理难点,采用帷幕注浆技术进行注浆堵水,即开辟导水通道,将涌水进行疏导,拉低水位,降低水压;然后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注浆,依次封堵上部和下部裂隙,最终形成有效帷幕。结果表明,治理后马头门顶板基本没有了淋水现象、井窝内出水点全部封堵,水量由2.8m3/min降至0.1m^3/min,效果显著,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节支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门 帷幕注浆技术 分段注浆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损耗的加筋挡土墙临界高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龙建辉 焦姗 王晓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前加筋挡土墙临界高度研究忽略了土-筋间的摩擦损耗这一客观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加筋挡土墙临界高度计算公式,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充分考虑加筋挡土墙发生内部破坏时,速度间断面上筋材和土体的能量损耗率以及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率,建... 目前加筋挡土墙临界高度研究忽略了土-筋间的摩擦损耗这一客观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加筋挡土墙临界高度计算公式,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充分考虑加筋挡土墙发生内部破坏时,速度间断面上筋材和土体的能量损耗率以及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率,建立分析方程并推导出加筋挡土墙临界高度计算公式,然后采用离心试验数据应用该文推导公式进行求解验算。结果表明:将摩擦损耗计入内部能量损耗求得的加筋挡土墙临界高度更加接近离心试验结果与筋材实际破坏情况,验证了筋-土间的摩擦作用是影响加筋挡土墙稳定性及其临界高度的重要因素。实际工程中,可增加筋材-土体间的摩擦系数来提高挡墙的稳定性,使设计更加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挡土墙 临界高度 极限分析 加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激电拟地震观测系统测深技术的应用与讨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世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1-617,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激发极化法已逐渐被普遍的应用于地质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深部油气等方面勘测,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但之前鉴于设备性能以及供电功率等方面的限制,激发极化法的有效探测深度几乎一直停留在500m之上... 20世纪50年代以来,激发极化法已逐渐被普遍的应用于地质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深部油气等方面勘测,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但之前鉴于设备性能以及供电功率等方面的限制,激发极化法的有效探测深度几乎一直停留在500m之上,对500m以下的地质体激电响应难以准确摄取。本文所讨论的激电测深单极-偶极工作装置拟地震观测系统测深技术以其探测深度大、测深效果好、工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阶段的地质找矿需求。文章结合某Pb、Zn、Ag多金属矿区实际应用重点对该测深技术野外工作方法与特点进行讨论,同时结合地质认识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激电拟地震观测系统 工作方法 特点 勘探深度 测深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SOURCE交换格式实现GPS航点批量输入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艳军 韦库明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2期75-78,共4页
通过对MAPSOURCE交换格式文件文本属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基本信息、航点信息和航迹信息3部分,并总结了航点信息的基本结构。借助记事本、Excel生成GPX交换格式航点信息,构建了向MAPSOURCE批量输入航点流程,同时也意味着实现了向... 通过对MAPSOURCE交换格式文件文本属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基本信息、航点信息和航迹信息3部分,并总结了航点信息的基本结构。借助记事本、Excel生成GPX交换格式航点信息,构建了向MAPSOURCE批量输入航点流程,同时也意味着实现了向GPS批量输入坐标功能,完善了MAPSOURCE、GPS功能,解决了MAPSOURCE、GPS无法批量输入航点坐标的不足,提高了地质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SOURCE GPS 航点输入 GPX交换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高—天镇地区高温地热系统形成机制及资源开发前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亚东 贾小丰 +5 位作者 张自宾 宋健 郭靖 刘培森 张森琦 段江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9,共11页
“双碳”背景下,山西省持续深入推进清洁能源发展,2020年3月在大同天镇县水桶寺村附近探获高温高压地热流体。为探究大同阳高—天镇地区高温地热系统及成因机制,选择阳高孤山村—平山村一带20 km^(2)的范围作为重点研究区,采用地质调查... “双碳”背景下,山西省持续深入推进清洁能源发展,2020年3月在大同天镇县水桶寺村附近探获高温高压地热流体。为探究大同阳高—天镇地区高温地热系统及成因机制,选择阳高孤山村—平山村一带20 km^(2)的范围作为重点研究区,采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钻探、测井等手段查明研究区地热赋存条件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阳高—天镇地区的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太古界变质岩及断裂带含水岩组中,直接热源可能为中上地壳未冷却的岩浆囊,盖层为第四系堆积物、新近系和古近系砂砾石层。(2)该地区高温地热系统为对流、传导型地热系统:一方面大气降水、地表水经孔隙渗透作用及断层裂隙通道下渗至热储位置受热形成热水,随后沿断裂通道对流上升至浅地表出露成温泉;另一方面新生代以来持续的伸展拉张环境,导致软流圈上涌,上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玄武岩浆经深部断裂通道上升至中上地壳形成多个岩浆囊,热量通过断裂或高热导率值的太古界变质岩传递至浅地表形成地热异常。(3)YG-1井抽水试验结果显示,该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以静储量为主,开发利用应考虑采用无干扰换热技术。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条件,结合物探、钻探成果,认为该地区深部可能存在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有待进一步查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高—天镇 大同盆地 高温地热系统 形成机制 干热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带土临界状态线及其在滑坡失稳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晓娟 龙建辉 +1 位作者 王晓娅 邢鲜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5-231,共7页
滑坡失稳预测一直是滑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水又是绝大多数滑坡在自然条件下致滑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黄土地区,由于黄土的水敏性很强素有“十坡九水”之说。临界状态线可以直观揭示滑坡发生时滑带土的临界应力状态,因此,通过研究滑带... 滑坡失稳预测一直是滑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水又是绝大多数滑坡在自然条件下致滑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黄土地区,由于黄土的水敏性很强素有“十坡九水”之说。临界状态线可以直观揭示滑坡发生时滑带土的临界应力状态,因此,通过研究滑带土含水率与临界状态线的定量关系,可以判断滑带土是否破坏,对滑坡的预测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黄土滑坡预测的方法,提出了应用滑带土的临界状态线来预测,首先以正城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含水率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CU试验)研究,得到各个含水率下的临界状态线,并以抗剪强度参数为桥梁,推导出土的临界状态线与对应含水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滑带土的临界状态线在不同的含水率下表现为参数为不同的斜直线,其截距和斜率与抗剪强度参数有关,水通过影响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决定着滑带土的临界状态,在含水率为15.28%之后,含水率高的滑带土临界状态线更靠近下方;黏聚力c随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134.72 kPa;内摩擦角φ则随含水率增大呈降低趋势,而且c对水的敏感度更高。最后,利用柳林县贺西滑坡的勘察资料及经验数据,说明了临界状态线在预测滑坡失稳中的可行性,并得出滑坡发生时达到临界状态线的滑带土占比约60%,从而为预测滑坡发生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滑带土 含水率 临界状态线 滑坡失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