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地质勘查评价:以某金银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元德 张福良 +1 位作者 马骋 雷晓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66-171,共6页
为满足新时期地质勘查行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具体实践在地质勘查领域,本文在总结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调查研究矿区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对矿区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方向提出建议,对勘查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为满足新时期地质勘查行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具体实践在地质勘查领域,本文在总结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调查研究矿区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对矿区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方向提出建议,对勘查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为避免、减少或控制地质勘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绿色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迪彦钦阿木钼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昊 张乙飞 +4 位作者 胥燕辉 田继勋 任志良 李帅值 谢玉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1-461,共11页
论述了迪彦钦阿木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环状矿体、围岩蚀变、矿石特征与钼矿化之间的关系,认为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一般特点。矿床的成矿年龄为晚株罗世(156.2±1.4 Ma),在成矿时代上、成矿规律方面,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 论述了迪彦钦阿木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环状矿体、围岩蚀变、矿石特征与钼矿化之间的关系,认为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一般特点。矿床的成矿年龄为晚株罗世(156.2±1.4 Ma),在成矿时代上、成矿规律方面,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的其他斑岩型钼矿相似。侏罗纪末或白垩纪初,强烈的弧后伸展,诱发大规模陆内裂陷活动,在该区域形成断陷盆地,并且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而本区的岩体侵位较深,受断陷盆地内早期构造影响的矿体富集,热液流体与岩性差异较大的岩石接触,形成了不规律的蚀变分带。解释了为什么钼矿体赋存在地层当中,而未发现规模较大相关岩体的原因。认为该矿床仍属于斑岩型矿床,形成于陆内裂陷构造环境,与深部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地质特征 迪彦钦阿木钼矿 二连-东乌旗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区域地质矿产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尚林 罗彦军 +2 位作者 马中平 杨文瑞 成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65-166,共2页
1印度地质构造概况 印度共和国是印度板块的主体,也是冈瓦纳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七个古老克拉通(陆块群)、分隔克拉通的活动带与盆地等构成。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喜马拉雅活动带,主要为具有元古代基底的古近纪-新进纪活动带... 1印度地质构造概况 印度共和国是印度板块的主体,也是冈瓦纳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七个古老克拉通(陆块群)、分隔克拉通的活动带与盆地等构成。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喜马拉雅活动带,主要为具有元古代基底的古近纪-新进纪活动带;②印度河-恒河平原过渡带(山前坳陷带),主要由为第四系、古近系-新进系和第四系冲积物构成;③印度半岛克拉通,主要由西塔尔瓦尔、东塔尔瓦尔、巴斯塔、辛本,本德尔坎德、阿拉瓦利和印度南部麻粒岩地体等7个太古宙陆块(或次级克拉通)群构成;④萨德布尔活动带;⑤东高止山活动带;⑥德干高原玄武岩省(LIP)(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矿产 时空分布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聂荣县永曲铁矿地质特征
4
作者 李尚林 李丽 +2 位作者 马伯永 罗彦军 杨文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08-,共1页
永曲铁矿位于当曲河上游聂荣县永曲乡南24 km处。大地构造位于羌塘-三江造山系北羌塘-甜水海地块(Pt2\Pt3-K1)北羌塘(T3-J)弧后前陆盆地(王立权等,2013)。该铁矿既有一定的规模,又有较高的品位,具较好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聂荣县 羌塘 矿区地质概况 地质特征 弧后前陆盆地 雀莫错组 水海 大地构造 地层倾角 褐铁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宁城县陈家杖子金铜矿地质特征
5
作者 杨文瑞 段俊梅 +2 位作者 马伯永 李国春 米继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11-312,共2页
陈家杖子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南部。区域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交汇部位,前寒武系结晶基底被中生代岩浆火山岩带侵人和覆盖,形成了一套广泛分布的火山、次火山岩系,陈家杖子金铜矿床... 陈家杖子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南部。区域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交汇部位,前寒武系结晶基底被中生代岩浆火山岩带侵人和覆盖,形成了一套广泛分布的火山、次火山岩系,陈家杖子金铜矿床赋存在与中生代岩浆火山岩带有关的隐爆角砾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砾岩筒 前寒武系 结晶基底 中生代 华北地台北缘 火山岩带 地台基底 中生界 地质年代 火山带 金铜矿 陈家杖子金矿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北缘加玛特金铜矿区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远友 刘国仁 +4 位作者 于秀斌 李彦 祁世军 李强 金建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1-661,共11页
加玛特金铜矿位于准噶尔北缘,矿体赋存于辉长岩与北塔山组玄武岩接触带、石英闪长岩及其接触带,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成矿与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有关。围岩蚀变主要有绿帘石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磁铁矿化。获得辉长岩锆石LA... 加玛特金铜矿位于准噶尔北缘,矿体赋存于辉长岩与北塔山组玄武岩接触带、石英闪长岩及其接触带,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成矿与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有关。围岩蚀变主要有绿帘石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磁铁矿化。获得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80 Ma,限定金铜矿化略晚于380 Ma。辉长岩的Th、Nb、Ta、Ti、Nd和Zr呈负异常,Rb、K、Pb和P为正异常,LREE表现为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分布模式和弱负铕异常到无铕异常,表明辉长岩为中泥盆世俯冲消减环境的产物,形成于岛弧环境。原始岩浆来源于受俯冲物质交代的地幔楔和软流圈的混合体,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演化,并受到弱的地壳物质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加玛特矿区 新疆准噶尔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区域化探数据推断地质体空间分布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剑波 陈军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4-1222,共9页
区域化探数据可以反映地层的空间分布,利用区域化探数据借助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够提取出其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对于覆盖区填图以及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数据挖掘。随机森林算法是近年来热门的机器学习方法,本... 区域化探数据可以反映地层的空间分布,利用区域化探数据借助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够提取出其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对于覆盖区填图以及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数据挖掘。随机森林算法是近年来热门的机器学习方法,本文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结合非平衡数据集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化探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实例研究验证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能够有效地提取出区域化探数据中的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探 数据挖掘 随机森林 分类 非平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勘查环境管理制度研究: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骋 张福良 +1 位作者 雷晓力 赵元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0,共4页
新时代矿产勘查以绿色勘查为主要模式,以找矿突破与环境保护为目标。本文界定了绿色勘查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我国矿产勘查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现状,并剖析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矿产勘查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境许可审查要点。研究认为,我国政... 新时代矿产勘查以绿色勘查为主要模式,以找矿突破与环境保护为目标。本文界定了绿色勘查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我国矿产勘查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现状,并剖析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矿产勘查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境许可审查要点。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对地质勘查活动设有环境准入门槛,但相较于矿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总体看来相对原则,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绿色勘查行业标准进一步细化矿产勘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可以作为未来推进绿色勘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环境管理 环境准入 环境许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推进绿色勘查工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7
9
作者 马骋 张福良 +1 位作者 雷晓力 赵元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38-141,共4页
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开展地质勘查活动是地质勘查活动的新常态,推进绿色地质勘查工作成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在总结国内绿色勘查工作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找准国内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 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开展地质勘查活动是地质勘查活动的新常态,推进绿色地质勘查工作成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在总结国内绿色勘查工作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找准国内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生态保护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可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的零价纳米铁在氧化铁包覆石英砂中的迁移
10
作者 王妍 刘宇轩 +1 位作者 谷成阳 杨新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8-1045,共8页
零价纳米铁(NZVI)作为在污染场地修复中广泛使用的纳米修复剂,其迁移能力低是制约修复效率的瓶颈.本文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NZVI进行改性得到CNZVI.基于柱实验,研究了在纯石英砂(PS)和氧化铁包覆石英砂(IOPS)介质中,腐殖酸(HA)... 零价纳米铁(NZVI)作为在污染场地修复中广泛使用的纳米修复剂,其迁移能力低是制约修复效率的瓶颈.本文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NZVI进行改性得到CNZVI.基于柱实验,研究了在纯石英砂(PS)和氧化铁包覆石英砂(IOPS)介质中,腐殖酸(HA)与CNZVI共注射对于提高CNZVI迁移能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铁涂层通过改变砂粒表面电性增加CNZVI在砂粒表面的沉积位点,抑制其迁移.HA与CNZVI共注射之后,与其竞争在氧化铁砂表面的沉积位点,并且通过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抑制CNZVI在砂粒表面沉积,从而能有效提高CNZVI的迁移能力.HA浓度在0 mg·L^(-1)到60 mg·L^(-1)范围内,CNZVI迁移能力随着HA浓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反之,在纯石英砂介质中,HA对于CNZVI的迁移未产生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纯石英砂与HA之间的负电排斥阻止了HA的竞争性沉降和对石英砂表面沉积点位的占据.本研究结果表明,HA对于CNZVI迁移的提升效果受多孔介质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在富含氧化铁的含水层中能更好地促进CNZVI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纳米铁(NZVI) 氧化铁砂 腐殖酸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T-15改性天然矿物对土壤中的汞钝化效果研究
11
作者 刘洪艳 李瑞娟 +2 位作者 李鹏 张乙飞 路峰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解决天然矿物修复汞污染土壤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重金属螯合剂TMT-15对不同的天然矿物(硅藻土、海泡石、沸石、膨润土)进行改性,通过淹水土培试验,研究不同TMT-15比例、不同钝化剂添加量和不同钝化时间下,改性天然矿物材料对土壤中汞... 为解决天然矿物修复汞污染土壤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重金属螯合剂TMT-15对不同的天然矿物(硅藻土、海泡石、沸石、膨润土)进行改性,通过淹水土培试验,研究不同TMT-15比例、不同钝化剂添加量和不同钝化时间下,改性天然矿物材料对土壤中汞的钝化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藻土、海泡石、沸石、膨润土均能提高土壤pH值,同时降低有效态汞的含量,其中硅藻土钝化效果最佳,在添加量0.8%、钝化时间7 d时,有效态汞钝化率达到47.45%;天然矿物经TMT-15改性后对土壤有效态汞的钝化作用显著提升,其中使用TMT-15改性硅藻土钝化效果最佳,在TMT-15与硅藻土改性比例0.20 mL∶1 g、添加量0.8%、钝化时间7 d时,有效态汞的钝化率为96.11%,汞浸出浓度为0.098 mg/L,达到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规定的汞限值(小于0.10 mg/L)要求。XRD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经TMT-15改性后出现了新的特征峰,但层间距不变,说明TMT-15成功覆盖在硅藻土表面。因此,TMT-15改性天然矿物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汞的含量和浸出浓度,可应用于土壤汞的原位钝化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天然矿物 TMT-15 汞污染土壤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在环保、建材领域资源化利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长青 冯亚亚 +8 位作者 刘冠男 刘欢 李德先 宫晨琛 柯尊壮 黄菲 张乙飞 王志刚 王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共14页
随着我国矿业行业的绿色转型,尾矿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技挑战。当前我国尾矿存储总量已超过200亿t,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拓展尾矿在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高效利用,减轻尾矿处理的环境和经济负... 随着我国矿业行业的绿色转型,尾矿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技挑战。当前我国尾矿存储总量已超过200亿t,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拓展尾矿在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高效利用,减轻尾矿处理的环境和经济负担,开辟尾矿的资源化创新路径,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聚焦尾矿在环保和建筑材料领域的资源化利用,研发了尾矿基环境功能材料和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涵盖尾矿脱色剂、重金属吸附材料、陶瓷釉料、发泡陶瓷和高密实混凝土等技术。首先,尾矿与偏高岭土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通过碱溶工艺研发高效食品废水脱色剂,脱色效率超过95%。针对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通过高温焙烧和后处理工艺提升尾矿的吸附性能,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铅、镉等重金属。其次,尾矿被用作陶瓷釉料的替代原料,通过优化配方和烧制工艺,开发低成本且环保的陶瓷釉料。通过优化发泡陶瓷的配方和烧制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优良强度、保温性和防火性的材料,其尾矿掺入量高达65%,节省原料成本40%~50%。通过将尾矿与其他矿物原料结合,开发出耐腐蚀、低孔隙的新型高密实混凝土,强度提升5%~20%,水渗透系数减小10%~35%,适用于海洋工程等恶劣环境。尾矿在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为绿色矿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技术路径。研发的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将尾矿资源化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环保(废水脱色、重金属吸附)和建筑材料(陶瓷釉料、发泡陶瓷、高密实混凝土)。通过优化尾矿的配方和工艺,显著提高了尾矿的环保性和性能,特别是在食品废水脱色、污水中重金属吸附和发泡陶瓷强度、保温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开辟了尾矿高效利用的新途径,不仅提升了尾矿的附加值,还为环保和建筑材料行业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了绿色矿山建设,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将尾矿替代传统材料,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升了环保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助力绿色矿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创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资源化 环境材料 建筑材料 高附加值 绿色矿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通 李鹏 +1 位作者 王银川 陈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是早期发现的内蒙古中部较大的铜硫多金属矿床。根据获得的矿床主要矿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黄铁矿S/Fe为1.795~2.002(〈2),Co/Ni值大于1,表现出岩浆热液型黄铁矿特征;雌黄铁矿、铅锌矿、闪锌矿均表现出中高温成... 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是早期发现的内蒙古中部较大的铜硫多金属矿床。根据获得的矿床主要矿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黄铁矿S/Fe为1.795~2.002(〈2),Co/Ni值大于1,表现出岩浆热液型黄铁矿特征;雌黄铁矿、铅锌矿、闪锌矿均表现出中高温成因特征。结合矿床的矿石构造特征、矿物生成顺序、围岩蚀变及成矿温度,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黄铁矿、雌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为0.2‰~1‰,变化范围较窄,接近陨石S的成分,表明其成矿物质可能与深部华力西晚期中基性侵入岩有关。铁帽为金属硫化物风化淋滤残留的产物,是直接的找矿标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北东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和明显的热液蚀变(硅化、绿泥石化和滑石化为主)也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鲁乌图 铜硫多金属矿 单矿物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辉 倪培 +3 位作者 刘家润 闫金宝 余锡明 祝关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2-1360,共9页
浙江平水铜矿(原名西裘铜矿)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探明的中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即钦杭结合带)北东段的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本文系统研究了平水铜矿与条带状矿石伴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发现流体包裹体类... 浙江平水铜矿(原名西裘铜矿)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探明的中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即钦杭结合带)北东段的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本文系统研究了平水铜矿与条带状矿石伴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发现流体包裹体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是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分为2类:一类IIa原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92~245℃(平均217℃),盐度从2.75%~5.7%NaCleqv,另一类IIb次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58~189℃(平均173℃),盐度从2.75%~4.6%NaCleqv拉曼测试也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基本为水蒸气,未鉴定出其它气体成分。这种流体包裹体数据符合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流体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平水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这一认识对深入了解平水铜矿的成因、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钦杭结合带 平水铜矿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应用研究:以京津冀崇礼矿产资源集中区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长青 李其在 +9 位作者 李德先 周癸武 刘冠男 娄德波 胡金盟 李小赛 刘欢 邱景智 张乙飞 杜晓川 《中国矿业》 2022年第7期49-60,共12页
作为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主办区和中国首都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的矿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尾矿资源化利用是使矿山固体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效缓解土地、建筑材料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生... 作为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主办区和中国首都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的矿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尾矿资源化利用是使矿山固体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效缓解土地、建筑材料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生态环境,消除尾矿库对环境危害的治本之策。本文分析了我国尾矿类型划分、尾矿综合利用方式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崇礼矿产资源集中区为例,开展了尾矿调查和综合利用研究。崇礼矿集区内有尾矿库60座,集中分布于南部山区,以铁尾矿和金尾矿为主,占地面积计3.36 km^(2),尾矿库现有库容7625万m^(3)。根据尾矿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矿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将尾矿划分为5种类型,相应地给出了各自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建议。通过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可充分挖掘矿产资源二次利用潜力,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矿集区范围内的“环境再造”和“产业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资源化利用 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 崇礼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保护地内矿业政策差异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靳松 彭晖 +2 位作者 张福良 赵元德 李晓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1-15,共5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政府对于本国的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纷纷建立了有本国特色的保护地管理体系,从环保角度对保护地内的矿业等工业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有...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政府对于本国的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纷纷建立了有本国特色的保护地管理体系,从环保角度对保护地内的矿业等工业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有我国特色的保护地体系逐步建立,随之而来的保护地范围内已有矿业权的处置方式倍受公众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对比国内外保护地管理政策,分析政策差异所导致的保护地内矿业权的不同处置方式,同时借鉴国外的政策经验,提出我国保护地内矿业权处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矿业权处置 政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系统在海南石碌铁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曙光 李继宏 +1 位作者 郑宗莱 李凌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6-721,共6页
GIS(地理信息系统)成矿预测技术是依据多元地学变量空间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及综合研究的新技术。GIS成矿预测工作,多元地学数据库建立是基础,软件设计是关键。根据石碌铁矿野外考察结果及对石碌铁矿成矿规律的认识,确定将双透岩、含矿层... GIS(地理信息系统)成矿预测技术是依据多元地学变量空间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及综合研究的新技术。GIS成矿预测工作,多元地学数据库建立是基础,软件设计是关键。根据石碌铁矿野外考察结果及对石碌铁矿成矿规律的认识,确定将双透岩、含矿层位、古地貌、构造、重力异常5个地学变量作为成矿预测变量。将石碌含矿层按50×50×50m规格划分为15224个待预测块,用成矿预测变量对待预测块进行综合打分,统计已知含矿预测块同成矿预测变量综合打分的关系,确定每个待预测块的成矿概率。通过预测,在石碌铁矿外围,一级成矿预测块2618块,有望找到一亿多吨富铁矿。GIS成矿预测技术为危机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成矿预测 成矿预测变量 海南 石碌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围岩制备钙长石微晶釉的微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乙飞 张志彬 +3 位作者 黄菲 常卓雅 闻昕宇 侯志刚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本实验以铁矿围岩为主要原料,在氧化气氛中经1270℃高温烧成反应制备出钙长石微晶釉,并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M-SEM)分别表征釉面的矿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釉层主要新生结晶矿物为钙长石和少量的赤铁矿,并含... 本实验以铁矿围岩为主要原料,在氧化气氛中经1270℃高温烧成反应制备出钙长石微晶釉,并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M-SEM)分别表征釉面的矿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釉层主要新生结晶矿物为钙长石和少量的赤铁矿,并含有残余的熔融石英颗粒。板条状钙长石晶体密集堆叠生长,形成100-500μm的聚集体分布于釉层表面。部分晶形发育的钙长石晶体,晶枝沿晶核呈放射状延展生长,单晶粒度在50-1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矿物釉 结晶釉 钙长石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矿床(点)空间关联关系定量研究-以中南半岛及临近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北斗 李宝 +3 位作者 王福臣 徐剑波 付雪明 何雨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2-544,共13页
在具有较多已知矿床(点)的区域,从矿床(点)的空间分布模式中可以挖掘出成矿过程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认识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通常都是通过结合地质和成矿规律定性分析来研究,缺少... 在具有较多已知矿床(点)的区域,从矿床(点)的空间分布模式中可以挖掘出成矿过程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认识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通常都是通过结合地质和成矿规律定性分析来研究,缺少定量、精确的研究方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不同矿床(点)类型之间空间关联的方法—基于ROC曲线的矿床空间关系挖掘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分析中常用的ROC曲线,通过构建矿床空间点缓冲区,利用GIS软件计算得到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以及Youden指数等相关参数,利用ROC曲线和AUC等参数定量探讨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通过网络分析对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定量指标进行可视化,通过社团检测算法找出众多不同矿床类型中存在较强关联关系的矿床类型群组。以中南半岛矿床点的空间分布为实例进行研究,挖掘出了该研究区9种主要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热液型Pb矿、热液型Cu矿、热液型Pb-Zn矿、砂矿型Au矿四种主要矿床类型之间存在较强空间关联(AUC值0.74~0.88),在空间上相互靠近,相伴产出。热液型Sn矿、砂矿型Sn两类之间关联关系强烈(AUC值0.62~0.79)。热液型Au矿、热液型Fe矿、热液型Sb矿的空间分布模式较为独立,与其他矿床类型之间关联较弱。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定量挖掘出区域上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为区域成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定量分析 矿床(点) 空间关联 中南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栽培技术在柑橘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程宽 孙桂琴 +1 位作者 徐剑波 王见华 《果树资源学报》 2022年第5期67-69,共3页
生草栽培是对橘园实施全园或行间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作物的一种生态果园栽培管理技术,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柑橘果园生草栽培... 生草栽培是对橘园实施全园或行间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作物的一种生态果园栽培管理技术,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柑橘果园生草栽培的优点、草种的选择、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柑橘果园生草栽培应注意的问题,为果农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生草栽培 品种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